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9月6日,《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在重庆病逝,年仅53岁。蒋介石在唁电中称:“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东、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吴玉章、林伯渠的联名唁电称:“季鸾先生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的唁电则称:“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
一位报人的去世,惊动国共两党最高首脑,实为罕见。
张季鸾生于1888年3月,陕西榆林人,13岁丧父,17岁即因学业优秀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攻读经济学,1911年回国,出任上海《民立报》编辑。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出资将停刊的《大公报》接收下来,重新复刊。张季鸾任总编辑,提出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第一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第二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第三不私(除忠于报纸之外决无私图);第四不盲(决不自陷于盲从)。张季鸾和报社全体同仁严格遵守“四不”原则,很快使《大公报》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大公报》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张季鸾因此也引起蒋介石、毛泽东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张季鸾多次上庐山,其中1937年6月至7月之间,他三上庐山“面谏”蒋介石,一时传为佳话。
1937年6月上旬,张季鸾匆匆上了庐山,下榻西谷河南路的一栋英式别墅。这栋别墅建于1934年,面积约250平方米。别墅为石砌二层,一层的两旁凸出两个六边形圆堡,堡顶为二楼阳台,由敞式外廊连接,屋顶前部为三角形,与圆堡阳台构成精美的图案,极引人注目。
张季鸾此次上山是专为营救“七君子”而“面谏”蒋介石的。1936年11月,国民党将要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抗日战线的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7人逮捕,举国大哗,各地纷纷展开营救“七君子”活动。《大公报》上刊登大量声援“七君子”的文章,“七君子”针对江苏省高等法院的“起诉书”而写的“答辩状”,别的报纸都不敢刊登,《大公报》毅然全文登载,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但是国民党仍然一意孤行,拒不释放“七君子”,因此,张季鸾专程上庐山,当面向蒋介石陈述关押“七君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请求蒋介石尽快下令释放“七君子”。
张季弯很清楚他这样做会有一定风险,但他毫无惧色。1913年,他在北京创办《民立报》,就因披露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的内幕,震动全国,也激怒了袁世凯,被投入监狱,险遭暗害。1918年,他在担任《中华新报》总编辑期间,因披露当时的政府以胶济铁路为抵押向日本秘密借款的消息,激怒了执政官段祺瑞,再次被捕。虽然多次遭受厄运,但张季鸾却从不违背一个报人的良心和公正,不贪财,不怕死,说真话,被于右任誉为“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所以,他敢于为“七君子”的事直接上庐山找蒋介石“理论”。
蒋介石在官邸“美庐”会见了张季鸾。张季鸾直言不讳地劝谏蒋介石释放“七君子”。张季鸾从当前的民心、民意、民族潮流等多方面细加分析扣押“七君子”对当局会造成怎样极为不利的影响。蒋介石听后,推托说这是当地政府的事,“七君子”究竟有没有罪、该不该释放,应由司法部门来解决,他个人也不好过于干涉,以免影响司法的公正。张季鸾明知蒋介石的推托、冷淡,仍然据理力争,说到激动处,声调都大为提高,弄得秘书和警卫都不时进来观察一下。蒋介石面对张季鸾,也无可奈何。
1937年6月下旬,张季鸾二上庐山面见蒋介石,这次他是专为张学良求情。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季鸾亲自撰写八篇社论,在《大公报》显要位置发表,规劝张学良、杨虎诚释放蒋介石,规劝东北军、西北军将士要顾全大局,不要激化矛盾,以免大乱中华,给侵华日军以便利,因此,蒋介石对《大公报》是心存感激的。但是,张季鸾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极为不满,在很多场合发表言论,要求释放张学良,还张学良人身自由。半年多过去了,张学良还在囚禁之中,张季鸾心中极为不平和不安,左思右想,干脆上庐山直接向蒋介石求情。
