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观念统摄化学知识的教学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化学学科观念统摄化学知识的复习教学,以“利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为例,开展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设计,以及对该课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微粒观;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002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8.010
  化学学科观念对于学科核心知识和学科思维具有高度的统摄。化学复习教学中以学科观念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网络建构和思维模式建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复习策略,使用此策略进行复习,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要善于从单元核心内容中抽提出核心观念,再将核心观念融合于特定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两种建构。“利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的复习课,正是基于学科观念统摄化学知识与思维的视角。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为什么教”
  微粒观是人们对物质微粒性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在原子、分子的微观层面上认识宏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变化现象等的思维倾向[1]。微粒观的形成对于理解和解释宏观的化学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以逐级建构的形式呈现文本,因此对于化学观念的建立和形成所需要的素材分散在教科书的各个环节,零散而又不系统,在课时备课过程中如果缺乏整体观念,只注重每一课时的内容,而忽略了教科书前后知识的联系,就无法为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支撑。因此,在完成新授课的学习,依据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这一单元整体对教材进行重组,并利用这一观念来组织单元整体教学,对于促进“微粒观”的思维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什么”
  从化学学科特点和微粒观的角度来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组成、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2],微粒观强调从微粒的角度来看待物质组成与运动变化。因此,对于本课时“教什么”的问题,侧重落实如下三个方面:(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其特性。(2)从微粒视角看待物质的组成与性质。(3)从微粒的视角看待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着力帮助学生建立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倾向。围绕“微粒观”这一基本观念,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情景相结合,对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进行梳理,分别从教材不同章节选取食盐溶解、酸碱的通性、水有三态变化、水的分解、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作为教学素材,对素材进行深加工,实现相关的化学事实性知识进行温顾,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微粒观”这一学科观念。
  3. “怎么教”
  微粒观立足于具体的微粒知识,是微粒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这要求教师要有观念意识、整体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对物质的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展开想象、类比等思维活动,逐步形成对物质微观的认识。由于微粒“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实物、模型、图示、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引导其分析微观结构、变化过程;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组,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并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与表达,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微观本质上的动态理解,再把宏观过程简洁准确地抽象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符号表征。
  简单地将化学观念以条目的方式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只有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到化学知识中蕴含的化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观念。因此,在教学策略上采取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探究中有感悟。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反思
  1. 反思课题确定
  本课实施后,获得同行对该课题设计思想的充分的肯定,教学设计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回想自己课题确定之前的忐忑不安,因为微观粒子太抽象,学生已有的认识少,该课以往没有尝试过,并且将在省级培训示范课中实施,然而,该课题的价值取向驱动着我,之前我认真阅读了《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等学科著作,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微粒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开展“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该课题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2. 反思教学重难点突破
  微粒观建构之难在于微粒的不可见性,教学通过实物、图片、化学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及让学生画微观图等,有利于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教学设计通过对微粒观内容进行界定,并将它转化为四个问题组,问题组层层递进,不仅帮助学生对有关的事实性知识进行回顾,同时促进构成物质微粒的相关观点的形成,而且在此基础上获得拓展和提升。
