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是宁波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剪纸)传承基地,近几年来学校将非遗保护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与办学特色相结合,将剪纸艺术带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大力传承和弘扬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成“小剪纸、大课堂”的教育智慧,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渠道。
一、回溯剪纸特色课程历程
1、开展研训一体的教材开发
作为宁波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2003年开始,我校的剪纸由之前的班级试点向全校学生普及,并尝试在美术课中每周安排一节剪纸课,剪纸特色作为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着力打造剪纸特色的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剪纸课程的开发,编写完成了一套剪纸校本教材。这套剪纸校本教材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依照初学、提高、特长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制订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建立健全制度的保障激励
学校制定了《剪纸作品获奖奖励制度》、《校园文化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度,为创建剪纸特色学校保驾护航。为了使学生对剪纸保持长期的兴趣,学校对剪纸技能突出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奖励。我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学生每学期都会随时把自己剪的喜欢的剪纸作品装在成长记录袋里,每学期结束,各班将根据这些作品评选“剪纸小巧手”进行表彰。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且质量不错的学生,学校让学生从自己一学期的作业中选出一件最得意的作品,由学校出资装裱后奖励给学生,特别优秀的作品在校园的剪纸展示长廊上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剪纸兴趣。同时,学校在2008年开始试行星级学生评价制,在星级评比中,剪纸也作为单独的一颗星对学生进行考评,每学期有40%的学生获得剪纸星。
3、打造剪纸艺术的学校特色
在历次全国书画赛中,多名学生获得剪纸金银奖。指导教师任华央获宁波市“金剪子”奖,被授予“宁波市非遗传承人”称号,王嘉乐老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园丁奖、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艺术教育优秀奖、慈溪市教育教学基本功一等奖、慈溪市美术教坛新秀一等奖等荣誉。 2015年,我校被评为慈溪市艺术特色学校,还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剪纸)”、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项目(剪纸)。剪纸教学打造的艺术教学品牌,已然成为了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直面整合式剪纸课程改革
1、整合实践
(1)与校园文化布置的整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学校注重显性文化创设,通过富有剪纸特色的校园文化布置,陶冶孩子们的心灵,美化孩子们的生活。学校加大了剪纸艺术墙壁文化、走廊文化建设力度,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剪纸民间艺术气息,让每一个孩子抬眼、转角都能与剪纸艺术不期而遇,让他们每天徜徉在的剪纸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每个教室都按要求开辟了“金剪子展示台”,定期展出班级学生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孩子们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教室对应的走廊上设置班级展板,给了班级爱好剪纸的小巧手们搭建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同时也借助伙伴的力量,给班级中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唤起更多的孩子爱上剪纸艺术。
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使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剪纸艺术背后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俗文化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很多学科可以与剪纸课程整合展开教学。
①与德育课程的整合:一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动手操作是进行剪纸教育的基础,我们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收拾台面、整理工具、清理纸屑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自我为中心,利用剪纸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分享成功的乐趣。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如,在课堂上,同学们动手又动脑,不仅要按照老师下发的流程图剪出了很多作品,有的同学还进行了创新,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具有个性化的剪纸作品。四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现在的孩子依赖思想严重,家务活不愿干,不用干,不会干,一遇到困难就请父母、他人帮忙。因此,我们利用剪纸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例如,在剪纸过程中,有时需要剪刀与刻刀的交替使用,力度的掌握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剪坏、划破会导致作品前功尽弃。教师就建议在小组同学互帮互学,让许多同学克服了困难,那种喜悦溢于言表。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们突破传统习惯“看画”、“临画”,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地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六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剪纸课堂上,老师把申沛农先生身残志坚,仍创作了许多剪纸作品作为国礼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另外,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学生对慈孝文化、移民文化和红色文化更多的了解,并把这些内容作为剪纸作品的创作源泉。
②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剪纸是源,创作是泉。每一幅剪纸作品的呈现,都包涵作者深深的情感。语文课上,老师将课文内容有机地与剪纸相整合,并让学生们进行创作与写作,课文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的同时,感受剪纸艺术的美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
③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数学活动课中,老师可以带学生到剪纸中去寻找数学的精彩。如: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剪一剪。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启发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另外,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④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相对于绘画课来说更加喜欢手工课,尤其是学生到了高段,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更喜欢动手创作,剪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正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剪纸有单色的,也有彩色,寸色和套色,有阴,阳之分,也有适合纹样及多样化的剪纸艺术风格,总让人充满新鲜感。它的简单易操作,会使学生很快喜欢上这门艺术,所以学生普遍对剪纸有着高涨的热情,他们将剪纸技能与大自然的奇趣奥妙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怎么构图,怎样布局,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艺术再创造。在“感知-----鉴赏-----创造-----展示”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课堂教学实效,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⑤剪纸与信息学科的整合:请看一段短片
