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当前使用非常广泛的建筑结构材料。文章主要从混凝土生产的角度分析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预防措施,保证混凝土生产的安全耐久、经济合理。
0.引言
混凝土作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正处在从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高峰时期,需要我们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否则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混凝土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此针对影响混凝土生产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剖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1.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各因素的剖析和预防措施
从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来看,应该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调整、生产过程控制、施工方法选择、运输过程、养护等方面加以剖析,提出处理预防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经济性,使其完全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
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因素
1.1.1因素剖析
混凝土配合比是进行混凝土生产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生产成本,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部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工程的结构部位、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来确定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及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等;而现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追求耐久性外,还应是最经济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同一个配合比在相同强度等级、在不同的浇筑部位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时并不完全适用,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一般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其为了可泵性一般都为富浆混凝土;而用于浇筑桩基、立柱或路面等部位时,砂浆饱满度宜取下限。因为若砂浆量较多,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影响浇筑物质量。
1.1.2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时,除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外,还应结合浇筑物和施工工艺两方面需求,按最大级配密实度来进行设计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砂浆量,在混凝土粘聚性不足以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用水量,用减水剂调节混凝土流动性。这样既可减少浮浆层,又可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这就需通过大量的试配来验证,从而设计出合理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
1.2原材料因素
1.2.1因素剖析
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和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做起。原材料选用不当将导致混凝土工程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混凝土因材料选用不当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一般认为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材料选配不当的常见因素有水泥过期或品种选用不当;水泥、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水泥水化热过高;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其中骨料中含过量杂质最为普遍。骨料(砂、石子)占混凝土总体积70%以上,混凝土质量除与水泥品质有关外,也与骨料中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1.2.2预防措施
首先对粗细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常规检验,确保其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等要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如果颗粒级配不符合,可采用2个以上单粒级配进行组合。如用海砂,一定要检验其氯离子含量;若不符合,坚决不能用。其次要控制好二次污染问题,应避免骨料堆场受油污、泥浆水等污染,严禁在曾堆放过生石灰的场地上堆放砂石等骨料。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由水泥浆的强度、水泥浆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骨料颗粒强度决定。水泥浆将骨料牢固地粘结成整体,而水泥浆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强度等级,对水泥的质量控制除了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等控制,还需注意六大类水泥各自的特点,决定其适用环境。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是获取优质混凝土的一个前提。
混凝土除了强度达到要求外还需要适宜的和易性。现代混凝土的和易性很大程度是在高效外加剂作用下反映出来,实质上是水泥与高效外加剂的相容性问题。两者相容性得好则可获得低用水量大流动性且经时损失小的效果。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主要因素是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等矿物组成的含量及形态等因素。因而水泥品种不同,将影响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其中对减水效果影响更明显。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更有选择性,不同水泥其减水率的相差较大,水泥矿物组成、掺和料、细度等都将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如掺有硬石膏的水泥,对于某些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将产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大缩短,甚至结块。其中,萘系减水剂影响较小,糖蜜类会引起速硬,木钙类会使初凝时间延长。为使减水剂发挥更好的效果,在使用前,应结合工程进行水泥选择试验。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应进行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有简易法和规范法两种。
1.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调整
1.3.1因素剖析
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天气、施工情况等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混凝土配合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应随时随着原材料的质量或天气或施工工艺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1.3.2预防措施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调整,是指在各种原材料的产地、规格、型号等不变的情况下,对已确定的在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就各种材料用量作相应的增减;否则,应重新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例如砂子或石子在颗粒级配上发生了变化,则应在保证骨料总质量的前题下,调整砂石比例,即调整砂率,砂石比的变动会影响施工性和变形性质,对硬化后的强度也会有所影响;如果因天气或其他原因,砂子、石子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则应对加水量作相应的增减,以确保水胶比不被改变;如果施工情况发生变化,对泵送混凝土采用普通施工工艺时,可以降低浆骨比。水胶比一定时,浆骨比小的,强度会稍低,弹性模量会稍高,体积稳定性好,开裂风险低;反之,则相反。 1.4混凝土生产中施工方法的影响
1.4.1因素剖析
