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沉浸式体验探析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54997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交互设计 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交互设计 Teamlab Borderless 数字交互艺术
  引言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注重生活情境,并以此塑造观众感官体验与思维认同,从而抓住观众注意力,产生消费。这极大地促进了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发展,而Teamlab Borderless数字艺术博物馆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给予观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沉浸式体验,致力于艺术、科技和创新之间的融合。文章以TeamlabBorderless数字艺术博物馆为例,结合相关案例及研究探析交互设计的沉浸式体验。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交互设计
  “交互”是一种交流的关系[1]。“交互设计”是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和互动,它依靠传感艺术、电子艺术等刺激观者的感官,接收这一信息,通过观者的感官及反应从而进行信息反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所用到的技术是一种手段,其本质都是创造体验。交互艺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2],它是可以让艺术创作者、观众、作品之间产生互动的艺术[3],交互艺术作品将观者、作品与整个空间联系起来,彼此之间互相交互,互相融合。
  (二)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即沉醉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常指个体全身心专注于某种场景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它是个体体验到的感觉,这种感觉能给人以幸福和兴奋。Immersion“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在设计者营造的目标情境下利用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营造氛围让参与者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短暂忘记真实世界的情景[4-5]。“沉浸式”需要基于时间和空间环境的背景。时间上分为白天、夜晚、当下、过去,空间上分为室内、室外、真实、虚拟。在制造沉浸式体验环境时需要在技术供给上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体验需求上需要进行场景交互沉浸体验的定制化。
  沉浸式体验是一种全新的网红型体验形态,常见于娱乐、展陈和文旅行业,可以为参与者带来娱乐、社交、成长等不同程度的价值。它作为一种体验一改传统各类线下且被动型的体验形式,通过各类个性化的模拟形成带入式情景、多感官包围、互动性叙事等。“沉浸式体验”致力于在故事构建中为受众提供临场感、交互性、想象力,这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让参与者瞬间脱离现实环境,浸入到如同电影、游戏或梦境般的情景中,感受环境中的主角[6],从而产生临场愉悦感。沉浸式体验是艺术与科技的当代关系,它是融合、多元与跨界的结合体,艺术的目的是实现戏剧场景体验,科技的目的是实现娱乐科技数位体验。
  (三)Teamlab Borderless
  “Teamlab Borderless”是位于日本的代表性观光地台场的数字艺术博物馆。它致力于用高科技创作艺术作品,打造作品与观赏者、作品与作品、作品与空间之间的无边界世界,观者可以在其中尽情体验新形态的艺术作品。“Teamlab Borderless”的理念就是“彷徨、探索、发现”,打造的主题是人与世界的边界等于距离感,因此又是“没有地图的美术馆”,艺术作品跳脱出展厅空间的限制,与其他作品交流、相互影响,打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边界并相互融合,作品之间相互交织、疊加产生无边界世界,观者可以把身体沉浸于没有边界的艺术空间中,去探索、发现、寻找开启心里无限的好奇和脑洞,自由徘徊着与不同作品相遇。
  二、交互设计的沉浸式体验研究现状概述
  目前,利用数字交互艺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研究非常多。就理论研究现状分析,打造交互艺术的沉浸式体验需基于大的文化背景,围绕主题和IP进行故事构建,从故事背后的设定目标出发,再提炼IP的核心价值,进行打散与重构,转化为主题世界的沉浸式体验,结合交互加强观感体验,实现感官叠加的沉浸叙事方式来驱动参与者的探索历程,最后达到提升商业主题化与消费场景化的运营能力。
