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八连,永不褪色的旗帜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4年前,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轰动大江南北。其中的连队原型,就是被毛泽
  东同志写诗赞颂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几十年过去了,尽管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
  连队官兵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的传统
  一份持续的坚守
  1963 年 8 月 1 日清晨,毛泽东同志挥毫写下了《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为一个连队写下诗篇,也是一代代八连人的骄傲。
  直到今天,走进八连,每一名官兵都能够熟练背诵这128个字。而诗中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更成为一代代八连官兵的座右铭。在八连战士心目中,“军民如一家”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目标。
  上海市天目路蕃瓜弄,一条逼仄的小巷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红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4年。
  32年前,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胡红根结识了“好八连”。当得知胡红根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腿残疾无法自己行走时,八连官兵开始照顾胡红根,推着他走过了32个年头。
  每周为胡红根洗一次澡,定期为他理发、打扫卫生,这些听起来简单的事情,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却远不止于此。胡红根要上厕所,得递上自制的接便器 ;胡红根洗澡,要三个人协力才能完成:一个人背着,一个人负责洗头擦背打肥皂,最后一个手拿毛巾在旁边小心照看,防止肥皂沫冲不干净,提防浴室湿滑可能出现闪失……
  在胡红根家里,八连官兵叫他“胡叔叔”,而在八连刚刚开始照顾胡红根的时候,年仅十几岁的胡红根叫八连官兵为叔叔。几十年,就这样一如既往、从不间断地过来了。
  同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还有到南京路上的便民服务。
  八连坚持每月10日、20日到南京路上为群众义务补鞋、理发、磨刀、量血压、称体重……几十年来,不管风霜雨雪,八连为民服务从不缺席。官兵们手中补鞋机的“嗒嗒”声、磨刀石的“唰唰”声、理发推子的“嚓嚓”声、群众的啧啧赞叹声,每每合奏出一曲曲“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乐章。
  一次,法国游客里凯在南京路上足足等了1个小时,执意让八连战士为他理了个短发。望着镜子里面的新面貌,里凯兴奋地用并不熟练的汉语说 :“这是中国士兵剪出来的,美!”
  如今,八连的木工箱、补鞋箱已传到31代,理发箱已传到32代……从今年起,八连官兵又把南京路上的为民服务活动拓展到上海的施工场地,为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和弱势群体服务。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八连成为上海人心目中“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一种不变的精神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数十年过去了,八连经过多次改革调整,已經成功转型为陆军特战连队,但无论怎么变,八连的传统始终没有变。时至今日,走进八连的军营,依然可以感受到“天下传”的“好八连”力量。
  20 世纪 60 年代初,出自八连“闪光的一分钱”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家喻户晓。
  当时,八连在外滩出操,战士徐淑潮发现路边掉了一分钱,立即捡起来交到指导员刘仁福手里。旁边不少战士都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只有一个新战士“噗哧”一声笑了,又看看周围的战友,赶紧用手捂住嘴。
  刘仁福郑重地接过一分钱,又和徐淑潮握了握手。当天晚上,在八连全体大会上,刘仁福专门表扬了徐淑潮,对大家说:“一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交了公是人民战士的本色,可是如果你留下它,就会在你的心灵里染上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如今,节约一滴水、一分钱、一度电、一粒米、一寸布,在八连被凝聚成一种岁月所不能磨损的精神,流淌在战士的血脉里。为了节约米,炊事班每天淘米时,都在米箩下放个大盆,将漏下的碎米捞出来。为了节约水,炊事班用淘米水洗一遍菜,再用清水冲一次。为了节约煤,他们发明了“五个一”—— 一个小铁桶,能少装点就少装点 ;一杆小秤,每天烧多少都称一称 ;一把小锹,一点一点向灶膛里把煤撒得更均匀些 ;一个小筛,从煤渣里把没烧完的黑渣子拣出来 ;一个小登记本,天天登记烧了多少。在这背后,凝结着连队日复一日的思想教育。
  至今,每当新兵下连,都要先参观连史室,观看《霓虹灯下的哨兵》,接受八连传统故事熏陶。每逢老兵退伍,都到为民服务点进行新老交接。在八连连史纪念馆,迎面就是毛主席写下的《八连颂》。现在,这首《八连颂》被编成了八课:政治好,称第一,是第一课;军事好,如霹雳,是第二课 ;纪律好,如坚壁,是第三课……
  “在几十年的环境变化中,我经常在思考和观察‘南京路上好八连’不变的是什么。”现已79岁高龄的好八连第二任指导员王经文说。
  在他眼里,“南京路上好八连”有四种精神没有变 :听党话、跟党走的军魂不变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变 ;艰苦奋斗的思想不变;“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不变。
  一颗温暖的火种
  从命名到今天,八连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如今,他们有的仍在军营,更多的则走入社会,战斗在其他工作岗位上。
  无论在哪里,他们都在奋力实践着、弘扬着、传播着“好八连”的精神。
  去年,一位退休的老兵给全连官兵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战友,在服役期间,吃苦的甜头我们往往还不能马上体会到,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今天的吃苦,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一笔一笔地存下来,吃过的苦积累到一定程度,若干年后,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利息’,有没有这笔‘存款’,人生是大不一样的。”
  前不久,一名战士的父亲从安徽来连队看望儿子,下火车后只知道去“好八连”,却不知道具体地址。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把老人送到后,硬是不肯收钱。他说 :“这么多年,‘好八连’总是给我们做好事,这回就让我为八连做件好事吧。”