蒋介石在“美庐”别墅会见了张季鸾,当蒋得知张季鸾是特地来为张学良说情时,立刻面露不悦之色。张季鸾佯装未曾察觉,继续陈述在国难当头、各党各派强烈要求团结抗战的情形下,扣押张学良会给政府和领袖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蒋介石听了,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敷衍地说,这是党国大事,并非一个人所能决定。不管张季鸾怎样据理力争,蒋介石就是毫不松口。当张季鸾走出“美庐”时,心情十分沉重,他终于感到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他深为张学良的命运和前途担忧。
时隔半个多月,张季鸾于7月中旬再上庐山。这次上庐山的目的,是当面请求蒋介石速下抗战的决心,否则无法应对“七七事变”之后全国军民群情激奋的局面,若再拖延,势必会发生新的动乱和兵变,局面一旦失控,很可能国将不国,领袖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次,蒋介石没有让张季鸾失望,痛快地给了他明确的答复,中国政府对侵华日军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打!”张季鸾兴奋至极,向在庐山遇见的每一个熟人说道:委员长抗战决心已定,一个字——打!这个“打”字,像巨风一样,很快席卷整个牯岭。
张季鸾和《大公报》的影响不仅使国民党高层不敢小视,就是中共高层也对其极为关注。
1935年7月间,《大公报》客观报道了陕北苏区根据地的情况,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就是据此决定将陕北作为长征的终点。1944年夏,中外记者团到延安采访,毛泽东举行宴会招待记者团。他请《大公报》特派记者孔昭恺坐在首席,年纪很轻的孔昭恺一再谦让不敢上座。毛泽东对他说:30年代初期国民党严令各报刊称共产党为“匪”,只有《大公报》没有照办,拿我们共产党当“人”。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孔昭恺才在首席上落座。
张季鸾1941年病逝重庆,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都亲往灵堂吊奠,各党各派对张季鸾的评价都很高。蒋介石送的挽联是:“天下慕正声,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诀,四海同悲”;周恩来、邓颖超送的挽联是:“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国士精神”。张季鸾魂归故土,陕西各界隆重举行公祭大会,西安全市下半旗致哀,蒋介石亲临公祭大会祭奠。张季鸾作为一个报人,身后如此哀荣,实为少见。张季鸾本人极有自知之明,临终遗嘱写明他的墓碑上只写:“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他的家人完全遵照他的遗嘱,只在墓碑上刻这一行字,没有任何赞美之词。
(作者单位:江西省庐山管理局)
编 校:张红玲
一位报人的去世,惊动国共两党最高首脑,实为罕见。
张季鸾生于1888年3月,陕西榆林人,13岁丧父,17岁即因学业优秀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攻读经济学,1911年回国,出任上海《民立报》编辑。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出资将停刊的《大公报》接收下来,重新复刊。张季鸾任总编辑,提出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第一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第二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第三不私(除忠于报纸之外决无私图);第四不盲(决不自陷于盲从)。张季鸾和报社全体同仁严格遵守“四不”原则,很快使《大公报》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大公报》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张季鸾因此也引起蒋介石、毛泽东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张季鸾多次上庐山,其中1937年6月至7月之间,他三上庐山“面谏”蒋介石,一时传为佳话。
1937年6月上旬,张季鸾匆匆上了庐山,下榻西谷河南路的一栋英式别墅。这栋别墅建于1934年,面积约250平方米。别墅为石砌二层,一层的两旁凸出两个六边形圆堡,堡顶为二楼阳台,由敞式外廊连接,屋顶前部为三角形,与圆堡阳台构成精美的图案,极引人注目。
张季鸾此次上山是专为营救“七君子”而“面谏”蒋介石的。1936年11月,国民党将要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抗日战线的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7人逮捕,举国大哗,各地纷纷展开营救“七君子”活动。《大公报》上刊登大量声援“七君子”的文章,“七君子”针对江苏省高等法院的“起诉书”而写的“答辩状”,别的报纸都不敢刊登,《大公报》毅然全文登载,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但是国民党仍然一意孤行,拒不释放“七君子”,因此,张季鸾专程上庐山,当面向蒋介石陈述关押“七君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请求蒋介石尽快下令释放“七君子”。
