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荆门闹市的一个拐角进去,有一栋年代久远的五层小楼,踏进有些阴暗的办公楼,就走进了荆门市艺术剧院。在这座产出过数部国家级大奖剧目的小楼里,我们见到了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蔡建庭,文华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罗涛,还有花鼓戏名角刘红英。
很难想象,就是在这么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荆门市艺术剧院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还创作出了《高玉莲》《<荷花洲头>闹龙舟》《十二月等郎》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剧目,走出了如蔡建庭、罗涛、曾菊、刘红英等一大批演艺精湛、深受群众喜爱的专业花鼓戏演员。在我国平均每年有1.5个戏种消失的今天,这些一直在基层努力,奉献着、坚守着、传承着民间民族优秀文化的戏曲工作者,显得尤为可贵。
“三个五年”,精品纷呈
“正月里等我的郎唉,是新年哟。情郎我的哥哥哟,一去大半年。”哀婉的歌声,“哥哥”唱为湖北方言“锅锅”,伴着江汉平原最常见的民间乐器——二胡,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悲凉力量。这是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中最广为传唱的片段之一。《十二月等郎》是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的一台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地方戏曲,2005年,此剧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高度好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20多万人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和文华剧作、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单项奖、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第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一等奖、“服务农民工示范项目”等殊荣。
刚刚接任剧院院长的蔡建庭介绍道,从1990到2005年,剧院举全院之力,坚持3个五年工程,每五年创作出一部大型精品戏剧,打造剧院品牌。创作出的《荷花洲头》《闹龙舟》《十二月等郎》“长湖三部曲”,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背后,是为了艺术不计成本,如《十二月等郎》请来著名编剧、文华大奖等奖项得主盛和煜,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导演张曼君,并邀请了多名专家指导,不断地排练改进。五年磨一剑。作为一部地方戏,《十二月等郎》受邀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并在杭州、上海、湖南、重庆等地进行巡演。
荆门花鼓戏源远流长,乡土气息浓厚,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剧院在创作新的现代剧目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剧目的创新和传承。剧院先后创作生产、移植改编了折子戏《夏姑》《三通鼓》《祥林嫂》等,同时对于传统剧目、折子戏进行恢复排演,在省内斩获了许多大奖。
对花鼓戏演员来说,基层是艺术根植的大地,老百姓的认可,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荆门艺术剧院戏曲团团长、主演过《闹龙舟》《双玉蝉》等多部大戏的刘红英动情地说:“在舞台上,只要受到观众的喜爱,自己就沉浸在了幸福之中。”在省文化厅组织的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季活动中,剧院常年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足迹遍布60多个乡镇,连续11次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上山下乡演出季活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同时,剧院还积极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矿”“走进学校”“走进军营”“走进机关”六走进惠民演出活动,每年完成演出场次120多场。
艰辛跋涉,未忘初心
今秋,第二届湖北省艺术节隆重开幕。10月11日晚,武汉京韵大舞台上,由荆门市艺术剧院表演的经典传统剧目《双玉蝉》闪亮登场。演出还未开始,从北京、广州以及全省各地专程赶来的戏迷早早地进了场,交流剧情,合影留念,剧场里欢声笑语。开演后,剧场里叫好声、掌声不断,演到悲伤处,台下观众不时擦拭着眼泪。演出在鲜花与掌声中结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说:“这台戏演得非常好!演员演得好,唱得好,打击乐打得好,管弦乐拉得好!”他说,这才是花鼓戏真正的唱腔,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投票。
这场高质量演出的背后,是荆门市艺术剧院举全院之力、苦心经营的成果。剧院的音乐总监唐从伟不讳言,在艺术创作上,我们不惜成本请艺术指导,但所有的服装、道具、布景等各个环节,都是精打细算,省了又省。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演员非但没有额外收入,工资也只能拿到不足80%。而这种情况,竟然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长期以来,荆门市艺术剧院勒紧裤腰带搞创作,想方设法打造精品剧,扩大剧院的影响力,谋求发展空间,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况。雪上加霜的是,剧院于2011年开始转企改制,从事业单位向完全走向市场的文化企业转变,剧院就此陷入了政策无支撑、经费无保证、人员无保障、身份无认可的尴尬境地。主管后勤的李欣鸽副院长介绍,剧院的日常开支运转都举步维艰。“儿子结婚,家里却买不起房。”演了三十多年花鼓戏的刘红英无奈地说道。不仅待遇微薄,转制后,剧院上下百余人面临着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境地。