如今,混凝土生产一般采用自动拌和系统,其 生产过程计量的误差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称量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振动传输,使得称量器产生抖动,影响传感器的信息正确反馈,使传感器反馈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在粉料称量时,一般存在一定的气压(如用以破拱或风槽输送等),当气体在称料过程中积聚在秤内,无形中对传感器产生一种压力,当传感器反馈信息给控制器后,气体散去、气压减少,实际称料则偏少;而当原材料投入搅拌机时,也会出现同样情况,气压通过下料管对称量器产生一种上顶的压力,使接着称量的物料出现比电脑读取值偏大。这些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隐性较大。
1.4.2预防措施
要克服这种隐患必须对生产称量系统保持时刻关注,牢固各种物料秤的支架,减少振动设备对其产生的影响,对粉料秤和搅拌机配置合适的气体回流管,并保持其畅通。这样生产计量的原材料才能严格按配方执行,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1.5混凝土运输过程影响
1.5.1因素剖析
混凝土的运输,特别是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因为混凝土从预拌完成后到浇筑现场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段运输时间往往是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的关健,同样其亦受一定的隐患因素制约。高温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蒸发较快,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认为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雨水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较大,容易产生离析。此外,搅拌车车鼓转动的快慢,亦对混凝土有影响。车鼓转得快,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被搅拌加剧,分子因摩擦产生的热运动亦加剧,水分子碰撞水泥颗粒机会增大,水化程度加大,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增大,和易性变差快;车鼓转得慢,甚至停转,混凝土容易受行车的颠簸,而产生浆石分离、沉降等不良现象。
1.5.2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车鼓保持在每分钟约六转,并到工地后保持搅拌车高速转动四至五分钟,以使混凝土浇筑前充分再次混和均匀。如遇塌落度有所损失,可后掺一定的外加剂以达到理想效果。
1.6混凝土养护方法的影响
1.6.1因素剖析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国内混凝土养护普遍采用洒水进行自然养护。混凝土表面压平后,混凝土表面洒水,经验表明此法养护质量不易控制与管理,有时根本达不到自然养护要求的标准,不仅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失散,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缩、龟裂、起毛,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以及其他性能的发挥。
1.6.2预防措施
混凝土养护除采用洒水养护外,还应采取喷雾养护、流水养护、覆盖浇水养护。喷雾养护表面上空形成一层雾状隔热层,使表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减少阳光直射强度,降低表面环境温度,对减少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温度回升有较好效果;表面流水养护可使混凝土早期最高温度降低1.5℃左右,但因浇筑表面一般平整度较差,表面难以做到全部有流水,同时对相邻施工段混凝土施工有较大干扰,故而实施时有一定难度;覆盖浇水养护,是以保护混凝土表面温度湿度为主,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原因是干缩和温度应力。干缩引起表面裂缝一般仅数厘米深度,主要靠养护解决。引起表面拉应力的温度因素有:气温变化、水化热和初始温差。气温变化主要有:气温骤降、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初期内部温度较高时尤应注意表面保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麻包袋等,紧贴混凝土表面起到隔温效果,是防止表面裂缝的最有效措施。
2.结束语
混凝土从生产、施工到养护、硬化是一系列的过程。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要获得优质的混凝土,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贯彻全面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即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对检查结论进行处理,并把经验总结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要避免混凝土生产中各种隐患因素的影响,就需全方位从原材料的优选、配合比设计、生产质量监控、运输交付以及施工、养护等都应该贯彻全面的质量管理。 [科]
0.引言
混凝土作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正处在从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高峰时期,需要我们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否则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混凝土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此针对影响混凝土生产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剖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1.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各因素的剖析和预防措施
从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来看,应该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调整、生产过程控制、施工方法选择、运输过程、养护等方面加以剖析,提出处理预防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经济性,使其完全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
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因素
1.1.1因素剖析
混凝土配合比是进行混凝土生产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生产成本,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部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工程的结构部位、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来确定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及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等;而现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追求耐久性外,还应是最经济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同一个配合比在相同强度等级、在不同的浇筑部位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时并不完全适用,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一般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其为了可泵性一般都为富浆混凝土;而用于浇筑桩基、立柱或路面等部位时,砂浆饱满度宜取下限。因为若砂浆量较多,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影响浇筑物质量。
1.1.2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时,除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外,还应结合浇筑物和施工工艺两方面需求,按最大级配密实度来进行设计混凝土,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砂浆量,在混凝土粘聚性不足以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用水量,用减水剂调节混凝土流动性。这样既可减少浮浆层,又可减少混凝土塑性收缩。这就需通过大量的试配来验证,从而设计出合理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
1.2原材料因素
1.2.1因素剖析
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和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做起。原材料选用不当将导致混凝土工程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混凝土因材料选用不当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一般认为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材料选配不当的常见因素有水泥过期或品种选用不当;水泥、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水泥水化热过高;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其中骨料中含过量杂质最为普遍。骨料(砂、石子)占混凝土总体积70%以上,混凝土质量除与水泥品质有关外,也与骨料中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1.2.2预防措施
