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过后,在金融全球化进程逐步推进还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目前被视作国内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本文在全新的观点下对绿色信贷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研究其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推动效果,以此帮助商业银行寻找全新的利润获取途径,开展经济结构优化。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盈利性
一、绿色信贷和商业银行盈利之间的关系
绿色信贷属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金融支持方案,根据实践表明,在统筹区域经济上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有序转型。参考当前国内发展的客观情况,实施绿色信贷对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积极作用,尤其涉及到以下幾点:
(一)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途径
目前,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中存在一些审核流程,其中或许涉及到融资租赁、信托等相关活动,又考虑到绿色信贷属于相对专业化且新颖的业务形式,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业务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产品创新性,基于此,有利于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途径,提高收入多样性,实现盈利结构升级。
(二)控制银行风险
风险属于商业银行在放贷环节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通常将不良贷款视作核心。若企业由于环保因素导致破产,很容易使得借款人的财务系统受到消极影响,以此引起还贷能力上的下滑,这又将让银行的坏账率出现显著的上升。如果相关贷款额度能够投入到节能环保项目当中,则可以产生更好的效益。
(三)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国内在环保领域提出的大量积极性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已经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明显的倾斜,绿色信贷额度也在持续提高,有利于国内社会的有效转型,同步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将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出现同步调整,这最终会体现为盈利能力上的提升。
二、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不足
(一)业务情况公开制度存在局限
借助对比国外银行信息披露体系,能够明确了解到在绿色信贷业务的信息披露目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国外披露手段借助总量指标跟相对指标的有机统一,国内则过度关注总量指标的重要性,对指标仅起到辅助作用。另外,国外权威的信息披露机构曾经阐述过银行信息披露的具体条件,其中提到务必要有第三方作为见证,有利于保障最终的信息披露质量,不过国内的《绿色信贷指引》中,认为审计的条件为“必要的情况下”,并非强制性要求,这使得信息披露的影响力严重下降;第三,从透明度的角度上而言,国外强调完整的执行以及案例阐述,国内则在这方面过于形式化。
(二)风险评估标准和程序不完善
绿色信贷跟常规信贷业务具有相似性,项目投放前期应该展开完整的审核以及调研,评估其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不过和常规信贷项目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考虑到绿色信贷项目包含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复杂性,一般涉及到多种领域,同时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这使得审核工作存在一定阻碍。银行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另外,市场里也缺乏相对完善的技术评估服务体系,这一情况导致银行很容易丧失部分优质绿色信贷项目的投资机会。
从信贷审批的角度上来讲,需要组建将企业环境表现当做核心的制度。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通常参考不同的客观条件来规划适用于自身机构的信贷审批模式,缺乏完整的标准以及规范来执行,一定程度上导致绿色信贷在实施环节存在不可控性,进一步使得银行或许在追求社会效应的倾向下,很难从实际中贯彻绿色信贷的根本目的。
(三)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从绿色信贷的政策角度而言,若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缺乏对绿色信贷的重视,相关制度以及措施执行不到位,会导致绿色信贷业务的支持效果明显不足。从银行机构而言,相关机构的业绩考核过度关注经济指标,环保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起到显著的影响。另外,考虑到绿色信贷市场的利益关联方比较复杂,地方政府尚未引起强烈的关注,通常缺乏统一且和市场情况相吻合的激励方案,具有浓烈的地方保护主义,过度关注经济指标和政绩,过于支持税收权重较高的传统“两高一剩”产业,甚至有部分指令性贷款等现象,这不利于绿色信贷的稳定发展。
三、提升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性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完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
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有利于彰显企业参与环保事务的信心以及责任感,这类企业通常能够在经营环节考虑到不同利益方的权益,相对而言更加重视投资者以及政府等各种群体需求。同时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局限性以及污染事件的影响,利益关联方对企业的重视角度突破了传统财务绩效的局限性,目前已经涉及到环境和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所以,进信息披露能够让企业跟投资者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环境信息披露在打造企业商誉价值的过程中也存在积极作用,可以降低部分融资阻碍。
(二)加强绿色信贷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应该参考客观条件构建适用于机构自身的审查部门,尤其要招募专业人士参与相关的管理事务,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上要求比较复杂,审核环节也普遍需要进行环境背景调研,这一流程对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需要对借贷人展开社会风险的综合研究,贷后监控也尤为关键,专业人员应该尽量收集丰富的客户信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开发大量适用于不同客户的绿色信贷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考虑到环境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完善的风险预警模式,结合有效的监控手段,来提前防范以及管理可能存在的大量信贷风险。
(三)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激励政策
绿色信贷对国内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不过从银行业务的角度来讲,绿色信贷无法实现强烈的盈利贡献。所以,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有关机构要借助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模式来提高相关机构参与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考虑到绿色信贷业务的回报率明显不足,但是商业银行又将盈利当成运营目标,所以参与绿色信贷业务的热情有待提升。政府要参考这一情况,发布有效的财政补贴措施,对参与节能减排的机构提出税收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开嘉奖做出重大贡献的银行机构,这有利于实现绿色信贷业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徐胜,赵欣欣,姚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02)
