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巨大市场。
毋庸讳言,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重大经济事件都会波及到中国,而中国任何有关经济发展的动向与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因此,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已成为关乎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中国本身来说,做好经济对外报道,则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
存在着许多误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外报道有所加强,在某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方面有了一些突破,影响力有所扩大,但在国际舆论中,“西强我弱”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其经济活动已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许多经济问题,特别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反倾销等已然成为国际报道中的热点问题,在西方媒体上连篇累牍,有些甚至出现在重要版面及播出的黄金时段。
不可否认,西方媒体发出的大量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固然有一些积极的见解和真实的数字,有助于世界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但更多的报道则不那么准确,存在着许多误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经对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CNN等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行过统计,在一个季度里,按题目来说,负面的占一半,中性的占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按字数或按文章的长短计算,则90%以上是负面的。
在这些误读中,除民主政治、人权、宗教外,更多的则是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题材。在西方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有的认为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转型期,其未来的走势尚未确定,从而制造和鼓吹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有的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认为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巨大的经济竞争力将会吃掉其他国家“脚下的草”,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有的甚至绘声绘色地将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长画出了一条曲线,计算到哪一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将不够中国购买,片面地认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造成了世界资源的短缺。有的则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指责中国应该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负责任。
更有甚者,德国《明镜》周刊在2006年8月8日刊出了《巨人的决斗》的文章,渲染中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向美国发起了挑战。文章说:两国正在争夺就业岗位、能源资源和市场,但更多的是在争夺未来的世界统治权。1
2006年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彼得纳瓦罗撰写了一本名为《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The Coming China Wars)。在这本书中,他更是公开地鼓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如今已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他认为:“中国廉价制造业产品的流入问题、仿冒和盗版问题、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每一个单独的问题,中国政府都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都与中国试图取得全球经济主导地位有关”。2
正是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种种误读,从而在世界舆论中形成一个对中国不利的“舆论场”。加之国外受众普遍缺乏了解中国资讯的正常渠道,很难接触到有关中国的第一手材料,甚至连一些国家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体上是来源于欧美的主流媒体。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所了解和认知的中国是一个被西方媒体“过滤”了的中国,是一个不完整也是不真实的中国,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引导了他们的思维和判断。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呈现在国外受众面前的形象十分复杂,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误读之所以没有完全消失,除了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其他国家形成的冲击也是现实存在的,因而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兴起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但是,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国的媒体在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尚未能够把握住先机和主动,去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此外,我们对外传播的力度不够,渠道和手段有限,尚没有学会“中国的立场,国际的表达”,使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全面而又客观地报道中国经济
西方公众对中国的种种误读是西方媒体影响的结果,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地做好经济对外报道。根据新闻事实,客观准确、全面地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告诉世人,从而赢得国际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当前西方媒体有意夸大中国经济实力的舆论氛围中,要做好经济对外报道,就应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实事求是,以事实说话。如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当国际油价出现较为剧烈的向上波动时,一些西方国家的官员和媒体便拿中国说事,他们发表了大量立场各异的言论,并煞有其事地提出了“中国能源威胁论”。对于这些,我们不要去迎合或直接与西方的媒体进行论争,而应客观报道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事实,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确实对能源的需求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对外报道时,要讲清楚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个能源生产大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同时,也要告诉受众,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此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多报道一些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的政策及做法,用事实说明,中国不会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而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诚然,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方针,并不意味着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只能讲好的、光明的一面,而不能涉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西方的新闻报道理念中特别讲究报道的平衡性,即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国外受众从中国的经济报道中通常是想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单纯地想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因此,对于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由于利益格局调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没有必要回避,因为不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而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成就说透,问题说清楚,国外受众就有可能了解到一个全面而又真实的中国。