  国内沉浸式体验在前沿探索期仅作为一种“秀”而存在,2004年张艺谋导演了国内第一部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2008年又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北京八分钟”,起初的沉浸式体验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没有融合数字交互艺术,缺少交互融入的沉浸式体验显得“沉默”。具有互动感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可以丰富装饰空间,更可以提升场景的氛围和观者的感官效果。由FactoryFifteen工作室设计创作的舞台交互装置在2017-2018年国际羊毛标志大奖的全球总决赛赛场亮相,当人经过或是触碰到墙面时,不同的色彩会分裂呈现一种魔幻的视觉效果。此外,近两年国内的瑰丽·犹在境数字意境沉浸式展览从古画中吸取“意象”元素,再注入现代美学语言,以科技交互,立体呈现画作情景与情感,令观众置身古画中,与其中的故事产生跨世纪的共情。
  以《百花图卷》为例,它创造出一个花茎之下的意境世界,呈现百花从初生到凋零的生命节序。当观者触碰花朵,可以触发几十种特效,从而体验人在画中走,花在眼前游的趣味,这是一场尽显东方之美的视觉盛宴。设计团队从艺术创意、策展理念到空间概念都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做了全新的迭代升级。
  国外沉浸式体验的交互艺术作品产生早于国内。沉浸式体验的作品最早产生于非叙事性电影,艺术家以此来拉近作品与观者之间的距离。据《NeXTSCENE-2020年全球沉浸式设计产业发展白皮书》分析,英国的沉浸式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而美国则处于初级阶段[7]。
  英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VR和AR市场,以英国交互艺术沉浸式体验经济为例,要培育一个有创新活力的沉浸式经济,需要从产业、人才、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着手。其中产业需要促进业务增长、建立新连接、开发新市场;人才即需要在院校设立相应的研究方向,且聘有相关的专家指导;技术方面需融合交互等数字技术;资金需要有政府或企业的支持,再配以国际合作促进联合发展。   2017年5月,迪士尼乐园“潘多拉:阿凡达世界”主题乐园在正式迎来访客,沉浸式体验的主题公园让访客行走在虚幻实境中,似“梦”非梦。它创造IP植入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极致体验,人与人互动增加沉浸感。2019年,日本沉浸式的交互艺术展FLOWERS BYNAKED,用装饰艺术、投影画面、游客交互、气味和音乐为观者带来享受,通过人的动作进行影像、音乐、气味的变化,令观者自身感观来感受花朵昙花一现的生命。
  近年,国外以沉浸式体验为主题的数字交互艺术作品涌入在大众视野。其中以日本Teamlab的知名度最高,它给观者带来了沉浸式互动和奇妙的感官体验。国内外的交互艺术沉浸式体验项目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展到博物馆、遗址、景区等地,有助于打造交互艺术的沉浸式体验文化场所。
  三、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的起源背景及产业类型
  早在18世纪初,就有一批先锋艺术家在电影特效的启发下,将声音和光影应用于艺术创作中。沉浸式体验艺术从而才逐渐成为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已经开始尝试在非叙事电影里制造沉浸式的直观体验。随着科技的更迭,在沉浸式体验项目中加入了交互且一直在持续发展,从而慢慢形成了今天沉浸式体验的交互设计作品。
  交互设计作品沉浸式体验的相关产业主要包括剧场演艺、主题公园、文化旅游、艺术展览、教育培训、商业零售、电竞游戏等方面。由于不同类型的侧重点不同,因此目标受众的认知程度也有所区别,具体数据如下(表1)。
  (二)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沉浸式体验早在上个世纪中叶的美国就出现了,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当时没有融入数字交互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才逐渐出现,由美国NeXT SCENE沉浸式体验设计媒体和服务公司发布的《2019全球沉浸式设计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到沉浸式作品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美国文艺复兴节游乐园参与者身着伊丽莎白时期服装上街游行表演。196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雏形诞生,电影制片人莫顿·海利格构筑“体验剧场”。1970年代,幽灵公馆和诺氏鬼屋出现,现代鬼屋产业问世。1980年代,《Tamara》行进式戏剧催生了沉浸式戏剧的萌芽。2000年代,沉浸式戏剧成为关注焦点,电影《人工智能》营销宣传。2010年代,密室逃脱行业的出現标志着数字解密类游戏与实景冒险相结合[8]。2016年是中国沉浸式产业爆发元年,多种交互艺术沉浸式体验项目应运而生。
  沉浸式产业并非迅速崛起,在我国的发展可归结为三个阶段。2005-2011年是前沿探索期,该时期处于“十一五”期间,主要是对人机交互的沉浸式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做探索性研究和跟踪。2011-2015是萌芽起步期,处于“十二五”期间,该时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支持交互艺术、沉浸式互动体验、沉浸式展演空间设计等核心技术,在虚拟博物馆、沉浸式网游等多个领域应用,我国沉浸式产业的雏形初步形成,并推动了一批沉浸式新模式的诞生。