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力鸟”与心理学的应用
19世纪末,欧美大学开始设置心理学专业,从此有了“心理学学士”这个文凭。现在我要问的是——在活着的“心理学学士”中,谁的名气最大?
呵呵,不要去考虑那些专业心理学家,答案是现任皇家马德里足球队主教练穆里尼奥。他是里斯本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学士。和那些去体育学院进修、镀金的教练们不同,穆里尼奥在那里读的本科,系统地学习了几年教育心理学。后来他还娶了一位心理学硕士作老婆,组成了一个“心理学家庭”!
2D02年,穆里尼奥在波尔图队开始了自己第一个完整的执教赛季。从那以后,只要他完整地执教过一个赛季,总能拿到至少一个冠军。当然,在足球圈里,卡佩罗、弗格森等教练也能做到轻松夺冠。但穆里尼奥还有一个更惊人的记录:从那年开始,他辗转了三个国家,执教三只球队,全部主场不败。这已经超越了胜负的范畴,只能形容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
如今,足球界人士提到穆里尼奥时,很少有人赞美他的技战术。穆里尼奥带的球队往往被贬为“丑陋球队”,“肌肉男球队”。人们强调的只是他能给一支球队注入坚韧的精神气质。穆里尼奥花了三年时间,让过去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国际米兰拥有了这种精神气质。而在他离任几年后,切尔西队仍然在赛场上延续着这种精神气质。
于是,这位被称为“魔力鸟”的教练给人的感觉像是个“政委”,而不是司令员。同时,记者们还津津乐道他在场外与对手挑起的那些心理战,他总是能从这些言论战里获得好处。
简言之,穆里尼奥的成功往往被看成是某些心理技巧的成功,甚至是巫术般的成功,而不是正经八百足球技战术的成功。那些埋头于技战术的“本分”教练瞧不上这种成功,但又不得不看着他一路夺冠下去。
身为教育心理学学士,穆里尼奥肯定会在训练和指挥比赛时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只不过记者们对这些细节几乎没有报道,我也无法猜测他究竟是怎么做的。一方面体育心理训练的内容几乎都不在训练场上进行,记者们看不到。另一方面许多心理技巧要融入平时工作中进行,而不是单独抽出来运用。记者们就是看到了,也未必知道那和心理学有关。不管怎样,大家都猜测穆帅是在用心理学来支持起自己的事业。
穆里尼奥的成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心理学知识究竟要由谁来运用才好?是由心理学专家来运用?还是由拥有心理学知识的各行各业自己的专家来运用,我是倾向于后一种模式的。试想,如果有一位心理学专家跟随球队,他也能对某位运动员的训练或使用提供心理方面的建议,但他不能亲自去实施。他也可以设计郑军一些舆论心理战的方法,但由他站出来发言,肯定不如主教练的嘴更有力量。
这个道理可能并不难理解。但直到今天,才碰巧有一个心理专业出身,且能够拥有资源的主教练把它变成了现实。
竞技体育是如此,其他行业可能也不例外。心理技术不能凭空被运用,必须要支配一定的资源,拥有一定的权威才行。而与各行各业的管理者相比,心理学家并不可能拥有这些资源。他们能做的可能也只是设计方案、提供咨询意见罢了。
直到今天,专业心理学家仍然不满于自己用武之地之狭窄,并且时时强调心理学如何的专业。我觉得他们倒不如放下架子,虚心去做各行各业的心理顾问,把心理学知识提供给那些行业自己的专家,由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后者去运用,这才是心理学能够造福社会的渠道。
需要什么,你真的知道?