此外,对于西方主流媒体的一些关于中国的负面经济新闻,也应以开放的和平和的心态来加以对待。如反倾销问题,是应该认真对待,但不应该将其政治化,更不要过分地加以炒作,因为反倾销不等于贸易保护。反倾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正常且合法的一种手段,我们自己也在利用世贸组织的这一规则去反对别国的倾销。所以,遇到反倾销问题,对外报道心态要冷静。
近一个时期,中国媒体在对外经济报道上坚持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与矛盾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外经济报道的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世界也开始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对外经济报道中的政策考量
有人认为,对外经济报道涉及的只是经济问题,没有像政治或社会问题那样会触及到许多政策问题,因此常常忽视了经济报道中的政策因素。其实不然,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也有很强的政策性,搞得不好,同样会给国家的形象带来损害,在对外交往中处于被动。
目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法规顺势而生,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与对外开放有关,或者为海外投资者及受众所关注,或者直接关系到外资和外商的切身利益。因此,解读好中国的经济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为有意在中国投资或与中国有经济往来的商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可以对国际舆论及受众产生导向性的作用。
如前一时期西方媒体议论纷纷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对外报道这一问题时,要将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进行认真解读,做好释疑解惑工作。
当然,在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解读时,对有些问题,如外贸政策的调整、走出去战略、企业的海外并购、双边能源开发及合作项目等敏感问题的报道则要慎之又慎,有些还需要征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对外报道以及怎样进行报道,以避免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004年以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一些石油企业开始在海外寻求能源供应以保证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这本是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但被西方媒体指责为造成能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渲染为“中国的能源威胁”。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有其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作为中国的媒体在对能源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则必须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既要注意策略,又要把握好报道的度,勿做别人的“传声筒”或“扬声器”。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也是有教训的。前一时期,围绕着中国的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国内的某些媒体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报道文章,如《中国全球范围开展抢油大战触角已伸向美国地盘》、《美国人惊呼:哪里有石油哪里就冒出中国人》、《缺油之痛在中国蔓延》、《中国石油的“海外路线图”》等,这些报道很快被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作为指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重要论据,使中国成了油价上涨的“替罪羊”。
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国家有关部门立即作出反应,要求媒体不要过度炒作国内石油问题,点名批评他们的不当做法,称他们“把我国国际能源战略等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内情几乎全盘暴露于世”。并明确指出: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因为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难度大,敏感性强,宜多做少说,或只做不说。3
除对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解读外,还有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对外进行报道时也应十分注意,它虽然不涉及国家的经济政策问题,但确实与国际社会息息相关,同样具有政策上的考量以及报道口径上如何把握的问题。
如近年来中国对外已多次报道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的东线、中线因为是从长江下游和中游调水,在对外报道中需要注意的政策问题不是很多。而西线调水则不同,它因为涉及跨国流域开发的问题,因此在对外报道中就要特别地加以注意,搞得不好,就会影响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是属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工程,对外报道同样具有政策上的考量。如果我们掌握不好政策以及报道的口径,他人一旦将经济问题套上政治的光环,则不仅会引起有关国家政府的关注,甚至可能影响到我国国家的利益以及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注意中国经济领域对外报道中的政策考量同样是从事对外传播工作人员不可忽视的个重要问题。
经济报道故事化,巧用数字和图表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经济报道中通常会涉及一些数字以及政府部门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由于受众身在异国,没有亲身的感受,简单罗列数字他们是很难理解和阅读下去的。因此,如何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则是值得探讨和亟待改进的一个问题。
西方传媒正盛行着“新闻故事”的写作手法,即将新闻尽可能地故事化。这种处理方式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作方法就是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体”。它的新闻经济化已经十分明显,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的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的欢迎。4
目前,这种手法已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近年来,中国的媒体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也有人开始借鉴这种写法,尝试着从外国人能够理解和触摸的普通人、普通事、普通的生活细节讲起。这种关于人的命运的故事往往可以超越不同文化背景,容易与国外受众沟通。
当然,并非什么样的经济报道都一定要将其写成有趣的故事。一则简短的经济新闻就没有必要去刻意地寻找其中的故事,那样,只会让读者觉得报道拖泥带水,冗长复杂。一般而言,只有那种时效性不是很强,能以通讯特写、人物专访等深度报道的题材,采用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效果会更好,它不仅可以省去一些专业用语与枯燥乏味,而且可以使新闻报道增添趣味性和人情味,增加阅读的欲望。