“多希望能给艺术家们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作环境啊。”剧院班子成员,脸上都写着难言的愁苦。实际上,目前只有院长一人是组织任命的,其他三名副院长现在仍没有得到正式的续聘。
“都说待遇留人,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只能靠情感、靠事业,即便是苦守,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值得了。”院长蔡建庭说。
“在进剧院的第一天,我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为自己钟爱的花鼓戏事业奋斗终身。”刘红英在说这句话时眼中泛着泪光。只要一登上舞台,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们演戏,看到他们的喜爱和欢迎,剧院的演员们,仿佛就忘记了生活多么的艰难,单位是多么的举步维艰。
“把戏演好,这既是我们戏剧演员对观众最大的回报,也是戏剧工作者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戏剧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用对艺术的执着来捂热改革的坚冰。”这是演员最质朴的心声。
前路漫漫,奋然前行
经费紧张,剧院就得想方设法自谋生路,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去找市场。近几年来,剧院先后与多家单位开展联姻演出,创作演出了川渝联谊晚会、荆门(沙洋)第八届油菜花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科技活动主题周文艺晚会等,与万达公司、文峰酒业集团、谷之初集团签订了长期宣传合作协议。截至10月底完成各种演出105多场,演出收入170万元,观众达10万余人次。
为了扩大剧院的影响力,与花鼓戏迷们加深感情,2015年8月23日,剧院与湖北省戏剧家协会、荆门市戏剧家协会、荆门日报集团共同举办了2015年首届“湖北好戏曲”戏迷票友大赛暨第八届花鼓戏戏迷联谊会,100多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参加了比赛和戏迷联谊会。有戏迷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能和这么多艺术家同场交流,花鼓戏以后一定会越来越火。”
艺术的长久生命力,需要传承,不论多么困难,剧院始终不敢轻视对花鼓戏事业的继承。针对剧院戏曲演员年龄偏大,后备艺术人才不足的情况,2008年,剧院不惜血本,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了一届花鼓戏学员班,委托该校培养了戏曲后备人才30名。毕业后,剧院安排专人每天督促新演员们练功,安排老演员一帮一的教学,组织排练演出。
在艰难中奋发,是剧团几十年来坚守的主旋律。“与时代合拍,寻找文化根”,剧院创作室主任王朔彦这样阐述他们的理念。目前,剧院正在筹备创作两部精品剧,一部讲述荆门历史名人故事,一部漳河建库60周年的纪念剧目,每部经费预算300万元。谈及未来,院长蔡建庭动情地说:“最近,中央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我省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制订之中,这让我们心生希望。”
艺术的春天又要来了,不是么?责任编辑 何四新
很难想象,就是在这么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荆门市艺术剧院艰难地生存了下来,还创作出了《高玉莲》《<荷花洲头>闹龙舟》《十二月等郎》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剧目,走出了如蔡建庭、罗涛、曾菊、刘红英等一大批演艺精湛、深受群众喜爱的专业花鼓戏演员。在我国平均每年有1.5个戏种消失的今天,这些一直在基层努力,奉献着、坚守着、传承着民间民族优秀文化的戏曲工作者,显得尤为可贵。
“三个五年”,精品纷呈
“正月里等我的郎唉,是新年哟。情郎我的哥哥哟,一去大半年。”哀婉的歌声,“哥哥”唱为湖北方言“锅锅”,伴着江汉平原最常见的民间乐器——二胡,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悲凉力量。这是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中最广为传唱的片段之一。《十二月等郎》是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的一台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地方戏曲,2005年,此剧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高度好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20多万人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和文华剧作、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单项奖、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第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一等奖、“服务农民工示范项目”等殊荣。
刚刚接任剧院院长的蔡建庭介绍道,从1990到2005年,剧院举全院之力,坚持3个五年工程,每五年创作出一部大型精品戏剧,打造剧院品牌。创作出的《荷花洲头》《闹龙舟》《十二月等郎》“长湖三部曲”,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背后,是为了艺术不计成本,如《十二月等郎》请来著名编剧、文华大奖等奖项得主盛和煜,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导演张曼君,并邀请了多名专家指导,不断地排练改进。五年磨一剑。作为一部地方戏,《十二月等郎》受邀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并在杭州、上海、湖南、重庆等地进行巡演。
荆门花鼓戏源远流长,乡土气息浓厚,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剧院在创作新的现代剧目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剧目的创新和传承。剧院先后创作生产、移植改编了折子戏《夏姑》《三通鼓》《祥林嫂》等,同时对于传统剧目、折子戏进行恢复排演,在省内斩获了许多大奖。
