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就如同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丰富着我们的生命;教书也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如佛前的长明灯,我们照亮着孩子们也照亮了我们自己的,所有的日子。
现代汉语里,对“修行”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修行是在生命的旅程之中寻找一种智慧,一种如何和宇宙脉动契合的智慧。而教书育人,在我看来,就是人生中一场漫长而温暖的修行。修行如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这个道路,必有一个起点。对我而言,这个起点是那样的久远。
30多年前。有一个很小的小孩,在家里,摆开小椅子小板凳,自己扮作老师,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教师角色的尝试。
20年前,有一个毕业生,一气在她的志愿表里填了一溜师范院校的名字。
那个小孩,那个毕业生,就是我。
由于家族里有不少的教师,所以当老师于我,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是一个无需左思右想的选择。
当我师范毕业之后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一个人。可以以理想为职业,是多么的难得。我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开始了我漫漫的修行之路。
见道
记得刚刚分到小学的那一个夏天。有一位世伯母到家里来,听说我真的要开始教书了,她不无担忧地说:“我简直不能想象这孩子怎么能教书,她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到学校,怎么进课堂讲课呢?不出三天就要被小孩子气哭了吧?”而事实上,我与孩子们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佛家说,人生通过某种途径受教,这个过程就是见道。对我而言,多年的教书生涯就是一个极好的见道的过程,它让我懂得了一个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与孩子相处,无外8个字:胸怀爱意,心平气和。记得那一年,我带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班上有个小孩子,叫安驰,是个小个子,小小的包子脸,鼓鼓的青蛙肚子。像一只肉头头的小饺子。我上他们班的课不久,有一天,下课后,安驰过来找我,拉拉我的衣角说:“老师。你对我的印象怎么样?”我捏一下他的包子脸说:“你很可爱啊。”安驰很满意。一会儿又转回来补充说:“我叫安驰。我是男的。虽然穿了红的,但是我是男的。”这是我跟安驰小朋友的初次见面。之后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说,安驰是很有特点很好动的小朋友。很快有一天,我在英语课上体会到了安驰的好动。
那一节课,我要孩子们带动物玩具来,一进教室,就发现各人的桌子上都摆了玩具。这些孩子们,在物质方面可真是一点不缺乏。安驰的桌上摆了个包包,严严实实地裹扎着。他坐第一排,看我进来就问我:“猜,里面是什么?”我说不知道。安驰很认真地说:“那我就是不告诉你。”开始上课了,我要学生们用I like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安驰终于打开了他的包包,拿出一只蓝色的鲨鱼玩具,绒毛的,非常软,有红红的口腔,白牙,造型有点吓人。安驰说:I likemy shark,我表扬了他,并表达了对他的玩具同样的喜爱。然后,安驰就开始不听课了。
他开始玩他的鱼。
捏啊揉啊抱啊亲啊,非常非常的亲热,估计这是他从小的玩具,抱着睡觉的,上面可能有很多他的口水。不仅如此,安驰还把鱼展示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小朋友们看,一定要人家把手伸到鲨鱼的嘴里摸上一摸,还要人家摸鲨鱼的白牙,不停地用中文告诉人家说:“软的软的,软的牙。”这种情形下,若是断然批评或是没收他的玩具,只能使他消停一小会儿,效果微弱而且生硬。并且,小孩子玩玩具,难道不是一种天性吗?于是,我拿过安驰的鱼用英语说:Anchi,if you play with your shark again.I wouldhang it by the window,and turn your shark into a piece ofdried fish.安驰不解地望着我:“什么意思啊,老师?”我用中文说:“安驰,你要再玩你的鱼,我就把它挂到窗子上让风吹成鱼干。”安驰笑了,全体同学都快活地笑了。安驰真的老实了,可是只老实了一小会儿。接着又开始玩他的鱼。摸啊亲啊,把它夹到胳膊下,顶在头上。我继续心平气和地上课,一边走到安驰桌边。对话完了之后,我真的拿过安驰的鱼,挂到了窗子上。
小朋友们可高兴了,说,鱼干鱼干。“Dried fish,鱼干叫dried fish。”我教大家,并说:“还有哪位小朋友再玩他的玩具,就一起挂过来做成干。”接着我请大家这样描述玩具:That’s a nice…The…is nice,too.安驰热情地举手要发言。“可是老师啊,”他说,“我的鱼在那里,我想拿过来。”我说:“这可太好了,你就指着说,正好用上that这个词。”安驰有点失望,于是老实地说了,说得不错。“可是鱼还是要做成鱼干,因为如果还给你你还会玩。”不过安驰的鱼一点也不孤单,后来又有一个小朋友的老牛与另一个小朋友的兔子被老师挂了起来,成了牛肉干与兔肉干。之后,再没有人玩玩具了。回想起20年的教书经历,有多少这样有趣而温馨的场面啊。它们久久地留存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生动而明亮。
修道
有意识的见道后,就会开始修道,修道就是研究的过程。只要去修,总会有所悟,有很多人都是在一次偶然的醍醐灌顶中得道,我的得道,来自一次支教的经历。
五年前,我去山东三个比较贫困的县上示范课。
那是我第一次给乡村的孩子上英语课。
我站在简陋的礼堂里,高起的一块算是讲台吧。我的面前,矮小的课桌后,坐着30来个孩子。他们都有着红棕色的面孔,因而眼睛显得特别的明亮,脸颊有些粗糙,嘴唇脱皮,因为维生素摄入量不够,当地人都是这样。孩子们略有些羞怯,殷切地盯着我,等着我发第一句话。这里是当年水泊梁山旧址,可是孩子们并没有半点粗鲁之气,异常的安静,也很好奇,他们也许在想,这个老师是来教英语的,英语到底是怎么样的啊?
