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其中理解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不妨从称呼这一角度入手,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刘邦对项羽的称呼——“将军”、“项王”
刘邦对项羽的称呼主要是“将军”与“项王”。“将军”是刘邦在驰来报信的项伯面前、谢罪时在项羽面前的称呼。这称呼看似不合常情,其实暗藏玄机。试想,当时项羽兵40万,刘邦兵10万,双方兵力相差甚大,但刘邦毕竟是刘邦,他深知自己处境很危险,项羽称王也是早晚的事,所以只好在对方跟前小心谨慎,言谈举止分寸要适度,不宜过分阿谀。因此,在项伯、项羽面前,刘邦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既表现了自己的谦卑,又迎合了项羽狂傲自大、沽名钓誉的个性,还使自己在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而刘邦称项羽为“项王”,却是在自己的属下张良面前对项羽的称呼,那是刘邦刚经历了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针锋相对的紧张以及侥幸死里逃生之后,在自己的属下面前脱口而出的一声称呼,这样的称呼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刘邦在不同的人面前对项羽的不同称呼,充分体现了刘邦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特征。
二、刘邦对自己的称呼——“我”、“吾”、“臣”
文中刘邦用了三种称谓来称呼自己,在面对自己的属下张良时,刘邦用了五个“我”和一个“吾”来称谓自己,以表现他与张良的平等关系。而面对项羽时,刘邦却用“臣”来称谓自己,刘邦与项羽同是诸侯,并且自己“先破秦入咸阳”,若较起真来,他完全有资格在项羽面前自称表示平辈关系的人称“我”,但是,他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说话才40多个字,竟然用了三个“臣”来称谓自己,而称对方为“将军”。刘邦之所以在张良面前称自己为“我”或“吾”,那是因为张良是自己的人,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他这样称呼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谦卑。而在项羽面前称自己为“臣”,那是因为项羽是自己的“敌人”,所以他不得不恭维讨好对方,又故意抬高对方身份,贬抑自己,以牺牲自己的尊严来骗取项羽对自己的信任,从而达到自己称王的目的。“我”、“吾”与“臣”一对比,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刘邦善于权谋的性格特征。
三、刘邦对张良的称呼——“君”、“公”
刘邦对张良的称呼也有所改变,文中出现了五次刘邦对张良的称呼,三次在宴会之前,两次在宴会之后。前三次称张良为“君”,那是在张良入内把项伯所告之事“具告沛公”,项羽即将大军压境,刘邦感到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之时对张良的称呼。而后两次改称张良为“公”,则是在鸿门宴中自己中途离席出逃、令张良留谢的关键时刻。尽管“君”和“公”都表示对对方的尊称,但“公”却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羊传》里说:“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显而易见,刘邦在自己身家性命攸关的当口,改称张良为“公”是大有用意的,这样的称呼更能使谋士张良为之效命。可见刘邦是一个很善于笼络人心的政治家。
通过对以上称呼的解读,我们能更好地窥探刘邦的心理状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这些称呼看似不经意,却含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显示出作者独运的匠心。
(作者单位:南雄市黄坑中学)
一、刘邦对项羽的称呼——“将军”、“项王”
刘邦对项羽的称呼主要是“将军”与“项王”。“将军”是刘邦在驰来报信的项伯面前、谢罪时在项羽面前的称呼。这称呼看似不合常情,其实暗藏玄机。试想,当时项羽兵40万,刘邦兵10万,双方兵力相差甚大,但刘邦毕竟是刘邦,他深知自己处境很危险,项羽称王也是早晚的事,所以只好在对方跟前小心谨慎,言谈举止分寸要适度,不宜过分阿谀。因此,在项伯、项羽面前,刘邦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既表现了自己的谦卑,又迎合了项羽狂傲自大、沽名钓誉的个性,还使自己在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而刘邦称项羽为“项王”,却是在自己的属下张良面前对项羽的称呼,那是刘邦刚经历了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针锋相对的紧张以及侥幸死里逃生之后,在自己的属下面前脱口而出的一声称呼,这样的称呼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刘邦在不同的人面前对项羽的不同称呼,充分体现了刘邦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特征。
二、刘邦对自己的称呼——“我”、“吾”、“臣”
文中刘邦用了三种称谓来称呼自己,在面对自己的属下张良时,刘邦用了五个“我”和一个“吾”来称谓自己,以表现他与张良的平等关系。而面对项羽时,刘邦却用“臣”来称谓自己,刘邦与项羽同是诸侯,并且自己“先破秦入咸阳”,若较起真来,他完全有资格在项羽面前自称表示平辈关系的人称“我”,但是,他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说话才40多个字,竟然用了三个“臣”来称谓自己,而称对方为“将军”。刘邦之所以在张良面前称自己为“我”或“吾”,那是因为张良是自己的人,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他这样称呼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谦卑。而在项羽面前称自己为“臣”,那是因为项羽是自己的“敌人”,所以他不得不恭维讨好对方,又故意抬高对方身份,贬抑自己,以牺牲自己的尊严来骗取项羽对自己的信任,从而达到自己称王的目的。“我”、“吾”与“臣”一对比,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刘邦善于权谋的性格特征。
三、刘邦对张良的称呼——“君”、“公”
刘邦对张良的称呼也有所改变,文中出现了五次刘邦对张良的称呼,三次在宴会之前,两次在宴会之后。前三次称张良为“君”,那是在张良入内把项伯所告之事“具告沛公”,项羽即将大军压境,刘邦感到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之时对张良的称呼。而后两次改称张良为“公”,则是在鸿门宴中自己中途离席出逃、令张良留谢的关键时刻。尽管“君”和“公”都表示对对方的尊称,但“公”却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羊传》里说:“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显而易见,刘邦在自己身家性命攸关的当口,改称张良为“公”是大有用意的,这样的称呼更能使谋士张良为之效命。可见刘邦是一个很善于笼络人心的政治家。
通过对以上称呼的解读,我们能更好地窥探刘邦的心理状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这些称呼看似不经意,却含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显示出作者独运的匠心。
(作者单位:南雄市黄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