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中如何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学习中,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册《什么是面积》一课中“面积”的概念,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比较欠缺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个概念的学习,可以从生活原型入手,用丰富的生活感知充实学生的认知,再用数学语言帮助孩子内化,再到实践操作、辨析,一步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一、直观形象引入概念
  面积一词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知道的并不多。但是,面积在学生的生活中却是耳熟能详的,找到生活中知识的原型,就找到了孩子学习的起点。从生活的物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多种直观形象的引入方法,让学生举大量的例子。
  概念的出现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知之上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对面积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其实引入概念的方法还有多种,如涂色游戏引入、直接摸摸数学书和数学能力训练引入、手机选贴膜、比手掌印等。方法虽然各异,但是都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非常直观形象的引入,再让学生找、摸、比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面积”这个词的出现就好像学生们的一位老朋友一样。
  二、语言范式的训练形成概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可以承载和表现思维。学生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把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就是把概念符号化、内化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多时候明白意思,却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的意思不是自己的本意。从学生日常作业也可看出填空题、文字题往往错误率最高,这都说明数学语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既是基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表达形式。如果学生能多一些用规范数学语言去表达的机会和训练,那么对于数学文字的理解就会轻松很多。所以上课中渗透语言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低年级孩子思维还不具备高度抽象的能力,语言也不够凝练,表达可能出现不严谨或者错漏的情况,这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范式进行训练,从模仿学习中慢慢融会贯通,先熟悉再熟练,然后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范式的训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经常训练大有裨益。
  三、分步理解概念的不同层次
  面积这个概念第一个层次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第二个层次是封闭图形的大小。这可以由一般到特殊,在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的大小。
  由物体的表面扩充到封闭图形,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面积从何而来,也让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立体。当然教无定法,这个环节不同的教师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描出图形的方法,用硬币描出圆形,用橡皮擦描出长方形等,但总都是要达到由物体到图形的过渡,只有这样才能把面积这一概念的这两个层次都充分的理解透彻。
  四、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这节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手探究活动是当不能用观察法直接比较出面积大小时,该如何比较呢?教材中呈现的是一个4cm×4cm的正方形和5cm×3cm的长方形,他们周长一样,面积却不同。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省略了用硬币比、用印章等方法,突出摆格子的方法。在处理教材时我没有提示孩子用什么工具,而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学生会想到用小单元格去画一画或者摆一摆来解决这個问题,还有不少学生想到用尺子去量的方法。这些方法不论对错,都是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一个过程,真正能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类比、迁移巩固概念
  先学的周长概念容易干扰面积概念的学习,对学习产生负迁移。区分“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两相类比才能越辨越明。实际学习中,学生确实也非常容易犯把比面积变成比周长的错误。在教学中可抓住学生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停下来再思考、再比较,那么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突破了这一难题。
  从学生生成的教学资源中出发,把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经过这样一番类比迁移后,学生不仅对“面积”一词中面的大小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同时区分了“周长”和“面积”二者的不同,把“面积”的概念理解得更加的透彻。
  其实所有的概念的学习都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概念的建立也都要经历从初级的表象到深层的理解的过程。通过多层次体验感悟和思考活动,学生就能一步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其他文献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激发七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小衔接的语文老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刚踏入初中课堂的七年級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不够稳定,且其注意力的持久与学习兴趣紧密相关,生动具体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其情感和更长久的注意力。为使七年级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学习的过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设计活动和激发体验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即在作文课堂中,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
高效的英语课堂模式是新课改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在高校课堂模式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都喜欢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有待提升。怎样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所有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让
对一个班主任来说,创建一个良好、向上、奋进、和谐、融洽的班集体,采用良好的心态教育转化后进生,会使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   教师必须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的新型平等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吸引作用,可以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可以使学生乐
我们在教学中容易发现,他们都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或有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智力培养的同时,更应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给数学学习注入情感因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数学,进而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发展。  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 让学生对老师以及数学课感兴趣  每当本人接手新班上第一节
去年年底,我到美国旧金山的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下属的Mountain View诊所和Mills—Peninsula医院以及硅谷的El Camino医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交流和学习,对美国的医疗
在“毛院长”、“毛老师”、“毛教授”、“毛主任”、和“毛医生”等诸多称呼中,毛伟敏说,他最喜欢听到的还是“毛医生”这个称呼。作为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