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本学科特点,我选定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法”为切入口作为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组竞赛;积分法;小学语文教学
1.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首位。检验语文课程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愛学、喜学、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了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本学科特点,我选定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法”为切入口作为研究课题。 通过我不断尝试,调动各种手段来改进课堂教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小组竞赛游戏在课堂中运用所取得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将班级按座位自然分为4组,创设各种问题,有易有难,对活动制订了简单的规则,如每一轮问题中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一堂课可能有几轮竞赛内容,每轮得分与上一轮累计,到下课时看哪组得分最低,给予小小惩罚,如比别组多做一组练习。这样一来,不管学生出于哪种心态,他们都竞相争抢答题,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以及平时老师提问时不大被点到的同学,一旦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立即起立作答。上课睡觉的现象不见了,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长时间沉默的现象也不见了,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2. 实施过程
2.1 小组组成。每小组由5-6人组成,挑选一名语文成绩较好、性格开朗有一定组织能力及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组与组之间的学生总体语文学习成绩尽量做到持平,以便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公平的竞争基础。学生的成绩以上一学期的多次考试综合成绩为基本衡量标准,同时兼顾每位同学的个性差异。
2.2 活动设计。在设计小组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到是否: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b.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语言的能力;c.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d.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竞争品质;e.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小组竞赛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根据合理性原则,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检查编成必答题;将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编成抢答题,以提高听课效率;对于难度较高的如话题讨论这一类开放式的问题,则规定时间,先由组员间讨论,再由他们自己推荐出代表进行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进行记分;现代教学还倡导“任务式”教学,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小组活动方式更能体现其长处,教师可事先分配好如进行某项实践活动的调查,给予一定的完成时间(如一周),然后在全班展示成果。教师可根据不同题型的内涵而赋予不同的分值。
2.3 成绩评价。教师设置表格,将每次小组竞赛结果填进表格,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结果公布,评出“周冠军”,每月再评出“月冠军”,学期结束时评出“学期冠军”,并给予奖励。统计记录工作可由语文课代表来做,每节语文课后,他/她将本节课的得分情况记录在他的专用记录本上,每周交给语文老师检查一次。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70%根据小组成绩及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计算,以督促其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3. 实施效果
(1)小组竞赛积分法的精神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相吻合。新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创设交际情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2)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第一,“小组竞赛积分法”可实现组内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第二,“小组竞赛积分法”可实现组与组之间的积极竞争。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直接影响到某一同学的身心发展,而“小组竞赛积分法”恰恰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因为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 操作指导
(1)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小组间因来自不同小组的成员,几乎同时起立争抢答题机会而出现争执该如何处理?在实施小组竞赛积分活动之前,先向学生说明出现以上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碰到这一情况时,老师会遵循以下三个原则:a.照顾本堂课上得分较低的小组;b.照顾课堂上主动起立回答问题较少的同学;c.照顾语文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
(2)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大多数同学没有积极性,应该怎样解决?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反思一下是否问题设计得太难,超出绝大多数同学的水平;第二,反思一下是否因为给同学留的思考时间太短。如果是第一点,那么改变一下问题的问法,给同学提供一些起铺垫或启发作用的信息;如果是第二点,那么在说“开始(抢答)”之前多留一点时间。如果不属于问题设计上的不足,教师应反思一下自己的上课情绪是否缺乏激情,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否不够和谐。
(3)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出现每堂课上只有少数同学多次回答问题的现象,应该怎样解决?制订合理的游戏规则,同一小组内成员在同一堂课上,必须等小组内其他成员都回答过一次问题之后,方有第二次答题机会,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合作,互相提醒。具体到某个情况较为严重的小组,教师要在课后与该组所有成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与困难,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有时由于问题简单,争抢答题机会的人太多,课堂出现失控状况应该怎样避免? 对于简单的问题应该将它们设置成为必答题,且适于提问各小组成绩较差或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较为内向的学生。
5. 结论
实验证明,“小组竞赛积分法”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其可操作性强,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益;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助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讨论、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和谐健康品格的养成;有助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收稿日期:2013-01-25
