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乔典运作品中的南阳方言,体现了十足的盆地味儿。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南阳方言运用现象的探析,发现作品中的南阳方言具有浓厚独特的地方色彩等现象。
关键词:乔典运作品;南阳方言;普通话;地域色彩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积淀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乔典运是一位农民作家,他几十年来扎根西峡山乡,用眼睛去观照世态,用耳朵去聆听人们的故事,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同时,他对南阳方言具有了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娴熟的运用能力。在他每一篇小说中都有使用生动活泼、原汁原味的南阳方言。以下通过对乔典运作品的分析,探讨他作品中南阳方言运用的现象。
1.具有地方色彩的方言词语
⑴生活用语
眼气:羡慕。
王老五爱见这些韭菜,早晚到菜园里转转,看看自己的韭菜,再看别人的韭菜,一比心里就美,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仅可卖个好价钱,还因为村里人都眼气,都夸:“哎呀,看老五这韭菜种到家了,不是鲜物是仙物了!”(《自选》P6)
⑵交际用语
戳祸:闯祸。
陈老汉才放心地笑了,千恩万谢地说:“我乘情不过,我知道好坏!
我想着你也不会给我戳祸!”(《自选》P289)
⑶称代用语
婆娘:媳妇。
俺们成亲半年多了,夜里她没脱过衣服,挨都不叫挨一下。谁家当婆娘的兴这?(《美》P51)
⑷家禽、家畜类指代用语老犍:黄牛中的公牛。
土改时,有一次分果实抓纸蛋,他自知身份低下,就畏缩退到后边,让别人先抓,剩下最后一个才给了他。谁知几人自有天相,他不抢不争偏偏抓住了大瓦房大老犍。(《自选》P16)
⑸其他物品的指代用语
坷拉:土块。
三爷坐在最外边,三爷穿得又烂,三爷又不是没好衣服,三爷有,三爷平常不穿,三爷说又不是逢年过节,又不上街赶集,在家里做活穿得那么好干啥,是叫庄稼苗看哩,还是叫坷拉粪草看哩。(《自选》P92)
2.方言语法的运用
南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语法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细微区别。在乔典运的作品中就有一些表现。
房子哩?对象哩?希望哩?幸福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谁抢走了?(《美》P28)
在南阳方言里,没有语气词“呢”、“吗”。与之相应的就是“哩”,上例的语气词都可以用普通话中的语气词“呢”代替。乔典运是一位农民作家,实录农民的语言,把农民的语言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显示出地方特色,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句法上,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小成鄙薄地反驳道:他想救!哼!救了人又不叫人好好活着!前头救了人,后头又用慢刀子杀人。稀罕他救!还不如死了好!(《美》P28)
“稀罕他救”即“不稀罕他救”的意思。表示不领他情。在普通话中,表达这种意思的句子一般要有主语。如,可以说成“谁稀罕他救”。这里,也是农民语言的实录,表现出小成对何老十不满。体现了南阳方言语法方面的特点。
“情是”是南阳特有的副词,大致相当于“确实”、“的确”之类。
她不愿意,你强迫她,她一个女人家脸皮又薄,还不出事?情是活活叫他逼死,把我闺女活活送到死地,他可美了,可不急了!(《美》P55)
作者没有用普通中的副词,而用了南阳方言中的副词,读来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乔典运除了选择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外,还选择了一些与普通话词汇意义、语法作用截然不同的词语。如:
⑴“可”,在南阳方言中多用来加强语气。因此,“可亲”中的“可”
是表示“亲”的程度;“可行”表示“确实可以”;“可是”并不是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强式肯定“确实如此”。这些用法在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主要用在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中。例如:刘哥回头看见了我,就把我拉到床前,蹲亲到我面前,问:“小青,亲你姐不亲?”
“亲!“我说了,还嫌不够劲,又加重一句:“可亲!”(《美》P67)
⑵“老”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形容词、副词和词缀,其中作副词时与形容词组合表示“总是”;而在南阳方言中“老”常作程度副词,是“很”、“十分”、“非常”的意思。
“哎呀,你还不知道我主贱。想回娘家都想疯了,可是不知道咋搞,身子还没到娘家哩,心可老早又拐回咱们家里了。在娘家我觉着住了有几年了,一问我妈,我妈说才住一天!”(《美》P109)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正确地运用方言丰富了创作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反映生活的有效途径,使作品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但是,方言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由于方言词有一定的通行范围,所以面对有些表现力很强的方言词语,外地人却一脸茫然。比如南阳方言中的“糊涂”,在普通话里一般表示“不明事理”、“内容混乱
的”,但在南阳方言中却可以作名词,表示“用面粉做成的稀饭”。
没有接触过南阳方言的外地人是怎么也想不通“糊涂”也能食用的。
这就说明有时候在作品中使用方言,读者有可能因为不能够完全地理解方言词而影响了作品的表达效果。此外,在方言中,由于有些词有音无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些词的用字没有一定的标准,比较随意,有时甚至还出现一些别字。
我们要承认方言中不足的地方,但我们不能抹杀方言对文学创作的贡献。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主张以方言丰富文学创作。他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意思。”乔典运以伏牛山下的小村,小城为中心,辛勤开掘他所熟悉所热爱的生活“小井”,创造性地运用南阳方言,使其小说的人、情、事清新自然,土而不俗,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乔典运.问天•我的小井[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年
[2]乔典运.美人泪[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文中简称《美》)
[3]乔典运.乔典运小说自选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文中简称《自选》)
[4]乔典运.命运[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文中简称《命》)
关键词:乔典运作品;南阳方言;普通话;地域色彩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积淀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独特的风俗与民情。乔典运是一位农民作家,他几十年来扎根西峡山乡,用眼睛去观照世态,用耳朵去聆听人们的故事,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同时,他对南阳方言具有了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娴熟的运用能力。在他每一篇小说中都有使用生动活泼、原汁原味的南阳方言。以下通过对乔典运作品的分析,探讨他作品中南阳方言运用的现象。
1.具有地方色彩的方言词语
⑴生活用语
眼气:羡慕。
王老五爱见这些韭菜,早晚到菜园里转转,看看自己的韭菜,再看别人的韭菜,一比心里就美,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仅可卖个好价钱,还因为村里人都眼气,都夸:“哎呀,看老五这韭菜种到家了,不是鲜物是仙物了!”(《自选》P6)
⑵交际用语
戳祸:闯祸。
陈老汉才放心地笑了,千恩万谢地说:“我乘情不过,我知道好坏!
