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已初步形成。但目前,征信业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征信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征信业的发展。本文对个人征信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公民知情权建设、加快征信法律建设及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征信业健康发展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关键词】个人征信 现状 对策
我国的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自2006年征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已建立起一个收录8亿多自然人信用信息的“世界最大个人信用库”,初步建立起了个人征信体系。在推动信用信息共享、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尽管如此,在征信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授信条件披露不充分形成的消息不对称、公众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及行使、征信社会认知度不够、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大量负面信用信息及异议申诉,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人征信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授信条件披露不充分形成消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在当前信用交易中,消费者面临的信用提供者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往往是交易条件的提出者和制定者,同时也是契约的解释者,消费者本身处于弱势地位,在与金融机构的交易中,往往被动接受金融机构单方面提供的服务条件和收费要求。同时,银行信贷作为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专业性较强,交易合同的格式条款烦琐众多,消费者限于知识结构,往往很难全部理解。因而,一定程度上,消费者获取授信条件的信息更多是依赖于金融机构前台的披露与解读,但这种披露与解读往往是不充分的,甚至有时授信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片面宣传和解释来误导消费者,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对这种片面或是不对称信息的判断,更容易导致消费者在履约过程中无意识透支或不按规定还贷,产生大量的非恶意违约,形成负面信用信息。尽管这种负面信用信息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状况,但这种负面信息毕竟记入了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报告,对消费者未来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二)公众的征信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或是行使
所谓知情权,就是指消费者有权查阅自己的信用档案记录,并参与到整个信用数据收集、处理和加工过程当中的权利,是个人征信过程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首要权利。现阶段,个人信用报告的生成依然是由金融机构单方形成,个人除了提供自身基本信息外,在个人信用数据的处理、加工与认定过程中基本是被排除在外的,对“不良记录”等重要信用信息的认定,也根本不须本人同意,而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征信中心。现实中,不少人被单方面记录了负面信用信息,信贷权利因此受损,金融机构也不会提醒一下,当事人对此浑然不知,知情权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由于征信还是新生事物,公众对征信知之甚少,因而形成的一个既定事实是大部分公众很少会主动关心或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更不会在自己的基本信息或其他信息发生变化时(包括住址变迁、电话号码更换等)及时主动地向金融机构通知、更新、了解自己的信息,没有主动行使知情权。后果就是公众不能及时掌握自己的信用信息状况,对一些有异议或是可以弥补的负面记录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弥补。一旦一次记录不良,就会月月积累,不良记录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最终登上了银行“黑名单”。我们知道,征信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强烈依赖于外部的数据资源,而这些数据资源的产生者大都是公众。如果公众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或是行使,不能及时了解、更新、修补自己的信用状况,必然会影响征信数据质量,不仅产生了大量不该产生的负面信息,也增加了异议处理的数量。
(三)征信社会认知度不够、征信知识欠缺
征信在普通公民认知中仍属于陌生事物。何为征信,征信的作用与重要性是什么,征信对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普通民众都对之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即使有部分公民了解也是在被拒之于信用门槛外后的一种被动的了解。
正是源于征信知识的欠缺,不少人在信用交易中不注重及时还款,哪怕明知道未及时还款,也认为只要事后把欠款还上就没有什么问题,却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使自己的信用信息产生了污点。而在产生负面信息后,很多人急于弥补或消除自己的负面信息,却又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以贷记卡为例,相当一部分持卡人会认为还掉欠款、销掉卡片是去除负面信息的方法,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销卡以后,征信系统就不再有新的履约记录产生,那么之前的负面信息也因为没有被新记录替换而将一直存在。对贷记卡来说,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诚信“刷掉负面记录”。即在持卡人最近24个月的还款状态中产生逾期还款的记录后,一直保持良好的用卡习惯,24个月后,新的履约记录会刷新、替代旧的、负面的记录。可以说,征信知识的欠缺,使我们无意中背负了不必要的信用污点,一些错误的做法甚至使这种信用污点长期存在,承受了过高的信用违约成本。
(四)征信立法严重滞后
我国个人征信法律法规规章的建设始于2005年,其时中国人民银行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3号),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异议及更正做了一些规定,但相对全社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征信业的需要。为了有效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09年和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分别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意见公开征求意见,迈出了征信立法可喜的一步。但是正式稿的出台却依然显得遥遥无期。此外,两次《征信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信息主体的权利相对特权较多的征信机构显得薄弱,知情权的保护条例依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等。 二、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公众知情权建设
知情权是个人征信过程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首要权利。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应建立健全消费者知情权的社会保护体系。第一,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的金融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有强制披露义务,尽量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负面不良影响,若金融机构违反该业务,采取欺诈或是片面的信息误导消费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以此约束征信机构的不当披露行为。第二,加强金融监督管理。征信监督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依法对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商品或服务进行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合法经营,合规披露信息。第三,搭建起征信机构与个人的信息沟通渠道,如通过电话、邮递账单信息、上门探访及定期短信通知等形式,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取自己的信用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不良记录,减少因不知情造成的负面记录累加,从而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四,消费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征信金融知识和征信参与意识,定期查询、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避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负面信息。