2015-2019是快速成长期,处于“十三五”期间,沉浸式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沉浸式产业成为我国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从整体看,沉浸式交互设计作品是虚拟现实与新型显示技术、运动感知与交互技术、内容生成与多种技术的集成,具有虚拟性、智能性、互动性、趣味性以及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等鲜明的特点,这也是它比普通艺术作品更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驱动,交互设计作品沉浸式体系尚在不断的迭代完善中。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沉浸式新形态、新模式等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极具潜力的产业。此外,一批国际知名IP沉浸式项目的引入,推动了我国沉浸式交互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交互设计沉浸式产业虽体验项目数量大,但大部分项目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基本处于萌芽阶段,并且项目之间差异巨大且集中度低。此外,文化、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度不高,缺乏相关人才和极具创意的高水平沉浸式体验项目。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作品和相关体验项目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一些有助于发展以文化为主的交互沉浸式体验场所,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还未发展起来,目前多数以娱乐消遣为主,在体现中化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上的项目还有待开发,这也导致在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我国仍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热点。
  (四)疫情后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的发展新趋势
  全球交互设计作品沉浸式体验产业总体规模巨大,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上体验成为一股新热潮,疫情期间线上沉浸式虚拟项目层出不穷,线上线下结合的沉浸式交互设计项目成为沉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推动了新一轮技术的突破。线上全景展览,如故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和文化遗址推出的360°全景在线展览;线上沉浸式音乐会,如5G+VR沉浸式体验《神舞武4》、苏州交响乐团音乐会致敬家园“5G+超高清+VR+多视角”云演艺;线上沉浸式电影,如受疫情影响伦敦国际电影节进行线上放映;线上沉浸式戏剧,如《等待戈多》,此外还有直播带货等新形态不断涌现,促进了线上沉浸式体验产业的发展。沉浸式交互设计作品以全息投影、互动投影、光影秀、高清LED、AR、VR等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与体验经济的融合创新,将打造出强视觉表现力、感染力的沉浸式体验,助力疫情后城市和景区引流聚客并推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在未来,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将多元跨界融合发展,以打响民族文化,促进交互沉浸式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产业也在不断迎合大众口味,其需求的增加催生了相关人才的缺口。我国VR和AR相关岗位有大量需求,作为新兴产业薪资待遇也相当可观。跨界与融合促进新型模式不断创新迭代,从IMAX电影到迪士尼主题乐园,从虚拟现实游戏到数字交互沉浸式展览,在时代的催生下大众的消费体验也越发的趋于沉浸。   四、基于Teamlab Borderless沉浸式交互设计的分析
  (一)题材内容与创作主体
  Teamlab多数作品都在强调改变世界的愿望,强调创造性、未来等,因此花朵、禽鸟、流水等意象在创作中被频繁使用。选取自然意象为题材内容,体现着日本文化中对于生命轮回、绵延的思索,这是Teamlab在艺术理念上的创新。他们借助作品来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自然是Teamlab最想探索的命题,他们通过电子艺术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界元素融入作品。因此,作品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世界是一体的,彼此之间相互融合,世间万物都存在于一个漫长、没有边界、脆弱而又不可思议的生命体中[9]。Teamlab不局限于艺术形式、艺术主题、国家文化,力求探索人与自然、自然与世界之间的新关系。
  交互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从传统剧场项目到如今的重度沉浸式增强现实创新体验得益于跨界协同与融合创新的理念,Teamlab的创作主体是由跨界专家团队组成,其中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CG动画师、数学家和建筑师等[10],这也使得Teamla bBorderless这个数字博物馆集多方位技术和观感于一体,且彼此关联,从而使得创作出来的作品独树一帜。
  (二)视觉空间与表现形式
