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宴会设计》课程中的融合创新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满足餐饮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对消费环境、餐饮设施、服务质量、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期待明显提高。本文以“巴山夜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浅谈《宴会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地域文化 融合创新 宴会设计
  当前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宴会设计》课程则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出主题宴会设计的理念,创新研究比较少见,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创作、创新灵感和创造力,形式单一,现代化教育工具的利用也不完善。
  本文以“巴山夜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浅谈如何以餐桌为载体,充分融合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综合考虑宴会主题、餐具设计、环境构造、气氛渲染、整体风格等方面的创新。
  一、地域特点与宴会主题构思的融合创新
  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写道,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古时候叫做巴山,这里的夜雨现象特别明显。从南北朝以来,这儿就是一处名胜,常有许多文人雅士来往。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曾客居巴蜀,给远在长安的妻子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将思念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不但是言情佳句,还揭示了一种天气现象。“巴山夜雨”的谚语,就是因为四川盆地多夜雨而得。本次主题宴会设计灵感即来源于此,借助古诗词推介重庆市的旅游品牌,此宴会既适用于文化交流,又可用于旅游推介。
  二、巴山渝水与餐台设计元素的融合创新
  宴会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中心,展现了对来日重逢共抒情志的美好向往。为迎合巴山夜雨的悠然意境,这款台面在色彩设计上以藏蓝色和银白色为主要基调,给人营造一种巴山悠悠的厚重和雨雾蒙蒙的感觉。
  藏蓝色台裙配以银白色台盖,台盖四角印有巴山夜雨的山水水墨图画,餐巾花选用白底灰色镶边,正、副主人位的花型形似高山,暗合悠悠巴山之意,主宾位花型选用帆船,呼应巴山夜雨水墨画中江上那一叶扁舟,也暗合一帆风顺之意,其他嘉宾的餐巾花型则选用卷轴型盘花,与主题气质一脉相承。椅套色彩与整体搭配和谐,巴山夜雨的山水水墨图画见诸每位宾客的椅背之上。餐碟选用剔透的白色骨瓷材质,悠悠青山,一叶扁舟,三两大雁点缀其上,口汤碗、味碟、筷架与餐碟相呼应。
  主题造景采用了仿古木雕屏风、复古青灯烛台、印泥、毛笔、笔架、砚台、墨条、图章、宣纸信笺等物件进行装饰。重现了诗人在收到妻子来信之后,窗下夜读,挥笔复信,信笺中写尽相思之苦,写出了对来日重逢的期盼,共剪西窗烛,共话夜雨的美好愿望。透过屏风前的点点烛光,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形单影只的身影,仿佛也看到了来日重逢时的光景,主题造景虚实结合,况味深远。
  三、渝派饮食文化与宴会菜品设计的融合创新
  菜单采用传统折页式样,用毛笔书写。菜单设计方面,以佛图夜雨、缙岭云霞、黄葛晚渡、字水宵灯、云篆风清、华蓥雪霁、龙门皓月、歌乐灵音、金碧流香、海棠烟雨、洪崖滴翠、桶井峡猿等重庆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为题材命名,最后以西窗话雨、同游渝都结束,吸引来自中外各地的宾客。
  “巴山夜雨”主题宴会使用的原料,多为普通食材,选材严谨、工艺精湛。以渝派菜式为主,以麻、辣、鲜、香为特色,风格朴实而清新。由重庆市商委牵头编制的《渝菜标准体系》、《渝菜术语和定义》、首批12道渝菜及第二批10道渝菜地方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委审核备案,并正式发布。当然,渝菜标准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它并不排斥菜品的个性化,旨在强调遵守共性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扬个性。本次宴会菜单即选自这些通过标准认证的菜肴,意在推广渝菜,让中外各地宾客认识渝菜、喜爱渝菜。
  在宴会服务流程设计方面,每一道菜品上菜时,都以清乾隆年间颇有文学和审美素养的巴知县王尔鉴诗词作品进行介绍,让宾客细细品鉴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和地域文化结合的精妙之处。
  综上,餐台上的作品,凝聚了智慧之美、文化之美。在《宴会设计》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时,需紧扣文化内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项目教学为主导,鼓励学生尝试完成宴会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同时,加强现代化教育工具的应用,以微视频、微课程形式展示宴会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诗歌以意象寄托情感,朦胧的意境描绘了诗意的美妙给人以精神上审美享受。中学的诗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前考试中现代诗歌所占的比例少,诗歌教学“套路化”,学生只要熟记各类意象和作者的情感,就算完成了学习。诗歌真正的魅力和价值都被抹去了,本文通过两次《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诗歌 教学 备课法 第一次《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简述 (一)导入:引用诗人徐
内容摘要: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为社会及各高校广为关注,本文以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对其他管理模式与以导师研究生群为单元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学院及导师工作认可程度、心理状态及学习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管理模式方面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研究生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本细读法和案例研究法着手,以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中的思想为例,结合当今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教育的方法和学习原则,以更好地阐明合川区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漫话 合川区小学 教育现状  《教育漫话》是1693年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体系的构
内容摘要:六安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一个分支,由于方言县区间的内部差异比较明显,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它在普通话当中的一些十分少见的语法现象。仅仅一个“在”字,在六安方言中就存在极具代表性的方言特点。对于六安方言中的“在”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独特的语法作用的研究与描写,能够映射出独属于六安方言的魅力。  关键词:六安方言 词汇 “在”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词语,这些新兴词汇的传承也支撑着汉语言的发展。新词语的产生,对于汉语言的使用范围和语言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本文主要对新词语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汉语言丰富与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词语 汉语言 来源 丰富  在我们日常的交流过程中,都是将不同的词语汇成不同的语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事物不断出现,新的
内容摘要:独立学院秘书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由于秘书学课程不仅具有加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 独立院校 秘书学 改革  基于我国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不断深入,独立院校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陕西西安临潼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富丽堂皇的楼宇映入眼帘,落满历史尘埃的雕花木门的对面,是一段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碎的爱情。顺着小径,走到了后院,那里栽种着两棵并肩生长的石榴树。它们的枝干相互缠绕,苍翠的绿叶互相掩映,那一朵朵娇艳欲滴、殷红如血的石榴花挂在枝头,似在吐露着那位羞花般俊俏的伊人,内心炽热的爱恋。环顾四周,这些曾经的金碧辉煌,都是唐玄宗一手为杨贵妃修筑的。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何其芳于1937年8月从北京回到家乡万县。1937年9月,他应聘到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任教。在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以后,他于1938年2月初,离开万县来到成都。他的主要考虑是成都有较好的条件,较大的活动空间,也有一些熟悉的朋友,可以为宣传抗日,推动抗日文学的开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1938年2月初,何其芳到达成都的当天,他乘坐的汽车在抵达成都外东牛市口汽车站时,当时正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而健全的教育理论体系,其注重伦理价值取向,注重德智统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融合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展现传统文化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 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能够
一、概要  大学是大部分学子能够学习的最后一道关口,过了大学这一时期,很多人就完完全全踏入社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能被称为半个社会的原因。学生在这里适应,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崭新的社会技能,得到自己能够和这个社会适应的特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所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知识和技能将是我能够依仗的武器,靠着它我才能够独立,才能够谋生,这也是我们来到大学的原因,我们反复锻炼自己。在一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