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改进教法强化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要体现出训练层。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
二、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
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有些诗歌没有很明显的诗眼,但大多名诗有名句,这名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类诗眼”。人类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具有共性,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师生共品名句,从而牵动对全诗的欣赏。当然有些时候,学生的喜好是不统一的,如对《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有些学生喜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些喜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过这没关系,无论他喜欢哪一句,你都可以让他说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句呢?它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三、授予品诗仿诗之法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 ------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四步读诗法:一读诗韵,主要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读出诗歌韵律美;二感诗意,主要利用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质疑问难;三品诗境,总体把握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四仿诗言,对一些可模仿的诗句,可指导模仿,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确定用否。
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
当然,我们要求学生像李白一样仿写整一首诗是不现实的,但仿写某些句式却是可以办得到的。如曹操的《观沧海》,其中的四言写景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每句均由一个名词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若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描绘月夜之景,则可以积累一系列短语:月光如泻、月华如水、月色迷离、月意朦胧、月洒清辉、月上柳梢、月风吹露、月照花林、月影婆娑、落月摇情、残月将落、斜月沉沉、秋月无边、晓月临窗、明月照松、皓月当空、星月交辉、众星捧月、弯月如钩、山月徘徊、凉月依依、孤月皎皎、淡月浓情……另外如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诗句亦可作为仿写的材料。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要体现出训练层。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
二、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
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有些诗歌没有很明显的诗眼,但大多名诗有名句,这名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类诗眼”。人类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具有共性,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师生共品名句,从而牵动对全诗的欣赏。当然有些时候,学生的喜好是不统一的,如对《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有些学生喜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些喜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过这没关系,无论他喜欢哪一句,你都可以让他说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句呢?它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三、授予品诗仿诗之法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 ------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四步读诗法:一读诗韵,主要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读出诗歌韵律美;二感诗意,主要利用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质疑问难;三品诗境,总体把握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四仿诗言,对一些可模仿的诗句,可指导模仿,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确定用否。
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
当然,我们要求学生像李白一样仿写整一首诗是不现实的,但仿写某些句式却是可以办得到的。如曹操的《观沧海》,其中的四言写景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每句均由一个名词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若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描绘月夜之景,则可以积累一系列短语:月光如泻、月华如水、月色迷离、月意朦胧、月洒清辉、月上柳梢、月风吹露、月照花林、月影婆娑、落月摇情、残月将落、斜月沉沉、秋月无边、晓月临窗、明月照松、皓月当空、星月交辉、众星捧月、弯月如钩、山月徘徊、凉月依依、孤月皎皎、淡月浓情……另外如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诗句亦可作为仿写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