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五年,是中国在世界地位、作用和影响变化愈来愈大、愈来愈明显的时期。怎样真实地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怎样正确诠释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方针政策?怎样构建和谐的经济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明确“十二五”期间的
对外传播要点
我们要提高对外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首先就应该明确对外经济报道的特殊受众,特别要弄清楚国外受众对中国经济信息的需求——国外受众关心的是中国的经济成长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机会,他们能否分享到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一杯羹。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布后,国际舆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面临诸多政策改变的种种猜测的心情。基于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传播。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亮点将凸显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改善民生,发展战略是将增长动力由现在的投资、出口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内需为中心,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中国的经济转型,内需扩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将使中国发展实现新跨越,也将为世界各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2.随着“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中国将逐步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十二五”规划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如果能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释放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将会把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变成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今后五年将会进口更多的世界产品,中国的需求拉动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许多外国企业将直接受惠于中国的“十ZJZ"规划。
3.“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和“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增加了非化石能源比例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这三个指标共计六个改善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和配套措施,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体现了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决心,表明中国严格履行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注热点问题
巧用“两面说理”
针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西方媒体常常会发出许多令世人误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声音,而此类声音在“十二五”发展期间还将愈演愈烈。特别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反倾销等已然成为国际报道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作对外经济报道中,既要关注我国在“十二五”经济转型期的诸多问题,还必须学会增加“两面说理”的方式来报道中国经济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和发生的问题。
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利用“两面说理”的方式,更能体现公正、客观的原则,让国外受众更容易接受。1942—1945年,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教育程度高的和智商高的受众来说,两面说理的信息会引起更多的态度变化。事实上在西方的新闻报道理念中也特别讲究报道的平衡性,即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因此,在对外经济报道中,要让世界消除对中国的误解,真正、全面地了解中国,“两面说理”是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
比如,针对国外受众非常关心的中国贸易顺差问题,针对这一负面声音,我们的媒体应该一方面承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实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并通过行业专家分析这种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它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在解决贸易顺差问题中所作出的努力。国外受众可以了解到中国目前出现的阶段性贸易顺差的产生有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为175亿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实际上大部分钱都是由国外企业挣去了。而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赚取所谓“巨额顺差”的中国企业,所获不多却还要背负“顺差制造者”的“恶名”。这样两面的说理方式,能让国外受众客观理解中国的贸易顺差,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报道思维贴近
国外受众需求
当今,在对外传播中,不仅需要向国外受众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消除中外经济隔阂与误解,明确表达中国的经济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对外经济报道的思维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国外受众在接触中国媒介的经济信息时,也有自己的特定心理需要,比如想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想在中国投资、想开拓中国市场……这就要求记者在选题、采访和写作的时候考虑到读者的特定需求。
例如,2011年1月4日《嘹望》新闻周刊发表题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文章。文章以“十二五”新矛盾——收入分配问题作为话题,让笔者感到不同凡响的是,文中描写了一段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讲的一个故事:现在国有企业凭借着垄断的资源,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内部差距也很大。一个国有企业的老总,一年的工资几十万上百万。有国有企业老总曾对贺铿表示,这是向着国际靠拢,即便如此,自己比美国企业CEO的薪水还低很多。贺铿反问:“那你的员工薪酬向美国CEO带领下的员工靠拢了吗?”