说到对外经济报道,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要注意数字、图表和图片的运用。数字是经济报道中最直观、最富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事实,恰当地运用数字有时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一是切忌数字的滥用,二是没有数字。
例如,针对“中国威胁论”,在对外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就要善于运用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比较,比如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七国平均消耗的5.9倍,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由此说明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地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此外,在报道时,除了介绍中国的经济总量外,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人均的概念,比如,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虽然已经达到1000多美元,但只是美国的1/42,日本的1/44,在全球排名130多位。这些数字和客观对比,不仅具有新闻价值,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人们客观地把握中国的发展和实力,而且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学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图表和图片的配发也不容忽视。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通过线图、饼图、柱图、架构图等不同形态的图表,使抽象的规划具体化,枯燥的数字形象化,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将过于单调的版面变成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版面。
图片的功能也不可忽视,没有图片的版面,即使文章再精彩,也常常会略显缺憾,这一点平面媒体尤为突出。因此,好的图片,将会使文字报道更加深刻、鲜明、生动,产生好的视觉效果,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应该看到,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确定,发展的速度不会减慢。但有一点可以预见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误读不会很快地消失,要求西方国家平等地客观地看待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更不现实。在此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进一步地搞好经济对外报道,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力争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赢得国际社会和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么建国:资深对外媒体人士
参考文献:
1.2005年9月11日,中国新闻社总编辑郭招金在武汉“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的演讲,题目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信息”。
2.转引自2006年12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摩根威策尔(Morgen Witzel)的书评文章,题目是《一部鼓吹美中对抗的奇书》。
3.2005年第48期《新闻阅评》:《媒体不要炒作我能源企业向海外拓展情况》。
4.倪洪江:《透视经济事件的故事化报道如何故事化》。
(信息反馈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责编: 邓树林
毋庸讳言,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重大经济事件都会波及到中国,而中国任何有关经济发展的动向与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因此,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已成为关乎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对中国本身来说,做好经济对外报道,则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
存在着许多误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外报道有所加强,在某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方面有了一些突破,影响力有所扩大,但在国际舆论中,“西强我弱”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其经济活动已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许多经济问题,特别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反倾销等已然成为国际报道中的热点问题,在西方媒体上连篇累牍,有些甚至出现在重要版面及播出的黄金时段。
不可否认,西方媒体发出的大量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固然有一些积极的见解和真实的数字,有助于世界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但更多的报道则不那么准确,存在着许多误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经对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CNN等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行过统计,在一个季度里,按题目来说,负面的占一半,中性的占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按字数或按文章的长短计算,则90%以上是负面的。
在这些误读中,除民主政治、人权、宗教外,更多的则是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题材。在西方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有的认为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转型期,其未来的走势尚未确定,从而制造和鼓吹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有的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认为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巨大的经济竞争力将会吃掉其他国家“脚下的草”,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有的甚至绘声绘色地将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长画出了一条曲线,计算到哪一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将不够中国购买,片面地认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造成了世界资源的短缺。有的则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指责中国应该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负责任。
更有甚者,德国《明镜》周刊在2006年8月8日刊出了《巨人的决斗》的文章,渲染中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向美国发起了挑战。文章说:两国正在争夺就业岗位、能源资源和市场,但更多的是在争夺未来的世界统治权。1
2006年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彼得纳瓦罗撰写了一本名为《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The Coming China Wars)。在这本书中,他更是公开地鼓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如今已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他认为:“中国廉价制造业产品的流入问题、仿冒和盗版问题、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每一个单独的问题,中国政府都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都与中国试图取得全球经济主导地位有关”。2
