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这已是今年国务院再次牵头部署降税减费工作。据统计,2013-2016年,通过减税降费措施已累计为企业减负2万多亿元,2017年出台的措施又使企业减负10 010亿元。那么,“减税降费”具体包括哪些措施呢?本期《财会信报》记者带你梳理了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降税减费措施。
营改增为企业大幅减税
营改增是近年来税制改革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营改增工作也加快了步伐。
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据时任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介绍,2014年全年有超过95%的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带来税负不同程度下降,减税898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进项税额抵扣增加,减税1 020亿元,全年合计减税1 918亿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到592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13万户,小规模纳税人479万户。2015年全年累计实现减税6 41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3 133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3 279亿元。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一系列“补丁”文件,进一步明确不同行业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的纳税事项。至此,现行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时任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处长吴晓强表示,2016年营改增全年减税5 700亿元,远远超过5 000亿元预期目标,而且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承诺。
2017年营改增红利加速释放,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废除了营业税实施条例,已经实施60多年的营业税正式、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5 750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营改增其意义不止是减税,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据统计,在营改增拉长产业链、扩大税基的作用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月均增加20.7万户,明显高于2016年的月均增加8.4万户。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发展
2014年4月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5年3月31日和9月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次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并降低税收优惠享受“门槛”:即使上一年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但根据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预计本年度符合的,也可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的计算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2017年,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再次扩大,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近几年来,国家對小微企业减税措施持续加码,极大地减轻了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受益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扩围,约有1 500万户次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近700亿元,近3年来的减免税额平均年增长率达38%。
“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减税减在小微企业身上,受益的却是整个社会,会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等多重效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认为,在经济转型期,对小微企业采取扶持的政策,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除小微企业外,国家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也是重点关照。2014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五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59号),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016年11月,五部委新增沈阳等1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适用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2016年12月,五部委又将15个服贸创新区纳入适用范围;2017年11月,五部委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从现有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广至全国。专家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多次发布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减轻负担。
进出口税收减免提高企业竞争力
2014年3月1日,我国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015年6月,我国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之后,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我国前后两次降低部分食品、日用品、机械设备等商品关税;2017年12月,国家再次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各类消费品,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业内专家表示,降低这些消费品关税,一方面能降低进口成本,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压力,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自2014年开始,国家多次调整出口产品出口政策,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2014年9月1日,将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的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全国统一实施。自2015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为出口退税助力。2015年1月,提高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玉米加工产品、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2015年6月,国家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我国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共计2 600多个10位税号商品;2016年11月,机电、成品油等400余种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业内人士指出,调整出口退税率,一是力促稳出口,有效扩大外需;二是确保我国外贸企业和国际企业处于同等起跑线公平竞争,提高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持续降费减负激发企业活力
除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外,国家还通过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为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013年11月,我国取消314项各省(区、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4年11月,又推出四项“降费令”:自2015年1月1日起,一是取消或暫停征收依法合规设立、但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等12项收费;二是对小微企业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初至2017年底,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三是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四是对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减免土地复垦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等7项收费。据统计,2015年各地共计取消、停征了3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7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
2016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取消、停征和整合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7项政府性基金;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扩大到10万元;将原只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上述措施,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270亿元。
2017年4月,国务院又取消或停征了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2017年7月,国务院清理能源领域政府非税收入电价附加、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2017年11月,国务院再推三大降费措施,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
“减税降费首先是一项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改革,通过改革将不合理的税费取消或将过高的税费降低;其次,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减税降费对稳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
营改增为企业大幅减税
营改增是近年来税制改革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营改增工作也加快了步伐。
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据时任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介绍,2014年全年有超过95%的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带来税负不同程度下降,减税898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进项税额抵扣增加,减税1 020亿元,全年合计减税1 918亿元。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到592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13万户,小规模纳税人479万户。2015年全年累计实现减税6 41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3 133亿元,原增值税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3 279亿元。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一系列“补丁”文件,进一步明确不同行业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的纳税事项。至此,现行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时任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处长吴晓强表示,2016年营改增全年减税5 700亿元,远远超过5 000亿元预期目标,而且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承诺。
2017年营改增红利加速释放,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废除了营业税实施条例,已经实施60多年的营业税正式、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5 750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营改增其意义不止是减税,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据统计,在营改增拉长产业链、扩大税基的作用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月均增加20.7万户,明显高于2016年的月均增加8.4万户。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发展
2014年4月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5年3月31日和9月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次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并降低税收优惠享受“门槛”:即使上一年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但根据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预计本年度符合的,也可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的计算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
2017年,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再次扩大,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近几年来,国家對小微企业减税措施持续加码,极大地减轻了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受益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扩围,约有1 500万户次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近700亿元,近3年来的减免税额平均年增长率达38%。
“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减税减在小微企业身上,受益的却是整个社会,会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等多重效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认为,在经济转型期,对小微企业采取扶持的政策,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除小微企业外,国家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也是重点关照。2014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五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59号),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016年11月,五部委新增沈阳等1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适用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2016年12月,五部委又将15个服贸创新区纳入适用范围;2017年11月,五部委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从现有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广至全国。专家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多次发布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减轻负担。
进出口税收减免提高企业竞争力
2014年3月1日,我国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015年6月,我国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之后,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我国前后两次降低部分食品、日用品、机械设备等商品关税;2017年12月,国家再次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各类消费品,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业内专家表示,降低这些消费品关税,一方面能降低进口成本,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压力,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自2014年开始,国家多次调整出口产品出口政策,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2014年9月1日,将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的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全国统一实施。自2015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为出口退税助力。2015年1月,提高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玉米加工产品、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2015年6月,国家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我国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共计2 600多个10位税号商品;2016年11月,机电、成品油等400余种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业内人士指出,调整出口退税率,一是力促稳出口,有效扩大外需;二是确保我国外贸企业和国际企业处于同等起跑线公平竞争,提高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持续降费减负激发企业活力
除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外,国家还通过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为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013年11月,我国取消314项各省(区、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4年11月,又推出四项“降费令”:自2015年1月1日起,一是取消或暫停征收依法合规设立、但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收费,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等12项收费;二是对小微企业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初至2017年底,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三是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四是对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减免土地复垦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等7项收费。据统计,2015年各地共计取消、停征了3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7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
2016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取消、停征和整合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7项政府性基金;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扩大到10万元;将原只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上述措施,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270亿元。
2017年4月,国务院又取消或停征了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2017年7月,国务院清理能源领域政府非税收入电价附加、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2017年11月,国务院再推三大降费措施,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
“减税降费首先是一项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改革,通过改革将不合理的税费取消或将过高的税费降低;其次,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减税降费对稳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