不久前,“世界足坛第一教练”穆里尼奥成就了“三冠王”的伟业。对于这位正经八百出身心理专业的教练,舆论界都在研究他如何于竞技领域中玩心理战,我却独独记得几年前他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话。记者问他:你现在带队既要打联赛,又要打欧冠,心理上有没有压力,他回答说:这个世界上有好多母亲,每天醒来后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她们的心理上才算有压力。
只有真正懂得调节心理的人,才能讲出这样的话。穆里尼奥说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如果大家时时用这句话提醒自己,那生活在今天的人能有多少真正的压力呢?至少对于像我这样四十出头,还保存着贫困记忆的人来说,有太多的压力只不过是自寻烦恼。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不想知道。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两段自己的经历。1990年我刚参加工作。某天我去一位长辈亲戚家里拜访他,发现他正做愁眉苦脸状。我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他说同事家刚刚买了一台新冰箱,他必须买一台牌子更亮的,把家里的旧冰箱换掉。当时冰箱还算是“三大件”之一,他正为筹这笔钱而苦闷。
我当时很纳闷,自己买不买冰箱,和同事有什么关系?亲戚回答说:你刚工作,你哪里晓得,现在过日子大家都在比。你比别人差了,人家就瞧不起你。
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说这件事时的表情。那么紧迫,那么咬牙切齿。一个给孩子找不到食物的母亲,其焦急程度可能也莫过于此。为什么“买一件比邻居更棒的东西”就能从中得到快乐?不买就那么苦闷?这确实很荒唐。
1993年,当时上海浦东刚刚开发,到处搞招聘。我就千里迢迢去找机会。出门时带了一千块钱,相当于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到了上海,那里的亲戚们看我远道而来,又给我塞了不少钱。结果一个月下来,工作没找到,这些钱全部消费在上海摊了。当时给我的感觉,就仿佛有什么魔力从我口袋里往外吸钱,想捂都捂不住。
当然,咱可不是一般只能挨宰的主。回到家后,我立刻翻开《心理学大辞典》,找到其中的商业心理学分册,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以前对这一册根本不重视,现在一边联想在上海的经历一边读,脑子里豁然开朗。原来世上诱惑人掏钱的办法那么多?商品如何包装、橱窗如何布置,定价上如何耍心眼儿……平时在商店里视而不见的一些情形,原来全部是陷阱。
感谢这两件事的教育,它让我建立起两个消费原则,一是不管钱多钱少,自己问自己需要什么,从来不管周围的人身上穿什么、家里有什么。二是针对各种广告,或者商品促销方法都建立起免疫力。我甚至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掏钱的瞬间要想一下,这次我有没有在哪个环节上中了招?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只有工作上的压力,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因为口袋钱再少,也比那些给孩子找不到食物的母亲强得多,那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私下里听到一些高级白领朋友抱怨“钱不够花的”,我也总是笑而不语。如果将“攀比消费”和“被诱消费”这两样纯粹出自心理因素的消费去掉,社会上真正“钱不够花”的人其实很少。
(责任编辑 邓爱华)
19世纪末,欧美大学开始设置心理学专业,从此有了“心理学学士”这个文凭。现在我要问的是——在活着的“心理学学士”中,谁的名气最大?
呵呵,不要去考虑那些专业心理学家,答案是现任皇家马德里足球队主教练穆里尼奥。他是里斯本科技大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学士。和那些去体育学院进修、镀金的教练们不同,穆里尼奥在那里读的本科,系统地学习了几年教育心理学。后来他还娶了一位心理学硕士作老婆,组成了一个“心理学家庭”!
2D02年,穆里尼奥在波尔图队开始了自己第一个完整的执教赛季。从那以后,只要他完整地执教过一个赛季,总能拿到至少一个冠军。当然,在足球圈里,卡佩罗、弗格森等教练也能做到轻松夺冠。但穆里尼奥还有一个更惊人的记录:从那年开始,他辗转了三个国家,执教三只球队,全部主场不败。这已经超越了胜负的范畴,只能形容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
如今,足球界人士提到穆里尼奥时,很少有人赞美他的技战术。穆里尼奥带的球队往往被贬为“丑陋球队”,“肌肉男球队”。人们强调的只是他能给一支球队注入坚韧的精神气质。穆里尼奥花了三年时间,让过去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国际米兰拥有了这种精神气质。而在他离任几年后,切尔西队仍然在赛场上延续着这种精神气质。
于是,这位被称为“魔力鸟”的教练给人的感觉像是个“政委”,而不是司令员。同时,记者们还津津乐道他在场外与对手挑起的那些心理战,他总是能从这些言论战里获得好处。
简言之,穆里尼奥的成功往往被看成是某些心理技巧的成功,甚至是巫术般的成功,而不是正经八百足球技战术的成功。那些埋头于技战术的“本分”教练瞧不上这种成功,但又不得不看着他一路夺冠下去。
