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织新罗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是一种极为轻薄的中国传统丝织物,常被冠以“轻罗”“云罗”“雾罗”之美名,亦被历代文人墨客写入诗词歌赋之中。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民间,罗因其质地轻薄、丝缕纤细、制品凉爽舒适,故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丝织佳品。
  宋代是中国历代生产罗织物最多的一个朝代,据《宋史》记载,各地上贡给皇室的“贡罗”,每年多达10万匹。
  罗织物的结构也在宋代开始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的织造技术得到了革新。技术上的创新大大提高了罗织物的生产效率,并使得其组织变得多样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编织技术为织机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宋代罗的织造技术可以用筘打纬,提花开口一次形成,不同于宋代以前的羅经线呈链状相绞,不能用筘,两次开口复合才能产生一个提花开口的织造方式。这种织造技术使得罗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成为罗织物的主要织造技术,并影响至今。
  在组织结构上,宋代一般采用二经绞或三经绞,以平纹和斜纹起花。因为链状罗的组织结构是绞状结构,但宋代罗结构为绞状结构,编织结构一般为平纹或斜纹,因此镂空对比度远大于提花罗,纹样图案装饰效果与表现力较强。这一时期罗织物的提花经线的数量不限于织物的宽度,导致写实提花纹样得以细致描绘,并且大量以花卉纹样为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南宋的黄昇墓就有大量出土的花罗图案。
  据史料记载,宋代丝织业遍及全国,罗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除去润州官方设置的纱罗务,每年生产的贡罗就达到了10万匹以上。锦、绮属于除京师外的今四川、河北等地;罗则是以今江浙、苏南为主,出现了织金罗、色织罗等新品种,沿用了汉唐时期无固定绞组的链式反罗。
  吴罗是古时太湖流域广为流传的珍贵织物,长期深受宫廷的钟爱,被列为贡品,是深宫大院男女的装束,后来传入民间又被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当作奢侈品追捧。
  当时,有四经绞罗的生产,但是至今对四经绞罗的产生和消失年代及产地尚无史料记载,只不过在大量的纺织考古资料中能看到不少大墓出土文物的品种结构介绍,在苏州的虎丘塔修缮中也有发现,在日本的正仓院保留得最多,史料书籍比较齐全。
  我国现有的四经绞罗由日本返传,在吴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龙的记忆中很清楚地经历过这一段历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四经耳杯菱纹罗后,我国丝绸行业受到影响,从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众多纺织丝绸学院、丝绸研究所、式样厂、博物馆、国有丝绸大型企业等纷纷发起了对四经绞罗制作技艺的研究和试织,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以为是无筘织造的,也有人认为是双线半综等。经过大量的纺织实验成功概率极低,后来,李海龙在与日本客商定织造的和服腰带、缂丝腰带、纱带、罗带中,掌握了这一技艺。
  四经绞罗织造技艺与其他提花织物存在很大差异,比如软综器材。普通纱罗织造用的是一根经只穿入单一的半综线,而四经绞罗的一根经要穿入两根半综。织造中的开口方式又不一样,普通织物以上开口为主,而四经绞罗必须采用上下式开口,才能完成左邻右舍无分组的链环扭绞织造。
  此外,筘的安装位置也不一样。普通织物的竹筘都是装在软综的最前面,而四经绞罗的竹筘必须安装在软综(半综)的后面,将纬线打入织口时,需要把软线半综随筘同时碰向织口,然后再退向后面。四经绞罗中的二经绞和四经绞椒孔就是利用上下双向开口形式才形成的,比如一根经穿入半综时,同时也穿入起绞的另一根半综。一根经就穿入提花综,在织造操作时,先踩下绞经半综,形成下开口,打入纬线,完成一次编织,然后提升穿入纹经的花综时同时踩下还原半综(使绞经回到原来位置)形成上开口,完成来回绞的二经链式罗织造工艺。
  相较于吴罗,产于我国浙江杭州的杭罗织造工艺也有其特色风格。
  杭罗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丝绸织造技艺,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有横罗和直罗两种,故又被称为“横罗”“杭纺”或“罗纺”,与江苏的云锦、苏缎并称为中国的“东南三宝”。
  古诗有曰“轻解罗裳”,说的就是这种用纯桑蚕丝织造的丝绸面料。
  杭罗最早出现在汉朝,曾几何时,一到夏天,杭州城跑场面、有点身份的达官贵人们都喜欢穿上一件轻如薄雾、薄如蝉翼的罗。“杭罗织造技艺”过去是纯手工织造工艺,由于工艺复杂,历来传人不多。经杭罗织造技艺出来的丝绸制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并且许多年满60岁的南方人,喜欢剪上几尺杭罗,为自己做一身衣裳。
  杭罗的织造工艺较为简单,在平纹织造过程中投入五丝或者七丝后,进行一次二经交叉绞织,横向产生一排整齐的椒孔。杭罗织物对丝的要求很高,须用纯桑蚕丝织造,且丝的粗细一定要均匀。
  杭罗跟其他丝织物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选丝,二是绞综,三是水织。水织,也就是著名的杭罗“水织法”,是指用作纬线的蚕丝、直到织造前一直浸泡在祖传的秘制脱胶水中,彻底脱掉蚕胶,这样蚕丝更加稠密、光滑、均匀。当原料丝进厂后,必须严格检验、筛选,历经浸泡、翻丝、纤经、摇纡等系列工艺,才能上机织造。织成的粗坯还要经过精练、染色等工序。
  杭罗根据形成绞纱孔眼的横竖,分为横罗和直罗两类,通常以横罗为主要品种,其典型品种是杭罗。横罗每织入三梭、五梭、七梭等奇数纬平纹后,经丝扭绞一次,使织物表面形成平纹与绞孔相间的横条。直罗则是每隔若干根地经起一条对称绞孔,在织物表面形成经向排列的直条孔眼。
  此外,杭罗还分为素罗和花罗:素罗有二经绞罗、三经绞罗、四经绞罗;花罗有菱纹罗、平纹花罗、二经浮纹罗、三经绞花罗等,但现代花罗品种很少。由于花罗织造时无法用筘打纬,工艺比较复杂,明清以后逐渐消失,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花罗织造技艺才在苏州恢复。
  杭罗织造技艺已经成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主要代表性项目。2006年,在第一批国家级申遗项目中,杭罗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9月,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杭州福兴丝绸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些老年人鼻溢的病人,在利用西医局部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加味缩泉丸内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己
截金玻璃艺术家山本茜的工作室距离京都市区不远,从京都市区到她的工作室仅需1小时车程。这间工作室坐落于山间的一块平地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工厂静默在山间。走进工作室,室内陈列着熔化玻璃的窑和几台大型研磨机。这就是山本茜的“工厂”,只不过,这间工厂里操作机器的只有山本茜一人。但这种孤独,让她更能静下心来寻找灵感和创作。  截金原本是一种使佛像和佛画更加庄严的装饰技法。随着泥金等手法的发展,截金的技法在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和鼻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
急性喉阻塞,系因喉部或临近组织病变致喉腔急性变窄或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常因喉部炎症、过敏、外伤、异物、肿瘤、遗传性血管性疾病等引起。急性喉阻塞为耳鼻咽喉科急症,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