  在视觉空间表现上,Teamlab利用数字技术将图像、声音、影像等多重元素结合创造出一种数字意境,它打破传统静态且沉默的观展方式,注重对观者感官的刺激。现场人与作品、人与人、人与空间相互交互,以此让参与者沉浸在场景中,与场景融为一体,从而产生共鸣,浸入其中。展区中作品与作品交织在一起,没有边界的形式和大空间加强了体验感。沉浸式作为数字交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对文化的演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情境,对艺术的表现塑造了观者的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对科技的探索挖掘了新的思路与理念,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数码交互艺术找到了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为新一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码交互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品《花与人的森林》向观者展示了一个花海世界,迷失、沉浸與重生,流动的水、不断生长的花朵等[11]。在这个作品空间,同时存在着多个季节的交替,整个年度的花朵会配合着季节的不断更换,从而改变生长的地点,并重复着从发芽、生长、结出花蕾、开花,到凋谢、枯萎、死亡的过程。进入空间,观者若是伫立不动,周围的花就会不断的弥漫并且持续绽放。观者若是触碰或踩踏花朵,它们就会凋谢并死去。作品不是将预先制作好的影像进行放映,而是通过电脑程序时实时绘制而成,因此,作品的图像会受到观赏者行为举止的影响,从而持续发生变化。Teamlab的作品一直在不断创新,他们不做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一直在做全新的尝试。他们强调“无界”、“体验”、“联系”,强调让观众“迷失”在一个物我两忘的空间中,以此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数字艺术是他们一直探寻的方向,他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可能为观者带来不一样的互动型沉浸式体验。
  (三)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
  在新媒体时代,人类希望借助数字艺术和科学技术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以及思想碰撞。“Teamlab Borderless”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多感观包围沉浸式艺术展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核心、以生命轮回为内容,在艺术理念上进行创新。它突破了传统创意和体验模式,通过数字技术对参与者进行感官刺激,使其沉浸在虚拟情景与真实场景重叠呈现的环境中,从而获得新的沉浸式体验和空间互动。
  “Teamlab”自2001年正式开始跨领域协同创作,涉及的领域包括艺术、科学、技术、设计、自然界[12]。他们以数字技术为工具,将艺术与科技交融,在观众、艺术品和空间中表达复杂的想法。数字技术使得艺术从物理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并且超越边界,它无限的延续让观者在沉浸式的交互展览中体验到生命的延续,主要体现了要打破艺术与艺术、艺术与游客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Teamlab是反常规艺术的,它致力于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型创作形式,让参与者融入艺术与科技结合所创造的世界中,成为艺术的一部分。Teamlab用数字技术和参与者产生互动,当参与者增加,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时,作品会因人而变化,从而拉近人与人、人与作品以及人与整个空间之间的距离,因而作品显得极具想象力与创造力。Teamlab的这种沉浸式交互设计作品是利用声、光、电等媒介的混合制造视觉上的效果配合场景中让人沉迷的音乐,让参与者仿佛走入一个“异次元”,沉浸在集视、听、触于一体的盛宴中。
  结语
  交互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从题材内容与创作主题出发,寻找视觉空间与表现形式,融合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其作品注入了现代美学和语言,以科技交互立体呈现情景和情感,跟故事产生共情。艺术作品通过数字技术、多媒体以及跨界融合演变成沉浸式体验的交互设计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异次元场景,从而为观众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视觉和互动感官体验。如今,随着全域旅游以及体验项目的发展,交互设计沉浸式体验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复兴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伴随着相关产业项目的需求,未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大,笔者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在了解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中,尽可能地将作品以多元的方式展现在大众视野。
其他文献
一日,数学老师讲课正High,突然一挥手说:“那个谁,去那个哪儿,把我那个啥给拿过来。”  台下同学皆愣,只见数学课代表立刻弹起飞出教室,不一会儿,搬来了一摞数学卷子……
期刊