  2003年,是八连命名40周年纪念日,从小在八连官兵关心下成长起来的胡红根凌晨 4 点就起床,摇了两个多小时轮椅,带着贺信和鲜花赶到连队祝贺,还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八连点了一首歌。74岁的老太太蒋杏翠,把八连战士当成自己的亲骨肉。战士生病住院,她拎着水果赶去看望 ;去年端午节,她包了200个粽子送给连队……
  在一座城市扎根数十年,八连和上海血肉相连、亲密无间,随处可以找到证明。上海福佑路第二小学里,矗立着一尊战士雕像,这是根据曾任校外辅导员的八连战士卢普友的脸型雕塑而成的。当有人问到卢普友对此作何感想时,他只笑着说:“我只是个模特,八连的模特。”
  厦门路小学有个“小八连中队”,每月10日都会拿着拖把、提着水桶、带着抹布,来到南京路上护绿保洁,打扫卫生 ;每月20日,“小八连中队”会到南京路医药公司门口定点摆摊,为过往行人量体重、收集废电池,宣传环保知识。
  2003年3月,当时的连长江成玖接到虹桥区派出所民警王兴东的5次电话,一次比一次恳切:“我是看着‘好八连’的书,唱着‘好八连’的歌长大的,我想带上爱人和孩子到连队受受教育,看看你们怎么出操、训练,怎么吃饭、睡觉……”像这样的电话,每到寒暑假,连队干部都要接到近百个。
  每天,和身处的这座城市一起,不断前行 ;每天,和身边的那些百姓一起,不懈奋进。这就是今日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其他文献
1月19日上午,《雷锋》杂志湖南长沙分站在融城花园酒店举办了揭牌仪式。长沙分站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宣传雷锋文化、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组织雷锋志愿团队开展学雷锋活动,宣传雷锋理念,打造长沙雷锋品牌效应。雷锋姐姐冯健莅临现场并作了精彩发言。  据悉,2017年 6月,四川省阿壩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雷锋》杂志湖南长沙分站立即奔赴四川茂县第一线进行慰问采访报道。2017年7月,长沙打响了防
期刊
据教育部估计,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将达820万,数据创新高。就业当口,“慢就业”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慢就业”,就是毕业之后不着急工作或深造,选择游学、创业考察、在家陪父母等,休整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其实细分可知,“慢就业”实为两类:积极一类中,求职者有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就业计划,只不过是选择一个时段放慢就业脚步。暂时的“慢”,是为了日后的“快”,磨刀不误砍柴工;而消极一类中,求职者或屈于就业
期刊
2018年1月9日,由《雷锋》杂志主办的“望城‘雷锋窝子’现象”增刊座谈会暨《雷锋》杂志望城增刊首发式在北京湖南大厦举行,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等领导参加会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参加并报道了这次活动。  湖南望城的茶亭是“雷锋”辈出的地方,茶亭人古道热肠,自古如此。茶亭原名“义茶亭”,古时此地靠近两条古驿道,明代一支谭氏族人来此落户,在两条道路交会处建了个“义茶亭”,为
期刊
盛夏的正定,满目翠绿。6月26日,参加“西柏坡论坛”的部分代表在雷锋杂志社的组织下,到“全国文明城”正定县参观见学。记者登上城门,驻足远望,广场上镶嵌着“自在正定”四字的硕大花篮,代表热情好客的正定人民张开双臂笑迎国内外的宾朋,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的夜景更漂亮,灯光变幻,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人群中,当地人正给同行的外地好友介绍着正定的独特魅力。“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
期刊
由雷锋杂志社和西柏坡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汇聚了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英雄模范人物,在这样一个群英会上,朴实无华的郭明义率领他的爱心团队分秒必争地展开扶贫活动,依然成为众人敬仰、媒体聚焦的时代明星。短短两三天近距离接触,记者强烈感受到这位“当代雷锋”的人格魅力和人民至上的大爱情怀。  “咱们先到农户家看看”  6月24日上午,燕赵大地,烈日当空,身兼多职的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
期刊
90年来,在长期实践中,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是人民军队必须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  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
期刊
2018 年4 月2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5 月1 日开始实施。想起十多年前在北京朝阳区法庭为“董存瑞名誉侵权案”出庭的情景,真是百感交集。英烈为了国家牺牲,谁来保卫英烈?现在终于有了法律利剑,让英烈既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不再重演。  侵权风波  2006年4月,《大众电影》杂志第八期刊登质疑董存瑞的文章,题目是:《(董存瑞):“真实”
期刊
早在今年初,仰永峰就听说了单位即将整建制移防的消息。一边是军令,一边是  亲人,命令下来那一晚,仰永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入伍21年来的点点滴滴,悄  然袭上心头  梦想的号令  靠在病床旁,和产后略显疲惫的妻子鲁素娟轻声细语地拉着家常。刚出生的小儿子博博躺在婴儿床里,甜甜地进入梦乡。仰永峰的思绪,也飘向远方……  1996年的那个春天,正在上高中的仰永峰从新闻中得知,李登辉正在鼓吹“台独”;外军
期刊
1935年,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将失散的28名伤病员收拢起来,成立临时党支部,大家团结一心,走出草地。从此,“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  精神成为三连的连魂  信仰如旗,凝聚磅礴力量 ;理想如炬,照亮前进之路。  第71集团军某特战旅“红三连”,诞生于 1927 年 11 月的黄麻起义,参加大小战役、战斗350多次,形成了“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草地党支部”精神。  日前,笔
期刊
董存瑞精神定格了他舍身炸碉堡的瞬间,凝结了人民军队坚毅的战斗意志。1948年董存瑞牺牲后,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从此之后,一代代官兵披坚执锐,雄风不减  “当兵不得个‘存瑞奖牌’,我不甘心!”  4月下旬,长白山下的海兰江畔。深夜,营区万籁俱寂,第78集团军某旅驻地,董存瑞烈士生前所在连的学习室依然灯火通明,入伍5年的二班班长王鹏正沉浸在火箭炮计算的专业学习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