(二) 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教育体系
将征信教育纳入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是普及征信知识,建设诚信社会的本源。第一,能够实现征信全民教育,培育共同的诚实守信的意识。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覆盖面广,受众者多,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民统一的征信教育,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同时,征信教育又可以实现“从娃娃抓起”的目的。显而易见,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灌输诚信显然较成年人更易于接受,也更容易培育成一个诚信守则的人。第二,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素质,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有关调查表明,具备征信、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活动时更负责任,更倾向于使用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按时支付账单,信用度较高。据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融资机构“房利美”公司研究表明,接受购房贷款教育的购买者贷款拖欠率较低。可见,公众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征信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能够提高公众对征信的关注度。众所周知,数据质量是征信系统的核心,而任何一个数据主体都是其信用档案信息准确性最好的质量监督员。通过正规的、长期的、阶梯式的征信教育,能够使公众深刻认识到征信的重要性及对自己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公众主动参与到征信体系建设中来,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准确更新自己的信息,并对不准确的信息提出异议,有效提高征信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征信立法,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对信息主体的保护是征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信息主体的保护越有效,越有利于征信业的健康发展,而征信立法显然是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加快征信立法,抓紧完善并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确立信息征集、使用、披露、保护和监管的主要原则,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以其指导和规范授信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鉴于消费者处于弱势的一方,征信的法律要侧重于保护消费者个人权益,加大对征信机构的约束及问责力度。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相关规定。《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了民事诉讼、行政机关监督、刑事处罚等法律手段,其中,由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确保征信机构遵守法律规定义务的重要手段。因过失而违反该法的机关,负有支付消费者遭受的实际损害的赔偿及诉讼费的责任;因故意违反该法的组织或个人,除了要进行以上各项的支付外,还要增加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如果个人征信机构及其他机构出于故意或恶意的目的提供了错误的信用数据或拒绝当事人的知情请求,构成对个人或隐私权的侵害,则要支付一定金额的损害赔偿。
作者简介:付连春(1966-),女,本科,中级经济师,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内审科,研究方向: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关键词】个人征信 现状 对策
我国的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自2006年征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已建立起一个收录8亿多自然人信用信息的“世界最大个人信用库”,初步建立起了个人征信体系。在推动信用信息共享、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尽管如此,在征信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授信条件披露不充分形成的消息不对称、公众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及行使、征信社会认知度不够、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大量负面信用信息及异议申诉,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人征信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授信条件披露不充分形成消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在当前信用交易中,消费者面临的信用提供者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往往是交易条件的提出者和制定者,同时也是契约的解释者,消费者本身处于弱势地位,在与金融机构的交易中,往往被动接受金融机构单方面提供的服务条件和收费要求。同时,银行信贷作为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专业性较强,交易合同的格式条款烦琐众多,消费者限于知识结构,往往很难全部理解。因而,一定程度上,消费者获取授信条件的信息更多是依赖于金融机构前台的披露与解读,但这种披露与解读往往是不充分的,甚至有时授信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片面宣传和解释来误导消费者,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对这种片面或是不对称信息的判断,更容易导致消费者在履约过程中无意识透支或不按规定还贷,产生大量的非恶意违约,形成负面信用信息。尽管这种负面信用信息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状况,但这种负面信息毕竟记入了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报告,对消费者未来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二)公众的征信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或是行使
所谓知情权,就是指消费者有权查阅自己的信用档案记录,并参与到整个信用数据收集、处理和加工过程当中的权利,是个人征信过程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首要权利。现阶段,个人信用报告的生成依然是由金融机构单方形成,个人除了提供自身基本信息外,在个人信用数据的处理、加工与认定过程中基本是被排除在外的,对“不良记录”等重要信用信息的认定,也根本不须本人同意,而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征信中心。现实中,不少人被单方面记录了负面信用信息,信贷权利因此受损,金融机构也不会提醒一下,当事人对此浑然不知,知情权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由于征信还是新生事物,公众对征信知之甚少,因而形成的一个既定事实是大部分公众很少会主动关心或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更不会在自己的基本信息或其他信息发生变化时(包括住址变迁、电话号码更换等)及时主动地向金融机构通知、更新、了解自己的信息,没有主动行使知情权。后果就是公众不能及时掌握自己的信用信息状况,对一些有异议或是可以弥补的负面记录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弥补。一旦一次记录不良,就会月月积累,不良记录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最终登上了银行“黑名单”。我们知道,征信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强烈依赖于外部的数据资源,而这些数据资源的产生者大都是公众。如果公众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或是行使,不能及时了解、更新、修补自己的信用状况,必然会影响征信数据质量,不仅产生了大量不该产生的负面信息,也增加了异议处理的数量。