序篇:歌舞表演:《劳动最光荣》  第一篇章 劳动颂歌  甲:“五一”国际劳动节就要来到,  乙:我们重唱那首经典的歌谣;  齐: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甲: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  乙:把世界打扮得这样美好!  甲:你看座座高楼冲云霄,  乙:你看滚滚江河架大桥;  甲:你看茫茫荒原变绿洲,  乙:你看亩产千斤超级稻;  甲:你看新的城镇拔地起,  乙:你看高山顶上建学校
期刊
领:是什么映红我们的脸庞?  合:是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  领:是什么激起我们心中的浪花?  合:是咚咚队鼓震动我们的心房。  甲乙:我们相聚在这青春的殿堂,  丙丁:我们迎来了这喜庆的时光。  领:请允许我们代表全市(区)少先队员,向共青团大哥哥、大姐姐的盛会,  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甲:敬礼!激情洋溢的共青团员朝气蓬勃,  乙:敬礼!勇敢向上的共青团员斗志昂扬,  丙:敬礼!敢于攀登的共
期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涌现出一大批可敬的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他们就是新时代的“状元”。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到之际,蜜蜂小队结合品德与社会课上学到的“行行出状元”的内容,开展了“找状元、访状元、学状元”系列活动。  一、找状元,体会劳动光荣  小队长小蜂召集队员们开会,说:“我们是蜜蜂小队,要以勤劳的蜜蜂为榜样。各行各业的模范、状元就是勤劳的蜜蜂。我们一起
期刊
自国家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后,上虞市少工委进行了一次如何上队课的研讨活动,笔者有幸观摩了全部队课,有了不少的收获和启发。  一、概况  本次共有23节队课参加交流研讨。在主题方面:爱党:2节;爱家乡:1节;感恩:8节;美德:7节;爱心:2节;队建:2节;读书:1节。年段分布为,小学低段 :1节;中段:8节;高段:12节;中学:2节。执教的女辅导员:18人;男辅导员:5
期刊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2009年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深情寄语全国少先队员。简明扼要的四条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笔者认为,在开展“争四好”活动中,要注意把握
期刊
少先队员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队课教育的对象,也是队课的主人。而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在指导少先队活动课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因为,少先队活动课程与其它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的共同参与,少先队员作为少先队的主体,应该成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要落实少先队员是队课的主人这一点,
期刊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 城市规划馆 展示空间 行为模式 空间设计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各地区建设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展馆数量不断增加。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提到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需求,还要同时推动数字化的发展及智慧化的服务场景应用。 [1] 城市规划馆作为公众了解国家城市规划政策的公共文化空间,面向新时代公众需求及时更新提升
期刊
成功,是一件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事。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取得成功呢?“失败乃成功之母”,是不是只要有过失败的经历就一定会成功呢?不!不是的,我们看到每一个成功的人在面对大小不一的困难时,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时,不悲观,不沮丧,化挫折为力量,以勇敢的拼搏精神战胜困难,从而取得成功。然而,我们还看到有些人在困难的面前,在失败的打击下,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一点儿从头再来的勇气也没有,结果,这些人就被失败彻底地打
期刊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竹资源非常丰富,是苏南地区重要的竹产业基地。宜兴市太华小学依托地域资源,创设“竹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校园中“竹文化长廊”、“汇竹园”、“竹艺吧”、“竹之七德文化墙”等诸多竹文化景观美观古朴,别具一格;组建竹娃俱乐部、开设竹文化校本课程、举办竹文化艺术节……太小的少先队员们在文化浸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秉承“亮节向上”的校训,快乐成长——“小小竹子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