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一种天赋。当然,托尔斯泰、莎士比亚、萨尔曼拉什迪及伊莎贝尔阿连德这些大师之所以如此突出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赋,一种来自性格、阅历及信仰的天资。但是,准确地操控写作文字这种能力则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和其他所有技巧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但确切来说,它又与其他技巧不一样。由于我们写作所用的词语跟我们思考所用的词是一样的,因而培养好的写作能力所收获的就不单单是写作技巧了。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即组织论据、以让人信服的方式构建议题并将不相干的事实组织编排为一个完整流畅的完整故事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知识积累
一、 为什么鼓励学生写作、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能够主动提高逻辑能力,高屋建瓴和概括能力,这是和阅读相反的过程。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拥有的知识,提高语言的流畅度,表达方式,文章结构。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概括能力可能会达不到要求。比较容易出问题就是概括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偏离主要内容。但在写每一章的时候,就顺着主线来做要点的提纯和概括,随着不断提炼和总结,概括能力就慢慢提升上来了。写作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谈吐发生了改变,演讲更加有条理,并且能够首尾呼应。写作是传递知识的形式,它是未来年轻人的指路明灯。相较于声音的抑扬顿挫,写作虽然没有声音和视觉效果文字的表现力也许不如声音悦耳,相较于电影电视突出的视觉效果,文字的表现力也许不如和电视那么直观。然而,最重要的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既可以保存很久,也更容易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传阅,一代代流传下去。个人的成长在于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在碰撞,或者很多生命在碰撞,每个人都带着他背后的知识、阅历、见解和智慧,同时也带着他的局限和不足。当生命在一起去碰撞知识的时候,它会产生新的火花,因为别人的一些见解会激励你的思维,使你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和突破,或者使你看到你的一些局限和不足。
刚刚接触寫作的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或者害怕作文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他们为了应付只能搜肠刮肚、胡编乱造,甚至随手拿来作文选照搬拷贝,文章内容空洞、虚假、乏味,缺少童真童趣、真话真情,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无内容可写,自然头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最感到困难的是怎样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一旦解决素材问题,那学生作文自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二、 如何有效地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 进行大量的文学背诵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有则外国谚语则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诗警钟、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无疑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二) 大量阅读,善于吸收,在作品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大量的写作实例也证明:阅读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得间接经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作家都在自觉、频繁地使用阅读这种手段去撷取素材,广泛阅读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对于肩负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来说,主要通过阅读名家名作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学生通过阅读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还可以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甚至网络上的优秀文章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这些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
(三) 倡导学生从关注逻辑开始培养能力
写作的本质,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而不是用千年不变的论据,凑上名人的一家之言,混合成无意义的俗套语言。
平克特别关注写作的逻辑。他说,导致文章晦涩难懂的核心问题不是语法,而是思想与写作的逻辑。
写作是带读者去看自己想要呈现的东西。作者要自觉地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文章的结构与表述,不能忽视背景信息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文章逻辑结构不合理,段落主题不明确,段落与段落之间、上句与下句之间连接不清,整个文章连在一起让人感觉焦点模糊,支离破碎,是造成文章令人费解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读者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核心思想。没有哪个句子是一座孤岛,它们相互联系,它们都包含连着其他文字块的链接。一个句子可以阐释、描述或总结前一句。一个主题或话题可以贯穿大段文字。这些关系从一棵树的枝干搭到另一棵树的枝干,平克将其称为“连贯之弧”。
总之,学生要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教师的指导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品读优秀作品丰富人生经历和体验。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多种渠道,用不同的方法发现、搜集和整理素材,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茂才.当代教育科学.CSSCI,2013(6).
[2]肖静芬.学科教育.CSSCI,2003(5).
[3]王荣生.上海教育科研.CSSCI,2008(3).
[4]曹茂才.教育探索.CSSCI,2007(4).
作者简介:
王一名,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写作能力;阅读;知识积累
一、 为什么鼓励学生写作、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能够主动提高逻辑能力,高屋建瓴和概括能力,这是和阅读相反的过程。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拥有的知识,提高语言的流畅度,表达方式,文章结构。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概括能力可能会达不到要求。比较容易出问题就是概括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偏离主要内容。但在写每一章的时候,就顺着主线来做要点的提纯和概括,随着不断提炼和总结,概括能力就慢慢提升上来了。写作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谈吐发生了改变,演讲更加有条理,并且能够首尾呼应。写作是传递知识的形式,它是未来年轻人的指路明灯。相较于声音的抑扬顿挫,写作虽然没有声音和视觉效果文字的表现力也许不如声音悦耳,相较于电影电视突出的视觉效果,文字的表现力也许不如和电视那么直观。然而,最重要的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既可以保存很久,也更容易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传阅,一代代流传下去。个人的成长在于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在碰撞,或者很多生命在碰撞,每个人都带着他背后的知识、阅历、见解和智慧,同时也带着他的局限和不足。当生命在一起去碰撞知识的时候,它会产生新的火花,因为别人的一些见解会激励你的思维,使你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和突破,或者使你看到你的一些局限和不足。
刚刚接触寫作的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或者害怕作文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感觉没有东西可写。他们为了应付只能搜肠刮肚、胡编乱造,甚至随手拿来作文选照搬拷贝,文章内容空洞、虚假、乏味,缺少童真童趣、真话真情,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无内容可写,自然头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最感到困难的是怎样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一旦解决素材问题,那学生作文自然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二、 如何有效地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 进行大量的文学背诵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有则外国谚语则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将名诗警钟、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无疑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二) 大量阅读,善于吸收,在作品中积累素材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大量的写作实例也证明:阅读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得间接经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作家都在自觉、频繁地使用阅读这种手段去撷取素材,广泛阅读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对于肩负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来说,主要通过阅读名家名作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学生通过阅读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还可以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甚至网络上的优秀文章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这些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
(三) 倡导学生从关注逻辑开始培养能力
写作的本质,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而不是用千年不变的论据,凑上名人的一家之言,混合成无意义的俗套语言。
平克特别关注写作的逻辑。他说,导致文章晦涩难懂的核心问题不是语法,而是思想与写作的逻辑。
写作是带读者去看自己想要呈现的东西。作者要自觉地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文章的结构与表述,不能忽视背景信息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文章逻辑结构不合理,段落主题不明确,段落与段落之间、上句与下句之间连接不清,整个文章连在一起让人感觉焦点模糊,支离破碎,是造成文章令人费解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读者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核心思想。没有哪个句子是一座孤岛,它们相互联系,它们都包含连着其他文字块的链接。一个句子可以阐释、描述或总结前一句。一个主题或话题可以贯穿大段文字。这些关系从一棵树的枝干搭到另一棵树的枝干,平克将其称为“连贯之弧”。
总之,学生要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教师的指导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品读优秀作品丰富人生经历和体验。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多种渠道,用不同的方法发现、搜集和整理素材,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茂才.当代教育科学.CSSCI,2013(6).
[2]肖静芬.学科教育.CSSCI,2003(5).
[3]王荣生.上海教育科研.CSSCI,2008(3).
[4]曹茂才.教育探索.CSSCI,2007(4).
作者简介:
王一名,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