首先对粗细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常规检验,确保其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等要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如果颗粒级配不符合,可采用2个以上单粒级配进行组合。如用海砂,一定要检验其氯离子含量;若不符合,坚决不能用。其次要控制好二次污染问题,应避免骨料堆场受油污、泥浆水等污染,严禁在曾堆放过生石灰的场地上堆放砂石等骨料。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由水泥浆的强度、水泥浆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骨料颗粒强度决定。水泥浆将骨料牢固地粘结成整体,而水泥浆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强度等级,对水泥的质量控制除了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等控制,还需注意六大类水泥各自的特点,决定其适用环境。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是获取优质混凝土的一个前提。
混凝土除了强度达到要求外还需要适宜的和易性。现代混凝土的和易性很大程度是在高效外加剂作用下反映出来,实质上是水泥与高效外加剂的相容性问题。两者相容性得好则可获得低用水量大流动性且经时损失小的效果。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主要因素是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等矿物组成的含量及形态等因素。因而水泥品种不同,将影响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其中对减水效果影响更明显。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更有选择性,不同水泥其减水率的相差较大,水泥矿物组成、掺和料、细度等都将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如掺有硬石膏的水泥,对于某些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将产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大缩短,甚至结块。其中,萘系减水剂影响较小,糖蜜类会引起速硬,木钙类会使初凝时间延长。为使减水剂发挥更好的效果,在使用前,应结合工程进行水泥选择试验。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应进行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有简易法和规范法两种。
1.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调整
1.3.1因素剖析
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天气、施工情况等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混凝土配合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应随时随着原材料的质量或天气或施工工艺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1.3.2预防措施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调整,是指在各种原材料的产地、规格、型号等不变的情况下,对已确定的在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就各种材料用量作相应的增减;否则,应重新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例如砂子或石子在颗粒级配上发生了变化,则应在保证骨料总质量的前题下,调整砂石比例,即调整砂率,砂石比的变动会影响施工性和变形性质,对硬化后的强度也会有所影响;如果因天气或其他原因,砂子、石子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则应对加水量作相应的增减,以确保水胶比不被改变;如果施工情况发生变化,对泵送混凝土采用普通施工工艺时,可以降低浆骨比。水胶比一定时,浆骨比小的,强度会稍低,弹性模量会稍高,体积稳定性好,开裂风险低;反之,则相反。 1.4混凝土生产中施工方法的影响
1.4.1因素剖析
如今,混凝土生产一般采用自动拌和系统,其 生产过程计量的误差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称量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振动传输,使得称量器产生抖动,影响传感器的信息正确反馈,使传感器反馈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在粉料称量时,一般存在一定的气压(如用以破拱或风槽输送等),当气体在称料过程中积聚在秤内,无形中对传感器产生一种压力,当传感器反馈信息给控制器后,气体散去、气压减少,实际称料则偏少;而当原材料投入搅拌机时,也会出现同样情况,气压通过下料管对称量器产生一种上顶的压力,使接着称量的物料出现比电脑读取值偏大。这些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隐性较大。
1.4.2预防措施
要克服这种隐患必须对生产称量系统保持时刻关注,牢固各种物料秤的支架,减少振动设备对其产生的影响,对粉料秤和搅拌机配置合适的气体回流管,并保持其畅通。这样生产计量的原材料才能严格按配方执行,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1.5混凝土运输过程影响
1.5.1因素剖析
混凝土的运输,特别是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因为混凝土从预拌完成后到浇筑现场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段运输时间往往是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的关健,同样其亦受一定的隐患因素制约。高温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蒸发较快,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认为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雨水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较大,容易产生离析。此外,搅拌车车鼓转动的快慢,亦对混凝土有影响。车鼓转得快,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被搅拌加剧,分子因摩擦产生的热运动亦加剧,水分子碰撞水泥颗粒机会增大,水化程度加大,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增大,和易性变差快;车鼓转得慢,甚至停转,混凝土容易受行车的颠簸,而产生浆石分离、沉降等不良现象。
1.5.2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车鼓保持在每分钟约六转,并到工地后保持搅拌车高速转动四至五分钟,以使混凝土浇筑前充分再次混和均匀。如遇塌落度有所损失,可后掺一定的外加剂以达到理想效果。
1.6混凝土养护方法的影响
1.6.1因素剖析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国内混凝土养护普遍采用洒水进行自然养护。混凝土表面压平后,混凝土表面洒水,经验表明此法养护质量不易控制与管理,有时根本达不到自然养护要求的标准,不仅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失散,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缩、龟裂、起毛,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以及其他性能的发挥。
1.6.2预防措施
混凝土养护除采用洒水养护外,还应采取喷雾养护、流水养护、覆盖浇水养护。喷雾养护表面上空形成一层雾状隔热层,使表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减少阳光直射强度,降低表面环境温度,对减少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温度回升有较好效果;表面流水养护可使混凝土早期最高温度降低1.5℃左右,但因浇筑表面一般平整度较差,表面难以做到全部有流水,同时对相邻施工段混凝土施工有较大干扰,故而实施时有一定难度;覆盖浇水养护,是以保护混凝土表面温度湿度为主,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原因是干缩和温度应力。干缩引起表面裂缝一般仅数厘米深度,主要靠养护解决。引起表面拉应力的温度因素有:气温变化、水化热和初始温差。气温变化主要有:气温骤降、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初期内部温度较高时尤应注意表面保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麻包袋等,紧贴混凝土表面起到隔温效果,是防止表面裂缝的最有效措施。
2.结束语
混凝土从生产、施工到养护、硬化是一系列的过程。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要获得优质的混凝土,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贯彻全面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即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对检查结论进行处理,并把经验总结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要避免混凝土生产中各种隐患因素的影响,就需全方位从原材料的优选、配合比设计、生产质量监控、运输交付以及施工、养护等都应该贯彻全面的质量管理。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