我想着你也不会给我戳祸!”(《自选》P289)
⑶称代用语
婆娘:媳妇。
俺们成亲半年多了,夜里她没脱过衣服,挨都不叫挨一下。谁家当婆娘的兴这?(《美》P51)
⑷家禽、家畜类指代用语老犍:黄牛中的公牛。
土改时,有一次分果实抓纸蛋,他自知身份低下,就畏缩退到后边,让别人先抓,剩下最后一个才给了他。谁知几人自有天相,他不抢不争偏偏抓住了大瓦房大老犍。(《自选》P16)
⑸其他物品的指代用语
坷拉:土块。
三爷坐在最外边,三爷穿得又烂,三爷又不是没好衣服,三爷有,三爷平常不穿,三爷说又不是逢年过节,又不上街赶集,在家里做活穿得那么好干啥,是叫庄稼苗看哩,还是叫坷拉粪草看哩。(《自选》P92)
2.方言语法的运用
南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语法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细微区别。在乔典运的作品中就有一些表现。
房子哩?对象哩?希望哩?幸福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谁抢走了?(《美》P28)
在南阳方言里,没有语气词“呢”、“吗”。与之相应的就是“哩”,上例的语气词都可以用普通话中的语气词“呢”代替。乔典运是一位农民作家,实录农民的语言,把农民的语言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显示出地方特色,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句法上,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小成鄙薄地反驳道:他想救!哼!救了人又不叫人好好活着!前头救了人,后头又用慢刀子杀人。稀罕他救!还不如死了好!(《美》P28)
“稀罕他救”即“不稀罕他救”的意思。表示不领他情。在普通话中,表达这种意思的句子一般要有主语。如,可以说成“谁稀罕他救”。这里,也是农民语言的实录,表现出小成对何老十不满。体现了南阳方言语法方面的特点。
“情是”是南阳特有的副词,大致相当于“确实”、“的确”之类。
她不愿意,你强迫她,她一个女人家脸皮又薄,还不出事?情是活活叫他逼死,把我闺女活活送到死地,他可美了,可不急了!(《美》P55)
作者没有用普通中的副词,而用了南阳方言中的副词,读来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乔典运除了选择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外,还选择了一些与普通话词汇意义、语法作用截然不同的词语。如:
⑴“可”,在南阳方言中多用来加强语气。因此,“可亲”中的“可”
是表示“亲”的程度;“可行”表示“确实可以”;“可是”并不是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强式肯定“确实如此”。这些用法在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主要用在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中。例如:刘哥回头看见了我,就把我拉到床前,蹲亲到我面前,问:“小青,亲你姐不亲?”
“亲!“我说了,还嫌不够劲,又加重一句:“可亲!”(《美》P67)
⑵“老”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形容词、副词和词缀,其中作副词时与形容词组合表示“总是”;而在南阳方言中“老”常作程度副词,是“很”、“十分”、“非常”的意思。
“哎呀,你还不知道我主贱。想回娘家都想疯了,可是不知道咋搞,身子还没到娘家哩,心可老早又拐回咱们家里了。在娘家我觉着住了有几年了,一问我妈,我妈说才住一天!”(《美》P109)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正确地运用方言丰富了创作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反映生活的有效途径,使作品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但是,方言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由于方言词有一定的通行范围,所以面对有些表现力很强的方言词语,外地人却一脸茫然。比如南阳方言中的“糊涂”,在普通话里一般表示“不明事理”、“内容混乱
的”,但在南阳方言中却可以作名词,表示“用面粉做成的稀饭”。
没有接触过南阳方言的外地人是怎么也想不通“糊涂”也能食用的。
这就说明有时候在作品中使用方言,读者有可能因为不能够完全地理解方言词而影响了作品的表达效果。此外,在方言中,由于有些词有音无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些词的用字没有一定的标准,比较随意,有时甚至还出现一些别字。
我们要承认方言中不足的地方,但我们不能抹杀方言对文学创作的贡献。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主张以方言丰富文学创作。他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意思。”乔典运以伏牛山下的小村,小城为中心,辛勤开掘他所熟悉所热爱的生活“小井”,创造性地运用南阳方言,使其小说的人、情、事清新自然,土而不俗,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乔典运.问天•我的小井[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年
[2]乔典运.美人泪[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文中简称《美》)
[3]乔典运.乔典运小说自选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文中简称《自选》)
[4]乔典运.命运[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文中简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