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言文学承载着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在教育领域,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的传承与弘扬。本文主要从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遇到的冲击出发,思考与探索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 汉语言文学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65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策略可引导学生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品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一、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自身面临的困境
汉语言文学既包括古代汉语言文学,也包括现代汉语言文学。其中,古代汉语言文学承载着我国厚重的古典历史文化,很多内容都以古汉语为重,也就使得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缺乏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熏陶的情况下,难以真正读懂古代汉语言文学内容。部分学生即使会精心去研读,也依然难以完全掌握古汉语的真正内涵,导致古书中渗透其中的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或理念无法传达给学生。而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学工作与正常轨道相偏离,难以达到传承与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渗透其中的精髓文化。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遇到的外国语言冲击
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依然存在外语学习时间比重更大的问题,学生都朝着考学、进修、求职、面试所需的外语能力去学习,难以将精力投放在汉语言文学上。这是国内汉语言文学教学不得不重视的外国语言冲击,但也因此要注意反省[1]: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缺乏趣味化,机械化、被动化特征比较鲜明,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自我成长平台。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加大古典文学教育的力度
中国始终是被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语言文化是活着的语言文化,具有极大的弘扬价值。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古典语言文学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词赋的品读、鉴赏与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汉语言的创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这一图书进行品读,让学生学会站在独特的角度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诗意解读,拓宽其自身对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并深度理解文化认同理念。该图书主要以我国古代文学文体演进阶段作为整体单元,以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等多个文学特征鲜明的章节为单元内容,利于让学生站在历史、音乐、书法甚至建筑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多维的人文观照。而且此图书每章节都会有延伸思考、知识典故拓展练习以及相应章节最新研究动态等内容,打破了传统古典文学限阈,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二)提高现代文学教育的深度
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倾向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探索能力,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新课标深入落实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从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两个方面下工夫,将现代先进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可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积极组织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讲座,将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实践工作能力真正兼顾融合,让汉语言文学真正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正面的情感意识占据其情感世界,激发与调动其学习动力,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自主地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2]。需要注重的是,古汉语、古文言文、古诗词以及现代文学都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学校应该视其需求而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将优秀的历史、文化、人文、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元素都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融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综合性人才。
(三)应对外国语言冲击的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始终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及发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也打破了汉语言文学的工具性被弱化了的困境,也是应对外国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冲击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汉语言文本的解读与掌握,做好精神培养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一起走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学习的误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品质,真正学好汉语言文学。
三、结束语
作为教师,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教导责任,深刻反省与发现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及时予以调整,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创新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达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2]次旺罗布.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創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6):95-95.
【关键词】新形势 汉语言文学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65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策略可引导学生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品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一、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自身面临的困境
汉语言文学既包括古代汉语言文学,也包括现代汉语言文学。其中,古代汉语言文学承载着我国厚重的古典历史文化,很多内容都以古汉语为重,也就使得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缺乏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熏陶的情况下,难以真正读懂古代汉语言文学内容。部分学生即使会精心去研读,也依然难以完全掌握古汉语的真正内涵,导致古书中渗透其中的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或理念无法传达给学生。而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学工作与正常轨道相偏离,难以达到传承与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渗透其中的精髓文化。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遇到的外国语言冲击
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依然存在外语学习时间比重更大的问题,学生都朝着考学、进修、求职、面试所需的外语能力去学习,难以将精力投放在汉语言文学上。这是国内汉语言文学教学不得不重视的外国语言冲击,但也因此要注意反省[1]: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缺乏趣味化,机械化、被动化特征比较鲜明,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自我成长平台。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加大古典文学教育的力度
中国始终是被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语言文化是活着的语言文化,具有极大的弘扬价值。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古典语言文学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词赋的品读、鉴赏与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汉语言的创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这一图书进行品读,让学生学会站在独特的角度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诗意解读,拓宽其自身对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并深度理解文化认同理念。该图书主要以我国古代文学文体演进阶段作为整体单元,以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等多个文学特征鲜明的章节为单元内容,利于让学生站在历史、音乐、书法甚至建筑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多维的人文观照。而且此图书每章节都会有延伸思考、知识典故拓展练习以及相应章节最新研究动态等内容,打破了传统古典文学限阈,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二)提高现代文学教育的深度
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倾向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探索能力,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新课标深入落实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从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两个方面下工夫,将现代先进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可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积极组织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讲座,将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实践工作能力真正兼顾融合,让汉语言文学真正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正面的情感意识占据其情感世界,激发与调动其学习动力,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自主地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2]。需要注重的是,古汉语、古文言文、古诗词以及现代文学都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学校应该视其需求而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将优秀的历史、文化、人文、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元素都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融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综合性人才。
(三)应对外国语言冲击的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始终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及发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也打破了汉语言文学的工具性被弱化了的困境,也是应对外国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冲击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汉语言文本的解读与掌握,做好精神培养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一起走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学习的误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品质,真正学好汉语言文学。
三、结束语
作为教师,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教导责任,深刻反省与发现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及时予以调整,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创新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达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2]次旺罗布.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創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6):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