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提高垂体腺瘤手术疗效的技术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18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39例,经额下入路20例.结果肿瘤全切151例(61.4%),次全切79例(32.1%),大部分切除16例(6.5%),死亡3例,随访3个月~1年,16例复发行放射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基于肿瘤的大小、质地、肿瘤侵犯的范围及术者对手术方式的认识和掌握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手
【机 构】
:
430060,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0060,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0060,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0060,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提高垂体腺瘤手术疗效的技术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18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39例,经额下入路20例.结果肿瘤全切151例(61.4%),次全切79例(32.1%),大部分切除16例(6.5%),死亡3例,随访3个月~1年,16例复发行放射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基于肿瘤的大小、质地、肿瘤侵犯的范围及术者对手术方式的认识和掌握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对视神经及视交叉、垂体柄、下丘脑和穿支动脉的保护,肿瘤残余或呈侵袭者术后辅以放疗,可显著提高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指端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外科皮瓣修复指端损伤53例,其中应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15例,指背侧逆行筋膜皮瓣24例,邻指皮瓣14例,缺损面积为3.0 cm×2.2 cm~2.0 cm×1.8 cm.结果皮瓣全部坏死1例,部分坏死2例,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50例,二期愈合3例.随访6~23个月,指体外观和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用外科皮瓣修复指端损伤,其外形美观,
武警宁夏总队医院骨科康志学,穆广态,李峰,赵再兴,陈剀来稿。自2000年4月至2004年7月,选用3种前臂链型血供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15例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不同程度地部分坏死,成活病例创面均Ⅰ期愈合。该类皮瓣适用于手掌、背部皮肤组织缺损、肌腱和神经外露,虎口皮肤缺损,手掌尺侧组织缺损,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注射引起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例因注射引起的假性股动脉瘤进行修复.其中直接端端血管吻合6例、人工血管移植2例.结果 8例均治愈,随访3个月~2年,下肢血供良好,足背动脉可触及,感觉运动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效果良好。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变化,探讨HIF-1α在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缺氧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缺氧对脊髓神经元P53、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持续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背侧设计S形偏尺侧切开,切除桡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以钢板固定骨折端,用带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血管蒂尺骨骨(膜)瓣移植治疗桡骨骨折不愈合5例,尺骨骨(膜)瓣最小为2.5 cm×1.5 cm,最大为3.0 cm×2.0 cm,血管蒂长4~5 cm.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出现明显骨痂,术后8个月骨性愈合,上肢功能恢复满
我院从1992~2002年收治痉挛性斜颈4例,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3~52岁.临床表现:颈部肌肉疼痛4例,头向一侧痉挛性旋转3例,头向前胸作痉挛性前屈1例.原发性高血压(Ⅱ)1例.辅助检查:4例均作头CT或MRI未见异常.1例行DSA检查,可见椎动脉粗大,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迂曲,贴近脑干.
目的 观察成人骨髓源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探讨适宜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方式.方法抽取健康成人骨髓,采用全骨髓法培养,使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然后种植于CHA上,复合培养5 d后植入裸鼠股部肌袋内,以未种植细胞的CHA作为对照.术后4,8,12周取材作一般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和源于成人的碱性磷酸酶
目的 探讨两邻指微型皮瓣重建拇指远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相邻示指尺侧、中指桡侧的两个神经血管蒂微型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缺损5例.结果手术全都成功,修复后的拇指外观令人满意,长度得以保留,但握力减弱及感觉异常需要进一步恢复.结论用两邻指神经血管蒂微型皮瓣转移是重建拇指远端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