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校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其目的是为后续课程中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以及白皮书的附件《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和《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大纲提出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加上几门核心课程(必修或选修)。在这种方案的培养模式下,应当说可以最大限度的根据文理学科不同的应用需要以及按照学生今后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进行有目的性、选择性的培养。这样就避免了对于所有学生都进行统一模式培养,最后缺乏针对性的后果。
二、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学科特点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提出的“1+X”的课程设置方案,无论对于理工类还是非理工类的学生,都要在第一个学年当中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通常在这部分教学当中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与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概述,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等;第二部分,办公信息处理:包括办公信息处理概述,Word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三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等。
以上这几部分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我们日常工作及学习当中需要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同时也为后续的几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于整个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基础内容。进而可以再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程序设计或者数据库应用进一步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同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在课程设置方案当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与数学等纯理论教学不同,也与物理、化学等有少量实验课的课程不同,主要是以应用性的课程为主,操作性强,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课程来完成,实验课在总课时量上占据几乎与理论课一样的比例。因此实验课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强化和提高。在对非理工类的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上机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上机对于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计算机公共课实验课教学。
第一,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计算机公共课的课时较少,而教学内容繁多,教师作为理论课的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的课堂时间,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验课上,教师应当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到充分的练习,当出现问题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第二,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现在的计算机实验课都是在多媒体机房授课,一般都配有网络教学软件,如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教师可以利用“凌波”演示出本节课重点练习的题目,这样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演示情况,这样学生在看完了教师的操作后就可以立刻自己动手操作,强化学习到的知识。
第三,实验内容的准备。计算机公共课的实验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实验课,主要是对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的验证、复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设计实验内容时要考虑到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把握好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实验内容要做到有易有难,先易后难,对于少数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可以设计一些单独的题目来满足他们进一步的学习需求。
四、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创新改革,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能力和专业特点相结合同时提高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其目的是为后续课程中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以及白皮书的附件《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和《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大纲提出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加上几门核心课程(必修或选修)。在这种方案的培养模式下,应当说可以最大限度的根据文理学科不同的应用需要以及按照学生今后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进行有目的性、选择性的培养。这样就避免了对于所有学生都进行统一模式培养,最后缺乏针对性的后果。
二、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学科特点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提出的“1+X”的课程设置方案,无论对于理工类还是非理工类的学生,都要在第一个学年当中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通常在这部分教学当中会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与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概述,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等;第二部分,办公信息处理:包括办公信息处理概述,Word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三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等。
以上这几部分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我们日常工作及学习当中需要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同时也为后续的几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于整个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基础内容。进而可以再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程序设计或者数据库应用进一步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同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在课程设置方案当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与数学等纯理论教学不同,也与物理、化学等有少量实验课的课程不同,主要是以应用性的课程为主,操作性强,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课程来完成,实验课在总课时量上占据几乎与理论课一样的比例。因此实验课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强化和提高。在对非理工类的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上机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上机对于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计算机公共课实验课教学。
第一,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计算机公共课的课时较少,而教学内容繁多,教师作为理论课的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的课堂时间,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验课上,教师应当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到充分的练习,当出现问题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第二,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现在的计算机实验课都是在多媒体机房授课,一般都配有网络教学软件,如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教师可以利用“凌波”演示出本节课重点练习的题目,这样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演示情况,这样学生在看完了教师的操作后就可以立刻自己动手操作,强化学习到的知识。
第三,实验内容的准备。计算机公共课的实验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实验课,主要是对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的验证、复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设计实验内容时要考虑到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把握好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实验内容要做到有易有难,先易后难,对于少数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可以设计一些单独的题目来满足他们进一步的学习需求。
四、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创新改革,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能力和专业特点相结合同时提高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