身为教育心理学学士,穆里尼奥肯定会在训练和指挥比赛时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只不过记者们对这些细节几乎没有报道,我也无法猜测他究竟是怎么做的。一方面体育心理训练的内容几乎都不在训练场上进行,记者们看不到。另一方面许多心理技巧要融入平时工作中进行,而不是单独抽出来运用。记者们就是看到了,也未必知道那和心理学有关。不管怎样,大家都猜测穆帅是在用心理学来支持起自己的事业。
穆里尼奥的成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心理学知识究竟要由谁来运用才好?是由心理学专家来运用?还是由拥有心理学知识的各行各业自己的专家来运用,我是倾向于后一种模式的。试想,如果有一位心理学专家跟随球队,他也能对某位运动员的训练或使用提供心理方面的建议,但他不能亲自去实施。他也可以设计郑军一些舆论心理战的方法,但由他站出来发言,肯定不如主教练的嘴更有力量。
这个道理可能并不难理解。但直到今天,才碰巧有一个心理专业出身,且能够拥有资源的主教练把它变成了现实。
竞技体育是如此,其他行业可能也不例外。心理技术不能凭空被运用,必须要支配一定的资源,拥有一定的权威才行。而与各行各业的管理者相比,心理学家并不可能拥有这些资源。他们能做的可能也只是设计方案、提供咨询意见罢了。
直到今天,专业心理学家仍然不满于自己用武之地之狭窄,并且时时强调心理学如何的专业。我觉得他们倒不如放下架子,虚心去做各行各业的心理顾问,把心理学知识提供给那些行业自己的专家,由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后者去运用,这才是心理学能够造福社会的渠道。
需要什么,你真的知道?
不久前,“世界足坛第一教练”穆里尼奥成就了“三冠王”的伟业。对于这位正经八百出身心理专业的教练,舆论界都在研究他如何于竞技领域中玩心理战,我却独独记得几年前他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话。记者问他:你现在带队既要打联赛,又要打欧冠,心理上有没有压力,他回答说:这个世界上有好多母亲,每天醒来后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她们的心理上才算有压力。
只有真正懂得调节心理的人,才能讲出这样的话。穆里尼奥说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如果大家时时用这句话提醒自己,那生活在今天的人能有多少真正的压力呢?至少对于像我这样四十出头,还保存着贫困记忆的人来说,有太多的压力只不过是自寻烦恼。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不想知道。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两段自己的经历。1990年我刚参加工作。某天我去一位长辈亲戚家里拜访他,发现他正做愁眉苦脸状。我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他说同事家刚刚买了一台新冰箱,他必须买一台牌子更亮的,把家里的旧冰箱换掉。当时冰箱还算是“三大件”之一,他正为筹这笔钱而苦闷。
我当时很纳闷,自己买不买冰箱,和同事有什么关系?亲戚回答说:你刚工作,你哪里晓得,现在过日子大家都在比。你比别人差了,人家就瞧不起你。
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说这件事时的表情。那么紧迫,那么咬牙切齿。一个给孩子找不到食物的母亲,其焦急程度可能也莫过于此。为什么“买一件比邻居更棒的东西”就能从中得到快乐?不买就那么苦闷?这确实很荒唐。
1993年,当时上海浦东刚刚开发,到处搞招聘。我就千里迢迢去找机会。出门时带了一千块钱,相当于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到了上海,那里的亲戚们看我远道而来,又给我塞了不少钱。结果一个月下来,工作没找到,这些钱全部消费在上海摊了。当时给我的感觉,就仿佛有什么魔力从我口袋里往外吸钱,想捂都捂不住。
当然,咱可不是一般只能挨宰的主。回到家后,我立刻翻开《心理学大辞典》,找到其中的商业心理学分册,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以前对这一册根本不重视,现在一边联想在上海的经历一边读,脑子里豁然开朗。原来世上诱惑人掏钱的办法那么多?商品如何包装、橱窗如何布置,定价上如何耍心眼儿……平时在商店里视而不见的一些情形,原来全部是陷阱。
感谢这两件事的教育,它让我建立起两个消费原则,一是不管钱多钱少,自己问自己需要什么,从来不管周围的人身上穿什么、家里有什么。二是针对各种广告,或者商品促销方法都建立起免疫力。我甚至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掏钱的瞬间要想一下,这次我有没有在哪个环节上中了招?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只有工作上的压力,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因为口袋钱再少,也比那些给孩子找不到食物的母亲强得多,那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私下里听到一些高级白领朋友抱怨“钱不够花的”,我也总是笑而不语。如果将“攀比消费”和“被诱消费”这两样纯粹出自心理因素的消费去掉,社会上真正“钱不够花”的人其实很少。
(责任编辑 邓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