正是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种种误读,从而在世界舆论中形成一个对中国不利的“舆论场”。加之国外受众普遍缺乏了解中国资讯的正常渠道,很难接触到有关中国的第一手材料,甚至连一些国家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体上是来源于欧美的主流媒体。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所了解和认知的中国是一个被西方媒体“过滤”了的中国,是一个不完整也是不真实的中国,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引导了他们的思维和判断。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呈现在国外受众面前的形象十分复杂,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误读之所以没有完全消失,除了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其他国家形成的冲击也是现实存在的,因而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兴起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但是,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国的媒体在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尚未能够把握住先机和主动,去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此外,我们对外传播的力度不够,渠道和手段有限,尚没有学会“中国的立场,国际的表达”,使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事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全面而又客观地报道中国经济
西方公众对中国的种种误读是西方媒体影响的结果,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地做好经济对外报道。根据新闻事实,客观准确、全面地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告诉世人,从而赢得国际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当前西方媒体有意夸大中国经济实力的舆论氛围中,要做好经济对外报道,就应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实事求是,以事实说话。如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当国际油价出现较为剧烈的向上波动时,一些西方国家的官员和媒体便拿中国说事,他们发表了大量立场各异的言论,并煞有其事地提出了“中国能源威胁论”。对于这些,我们不要去迎合或直接与西方的媒体进行论争,而应客观报道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事实,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确实对能源的需求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对外报道时,要讲清楚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个能源生产大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同时,也要告诉受众,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此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多报道一些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的政策及做法,用事实说明,中国不会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重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而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诚然,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方针,并不意味着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只能讲好的、光明的一面,而不能涉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西方的新闻报道理念中特别讲究报道的平衡性,即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国外受众从中国的经济报道中通常是想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单纯地想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因此,对于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由于利益格局调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没有必要回避,因为不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而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成就说透,问题说清楚,国外受众就有可能了解到一个全面而又真实的中国。
此外,对于西方主流媒体的一些关于中国的负面经济新闻,也应以开放的和平和的心态来加以对待。如反倾销问题,是应该认真对待,但不应该将其政治化,更不要过分地加以炒作,因为反倾销不等于贸易保护。反倾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正常且合法的一种手段,我们自己也在利用世贸组织的这一规则去反对别国的倾销。所以,遇到反倾销问题,对外报道心态要冷静。
近一个时期,中国媒体在对外经济报道上坚持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与矛盾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外经济报道的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世界也开始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对外经济报道中的政策考量
有人认为,对外经济报道涉及的只是经济问题,没有像政治或社会问题那样会触及到许多政策问题,因此常常忽视了经济报道中的政策因素。其实不然,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也有很强的政策性,搞得不好,同样会给国家的形象带来损害,在对外交往中处于被动。
目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法规顺势而生,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与对外开放有关,或者为海外投资者及受众所关注,或者直接关系到外资和外商的切身利益。因此,解读好中国的经济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为有意在中国投资或与中国有经济往来的商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可以对国际舆论及受众产生导向性的作用。
如前一时期西方媒体议论纷纷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对外报道这一问题时,要将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进行认真解读,做好释疑解惑工作。
当然,在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解读时,对有些问题,如外贸政策的调整、走出去战略、企业的海外并购、双边能源开发及合作项目等敏感问题的报道则要慎之又慎,有些还需要征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对外报道以及怎样进行报道,以避免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004年以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一些石油企业开始在海外寻求能源供应以保证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这本是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但被西方媒体指责为造成能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渲染为“中国的能源威胁”。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有其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作为中国的媒体在对能源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则必须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既要注意策略,又要把握好报道的度,勿做别人的“传声筒”或“扬声器”。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也是有教训的。前一时期,围绕着中国的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国内的某些媒体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报道文章,如《中国全球范围开展抢油大战触角已伸向美国地盘》、《美国人惊呼:哪里有石油哪里就冒出中国人》、《缺油之痛在中国蔓延》、《中国石油的“海外路线图”》等,这些报道很快被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作为指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重要论据,使中国成了油价上涨的“替罪羊”。