对花鼓戏演员来说,基层是艺术根植的大地,老百姓的认可,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荆门艺术剧院戏曲团团长、主演过《闹龙舟》《双玉蝉》等多部大戏的刘红英动情地说:“在舞台上,只要受到观众的喜爱,自己就沉浸在了幸福之中。”在省文化厅组织的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季活动中,剧院常年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足迹遍布60多个乡镇,连续11次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上山下乡演出季活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同时,剧院还积极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矿”“走进学校”“走进军营”“走进机关”六走进惠民演出活动,每年完成演出场次120多场。
艰辛跋涉,未忘初心
今秋,第二届湖北省艺术节隆重开幕。10月11日晚,武汉京韵大舞台上,由荆门市艺术剧院表演的经典传统剧目《双玉蝉》闪亮登场。演出还未开始,从北京、广州以及全省各地专程赶来的戏迷早早地进了场,交流剧情,合影留念,剧场里欢声笑语。开演后,剧场里叫好声、掌声不断,演到悲伤处,台下观众不时擦拭着眼泪。演出在鲜花与掌声中结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说:“这台戏演得非常好!演员演得好,唱得好,打击乐打得好,管弦乐拉得好!”他说,这才是花鼓戏真正的唱腔,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投票。
这场高质量演出的背后,是荆门市艺术剧院举全院之力、苦心经营的成果。剧院的音乐总监唐从伟不讳言,在艺术创作上,我们不惜成本请艺术指导,但所有的服装、道具、布景等各个环节,都是精打细算,省了又省。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演员非但没有额外收入,工资也只能拿到不足80%。而这种情况,竟然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长期以来,荆门市艺术剧院勒紧裤腰带搞创作,想方设法打造精品剧,扩大剧院的影响力,谋求发展空间,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况。雪上加霜的是,剧院于2011年开始转企改制,从事业单位向完全走向市场的文化企业转变,剧院就此陷入了政策无支撑、经费无保证、人员无保障、身份无认可的尴尬境地。主管后勤的李欣鸽副院长介绍,剧院的日常开支运转都举步维艰。“儿子结婚,家里却买不起房。”演了三十多年花鼓戏的刘红英无奈地说道。不仅待遇微薄,转制后,剧院上下百余人面临着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境地。
“多希望能给艺术家们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作环境啊。”剧院班子成员,脸上都写着难言的愁苦。实际上,目前只有院长一人是组织任命的,其他三名副院长现在仍没有得到正式的续聘。
“都说待遇留人,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只能靠情感、靠事业,即便是苦守,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值得了。”院长蔡建庭说。
“在进剧院的第一天,我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为自己钟爱的花鼓戏事业奋斗终身。”刘红英在说这句话时眼中泛着泪光。只要一登上舞台,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们演戏,看到他们的喜爱和欢迎,剧院的演员们,仿佛就忘记了生活多么的艰难,单位是多么的举步维艰。
“把戏演好,这既是我们戏剧演员对观众最大的回报,也是戏剧工作者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戏剧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用对艺术的执着来捂热改革的坚冰。”这是演员最质朴的心声。
前路漫漫,奋然前行
经费紧张,剧院就得想方设法自谋生路,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去找市场。近几年来,剧院先后与多家单位开展联姻演出,创作演出了川渝联谊晚会、荆门(沙洋)第八届油菜花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科技活动主题周文艺晚会等,与万达公司、文峰酒业集团、谷之初集团签订了长期宣传合作协议。截至10月底完成各种演出105多场,演出收入170万元,观众达10万余人次。
为了扩大剧院的影响力,与花鼓戏迷们加深感情,2015年8月23日,剧院与湖北省戏剧家协会、荆门市戏剧家协会、荆门日报集团共同举办了2015年首届“湖北好戏曲”戏迷票友大赛暨第八届花鼓戏戏迷联谊会,100多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参加了比赛和戏迷联谊会。有戏迷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能和这么多艺术家同场交流,花鼓戏以后一定会越来越火。”
艺术的长久生命力,需要传承,不论多么困难,剧院始终不敢轻视对花鼓戏事业的继承。针对剧院戏曲演员年龄偏大,后备艺术人才不足的情况,2008年,剧院不惜血本,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了一届花鼓戏学员班,委托该校培养了戏曲后备人才30名。毕业后,剧院安排专人每天督促新演员们练功,安排老演员一帮一的教学,组织排练演出。
在艰难中奋发,是剧团几十年来坚守的主旋律。“与时代合拍,寻找文化根”,剧院创作室主任王朔彦这样阐述他们的理念。目前,剧院正在筹备创作两部精品剧,一部讲述荆门历史名人故事,一部漳河建库60周年的纪念剧目,每部经费预算300万元。谈及未来,院长蔡建庭动情地说:“最近,中央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我省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制订之中,这让我们心生希望。”
艺术的春天又要来了,不是么?责任编辑 何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