(三)征信社会认知度不够、征信知识欠缺
征信在普通公民认知中仍属于陌生事物。何为征信,征信的作用与重要性是什么,征信对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普通民众都对之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即使有部分公民了解也是在被拒之于信用门槛外后的一种被动的了解。
正是源于征信知识的欠缺,不少人在信用交易中不注重及时还款,哪怕明知道未及时还款,也认为只要事后把欠款还上就没有什么问题,却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使自己的信用信息产生了污点。而在产生负面信息后,很多人急于弥补或消除自己的负面信息,却又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以贷记卡为例,相当一部分持卡人会认为还掉欠款、销掉卡片是去除负面信息的方法,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销卡以后,征信系统就不再有新的履约记录产生,那么之前的负面信息也因为没有被新记录替换而将一直存在。对贷记卡来说,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诚信“刷掉负面记录”。即在持卡人最近24个月的还款状态中产生逾期还款的记录后,一直保持良好的用卡习惯,24个月后,新的履约记录会刷新、替代旧的、负面的记录。可以说,征信知识的欠缺,使我们无意中背负了不必要的信用污点,一些错误的做法甚至使这种信用污点长期存在,承受了过高的信用违约成本。
(四)征信立法严重滞后
我国个人征信法律法规规章的建设始于2005年,其时中国人民银行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3号),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异议及更正做了一些规定,但相对全社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征信业的需要。为了有效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09年和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分别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意见公开征求意见,迈出了征信立法可喜的一步。但是正式稿的出台却依然显得遥遥无期。此外,两次《征信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信息主体的权利相对特权较多的征信机构显得薄弱,知情权的保护条例依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等。 二、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公众知情权建设
知情权是个人征信过程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首要权利。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应建立健全消费者知情权的社会保护体系。第一,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的金融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有强制披露义务,尽量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负面不良影响,若金融机构违反该业务,采取欺诈或是片面的信息误导消费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以此约束征信机构的不当披露行为。第二,加强金融监督管理。征信监督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依法对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商品或服务进行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合法经营,合规披露信息。第三,搭建起征信机构与个人的信息沟通渠道,如通过电话、邮递账单信息、上门探访及定期短信通知等形式,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取自己的信用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不良记录,减少因不知情造成的负面记录累加,从而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四,消费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征信金融知识和征信参与意识,定期查询、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避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负面信息。
(二) 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征信教育体系
将征信教育纳入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是普及征信知识,建设诚信社会的本源。第一,能够实现征信全民教育,培育共同的诚实守信的意识。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覆盖面广,受众者多,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民统一的征信教育,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同时,征信教育又可以实现“从娃娃抓起”的目的。显而易见,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灌输诚信显然较成年人更易于接受,也更容易培育成一个诚信守则的人。第二,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素质,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有关调查表明,具备征信、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活动时更负责任,更倾向于使用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按时支付账单,信用度较高。据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融资机构“房利美”公司研究表明,接受购房贷款教育的购买者贷款拖欠率较低。可见,公众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征信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能够提高公众对征信的关注度。众所周知,数据质量是征信系统的核心,而任何一个数据主体都是其信用档案信息准确性最好的质量监督员。通过正规的、长期的、阶梯式的征信教育,能够使公众深刻认识到征信的重要性及对自己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公众主动参与到征信体系建设中来,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准确更新自己的信息,并对不准确的信息提出异议,有效提高征信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征信立法,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对信息主体的保护是征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信息主体的保护越有效,越有利于征信业的健康发展,而征信立法显然是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加快征信立法,抓紧完善并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确立信息征集、使用、披露、保护和监管的主要原则,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以其指导和规范授信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鉴于消费者处于弱势的一方,征信的法律要侧重于保护消费者个人权益,加大对征信机构的约束及问责力度。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相关规定。《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了民事诉讼、行政机关监督、刑事处罚等法律手段,其中,由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确保征信机构遵守法律规定义务的重要手段。因过失而违反该法的机关,负有支付消费者遭受的实际损害的赔偿及诉讼费的责任;因故意违反该法的组织或个人,除了要进行以上各项的支付外,还要增加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如果个人征信机构及其他机构出于故意或恶意的目的提供了错误的信用数据或拒绝当事人的知情请求,构成对个人或隐私权的侵害,则要支付一定金额的损害赔偿。
作者简介:付连春(1966-),女,本科,中级经济师,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内审科,研究方向: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