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数量关系,轻松解决问题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基本的数量关系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方法,形成了一种策略。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基本数量的分析,应在中低年级就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理清基本的数量关系,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理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5-01
  在新课改以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信息的收集,以及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恰恰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解题基本功,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必不可少的环节。
  1.分清类型,夯实基础
  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一步计算就能完成,但是千万不能忽略低年级对于实际问题的教学。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加、减、乘、除仅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容易进入当前学习什么运算,那么这阶段所有的实际问题都用哪种运算方法的误区,往往当加、减、乘、除全部学完之后,少部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错误率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题目中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分析清楚,造成解题的错误。
  例如,在二年级解决实际问题中有一题:“24个同学,每4人分一组,求能分几个小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刚拿到这个题目,拿起笔就会写24×4=96(人),他们对数量关系分析完全错误,老师批改后,学生订正的时候往往会想:这样的题目不是乘就是除。当然应付老师的批改是可以了,但是题目一旦发生变化,错误率依然很高,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错误。像这样的问题拿到手之后,应该仔细分析题目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提示:这里的“每4人分一组”表示“每份数”,但是“24個同学”是什么数呢?学生这时恍然大悟,这里的“24个同学”表示的是“总数”,根据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的问题,应该用的是除法。只要把数量关系分析正确了,题目再怎样变化,正确率依然很高。
  因此在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当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讲明白,并将类型分清楚,使学生清晰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中的数量关系,将是关键的一环。也是为今后解答两步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的重要一步。
  2.理清关系,明确方法
  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出现了两步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与低年级学习过的解决问题不一样,要根据已知的三个条件中列出两步的计算来解决。但这三个条件并非两两都有关系,所以解决这类的两步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找准条件之间的联系,把相关的条件放在一起,但怎样才能找准条件之间的联系呢?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理清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现在关于解决问题的教学跟以前的应用题教学相比,形式变了,学习材料变了,但是,最根本的——数量关系不会变。其实,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提炼,体现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两步连乘实际问题的例题中“乒乓球每只2元,一袋有5只,求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元?”如果把这个问题直接放在学生面前,大部分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在教学时,教师把三个条件放在学生面前,问题不给出,让学生从三个条件中找到有关系的两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在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那么这两个条件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这时便可以体现不同学生对数量关系的不同思维方法。学生可以选择“每只乒乓球2元和一袋5只”这两个条件,它们是单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出“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也可以选择“一袋5只和有6袋”这两个条件,找到相应的每份数和份数,求出“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但是能不能选择“每只乒乓球2元,有6袋”这两个条件,学生会主动分析,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数量关系,每份数和份数并不对应,所以不能将这两个条件放在一起。在选择完两个条件、提出问题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刚才求出的量与剩下的一个条件又有怎么样的数量关系呢?学生很自然的提出了“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问题也就在学生不断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轻松解决了。
  在进行对于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不能生硬地拿出题目,让学生生搬硬套地去做,而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相关的条件,分析、理清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清数量关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一定会更有条理,即使是没有见过的问题,学生也建立了能独立分析的能力。为以后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更多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3.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列表”的策略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如下的表格:
  能否从表中顺利找出“总价÷数量=单价”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灵活借助这个数量关系解题是比较关键的。如果这个数量关系找不到或者不能灵活运用,那么即便掌握了列表这一策略也毫无意义。再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的例2时,如果学生对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理解,即使画出图也无从解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解决问题服务。
  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理清各个数量条件之间的关系,既能从已知条件入手,也能从未知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所需解题条件,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应该掌握对比、分析、总结各个数量关系的能力,轻松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于社会上的各类现象不能正确的认识,容易被不良思想观念所影响,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思维,促进学生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事物,促进其生活化思维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 教学 生活化思維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88-01  初中《道德与法
期刊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现实的生活缺乏相对的经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會产生极大的困难。教师利用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现状以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
期刊
数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显得很有必要。但是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之处不仅给数学教学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生活情境
期刊
教育要看得长,要超过一堂课、一个星期、一个学年;教育要看得宽,要超出一间教室、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教育要看得高,要越过孩子的现有年龄段,看到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策略。  学校课程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1-0103-01  1.素养提升课程,着眼未来全面发展  走进游文小学,最先映入眼帘
期刊
童话故事的奇妙性非常贴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可以更加丰富和拓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童话教学的课堂模式已经开始得到逐步的应用。但是这种新模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和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童话教学形式的科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是学生语文知识与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本文由小学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入手,列举出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教好作文,学生学好作文。  小学语文 作文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4-01  语文学科课程标
期刊
主体性的尊重可以说是现代教育一大特色,也成为作文教学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作文教学中,无论从教学过程来讲,还是从培养人的终极认识来讲,都必须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基点,这是作文教学的手段,也是作文教学的目的。  作文教学 主体性 终极认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7-01  作文教学的功能,在于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身心发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语言理解能力有限,而绘本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与学习,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绘本教学 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3-01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性爱玩,充满好奇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写作文充
期刊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重视“找规律”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数感,培养运算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意识与空间思维,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探究数学规律 运算规律 数学模型意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5-01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找规律”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但常常不被重视。它以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出现,有
期刊
所谓“差异教学”,是相对于“一刀切”的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差异性的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众所周知,学期、单元、课时都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是“无差异”的,因此,提倡差异教学并不意味着“差异”需要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但应该注意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他们的认知习惯等从一开始就是有差异的,因此,从差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是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