[2]连莉莉.绿色信贷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基于绿色企业与“两高”企业的对比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05)
[3]杨峰,秦靓.我国绿色信贷责任实施模式的构建[J].政法论丛,2019(12).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盈利性
一、绿色信贷和商业银行盈利之间的关系
绿色信贷属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金融支持方案,根据实践表明,在统筹区域经济上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有序转型。参考当前国内发展的客观情况,实施绿色信贷对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积极作用,尤其涉及到以下幾点:
(一)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途径
目前,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中存在一些审核流程,其中或许涉及到融资租赁、信托等相关活动,又考虑到绿色信贷属于相对专业化且新颖的业务形式,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业务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产品创新性,基于此,有利于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途径,提高收入多样性,实现盈利结构升级。
(二)控制银行风险
风险属于商业银行在放贷环节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通常将不良贷款视作核心。若企业由于环保因素导致破产,很容易使得借款人的财务系统受到消极影响,以此引起还贷能力上的下滑,这又将让银行的坏账率出现显著的上升。如果相关贷款额度能够投入到节能环保项目当中,则可以产生更好的效益。
(三)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国内在环保领域提出的大量积极性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已经在节能减排领域具有明显的倾斜,绿色信贷额度也在持续提高,有利于国内社会的有效转型,同步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将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出现同步调整,这最终会体现为盈利能力上的提升。
二、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不足
(一)业务情况公开制度存在局限
借助对比国外银行信息披露体系,能够明确了解到在绿色信贷业务的信息披露目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国外披露手段借助总量指标跟相对指标的有机统一,国内则过度关注总量指标的重要性,对指标仅起到辅助作用。另外,国外权威的信息披露机构曾经阐述过银行信息披露的具体条件,其中提到务必要有第三方作为见证,有利于保障最终的信息披露质量,不过国内的《绿色信贷指引》中,认为审计的条件为“必要的情况下”,并非强制性要求,这使得信息披露的影响力严重下降;第三,从透明度的角度上而言,国外强调完整的执行以及案例阐述,国内则在这方面过于形式化。
(二)风险评估标准和程序不完善
绿色信贷跟常规信贷业务具有相似性,项目投放前期应该展开完整的审核以及调研,评估其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不过和常规信贷项目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考虑到绿色信贷项目包含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复杂性,一般涉及到多种领域,同时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这使得审核工作存在一定阻碍。银行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另外,市场里也缺乏相对完善的技术评估服务体系,这一情况导致银行很容易丧失部分优质绿色信贷项目的投资机会。
从信贷审批的角度上来讲,需要组建将企业环境表现当做核心的制度。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通常参考不同的客观条件来规划适用于自身机构的信贷审批模式,缺乏完整的标准以及规范来执行,一定程度上导致绿色信贷在实施环节存在不可控性,进一步使得银行或许在追求社会效应的倾向下,很难从实际中贯彻绿色信贷的根本目的。
(三)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从绿色信贷的政策角度而言,若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缺乏对绿色信贷的重视,相关制度以及措施执行不到位,会导致绿色信贷业务的支持效果明显不足。从银行机构而言,相关机构的业绩考核过度关注经济指标,环保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起到显著的影响。另外,考虑到绿色信贷市场的利益关联方比较复杂,地方政府尚未引起强烈的关注,通常缺乏统一且和市场情况相吻合的激励方案,具有浓烈的地方保护主义,过度关注经济指标和政绩,过于支持税收权重较高的传统“两高一剩”产业,甚至有部分指令性贷款等现象,这不利于绿色信贷的稳定发展。
三、提升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性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完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
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有利于彰显企业参与环保事务的信心以及责任感,这类企业通常能够在经营环节考虑到不同利益方的权益,相对而言更加重视投资者以及政府等各种群体需求。同时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局限性以及污染事件的影响,利益关联方对企业的重视角度突破了传统财务绩效的局限性,目前已经涉及到环境和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所以,进信息披露能够让企业跟投资者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环境信息披露在打造企业商誉价值的过程中也存在积极作用,可以降低部分融资阻碍。
(二)加强绿色信贷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应该参考客观条件构建适用于机构自身的审查部门,尤其要招募专业人士参与相关的管理事务,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上要求比较复杂,审核环节也普遍需要进行环境背景调研,这一流程对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需要对借贷人展开社会风险的综合研究,贷后监控也尤为关键,专业人员应该尽量收集丰富的客户信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开发大量适用于不同客户的绿色信贷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考虑到环境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完善的风险预警模式,结合有效的监控手段,来提前防范以及管理可能存在的大量信贷风险。
(三)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激励政策
绿色信贷对国内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不过从银行业务的角度来讲,绿色信贷无法实现强烈的盈利贡献。所以,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有关机构要借助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模式来提高相关机构参与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考虑到绿色信贷业务的回报率明显不足,但是商业银行又将盈利当成运营目标,所以参与绿色信贷业务的热情有待提升。政府要参考这一情况,发布有效的财政补贴措施,对参与节能减排的机构提出税收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开嘉奖做出重大贡献的银行机构,这有利于实现绿色信贷业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徐胜,赵欣欣,姚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02)
[2]连莉莉.绿色信贷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基于绿色企业与“两高”企业的对比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05)
[3]杨峰,秦靓.我国绿色信贷责任实施模式的构建[J].政法论丛,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