  将“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及其思维倾向”作为该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话”教学、课堂练习等形式的监测、反馈,对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倾向这一教学重难点突破得好。例如:在“食盐的溶解”切入教学环节,学生无法从宏观视角转换到微观视角,通过给出食盐溶解的微观动画,一滴水的含有水分子的数据,引导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以及特性后,在后续的“酸碱通性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这一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的视角看物质组成与性质,当我提问“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化的原因?”,一些学生能够脱口回答:“氢氧根离子”,我很惊喜,因为学生已有微观视角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了;而在微观视角看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分解的微观分析能够更熟练并且更深入,在交流化学变化原子重组,有部分学生还能够马上联想到质量守恒定律,显然宏观事实到微观、微观到宏观这一宏微转化已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转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久华,王磊.初中化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出错性资源、突发性资源、求异性资源和挑战性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认识;利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5-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5.009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进行和发展
李长声  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出版《樱下漫读》、《日知漫录》、《东游西话》、《日下书》、《纸上声》等十余种散文集。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日本是人工的。  树是修理的,石是摆布的,常听人恭维日本人爱自然,其实他们所爱的是加工过的自然。  这是游园时的感想。园在岛根县足立美术馆,1970年开馆,藏有横山大观的作品130幅,但招人远道而来的,更在于庭园。这片日
摘要:文章将化学基本概念根据其学习属性分成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抽象概念三大类,并阐述三类概念的学习原理,构建了三类概念意义建构教学的基本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其教学基本方法很容易被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容易被中学化学教师接受。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原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0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
HOFBURG  霍夫堡皇宫  所在地:奥地利维也纳  始建时间:1279年  辉煌履历:霍夫堡宫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奥地利帝国皇帝的冬宫(夏宫即美泉宫),哈布斯堡王朝也曾在这里统治过庞大的奥匈帝国。直到如今,霍夫堡仍然是奥地利联邦共和国总统办公地。这里也是电影《茜茜公主》中美丽的巴伐利亚公主、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皇后伊丽莎白(1837~1898年)生活过的地方。  特色看点:2004年,
盖伊·尤伦斯夫妇: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美术馆创始人。    798包豪斯风格的厂房,非常独特,我常常感到吃惊: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如何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建筑?    马克梦:美国汉学家,研究中国古代女性和后妃史。    很多观念都需要“颠覆”和再认识。在北京就是为了再认识中国文化。逛故宫,玩味后妃的掌故,是看历史的新路径。从神武门进入,由北向南看,沿着右侧,一间间地把玩宫殿。    爱新
在哈瓦那,很让我着迷的一件事,就是穿行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些不期而遇的岁月痕迹、生活故事。哈瓦那老城有着毋庸置疑的美丽,充满质感,却不张扬。过去的记忆如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流,被城市像海绵一般吸纳,再如掌纹一般珍藏起来;而后,不经意间,在街角的窗格子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避雷针的天线上,在低调的旧房子里,透过刻花、涂鸦、雕塑,这些记忆会依次呈现。  隐藏在中央哈瓦那区居民楼里的的La Guarida
摘要: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为了便于学生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围绕某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专业化预设的方案。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基于教师预设的专业方案,经历有指导、有挑战、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进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学历案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化设计的深度学习的机会,也为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地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案。文章以“钠”的主题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指向深度学
枣园在山坡上,地方不大,向下望去,却有山河尽在手中的感觉。    刚到延安,觉得延安很小,小得不易找到,藏在一道又一道的黄土丘后面,是个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名的小地方。  延安没有叫人去看它,可还是有很多人来了,每个人心里都有幻想,都想找到心目中的壮丽美景。可延安自己像是一位看惯了事态转换的老哲人,无论谁来,他都会讲述一个很好听但要你自己去领悟的故事。  来延安找风景的人会很失望,你心里可能想着延河
大约400年前,起源于美洲的辣椒传入中国,很快红遍各地,花椒、姜等中国土生的辛香料地位渐渐衰落,茱萸竟险些被逼退出中国饮食辛香用料的舞台。而颠倒全球食客的川菜,其实只是中国辣味江湖里的冰山一角。但凡称得起“江湖”的地界,总是藏龙卧虎、高手迭出,各地餐桌上颜色各异的辣椒,以及弥漫其中的浓郁生活味道,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多彩的中国。  据贵州老家的长辈说,当年我呱呱落地后,族中老者取来一支鲜辣椒,用辣椒头
所见即所得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相机,但只有一个“伟大的焦段”——50mm,它既不属于广角也不属于长焦,而是最接近人眼的视角。对135相机来说,50mm定焦镜头的视场角及成像的透视关系比较接近人眼,且焦距与35mm胶片对角线的长度相当,因此被称为标准镜头,俗称“标头”,它能够再现最自然的视觉效果,具有真实的现场感。Tips:  人的眼睛大约等效于一台焦距50mm、光圈F/4-F/32可变、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