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目标与情境统一问题分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n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规律上不单纯是学生循序渐进理解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众多个体生命修养身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阅读目标同情境进行统一,将有助于帮助学生产生阅读教学同身心灵魂相融合的效果,最终达到优化阅读理解的目标,而具体操作则需要在下述三个方面进行。
  一、阅读目标的确定
  首先,阅读目标的确认是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大阅读的环境下,我们应当认识到,阅读教学目标一方面固然在于学生知识面拓展,另一方面也在于学生内心世界的深化与丰富。也可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引导教学过程的指路明灯,更是评析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为此,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给予明确目标,并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协调,用更合理的手段使二者相融合。而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如知识储量、能力素质、生活经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的区别,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引导,以利于替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真正优化阅读能力。
  二、阅读情境的生成
  教师应当利用更加积极有效的办法,促进阅读情境的生成,使学生参与方式得到变革。这是因为学生应当作为主体融入到课堂阅读教学环境中来,而阅读教学亦应在内容及方法等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扩展性理解,避免提前限制约束学生的思维。课堂阅读情境的生成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用问题来带动情境,也可以用故事来引发情境,总之需要让情境创设有更广泛的触及面,保证学生得以认真思考与阅读有关的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阅读目标。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时接触到《桥》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境,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即给学生讲述声情并茂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在面汹涌狂奔的洪水时,他以沉稳的气度、坚强的毅力、高风亮节的精神,把村民们带到跨越生存和死亡的生命之桥上。在万分危急的時候,老人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自己置于死亡的危险之下,用血肉之躯为人们构建起一座生命之桥、不朽之桥。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接下来共同看看课文里写了什么?教师用自己富于情感的声音,向学生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情境里面去,同时也增强了大家学习的兴趣。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尤其是找到环境描写的句子,像“像泼,像倒”,“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等,使学生在具体描写中感受到村民所遇到的危险,从而更深刻体会老汉的伟大与威严、无私与冷静。由此达到以情境带动过程,从过程直指目标,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多个方面取得全面的进步。
  三、阅读方式的带动
  若想让小学语文阅读目标和情境处在更加协调统一的效果,教师还需要注意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方式。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了解到:无论任课教师还是一般学生,均认为情境和目标之间并不直接相关联,二者需要有一种合理的阅读方式作为沟通纽带,也就是建立于情境、指向于目标的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按照学生阅读水平提升的要求,考虑到课文内容的区别,把课文划分为若干类型,使之得到不同方式的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模型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思路及具体方法。考虑到有时小学阅读课堂浮躁化问题的突出,特别是有个别教师未能注意教学目标同教学情境的实质关联,这种阅读方式的带动更显必要。比如教师若要保证课堂讨论效果的优化,即需要各个小组在面对阅读内容时,得到差异化的讨论方案,使不同学生皆有可能依讨论要求而形成独特的观点,而非随大流、懵懵懂懂地度过讨论环节。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小组讨论思路、讨论结果加以随时纠正,以开放的观念、协同的态度引导学生,并于其中穿插更具现代意识的讨论策略。比如在接触到《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时,为了保证目标与情境的统一,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的办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精心制作的图片及动画视频资料等,使学生产生兴趣,接下来使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巨人、男孩等,让大家在角色扮演的情况下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感受童话氛围,达到预期目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语文课程标准里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对于教师来讲,尚需要在具体实施策略中,融入目标与情境相统一的思考,以保证学生达到延伸阅读及探索阅读的流畅性,让学生得以自主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带动个性的全面发展。
  吕继美,范琦,山东平邑县实验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学专业课程实验考试方法。方法:根据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所占比例,设置教学实验考试,同时把实验考试的成绩分成实验平时成绩、研究设计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等几个部分。结果:把实验考试分散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考虑平时参加实验的情况,同时又兼顾学生真正掌握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科研设计的考核。结论:设置实验考试用成绩杠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和完成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
19世纪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使得数百万人涌向那里淘金。17岁的小农女雅姆尔也在其中。一时间,加州的淘金人水源奇缺、生活艰难。大多数人没有淘到金,小雅姆尔也没有,不过细心
课堂教学的进行时空是现场生成的,而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课堂生成,巧妙引导,才能取得节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效果。首先要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教”向“学”的转化,使“教路”“学路”化,“教法”“学法”化。这就需要一個十分重要的中介环节,那便是化“教”为“导”。叶圣陶先生曾经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不是“包”,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更
期刊
最近,看到一个“看人下菜”的故事,挺有趣儿.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饭店,买卖很是兴隆.一天,进来一位拉板车的车夫,要了一大碗烩面.老板给他做了满满一大碗,中间面条多得鼓了起
在新课改理念提出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并且,将其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使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同时还能够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种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必要的作业也可以保证学生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知识的内化,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当中,许多学生对于作业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并不愿意做作业。同时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采用完全固定的形式,并不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期,思维发育还没成熟,小学生的赏析能力还有限,不能仅针对一个文本进行无参照性的艺术赏析,教师需要将其放入两个文本或多个文本当中,引导其针对体裁、题材、手法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获得所学文本关于体裁、题材、艺术手法的特点,从而进行准确的赏析。另一方面,对比阅读扩展了小学生的阅读量,对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进行对比阅读教学。  一、进
期刊
有个秀才租赁和尚的房子读书,实际上是假借读书之名,终日游览罢了。一天,秀才忽然中午回房,招呼书童取书来。书童取来《左传》,秀才看了一眼,说:“低。”又取来《汉书》,秀才瞥了一眼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
【摘要】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课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现代传感技术及不确定度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及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 现代传感技术 不确定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01-02    1 引言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