其实来之前课早就备好了,滚瓜烂熟地在心里,可是头一天晚上,我还是在反复地想,这课的第一句话,我到底该说什么呢?
原先,我准备了一首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的代表作:潮涨兮,潮落兮。这是我最爱的一首英文诗,曾多次用作第一节英语课的开场白。
教案做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向从未接触过任何一门外语的乡村孩子展示一下,英语是多优美的一门语言,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但是,当我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很犹豫。在他们看来,这首诗至多就是引发这样的想法:啊,老师说英语呢,好长啊,不懂,是什么意思呢?也许老师会用中文再把意思跟我们说一遍吧。
所有的心思,不过在十几秒之间。
忽然,我看到第二排的一个圆脸男孩子脚底下有一个沾了泥巴的小布袋子,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就在上课前,县教育局负责的老师告诉我说,因为还在暑假里,这些来上课的孩子以及坐在下面听课的许 多老师,都是放下了锄头从地里赶过来的。
于是我猜想,这布袋子里,也许是刚摘下来的苞米吧。来的火车上,我就看到,有大片收割过的土地,枯黄的玉米秆,还有高梁,景色跟南方太不一样了。
我忽然有了个好主意。
我对着那个男孩子走了过去,弯腰从那个布袋里摸了一下,摸出来的,是一个沾了泥的、极新鲜的土豆。我说:“Oh,it’s a potato.”我走到黑板前,把porto这个词写下来,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尽量写得慢而清楚。
来。我们一起说这个词,我说。孩子们微微扬起脸,显得惊讶又快乐。跟在我后面轻声地用陌生的语言说着一个他们极为熟悉的东西。我又带着他们读了两遍,我发现。孩子们的声音慢慢地大了起来,夹杂着低低的抑制不住的短促的笑声。这个开头之后,我正式地开始了在乡村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的教学。
过了五年了,这节课的开头我一直很难忘记。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用一门陌生的语言说出一样孩子们最熟悉的事物时他们脸上的惊讶与快乐。那天课后,小男生把那一袋子土豆都送给了我,他说原本就是带来送给南京来的老师的。还问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再来。也许我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再去那个小学,但是我很快乐,曾经以那样的一种方式,告诉孩子们:你看。土豆离你有多近,英语就离你有多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纯朴的乡村孩子,也给我上了一堂课,让我认识到,授业解惑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无限地体贴,无限地接近。
悟道
或许,在每一个人的修行之路上都会遇到阻碍,有的阻碍来自外部世界,纷繁的充满了诱惑的大千世界,万丈红尘,是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的。而有的阻碍则来自于人的内心。有时候,这种内心的阻碍破坏性更加强大。大约在2006年左右,由于身体与心理上的某些原因。我对我的职业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倦怠之感。我常常气闷,每天都觉得累,不想上班,不想上课,看不进书,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工作上的漏洞与缺失越来越多,就如同僧人修行的境界正一点点地减退衰败。心魔丛生,失却了向善向真的信念。那一年,我也正好接了一个全校有名的乱班——五三班。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全班50名学生中有23名来自离异家庭,一半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不完成功课是家常便饭,课堂混乱嘈杂,成绩也是惨不忍睹。我每天进他们班课堂时都是咬着牙进逃跑似地出,看到他们的作业或试卷便觉头痛欲裂。从本质上来说,我是一个极热爱孩子的人,以前所带的班级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我生孩子休完产假回学校时,好多孩子是飞奔着向我扑过来抱住我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在阳光下朝我跑过来时仰起的小脸上那种快乐与美丽。