2、分层操作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春风下,为我校开展剪纸特色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学期开始,剪纸课程作为拓展课程,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基础小巧手班,提高小能手班,特长绿手指班;其中特长班由宁波市非遗传承人或学校骨干担任,普通班的指导老师也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本着将非遗保护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与办学特色建设相结合的宗旨,将剪纸艺术带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大力传承和弘扬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用剪纸开辟了素质教育新渠道。
3、有序推进
①学生根据自身剪纸水平申报相应的剪纸班级,由教导处汇总、微调,将全校各年级段各各个层次班级的人数下发给指导老师。
②校长室在活动时间段进行监督巡查,确保每次活动井然有序,学生学有所得。
③学校根据不同课程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期末结合平时活动的开展情况综合评价。
4、挖掘潜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同时也发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1)开发出了教师的特长。有些教师心细手巧,又对自己开发的课程有兴趣,所以上课的积极性相对也比较高,研究有了新的方向。
(2)课程能因材施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剪纸,原先的班级教学有些弊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层次相差大,指导起来教师会很难把握目标,现在打破原有班级形式进行走班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班进行分层教育,指导教师能比较好的把握目标,更好的展开活动,得到良好效果。
5、深度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实施地不断推进,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需要进行更深度的思考,以不断完善我们的剪纸课程。
(1)在课程评价体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太统一,评价过程不够严密。我们正着力构建一个重过程、重体验、重实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应有的功能。要实行多主体、多形式、多手段的评价过程。涉及评价成员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等,从形式上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师生评价、他人评价。从方法上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实物评价、体验评价等。
(2)师资问题。剪纸特长班每个年级段设置一个,这就需要至少6个骨干教师带班,剪纸课程的骨干教师还不能满足学校开班的需求。其次大多数的老师还缺乏课程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探索深化课程整合突破点
1、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推进课改的首要因素。因此,学校将加大研训力度、提高研训实效,培养更多的青年的教师掌握剪纸技艺,并将剪纸带进更多的学科课堂。
2、课程体系的完善:学校虽有一套剪纸校本教材,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更多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课程发展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将视野扩展到学校活动、学科活动中去。并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班本课程。
3、继续深化课程整合。这学期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传承非遗文化,推进剪纸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把整合式剪纸课程做深、做实。同时结合我校实际重点选取几门学科与剪纸课程有机整合,打造精品课程。
4、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底色”课程,完善主题教育系列评价体系。
(慈溪市横河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一、回溯剪纸特色课程历程
1、开展研训一体的教材开发
作为宁波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2003年开始,我校的剪纸由之前的班级试点向全校学生普及,并尝试在美术课中每周安排一节剪纸课,剪纸特色作为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着力打造剪纸特色的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剪纸课程的开发,编写完成了一套剪纸校本教材。这套剪纸校本教材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依照初学、提高、特长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制订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建立健全制度的保障激励
学校制定了《剪纸作品获奖奖励制度》、《校园文化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度,为创建剪纸特色学校保驾护航。为了使学生对剪纸保持长期的兴趣,学校对剪纸技能突出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奖励。我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学生每学期都会随时把自己剪的喜欢的剪纸作品装在成长记录袋里,每学期结束,各班将根据这些作品评选“剪纸小巧手”进行表彰。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且质量不错的学生,学校让学生从自己一学期的作业中选出一件最得意的作品,由学校出资装裱后奖励给学生,特别优秀的作品在校园的剪纸展示长廊上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剪纸兴趣。同时,学校在2008年开始试行星级学生评价制,在星级评比中,剪纸也作为单独的一颗星对学生进行考评,每学期有40%的学生获得剪纸星。
3、打造剪纸艺术的学校特色
在历次全国书画赛中,多名学生获得剪纸金银奖。指导教师任华央获宁波市“金剪子”奖,被授予“宁波市非遗传承人”称号,王嘉乐老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园丁奖、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艺术教育优秀奖、慈溪市教育教学基本功一等奖、慈溪市美术教坛新秀一等奖等荣誉。 2015年,我校被评为慈溪市艺术特色学校,还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剪纸)”、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项目(剪纸)。剪纸教学打造的艺术教学品牌,已然成为了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直面整合式剪纸课程改革
1、整合实践
(1)与校园文化布置的整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学校注重显性文化创设,通过富有剪纸特色的校园文化布置,陶冶孩子们的心灵,美化孩子们的生活。学校加大了剪纸艺术墙壁文化、走廊文化建设力度,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剪纸民间艺术气息,让每一个孩子抬眼、转角都能与剪纸艺术不期而遇,让他们每天徜徉在的剪纸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每个教室都按要求开辟了“金剪子展示台”,定期展出班级学生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孩子们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教室对应的走廊上设置班级展板,给了班级爱好剪纸的小巧手们搭建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同时也借助伙伴的力量,给班级中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唤起更多的孩子爱上剪纸艺术。
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使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剪纸艺术背后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俗文化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很多学科可以与剪纸课程整合展开教学。