张季弯很清楚他这样做会有一定风险,但他毫无惧色。1913年,他在北京创办《民立报》,就因披露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的内幕,震动全国,也激怒了袁世凯,被投入监狱,险遭暗害。1918年,他在担任《中华新报》总编辑期间,因披露当时的政府以胶济铁路为抵押向日本秘密借款的消息,激怒了执政官段祺瑞,再次被捕。虽然多次遭受厄运,但张季鸾却从不违背一个报人的良心和公正,不贪财,不怕死,说真话,被于右任誉为“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所以,他敢于为“七君子”的事直接上庐山找蒋介石“理论”。
蒋介石在官邸“美庐”会见了张季鸾。张季鸾直言不讳地劝谏蒋介石释放“七君子”。张季鸾从当前的民心、民意、民族潮流等多方面细加分析扣押“七君子”对当局会造成怎样极为不利的影响。蒋介石听后,推托说这是当地政府的事,“七君子”究竟有没有罪、该不该释放,应由司法部门来解决,他个人也不好过于干涉,以免影响司法的公正。张季鸾明知蒋介石的推托、冷淡,仍然据理力争,说到激动处,声调都大为提高,弄得秘书和警卫都不时进来观察一下。蒋介石面对张季鸾,也无可奈何。
1937年6月下旬,张季鸾二上庐山面见蒋介石,这次他是专为张学良求情。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季鸾亲自撰写八篇社论,在《大公报》显要位置发表,规劝张学良、杨虎诚释放蒋介石,规劝东北军、西北军将士要顾全大局,不要激化矛盾,以免大乱中华,给侵华日军以便利,因此,蒋介石对《大公报》是心存感激的。但是,张季鸾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极为不满,在很多场合发表言论,要求释放张学良,还张学良人身自由。半年多过去了,张学良还在囚禁之中,张季鸾心中极为不平和不安,左思右想,干脆上庐山直接向蒋介石求情。
蒋介石在“美庐”别墅会见了张季鸾,当蒋得知张季鸾是特地来为张学良说情时,立刻面露不悦之色。张季鸾佯装未曾察觉,继续陈述在国难当头、各党各派强烈要求团结抗战的情形下,扣押张学良会给政府和领袖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蒋介石听了,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敷衍地说,这是党国大事,并非一个人所能决定。不管张季鸾怎样据理力争,蒋介石就是毫不松口。当张季鸾走出“美庐”时,心情十分沉重,他终于感到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他深为张学良的命运和前途担忧。
时隔半个多月,张季鸾于7月中旬再上庐山。这次上庐山的目的,是当面请求蒋介石速下抗战的决心,否则无法应对“七七事变”之后全国军民群情激奋的局面,若再拖延,势必会发生新的动乱和兵变,局面一旦失控,很可能国将不国,领袖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次,蒋介石没有让张季鸾失望,痛快地给了他明确的答复,中国政府对侵华日军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打!”张季鸾兴奋至极,向在庐山遇见的每一个熟人说道:委员长抗战决心已定,一个字——打!这个“打”字,像巨风一样,很快席卷整个牯岭。
张季鸾和《大公报》的影响不仅使国民党高层不敢小视,就是中共高层也对其极为关注。
1935年7月间,《大公报》客观报道了陕北苏区根据地的情况,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就是据此决定将陕北作为长征的终点。1944年夏,中外记者团到延安采访,毛泽东举行宴会招待记者团。他请《大公报》特派记者孔昭恺坐在首席,年纪很轻的孔昭恺一再谦让不敢上座。毛泽东对他说:30年代初期国民党严令各报刊称共产党为“匪”,只有《大公报》没有照办,拿我们共产党当“人”。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孔昭恺才在首席上落座。
张季鸾1941年病逝重庆,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都亲往灵堂吊奠,各党各派对张季鸾的评价都很高。蒋介石送的挽联是:“天下慕正声,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诀,四海同悲”;周恩来、邓颖超送的挽联是:“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国士精神”。张季鸾魂归故土,陕西各界隆重举行公祭大会,西安全市下半旗致哀,蒋介石亲临公祭大会祭奠。张季鸾作为一个报人,身后如此哀荣,实为少见。张季鸾本人极有自知之明,临终遗嘱写明他的墓碑上只写:“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他的家人完全遵照他的遗嘱,只在墓碑上刻这一行字,没有任何赞美之词。
(作者单位:江西省庐山管理局)
编 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