实际上,《嘹望》新闻周刊用中国政府官员讲的这个生动的故事,向外传播了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鲜明态度。同时文中还对外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尽快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十二五”时期的改革攻坚起好步、开好头。这篇文章的报道思路很有新意,鲜活的故事和鲜明的态度将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巧妙地贯穿文中,使国外受众对信息有兴趣了解和接受。这种报道思维值得借鉴。
其实,国外受众从中国的经济报道中通常是想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所谓全方位,就包括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的经济报道在对外传播中,不仅要求做到明确报道要点,掌握报道技巧,在报道思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同时,还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对外宣传能够客观准确地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解释疑惑,及时消除“噪音”,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最终达到一个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抢占先机。网
责编:谭霉
明确“十二五”期间的
对外传播要点
我们要提高对外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首先就应该明确对外经济报道的特殊受众,特别要弄清楚国外受众对中国经济信息的需求——国外受众关心的是中国的经济成长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机会,他们能否分享到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一杯羹。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布后,国际舆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面临诸多政策改变的种种猜测的心情。基于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传播。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亮点将凸显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改善民生,发展战略是将增长动力由现在的投资、出口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内需为中心,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中国的经济转型,内需扩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将使中国发展实现新跨越,也将为世界各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2.随着“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中国将逐步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十二五”规划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如果能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释放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将会把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变成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今后五年将会进口更多的世界产品,中国的需求拉动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许多外国企业将直接受惠于中国的“十ZJZ"规划。
3.“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和“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增加了非化石能源比例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这三个指标共计六个改善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和配套措施,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体现了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决心,表明中国严格履行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注热点问题
巧用“两面说理”
针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西方媒体常常会发出许多令世人误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声音,而此类声音在“十二五”发展期间还将愈演愈烈。特别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反倾销等已然成为国际报道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作对外经济报道中,既要关注我国在“十二五”经济转型期的诸多问题,还必须学会增加“两面说理”的方式来报道中国经济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和发生的问题。
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利用“两面说理”的方式,更能体现公正、客观的原则,让国外受众更容易接受。1942—1945年,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教育程度高的和智商高的受众来说,两面说理的信息会引起更多的态度变化。事实上在西方的新闻报道理念中也特别讲究报道的平衡性,即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因此,在对外经济报道中,要让世界消除对中国的误解,真正、全面地了解中国,“两面说理”是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
比如,针对国外受众非常关心的中国贸易顺差问题,针对这一负面声音,我们的媒体应该一方面承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实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并通过行业专家分析这种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它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在解决贸易顺差问题中所作出的努力。国外受众可以了解到中国目前出现的阶段性贸易顺差的产生有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为175亿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实际上大部分钱都是由国外企业挣去了。而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赚取所谓“巨额顺差”的中国企业,所获不多却还要背负“顺差制造者”的“恶名”。这样两面的说理方式,能让国外受众客观理解中国的贸易顺差,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报道思维贴近
国外受众需求
当今,在对外传播中,不仅需要向国外受众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消除中外经济隔阂与误解,明确表达中国的经济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对外经济报道的思维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国外受众在接触中国媒介的经济信息时,也有自己的特定心理需要,比如想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想在中国投资、想开拓中国市场……这就要求记者在选题、采访和写作的时候考虑到读者的特定需求。
例如,2011年1月4日《嘹望》新闻周刊发表题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文章。文章以“十二五”新矛盾——收入分配问题作为话题,让笔者感到不同凡响的是,文中描写了一段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讲的一个故事:现在国有企业凭借着垄断的资源,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内部差距也很大。一个国有企业的老总,一年的工资几十万上百万。有国有企业老总曾对贺铿表示,这是向着国际靠拢,即便如此,自己比美国企业CEO的薪水还低很多。贺铿反问:“那你的员工薪酬向美国CEO带领下的员工靠拢了吗?”
实际上,《嘹望》新闻周刊用中国政府官员讲的这个生动的故事,向外传播了中国政府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鲜明态度。同时文中还对外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尽快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十二五”时期的改革攻坚起好步、开好头。这篇文章的报道思路很有新意,鲜活的故事和鲜明的态度将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巧妙地贯穿文中,使国外受众对信息有兴趣了解和接受。这种报道思维值得借鉴。
其实,国外受众从中国的经济报道中通常是想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所谓全方位,就包括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的经济报道在对外传播中,不仅要求做到明确报道要点,掌握报道技巧,在报道思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同时,还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对外宣传能够客观准确地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解释疑惑,及时消除“噪音”,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最终达到一个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抢占先机。网
责编:谭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