【关键词】小组竞赛;积分法;小学语文教学
1.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首位。检验语文课程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愛学、喜学、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了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本学科特点,我选定在语文课堂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法”为切入口作为研究课题。 通过我不断尝试,调动各种手段来改进课堂教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小组竞赛游戏在课堂中运用所取得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将班级按座位自然分为4组,创设各种问题,有易有难,对活动制订了简单的规则,如每一轮问题中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一堂课可能有几轮竞赛内容,每轮得分与上一轮累计,到下课时看哪组得分最低,给予小小惩罚,如比别组多做一组练习。这样一来,不管学生出于哪种心态,他们都竞相争抢答题,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以及平时老师提问时不大被点到的同学,一旦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立即起立作答。上课睡觉的现象不见了,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长时间沉默的现象也不见了,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2. 实施过程
2.1 小组组成。每小组由5-6人组成,挑选一名语文成绩较好、性格开朗有一定组织能力及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组与组之间的学生总体语文学习成绩尽量做到持平,以便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公平的竞争基础。学生的成绩以上一学期的多次考试综合成绩为基本衡量标准,同时兼顾每位同学的个性差异。
2.2 活动设计。在设计小组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到是否: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b.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语言的能力;c.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d.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竞争品质;e.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小组竞赛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根据合理性原则,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检查编成必答题;将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编成抢答题,以提高听课效率;对于难度较高的如话题讨论这一类开放式的问题,则规定时间,先由组员间讨论,再由他们自己推荐出代表进行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进行记分;现代教学还倡导“任务式”教学,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小组活动方式更能体现其长处,教师可事先分配好如进行某项实践活动的调查,给予一定的完成时间(如一周),然后在全班展示成果。教师可根据不同题型的内涵而赋予不同的分值。
2.3 成绩评价。教师设置表格,将每次小组竞赛结果填进表格,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结果公布,评出“周冠军”,每月再评出“月冠军”,学期结束时评出“学期冠军”,并给予奖励。统计记录工作可由语文课代表来做,每节语文课后,他/她将本节课的得分情况记录在他的专用记录本上,每周交给语文老师检查一次。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70%根据小组成绩及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计算,以督促其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3. 实施效果
(1)小组竞赛积分法的精神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相吻合。新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创设交际情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2)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第一,“小组竞赛积分法”可实现组内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第二,“小组竞赛积分法”可实现组与组之间的积极竞争。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直接影响到某一同学的身心发展,而“小组竞赛积分法”恰恰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因为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 操作指导
(1)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小组间因来自不同小组的成员,几乎同时起立争抢答题机会而出现争执该如何处理?在实施小组竞赛积分活动之前,先向学生说明出现以上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碰到这一情况时,老师会遵循以下三个原则:a.照顾本堂课上得分较低的小组;b.照顾课堂上主动起立回答问题较少的同学;c.照顾语文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
(2)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大多数同学没有积极性,应该怎样解决?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反思一下是否问题设计得太难,超出绝大多数同学的水平;第二,反思一下是否因为给同学留的思考时间太短。如果是第一点,那么改变一下问题的问法,给同学提供一些起铺垫或启发作用的信息;如果是第二点,那么在说“开始(抢答)”之前多留一点时间。如果不属于问题设计上的不足,教师应反思一下自己的上课情绪是否缺乏激情,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否不够和谐。
(3)课堂上小组竞赛过程中,出现每堂课上只有少数同学多次回答问题的现象,应该怎样解决?制订合理的游戏规则,同一小组内成员在同一堂课上,必须等小组内其他成员都回答过一次问题之后,方有第二次答题机会,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合作,互相提醒。具体到某个情况较为严重的小组,教师要在课后与该组所有成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与困难,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有时由于问题简单,争抢答题机会的人太多,课堂出现失控状况应该怎样避免? 对于简单的问题应该将它们设置成为必答题,且适于提问各小组成绩较差或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较为内向的学生。
5. 结论
实验证明,“小组竞赛积分法”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其可操作性强,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益;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助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讨论、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和谐健康品格的养成;有助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收稿日期: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