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增生性肌炎一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外侧肿物6 d.体检:右大腿外侧中段可扪及一梭形肿物,大小约3.5 cm×3.5 cm,境界不清,质地较硬,固定,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烂,右下肢无感觉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评价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局限浸润性乳腺癌伴有临床可触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46个"靶"淋巴结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静脉内以4.0 ml/s流率注射40 ml对比剂后,对病灶5 min层厚连续4个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分别半自动计算"靶"淋巴结及其扫描层面肌肉组织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
患儿男,8岁.上腹阵发性钝痛并腹胀1个月余.当地医院CT检查示肝脏巨大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匀,考虑为肝母细胞瘤可能.体检:右上腹部膨隆,肝脏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平脐,质硬。
期刊
多发性关节联合综合征是罕见的先天性手足关节、腕、跗骨及肘关节多发性联合畸形,经查阅国内外文献,仅见国外有个案报道 [1],本组病例发生在2个家族共15例,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HCC)癌灶检出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的MSCT平扫、动脉早期(20~22 s)、动脉晚期(34~37 s)和门静脉期(60 s)资料,并采用X2检验分别对≤3 cm和>3 cm的病灶在各期相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94例术中共发现318个病灶,其中≤3 cm者86个,>3 cm者232个.动脉
射频消融(RFA)作为肝癌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已取得了显著疗效[1-3].影像检查作为随访判断肝癌RFA后疗效的常用手段之一,对于肿瘤的残存和复发、肿瘤浸润的早期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旨在通过对兔VX2肝癌RFA后病灶的CT影像和病理的对照分析,以早期鉴别肿瘤残存与术后炎性反应。
期刊
目的 探讨软组织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IMT)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软组织IMT的MRI、手术及肿瘤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的病理分型为Ⅰ型1例,Ⅱ型4例,以Ⅱ型为主混杂有Ⅰ型3例,以Ⅱ型为主混杂有Ⅲ型3例.4例原发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楚,有假包膜;2例胭窝原发肿瘤及5例复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侵犯周围组织.肿瘤于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不同病理分型的肿瘤于
期刊
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了经皮血管内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PE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技术<'[1-2]>.广东省人民医院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此项技术治疗了38例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基因联合超液态碘油对于Wistar大鼠肝癌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160只Wistar大鼠肝癌模型采用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碘油组、内皮抑素组、血管抑素组、内皮抑素+血管抑素组、内皮抑素+碘油组、血管抑素+碘油组、内皮抑素+血管抑素+碘油组8组,经相应的治疗后观测肿瘤体积增长率、肺内转移瘤数目、大鼠生存期、微血管密度(MVD)值、细胞凋亡指数(AJ)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