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沉浸式”这个词在近两年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例如沉浸式的购物、演出、影院等,现在人们对物品的感官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出现很多沉浸式体验活动,让人身临其境,获得愉悦和满足。文章从挑选合适的绘本内容、采用沉浸式闯关情境进行教学、利用沉浸式表演进行延伸三个方面进行尝试,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迅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农村幼儿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沉浸式”;闯关情境;绘本表演
“沉浸”一词最早出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1975年的沉浸理论(Flow Theory)。这一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进行某项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该理论认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因此,笔者通过开展本园亲子共读课题,尝试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让幼儿能沉浸在绘本阅读情境中,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幼儿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融合本地区特色
周兢教授说:“正因为图画书是幼儿学习阅读的最为合适的材料,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图画书并将其构建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每一位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班级开展沉浸式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要精心挑选合适的绘本。作为革命老区,在选材上我们首选能融合本地区革命特色的绘本。例如《闪闪的红星》《鸡毛信》《长征路上红小丫》等,通过红色绘本让幼儿深入理解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绘本教学中得到传承。其次,挑選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幼儿对于农村生活场景、习俗较为熟悉。例如《二十四节气》《胖河马泡温泉》《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疯狂星期二》《野兽国》《团圆》等。这类熟悉的选材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自然地沉浸到绘本教学活动中。
二、采用沉浸式闯关情境进行教学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闯关游戏,因此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我们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关上,能让幼儿容易达成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绘本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采用闯关游戏一环接一环,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愉悦、开心、兴奋地沉浸在故事闯关情境里。例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游戏情境闯关,利用幼儿熟悉的“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中根据情节设置,笔者利用认时间、打地鼠、数数等小游戏完成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认知整点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良好习惯。
又如,在《天生一对》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笔者先问幼儿:“小朋友们,喜欢看《爱探险的朵拉》吗?”幼儿回答:“喜欢。”然后笔者对幼儿说:“今天朵拉在玩捉迷藏,你们想要玩吗?”幼儿说:“想。”笔者又说:“那就请你们听,是谁躲在后面。”通过声音引出主角,长颈鹿和鳄鱼。引入绘本开头,了解长颈鹿和鳄鱼是一对爱人。接下来出示第一关:它们通过抛硬币决定去长颈鹿城,在去的路上,遇到一大群长颈鹿挡在路上,要想通关得完成任务,任务是请幼儿为6只鞋子中相同的两只鞋子进行配对。第二关:进入长颈鹿城后,因为别人都在嘲笑它们,它们决定去鳄鱼城。在路上又遇见一群鳄鱼挡住了去路,通关任务是请幼儿把巧克力、杯子、电影院、糖果两两配成一对,让幼儿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到无论是哪两个物品配在一起,只要内在有联系即可。第三关:去到鳄鱼城,它们也被鳄鱼们嘲笑,它们非常难过。突然,出现了火灾事故,它俩立即赶往现场,在赶往途中遇到交通堵塞,通关任务是根据谜底消防员、梯子等,两个人配合做动作和模仿声音,让其他幼儿猜,猜出就能通关。借助动画片里的人物和绘本故事情节设计出一个个关卡,引出一个个难点进行突破,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点。
三、利用沉浸式表演进行延伸
重视绘本阅读教学的延伸活动,就像学习了一个知识点,之后要不断进行复习巩固,延伸活动有利于幼儿加深绘本里的情感体验和文本理解,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在幼儿园里我们重点把沉浸式表演作为绘本的延伸活动,走出单纯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绘本表演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表演前要和幼儿共同完成音乐、舞台布景和道具、服装、排练等准备工作,把前期准备工作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尤其在舞台布景和音乐上进行强化,让扮演者快速进入角色,让观众快速融入故事剧情。舞台布景根据绘本剧情进行创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熟悉的环境给幼儿表演,幼儿在熟悉环境里能较放松地表演;准备与剧情相符的音乐,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二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上场时间。例如,学习了《爱心树》这本绘本内容后,幼儿仅停留在表面的情感理解上,因此我们着重人物情感的练习,带领幼儿细化角色的表情、动作,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首先和幼儿一起改编绘本内容,引入幼儿生活经验;因为农村幼儿大多由老人照顾,因此我们把大树这个角色换成爷爷,从而理解大树对小男孩的感情,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然后教师要进入沉浸的状态,幼儿不会自动进入沉浸状态,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才会逐渐进入沉浸状态,从而深入体验绘本角色的情感。对幼儿来说,表演也是一种游戏,以游戏为基础,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加入绘本游戏,将幼儿已有经验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在晨谈时以绘本内容的捉迷藏、森林的国王为情境进行游戏活动,餐后进行模仿,在离园前进行默契猜猜猜等沉浸式游戏,幼儿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才会积极、主动投入到表演中。
参考文献:
[1]庄瑜.大班“沉浸式”幼儿美术活动初探[J].教师,2014(02).
