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与分析128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股骨头置换术后疑似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排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8例患者中,128排CT判断图像优69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0%.静脉造影判定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DVT组),发生率为14.1%,检出病
【机 构】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 陕西咸阳712000;唐都医院影像科 陕西西安710000;陕西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陕西西安710000;延安大学咸阳医院CT/MR室 陕西咸阳7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与分析128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股骨头置换术后疑似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排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8例患者中,128排CT判断图像优69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0%.静脉造影判定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DVT组),发生率为14.1%,检出病变血管45支.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P<0.05).DVT组的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BV)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值高于非DVT组(P<0.05),血流量(blood flow,BF)与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低于非DVT组(P<0.05).DVT组的血管狭窄评分低于非DVT组(P<0.05).128排CT对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0%.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使用激素、年龄是导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28排CT能有效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acute exacerbation,AE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予辛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患者刚入院时、治疗10d后、30d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治疗30天后所有患者按照肺功能
目的:探讨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产后恶露不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诊治的128例产后恶露不尽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另加服产后逐瘀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子宫三径、凝血功能指标、平均恶露干净时间、恶露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的子宫三径比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T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2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超声检查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超声征象及TI-RADS分布情况,并采用ROC曲线分析TI-RADS分类对TN良恶性的鉴别价值.结果:182例患者247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172个,占比69.64%,恶性75个,占比30.36%;良性TN中实性结节、极低回声、边界模糊、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s)对小鼠创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裸鼠建立创面损伤模型后分为三组,实验组给予基底膜基质(Matrigel)复合hASCs注射治疗,细胞组给予hASCs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磷酸液缓冲液(PBS)注射治疗,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所有裸鼠都造模成功,无动物因麻醉或手术而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细胞组术后7 d与14 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的
随着细胞生理性衰老,端粒(telomere)即染色体末端的重复性DNA序列会出现累积性损伤,而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衰老相关的端粒损伤和修复则被认为是退行性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胸主动脉瘤为老年人群中的重要致死性疾病之一,与衰老相关的退行性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端粒/端粒酶在胸主动脉瘤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做了概述,总结了血管病理学中端粒/端粒酶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