可是对于五三班的孩子们,我发现我爱不起来,我觉得他们自私、市井、无上进心,不懂得尊重师长,小奸小坏,总之,他们的缺点在我看来一天天地放大。直至不能忍受。我勉强自己把他们送到毕业。而这一年,我正好考上了南师大的在职硕士,暑期要上课。一下子。我的角色从教师转为学生。我再一次坐到课堂上,重新开始了学生生活。教授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和同学们坐在下面,边听课边在心里评议他们,哪位水平高,哪位则有所欠缺,哪位上课全情投入,哪位只是敷衍。窗外是夏天丰裕的阳光,人人都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教师应该温暖应该包容应该宽和,不是吗?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多么亏欠我的五三班,如果我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更加努力细致,最后的结果不会是那样。这种惭愧久久地缠绕在我的心头,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不配再身在佛门的僧侣一样,是否该黯然还俗?这关头,一个从幼年时就有的爱好拯救了我。
少年时我便十分喜欢读书写作,也多有一些小作品发表,后来因着工作繁忙,这一爱好便暂时搁置了。在这样一个满怀愧疚的夏季里,突然有一个念头出现在我脑海:为什么不把这个班的一些故事写成小说呢?
于是,就有了《绿绿的五四班》这本校园小说,就有了绿绿老师和他的五四班的故事。
我借绿绿这个人物,写出我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越写,我就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缺失,最最缺失的,是爱意。没有爱,当不了好老师,没有爱,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手段与教学理论都无从依附。这本11万字的书,对我意义非凡。因为它不仅仅让我的精神有了寄托,圆了我少年时就有的文学梦,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我的职业生涯。
当新学期开始之后,我自己觉得,有如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那以后,我重新找到了对待职业应有的态度,我向绿绿老师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耐心,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不放弃。我们是有耐心有恒心的修行者,唯其艰苦,方显卓绝。
教书就如同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丰富着我们的生命;教书也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如佛前的长明灯,我们照亮着孩子们也照亮了我们自己的,所有的日子。
而在这条修行之路的尽头,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使我们的生命自动达成充满了喜悦的圆满状态。
教书到老,不亦快哉!
现代汉语里,对“修行”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修行是在生命的旅程之中寻找一种智慧,一种如何和宇宙脉动契合的智慧。而教书育人,在我看来,就是人生中一场漫长而温暖的修行。修行如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这个道路,必有一个起点。对我而言,这个起点是那样的久远。
30多年前。有一个很小的小孩,在家里,摆开小椅子小板凳,自己扮作老师,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教师角色的尝试。
20年前,有一个毕业生,一气在她的志愿表里填了一溜师范院校的名字。
那个小孩,那个毕业生,就是我。
由于家族里有不少的教师,所以当老师于我,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是一个无需左思右想的选择。
当我师范毕业之后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一个人。可以以理想为职业,是多么的难得。我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开始了我漫漫的修行之路。
见道