①与德育课程的整合:一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动手操作是进行剪纸教育的基础,我们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收拾台面、整理工具、清理纸屑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自我为中心,利用剪纸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分享成功的乐趣。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新技能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如,在课堂上,同学们动手又动脑,不仅要按照老师下发的流程图剪出了很多作品,有的同学还进行了创新,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具有个性化的剪纸作品。四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现在的孩子依赖思想严重,家务活不愿干,不用干,不会干,一遇到困难就请父母、他人帮忙。因此,我们利用剪纸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例如,在剪纸过程中,有时需要剪刀与刻刀的交替使用,力度的掌握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剪坏、划破会导致作品前功尽弃。教师就建议在小组同学互帮互学,让许多同学克服了困难,那种喜悦溢于言表。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们突破传统习惯“看画”、“临画”,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大胆地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六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剪纸课堂上,老师把申沛农先生身残志坚,仍创作了许多剪纸作品作为国礼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另外,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学生对慈孝文化、移民文化和红色文化更多的了解,并把这些内容作为剪纸作品的创作源泉。
②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剪纸是源,创作是泉。每一幅剪纸作品的呈现,都包涵作者深深的情感。语文课上,老师将课文内容有机地与剪纸相整合,并让学生们进行创作与写作,课文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的同时,感受剪纸艺术的美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
③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数学活动课中,老师可以带学生到剪纸中去寻找数学的精彩。如: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剪一剪。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启发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另外,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④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相对于绘画课来说更加喜欢手工课,尤其是学生到了高段,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更喜欢动手创作,剪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正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剪纸有单色的,也有彩色,寸色和套色,有阴,阳之分,也有适合纹样及多样化的剪纸艺术风格,总让人充满新鲜感。它的简单易操作,会使学生很快喜欢上这门艺术,所以学生普遍对剪纸有着高涨的热情,他们将剪纸技能与大自然的奇趣奥妙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怎么构图,怎样布局,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艺术再创造。在“感知-----鉴赏-----创造-----展示”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课堂教学实效,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⑤剪纸与信息学科的整合:请看一段短片
2、分层操作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春风下,为我校开展剪纸特色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学期开始,剪纸课程作为拓展课程,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基础小巧手班,提高小能手班,特长绿手指班;其中特长班由宁波市非遗传承人或学校骨干担任,普通班的指导老师也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本着将非遗保护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与办学特色建设相结合的宗旨,将剪纸艺术带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大力传承和弘扬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用剪纸开辟了素质教育新渠道。
3、有序推进
①学生根据自身剪纸水平申报相应的剪纸班级,由教导处汇总、微调,将全校各年级段各各个层次班级的人数下发给指导老师。
②校长室在活动时间段进行监督巡查,确保每次活动井然有序,学生学有所得。
③学校根据不同课程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期末结合平时活动的开展情况综合评价。
4、挖掘潜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同时也发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1)开发出了教师的特长。有些教师心细手巧,又对自己开发的课程有兴趣,所以上课的积极性相对也比较高,研究有了新的方向。
(2)课程能因材施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剪纸,原先的班级教学有些弊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层次相差大,指导起来教师会很难把握目标,现在打破原有班级形式进行走班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班进行分层教育,指导教师能比较好的把握目标,更好的展开活动,得到良好效果。
5、深度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实施地不断推进,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需要进行更深度的思考,以不断完善我们的剪纸课程。
(1)在课程评价体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太统一,评价过程不够严密。我们正着力构建一个重过程、重体验、重实效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应有的功能。要实行多主体、多形式、多手段的评价过程。涉及评价成员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等,从形式上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师生评价、他人评价。从方法上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实物评价、体验评价等。
(2)师资问题。剪纸特长班每个年级段设置一个,这就需要至少6个骨干教师带班,剪纸课程的骨干教师还不能满足学校开班的需求。其次大多数的老师还缺乏课程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探索深化课程整合突破点
1、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推进课改的首要因素。因此,学校将加大研训力度、提高研训实效,培养更多的青年的教师掌握剪纸技艺,并将剪纸带进更多的学科课堂。
2、课程体系的完善:学校虽有一套剪纸校本教材,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更多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课程发展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将视野扩展到学校活动、学科活动中去。并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班本课程。
3、继续深化课程整合。这学期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传承非遗文化,推进剪纸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把整合式剪纸课程做深、做实。同时结合我校实际重点选取几门学科与剪纸课程有机整合,打造精品课程。
4、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底色”课程,完善主题教育系列评价体系。
(慈溪市横河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