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国家有关部门立即作出反应,要求媒体不要过度炒作国内石油问题,点名批评他们的不当做法,称他们“把我国国际能源战略等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内情几乎全盘暴露于世”。并明确指出: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因为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难度大,敏感性强,宜多做少说,或只做不说。3
除对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解读外,还有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对外进行报道时也应十分注意,它虽然不涉及国家的经济政策问题,但确实与国际社会息息相关,同样具有政策上的考量以及报道口径上如何把握的问题。
如近年来中国对外已多次报道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的东线、中线因为是从长江下游和中游调水,在对外报道中需要注意的政策问题不是很多。而西线调水则不同,它因为涉及跨国流域开发的问题,因此在对外报道中就要特别地加以注意,搞得不好,就会影响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即使是属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工程,对外报道同样具有政策上的考量。如果我们掌握不好政策以及报道的口径,他人一旦将经济问题套上政治的光环,则不仅会引起有关国家政府的关注,甚至可能影响到我国国家的利益以及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注意中国经济领域对外报道中的政策考量同样是从事对外传播工作人员不可忽视的个重要问题。
经济报道故事化,巧用数字和图表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经济报道中通常会涉及一些数字以及政府部门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由于受众身在异国,没有亲身的感受,简单罗列数字他们是很难理解和阅读下去的。因此,如何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则是值得探讨和亟待改进的一个问题。
西方传媒正盛行着“新闻故事”的写作手法,即将新闻尽可能地故事化。这种处理方式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作方法就是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体”。它的新闻经济化已经十分明显,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的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的欢迎。4
目前,这种手法已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近年来,中国的媒体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也有人开始借鉴这种写法,尝试着从外国人能够理解和触摸的普通人、普通事、普通的生活细节讲起。这种关于人的命运的故事往往可以超越不同文化背景,容易与国外受众沟通。
当然,并非什么样的经济报道都一定要将其写成有趣的故事。一则简短的经济新闻就没有必要去刻意地寻找其中的故事,那样,只会让读者觉得报道拖泥带水,冗长复杂。一般而言,只有那种时效性不是很强,能以通讯特写、人物专访等深度报道的题材,采用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效果会更好,它不仅可以省去一些专业用语与枯燥乏味,而且可以使新闻报道增添趣味性和人情味,增加阅读的欲望。
说到对外经济报道,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要注意数字、图表和图片的运用。数字是经济报道中最直观、最富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事实,恰当地运用数字有时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一是切忌数字的滥用,二是没有数字。
例如,针对“中国威胁论”,在对外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就要善于运用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比较,比如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七国平均消耗的5.9倍,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由此说明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地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此外,在报道时,除了介绍中国的经济总量外,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人均的概念,比如,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虽然已经达到1000多美元,但只是美国的1/42,日本的1/44,在全球排名130多位。这些数字和客观对比,不仅具有新闻价值,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人们客观地把握中国的发展和实力,而且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学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图表和图片的配发也不容忽视。在对外经济报道中,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通过线图、饼图、柱图、架构图等不同形态的图表,使抽象的规划具体化,枯燥的数字形象化,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将过于单调的版面变成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版面。
图片的功能也不可忽视,没有图片的版面,即使文章再精彩,也常常会略显缺憾,这一点平面媒体尤为突出。因此,好的图片,将会使文字报道更加深刻、鲜明、生动,产生好的视觉效果,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应该看到,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确定,发展的速度不会减慢。但有一点可以预见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误读不会很快地消失,要求西方国家平等地客观地看待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更不现实。在此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进一步地搞好经济对外报道,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力争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赢得国际社会和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么建国:资深对外媒体人士
参考文献:
1.2005年9月11日,中国新闻社总编辑郭招金在武汉“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的演讲,题目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信息”。
2.转引自2006年12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摩根威策尔(Morgen Witzel)的书评文章,题目是《一部鼓吹美中对抗的奇书》。
3.2005年第48期《新闻阅评》:《媒体不要炒作我能源企业向海外拓展情况》。
4.倪洪江:《透视经济事件的故事化报道如何故事化》。
(信息反馈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责编: 邓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