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量激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更多拥有多门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1990年代之前,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专才教育,文科与理科开设的课程互相独立,相互渗透的公共课程极少,这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知识单一、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能力不够全面,理科生缺少人文内蕴,文科生则对自然科学知之甚少,這大大限制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当大学生走上社会时却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世界各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开始注重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我国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各高等院校相应分别设置了跨学科选修课程,如清华设置的选修课程中有超过50%的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加强理工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而北大则开设了超过选修课程50%比例的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程,加强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高校的公共选修课通过其广泛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地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