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自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参与意识
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重视教师的作用
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先决条件。
1.爱学生,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要在语言、行动上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老师想帮助他,让他更好地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处事。对后进生尤其要热爱,绝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从爱爱老师,进而转化为热爱学习数学。
2.钻教材,注重课前的准备。认真备课,让课堂生动起来,采用各种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数学这一门课。如备《圆的认识》这一节时,考虑利用动画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轮子在前进时车身产生的不同颠簸程度,从而深刻理解圆的半径处处相等的特性。这样既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将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
3.善变换,注重增强扮演各种角色的能力和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小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要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扮演示范者。既要给学生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途径,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扮演评论员和仲裁人。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指出学生做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把怎样做留给他们;如果你扮演欣赏者。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不论他们做得怎么样,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加赞赏;如果你扮演顾问和朋友。帮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是否保持了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耐心地倾听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景
事实证明:人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才会乐于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争取成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无论在什么环节都应采用一定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努力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1.以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结合生活实际等引入新课。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脑想,使他们用多种感观投入学习。
3.采用竞赛、板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直观、灵活、生动的电教手段,拓宽练习的面,丰富练习的形式,缩短练习与练习之间的时间差,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感官都积极动起来。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习惯。
三、调动学生参与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质疑、思考。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揭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如:给学生创设观察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表、演示、板书的观察去发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关系;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多在小组内、班上与同学、老师一起互评互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登台讲解等,以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3.因人而异,尽量让学生参与。由于学生的智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对应,让学生去探究,发表意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学生学到一定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表扬激励手段
小学生大都有表现的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也渴望鲜花和掌声。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表现自我,敢说敢做,他们更害怕失败,害怕嘲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表现的欲望,却又不敢流露出来,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的鼓励。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过,克服最初困难获得成功的经历是终生努力奋斗的诱因。对于一些内向型的孩子和后进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出来时,不管对错与否,教师都应当及时地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等,使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试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所以,教师要适时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想到“我能行”、“我很行”,进一步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計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甚至唱独角戏的课,唱催眠曲的课。要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实践者、探索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参与意识
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重视教师的作用
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先决条件。
1.爱学生,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要在语言、行动上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老师想帮助他,让他更好地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处事。对后进生尤其要热爱,绝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从爱爱老师,进而转化为热爱学习数学。
2.钻教材,注重课前的准备。认真备课,让课堂生动起来,采用各种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数学这一门课。如备《圆的认识》这一节时,考虑利用动画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轮子在前进时车身产生的不同颠簸程度,从而深刻理解圆的半径处处相等的特性。这样既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将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
3.善变换,注重增强扮演各种角色的能力和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小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要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扮演示范者。既要给学生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演示错误的、不严密的途径,更要演示学生中优秀的或错误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扮演评论员和仲裁人。对学生的数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指出学生做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把怎样做留给他们;如果你扮演欣赏者。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不论他们做得怎么样,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加赞赏;如果你扮演顾问和朋友。帮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是否保持了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耐心地倾听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景
事实证明:人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才会乐于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争取成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无论在什么环节都应采用一定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努力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1.以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结合生活实际等引入新课。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脑想,使他们用多种感观投入学习。
3.采用竞赛、板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直观、灵活、生动的电教手段,拓宽练习的面,丰富练习的形式,缩短练习与练习之间的时间差,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感官都积极动起来。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习惯。
三、调动学生参与
1.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质疑、思考。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揭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研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如:给学生创设观察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图表、演示、板书的观察去发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关系;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多在小组内、班上与同学、老师一起互评互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登台讲解等,以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3.因人而异,尽量让学生参与。由于学生的智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对应,让学生去探究,发表意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学生学到一定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表扬激励手段
小学生大都有表现的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也渴望鲜花和掌声。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表现自我,敢说敢做,他们更害怕失败,害怕嘲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表现的欲望,却又不敢流露出来,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的鼓励。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过,克服最初困难获得成功的经历是终生努力奋斗的诱因。对于一些内向型的孩子和后进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出来时,不管对错与否,教师都应当及时地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等,使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试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所以,教师要适时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想到“我能行”、“我很行”,进一步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計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甚至唱独角戏的课,唱催眠曲的课。要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实践者、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