记得刚刚分到小学的那一个夏天。有一位世伯母到家里来,听说我真的要开始教书了,她不无担忧地说:“我简直不能想象这孩子怎么能教书,她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到学校,怎么进课堂讲课呢?不出三天就要被小孩子气哭了吧?”而事实上,我与孩子们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相处得十分融洽。佛家说,人生通过某种途径受教,这个过程就是见道。对我而言,多年的教书生涯就是一个极好的见道的过程,它让我懂得了一个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与孩子相处,无外8个字:胸怀爱意,心平气和。记得那一年,我带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班上有个小孩子,叫安驰,是个小个子,小小的包子脸,鼓鼓的青蛙肚子。像一只肉头头的小饺子。我上他们班的课不久,有一天,下课后,安驰过来找我,拉拉我的衣角说:“老师。你对我的印象怎么样?”我捏一下他的包子脸说:“你很可爱啊。”安驰很满意。一会儿又转回来补充说:“我叫安驰。我是男的。虽然穿了红的,但是我是男的。”这是我跟安驰小朋友的初次见面。之后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说,安驰是很有特点很好动的小朋友。很快有一天,我在英语课上体会到了安驰的好动。
那一节课,我要孩子们带动物玩具来,一进教室,就发现各人的桌子上都摆了玩具。这些孩子们,在物质方面可真是一点不缺乏。安驰的桌上摆了个包包,严严实实地裹扎着。他坐第一排,看我进来就问我:“猜,里面是什么?”我说不知道。安驰很认真地说:“那我就是不告诉你。”开始上课了,我要学生们用I like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安驰终于打开了他的包包,拿出一只蓝色的鲨鱼玩具,绒毛的,非常软,有红红的口腔,白牙,造型有点吓人。安驰说:I likemy shark,我表扬了他,并表达了对他的玩具同样的喜爱。然后,安驰就开始不听课了。
他开始玩他的鱼。
捏啊揉啊抱啊亲啊,非常非常的亲热,估计这是他从小的玩具,抱着睡觉的,上面可能有很多他的口水。不仅如此,安驰还把鱼展示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小朋友们看,一定要人家把手伸到鲨鱼的嘴里摸上一摸,还要人家摸鲨鱼的白牙,不停地用中文告诉人家说:“软的软的,软的牙。”这种情形下,若是断然批评或是没收他的玩具,只能使他消停一小会儿,效果微弱而且生硬。并且,小孩子玩玩具,难道不是一种天性吗?于是,我拿过安驰的鱼用英语说:Anchi,if you play with your shark again.I wouldhang it by the window,and turn your shark into a piece ofdried fish.安驰不解地望着我:“什么意思啊,老师?”我用中文说:“安驰,你要再玩你的鱼,我就把它挂到窗子上让风吹成鱼干。”安驰笑了,全体同学都快活地笑了。安驰真的老实了,可是只老实了一小会儿。接着又开始玩他的鱼。摸啊亲啊,把它夹到胳膊下,顶在头上。我继续心平气和地上课,一边走到安驰桌边。对话完了之后,我真的拿过安驰的鱼,挂到了窗子上。
小朋友们可高兴了,说,鱼干鱼干。“Dried fish,鱼干叫dried fish。”我教大家,并说:“还有哪位小朋友再玩他的玩具,就一起挂过来做成干。”接着我请大家这样描述玩具:That’s a nice…The…is nice,too.安驰热情地举手要发言。“可是老师啊,”他说,“我的鱼在那里,我想拿过来。”我说:“这可太好了,你就指着说,正好用上that这个词。”安驰有点失望,于是老实地说了,说得不错。“可是鱼还是要做成鱼干,因为如果还给你你还会玩。”不过安驰的鱼一点也不孤单,后来又有一个小朋友的老牛与另一个小朋友的兔子被老师挂了起来,成了牛肉干与兔肉干。之后,再没有人玩玩具了。回想起20年的教书经历,有多少这样有趣而温馨的场面啊。它们久久地留存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生动而明亮。
修道
有意识的见道后,就会开始修道,修道就是研究的过程。只要去修,总会有所悟,有很多人都是在一次偶然的醍醐灌顶中得道,我的得道,来自一次支教的经历。
五年前,我去山东三个比较贫困的县上示范课。
那是我第一次给乡村的孩子上英语课。
我站在简陋的礼堂里,高起的一块算是讲台吧。我的面前,矮小的课桌后,坐着30来个孩子。他们都有着红棕色的面孔,因而眼睛显得特别的明亮,脸颊有些粗糙,嘴唇脱皮,因为维生素摄入量不够,当地人都是这样。孩子们略有些羞怯,殷切地盯着我,等着我发第一句话。这里是当年水泊梁山旧址,可是孩子们并没有半点粗鲁之气,异常的安静,也很好奇,他们也许在想,这个老师是来教英语的,英语到底是怎么样的啊?
其实来之前课早就备好了,滚瓜烂熟地在心里,可是头一天晚上,我还是在反复地想,这课的第一句话,我到底该说什么呢?
