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先生之名再次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实,这些年鲁迅从来就没有淡出过我们的话题。在语文教材领域,有关先生之文,向来是一个很具争议的话题。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鲁迅遗留下来的作品是中国人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他的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无可争议的事情。我不主张偏激的做法。一些教科书、一些读者甚至部分语文教师对鲁迅形象及其作品的误读,是造成很多人抵触鲁迅的根本原因。校园里有句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生动揭示了鲁迅作品的这种尴尬境地,也着实让很多鲁迅爱好者感到五味杂陈。
中学语文教材要还原真实的鲁迅,我们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对鲁迅身份的认定与文本解读就得重新考量。当然,我们已在新版人教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了一些惊喜的发现。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感叹,其实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还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现有教材对鲁迅身份的介绍都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这个“革命家”身份的认定,是四十年代毛泽东给下的定论:“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试想:一个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在语文的课堂上,就接受这样的一个战斗者的形象,无疑造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是想抹也抹不掉的。在课堂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回避一些明显的政治性的叙述,而是还原历史现场,回到文字本身?我们是不是可以还原出鲁迅一生作为一个“人”他所具有的真实的一面?作为儿子与兄长,他秉持孝道和责任,承受压力;作为丈夫,他敢弃敢爱,不怕流言;作为师长、朋友,他竭力扶持,一片热忱;……思想上,他一生不屈服于任何恶的思想,对一切压制思想和人身自由的行为都表示谴责与反抗,他在竭力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因为晚年在上海,鲁迅与左翼联盟的种种关系,才改变了他一生形象的关键词。他从此不能拒绝地被划入了“左派”。其实除了如胡适所言,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还是个孤独的启蒙者,是一个平民作家,一个反专制、反集权的独立思想者,一个在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的学者,后期的鲁迅,只是个自由职业者。他的“革命”的一面,仍然只是源自他内心追求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的本性。“他的斗争是以人的解放为目的,以弱势者为本位的一种反抗性行为。”“永远代表着被侮辱、被损害、被压迫者的利益。”“不是自上而下、‘为王前驱’的讨伐,也不是‘同级斗争’”,“从来没有那种为组织所规限的党派性”,“斗争是他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原则的最高体现。”(林贤治《也谈鲁迅研究之谜》)这些才是鲁迅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多数语文教师解读鲁迅,往往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标准化、概念化的理解,解读空间十分狭隘。对于鲁迅,失去了客观而又个性化的解读,只会使鲁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今天的很多语文教师,业余根本不看书,没有自己的阅读兴趣,没有思考研究的能力,面对一些历史背景根本无法还原现场,更别谈理解还原作者的心态。面对学生焦灼渴望的眼神,不能给予真正有价值、有个性的答复,失去教学参考书和问题答案,就根本无法立足于三尺讲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失去了对人文知识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又如何能拿得起那薄薄的、又沉甸甸的语文课本?如果连自己的解读都成问题,还奢望学生去真正理解鲁迅吗?
但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鲁迅的一些作品确实半文半白,甚至艰涩难懂,带有那个时代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编者在选文上下工夫,教者在教上下力气。语文教材中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很易接受与学习的好文章,这样的“文学家”鲁迅我们都可以接受。教师要着力消解时代的隔膜,坚守住“语文”的學科特点,把握住教师的良知,一个鲜活的鲁迅怎能不可理解?当然数量也可以适当控制,不能在教材中放得太重,注意作品的分布与年级层次。
如今部分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篇目的调整,其实是语文学科回归语文本身的一种趋势,不必大惊小怪。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过于热捧与消极抵制,其实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正确对待与适中处理,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我想,鲁迅在天有灵,也会感到心安的。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心学校)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鲁迅遗留下来的作品是中国人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他的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无可争议的事情。我不主张偏激的做法。一些教科书、一些读者甚至部分语文教师对鲁迅形象及其作品的误读,是造成很多人抵触鲁迅的根本原因。校园里有句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生动揭示了鲁迅作品的这种尴尬境地,也着实让很多鲁迅爱好者感到五味杂陈。
中学语文教材要还原真实的鲁迅,我们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对鲁迅身份的认定与文本解读就得重新考量。当然,我们已在新版人教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了一些惊喜的发现。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感叹,其实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还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现有教材对鲁迅身份的介绍都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这个“革命家”身份的认定,是四十年代毛泽东给下的定论:“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试想:一个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在语文的课堂上,就接受这样的一个战斗者的形象,无疑造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是想抹也抹不掉的。在课堂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回避一些明显的政治性的叙述,而是还原历史现场,回到文字本身?我们是不是可以还原出鲁迅一生作为一个“人”他所具有的真实的一面?作为儿子与兄长,他秉持孝道和责任,承受压力;作为丈夫,他敢弃敢爱,不怕流言;作为师长、朋友,他竭力扶持,一片热忱;……思想上,他一生不屈服于任何恶的思想,对一切压制思想和人身自由的行为都表示谴责与反抗,他在竭力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因为晚年在上海,鲁迅与左翼联盟的种种关系,才改变了他一生形象的关键词。他从此不能拒绝地被划入了“左派”。其实除了如胡适所言,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还是个孤独的启蒙者,是一个平民作家,一个反专制、反集权的独立思想者,一个在学术研究上颇有建树的学者,后期的鲁迅,只是个自由职业者。他的“革命”的一面,仍然只是源自他内心追求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的本性。“他的斗争是以人的解放为目的,以弱势者为本位的一种反抗性行为。”“永远代表着被侮辱、被损害、被压迫者的利益。”“不是自上而下、‘为王前驱’的讨伐,也不是‘同级斗争’”,“从来没有那种为组织所规限的党派性”,“斗争是他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原则的最高体现。”(林贤治《也谈鲁迅研究之谜》)这些才是鲁迅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多数语文教师解读鲁迅,往往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标准化、概念化的理解,解读空间十分狭隘。对于鲁迅,失去了客观而又个性化的解读,只会使鲁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今天的很多语文教师,业余根本不看书,没有自己的阅读兴趣,没有思考研究的能力,面对一些历史背景根本无法还原现场,更别谈理解还原作者的心态。面对学生焦灼渴望的眼神,不能给予真正有价值、有个性的答复,失去教学参考书和问题答案,就根本无法立足于三尺讲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失去了对人文知识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又如何能拿得起那薄薄的、又沉甸甸的语文课本?如果连自己的解读都成问题,还奢望学生去真正理解鲁迅吗?
但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鲁迅的一些作品确实半文半白,甚至艰涩难懂,带有那个时代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编者在选文上下工夫,教者在教上下力气。语文教材中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阿长与<山海经>》等,都是很易接受与学习的好文章,这样的“文学家”鲁迅我们都可以接受。教师要着力消解时代的隔膜,坚守住“语文”的學科特点,把握住教师的良知,一个鲜活的鲁迅怎能不可理解?当然数量也可以适当控制,不能在教材中放得太重,注意作品的分布与年级层次。
如今部分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篇目的调整,其实是语文学科回归语文本身的一种趋势,不必大惊小怪。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过于热捧与消极抵制,其实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正确对待与适中处理,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我想,鲁迅在天有灵,也会感到心安的。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