[2]周兢.促进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育活动与指导建议[J].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07).
关键词:“沉浸式”;闯关情境;绘本表演
“沉浸”一词最早出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1975年的沉浸理论(Flow Theory)。这一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进行某项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该理论认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因此,笔者通过开展本园亲子共读课题,尝试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让幼儿能沉浸在绘本阅读情境中,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幼儿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融合本地区特色
周兢教授说:“正因为图画书是幼儿学习阅读的最为合适的材料,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图画书并将其构建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每一位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班级开展沉浸式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要精心挑选合适的绘本。作为革命老区,在选材上我们首选能融合本地区革命特色的绘本。例如《闪闪的红星》《鸡毛信》《长征路上红小丫》等,通过红色绘本让幼儿深入理解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绘本教学中得到传承。其次,挑選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幼儿对于农村生活场景、习俗较为熟悉。例如《二十四节气》《胖河马泡温泉》《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疯狂星期二》《野兽国》《团圆》等。这类熟悉的选材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自然地沉浸到绘本教学活动中。
二、采用沉浸式闯关情境进行教学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闯关游戏,因此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时,我们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关上,能让幼儿容易达成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绘本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采用闯关游戏一环接一环,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愉悦、开心、兴奋地沉浸在故事闯关情境里。例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游戏情境闯关,利用幼儿熟悉的“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中根据情节设置,笔者利用认时间、打地鼠、数数等小游戏完成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认知整点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良好习惯。
又如,在《天生一对》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笔者先问幼儿:“小朋友们,喜欢看《爱探险的朵拉》吗?”幼儿回答:“喜欢。”然后笔者对幼儿说:“今天朵拉在玩捉迷藏,你们想要玩吗?”幼儿说:“想。”笔者又说:“那就请你们听,是谁躲在后面。”通过声音引出主角,长颈鹿和鳄鱼。引入绘本开头,了解长颈鹿和鳄鱼是一对爱人。接下来出示第一关:它们通过抛硬币决定去长颈鹿城,在去的路上,遇到一大群长颈鹿挡在路上,要想通关得完成任务,任务是请幼儿为6只鞋子中相同的两只鞋子进行配对。第二关:进入长颈鹿城后,因为别人都在嘲笑它们,它们决定去鳄鱼城。在路上又遇见一群鳄鱼挡住了去路,通关任务是请幼儿把巧克力、杯子、电影院、糖果两两配成一对,让幼儿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到无论是哪两个物品配在一起,只要内在有联系即可。第三关:去到鳄鱼城,它们也被鳄鱼们嘲笑,它们非常难过。突然,出现了火灾事故,它俩立即赶往现场,在赶往途中遇到交通堵塞,通关任务是根据谜底消防员、梯子等,两个人配合做动作和模仿声音,让其他幼儿猜,猜出就能通关。借助动画片里的人物和绘本故事情节设计出一个个关卡,引出一个个难点进行突破,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点。
三、利用沉浸式表演进行延伸
重视绘本阅读教学的延伸活动,就像学习了一个知识点,之后要不断进行复习巩固,延伸活动有利于幼儿加深绘本里的情感体验和文本理解,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在幼儿园里我们重点把沉浸式表演作为绘本的延伸活动,走出单纯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绘本表演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表演前要和幼儿共同完成音乐、舞台布景和道具、服装、排练等准备工作,把前期准备工作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尤其在舞台布景和音乐上进行强化,让扮演者快速进入角色,让观众快速融入故事剧情。舞台布景根据绘本剧情进行创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熟悉的环境给幼儿表演,幼儿在熟悉环境里能较放松地表演;准备与剧情相符的音乐,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二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上场时间。例如,学习了《爱心树》这本绘本内容后,幼儿仅停留在表面的情感理解上,因此我们着重人物情感的练习,带领幼儿细化角色的表情、动作,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首先和幼儿一起改编绘本内容,引入幼儿生活经验;因为农村幼儿大多由老人照顾,因此我们把大树这个角色换成爷爷,从而理解大树对小男孩的感情,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然后教师要进入沉浸的状态,幼儿不会自动进入沉浸状态,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才会逐渐进入沉浸状态,从而深入体验绘本角色的情感。对幼儿来说,表演也是一种游戏,以游戏为基础,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加入绘本游戏,将幼儿已有经验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在晨谈时以绘本内容的捉迷藏、森林的国王为情境进行游戏活动,餐后进行模仿,在离园前进行默契猜猜猜等沉浸式游戏,幼儿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才会积极、主动投入到表演中。
参考文献:
[1]庄瑜.大班“沉浸式”幼儿美术活动初探[J].教师,2014(02).
[2]周兢.促进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育活动与指导建议[J].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