原先,我准备了一首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的代表作:潮涨兮,潮落兮。这是我最爱的一首英文诗,曾多次用作第一节英语课的开场白。
教案做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向从未接触过任何一门外语的乡村孩子展示一下,英语是多优美的一门语言,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但是,当我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很犹豫。在他们看来,这首诗至多就是引发这样的想法:啊,老师说英语呢,好长啊,不懂,是什么意思呢?也许老师会用中文再把意思跟我们说一遍吧。
所有的心思,不过在十几秒之间。
忽然,我看到第二排的一个圆脸男孩子脚底下有一个沾了泥巴的小布袋子,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就在上课前,县教育局负责的老师告诉我说,因为还在暑假里,这些来上课的孩子以及坐在下面听课的许 多老师,都是放下了锄头从地里赶过来的。
于是我猜想,这布袋子里,也许是刚摘下来的苞米吧。来的火车上,我就看到,有大片收割过的土地,枯黄的玉米秆,还有高梁,景色跟南方太不一样了。
我忽然有了个好主意。
我对着那个男孩子走了过去,弯腰从那个布袋里摸了一下,摸出来的,是一个沾了泥的、极新鲜的土豆。我说:“Oh,it’s a potato.”我走到黑板前,把porto这个词写下来,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尽量写得慢而清楚。
来。我们一起说这个词,我说。孩子们微微扬起脸,显得惊讶又快乐。跟在我后面轻声地用陌生的语言说着一个他们极为熟悉的东西。我又带着他们读了两遍,我发现。孩子们的声音慢慢地大了起来,夹杂着低低的抑制不住的短促的笑声。这个开头之后,我正式地开始了在乡村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的教学。
过了五年了,这节课的开头我一直很难忘记。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用一门陌生的语言说出一样孩子们最熟悉的事物时他们脸上的惊讶与快乐。那天课后,小男生把那一袋子土豆都送给了我,他说原本就是带来送给南京来的老师的。还问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再来。也许我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再去那个小学,但是我很快乐,曾经以那样的一种方式,告诉孩子们:你看。土豆离你有多近,英语就离你有多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纯朴的乡村孩子,也给我上了一堂课,让我认识到,授业解惑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无限地体贴,无限地接近。
悟道
或许,在每一个人的修行之路上都会遇到阻碍,有的阻碍来自外部世界,纷繁的充满了诱惑的大千世界,万丈红尘,是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的。而有的阻碍则来自于人的内心。有时候,这种内心的阻碍破坏性更加强大。大约在2006年左右,由于身体与心理上的某些原因。我对我的职业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倦怠之感。我常常气闷,每天都觉得累,不想上班,不想上课,看不进书,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工作上的漏洞与缺失越来越多,就如同僧人修行的境界正一点点地减退衰败。心魔丛生,失却了向善向真的信念。那一年,我也正好接了一个全校有名的乱班——五三班。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全班50名学生中有23名来自离异家庭,一半学生学习习惯很差,不完成功课是家常便饭,课堂混乱嘈杂,成绩也是惨不忍睹。我每天进他们班课堂时都是咬着牙进逃跑似地出,看到他们的作业或试卷便觉头痛欲裂。从本质上来说,我是一个极热爱孩子的人,以前所带的班级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我生孩子休完产假回学校时,好多孩子是飞奔着向我扑过来抱住我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在阳光下朝我跑过来时仰起的小脸上那种快乐与美丽。可是对于五三班的孩子们,我发现我爱不起来,我觉得他们自私、市井、无上进心,不懂得尊重师长,小奸小坏,总之,他们的缺点在我看来一天天地放大。直至不能忍受。我勉强自己把他们送到毕业。而这一年,我正好考上了南师大的在职硕士,暑期要上课。一下子。我的角色从教师转为学生。我再一次坐到课堂上,重新开始了学生生活。教授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和同学们坐在下面,边听课边在心里评议他们,哪位水平高,哪位则有所欠缺,哪位上课全情投入,哪位只是敷衍。窗外是夏天丰裕的阳光,人人都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教师应该温暖应该包容应该宽和,不是吗?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多么亏欠我的五三班,如果我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更加努力细致,最后的结果不会是那样。这种惭愧久久地缠绕在我的心头,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不配再身在佛门的僧侣一样,是否该黯然还俗?这关头,一个从幼年时就有的爱好拯救了我。
少年时我便十分喜欢读书写作,也多有一些小作品发表,后来因着工作繁忙,这一爱好便暂时搁置了。在这样一个满怀愧疚的夏季里,突然有一个念头出现在我脑海:为什么不把这个班的一些故事写成小说呢?
于是,就有了《绿绿的五四班》这本校园小说,就有了绿绿老师和他的五四班的故事。
我借绿绿这个人物,写出我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越写,我就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缺失,最最缺失的,是爱意。没有爱,当不了好老师,没有爱,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手段与教学理论都无从依附。这本11万字的书,对我意义非凡。因为它不仅仅让我的精神有了寄托,圆了我少年时就有的文学梦,更重要的是,它拯救了我的职业生涯。
当新学期开始之后,我自己觉得,有如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那以后,我重新找到了对待职业应有的态度,我向绿绿老师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耐心,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不放弃。我们是有耐心有恒心的修行者,唯其艰苦,方显卓绝。
教书就如同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丰富着我们的生命;教书也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如佛前的长明灯,我们照亮着孩子们也照亮了我们自己的,所有的日子。
而在这条修行之路的尽头,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使我们的生命自动达成充满了喜悦的圆满状态。
教书到老,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