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技工学校校企合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加以阐述,说明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对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实现校企合作更长久、有效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技工学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对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技工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教育的本质是要求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对接。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可见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动技工教育的发展
目前,企业需要大批懂理论有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而技工教育则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现场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学生进企业后能立即上岗。
2.校企合作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现了培养与就业、供给与需求的统一。校企合作不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如在传统的“2 1”培养模式中,采取订单培养,企业与学生之间签订合同,经过两年在校的理论与实训课程培养后,第三年就可到企业上岗工作,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3.校企合作有利于技工学校创新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产业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学校的总体发展,而且由于学校实行了产教一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为企业完成了某些生产任务。
4.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技工学校需要具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事一体化教学。但若没有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教师很难保证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校企合作可使教师更好地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技工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技工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技工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1.总体概况
(1)由单一领域到多元领域。起初的校企合作仅局限于企业用工方面的合作,单纯由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或在校内建立实习场所。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促使校企合作朝更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合作。
(2)由无序到有序。早期的校企合作是靠关系与企业合作,大多都流于形式。现在的校企合作更规范化、法制化。
2.较为突出的问题
(1)缺乏机制保障。目前,一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一方是有积极性,没主动权的技工学校;另一方是有主动权没积极性的企业,双方合作具有不对等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合作的动力自然减少甚至消失;学校只是通过企业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资金等来培养学生,却未能充分调动起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承担一部分培训职责。在校企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较欠缺,双方无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
(2)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层次低。目前,很多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人力、设备、资金、信息等浅层合作形式,并未深入涉及文化、技术、教学、科研等深层合作形式,如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校本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
(3)专业教师能力有限,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一名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水平,部分学校在忙着专业建设的同时,忽略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而很多教师仍停留在过去的一味式讲课阶段,不能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动手能力差。因此,技工学校出现了“双师型”教师、实习教师紧缺的情况,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
三、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对策
传统意义上的技工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准职业人”,是“技能 就业”的教育,但现今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要求是“技能 就业 素养”的教育。因此,校企合作若想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加以改进。
1.企业层面
(1)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对企业来说,“用好工,好用工,工好用”是最朴实的用人标准,“工”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水平。因此,企业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主动参与,从源头重视“工”的培养。
(2)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重要保证。这些制度涉及学生安全、权益保障、生活管理、技能实习管理等诸多方面。只有在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保障下,企业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护。
2.学校层面
技工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吸引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变“我邀企业合作”为“企业邀我合作”。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提出校企合作的相关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面向产业需求。技工学校应当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规范专业建设,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学校“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新理念与新模式。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师培养、课程设置、设备更新、实训教学等方面应与企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不能与市场脱节。
(2)基于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顶岗实习模式,共享合作资源 ①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方案》,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分别与多家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完善合作机制。
②共建顶岗实习流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物流专业为例,学校先后组织该专业学生到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宏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与企業“双导师制”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
③共享合作资源。资源共享是促进学校、企业共赢的有效手段。学校合理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软件等设施,安排学生下场学习专业知识和岗位实习,同时满足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调研、实践的需求。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加强岗位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理货员、调度员、无水港等培训,培训总规模达到11101人次。
(3)创新实施“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应以适应社会、企业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共同构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相交替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4)调整课程设置。近年来,为创新实施“学校企业化,企业课堂化”的校企一体教学模式,学校按照企业标准营造校内教学环境,利用实习车间、设备、实训室及3D虚拟业务实训系统等,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技能和素养训练。重点建设专业在集装箱码头公司等企业生产一线建立起教学课堂。组织学生以正式员工身份,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在生产环境中,实施技能训练,感受职业素养的要求。
(5)校企共建互融互补的师资队伍。只有共同培育师资队伍才能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牢固。学校专门制定了《教职人员下企业实践实施办法》,要求教师每年必须有两个月进企业实践研修。教师到企业任学员和技术员,参加实践锻炼,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和搜集教学案例,从而提高了专业能力,实现教师由“教学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变。合作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承担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等教学任务和师资培训,既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6)开展“产学研”项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①共建物流系统。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学校与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就产、学、研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其公司使用的“物资系统”。本项目适用于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物资采购及合同管理等相关工作,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②开发专业教材。以学校现代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制定了中、高级工阶段,共计32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以物流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与多家企业、兄弟学校共同开发了集装箱进出口作业实操、物流单证及物流中心作业实操等一体化课程,并编写了一体化教材。
四、小结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技工学校打破常规,从单纯学校教育向校企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转变。只有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校企的双赢局面,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技工学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对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技工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教育的本质是要求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对接。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可见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动技工教育的发展
目前,企业需要大批懂理论有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而技工教育则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现场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学生进企业后能立即上岗。
2.校企合作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现了培养与就业、供给与需求的统一。校企合作不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如在传统的“2 1”培养模式中,采取订单培养,企业与学生之间签订合同,经过两年在校的理论与实训课程培养后,第三年就可到企业上岗工作,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3.校企合作有利于技工学校创新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产业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学校的总体发展,而且由于学校实行了产教一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为企业完成了某些生产任务。
4.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技工学校需要具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事一体化教学。但若没有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教师很难保证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校企合作可使教师更好地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技工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技工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技工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1.总体概况
(1)由单一领域到多元领域。起初的校企合作仅局限于企业用工方面的合作,单纯由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或在校内建立实习场所。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促使校企合作朝更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合作。
(2)由无序到有序。早期的校企合作是靠关系与企业合作,大多都流于形式。现在的校企合作更规范化、法制化。
2.较为突出的问题
(1)缺乏机制保障。目前,一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一方是有积极性,没主动权的技工学校;另一方是有主动权没积极性的企业,双方合作具有不对等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合作的动力自然减少甚至消失;学校只是通过企业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资金等来培养学生,却未能充分调动起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承担一部分培训职责。在校企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较欠缺,双方无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
(2)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层次低。目前,很多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人力、设备、资金、信息等浅层合作形式,并未深入涉及文化、技术、教学、科研等深层合作形式,如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校本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
(3)专业教师能力有限,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一名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水平,部分学校在忙着专业建设的同时,忽略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而很多教师仍停留在过去的一味式讲课阶段,不能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动手能力差。因此,技工学校出现了“双师型”教师、实习教师紧缺的情况,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
三、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对策
传统意义上的技工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准职业人”,是“技能 就业”的教育,但现今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要求是“技能 就业 素养”的教育。因此,校企合作若想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加以改进。
1.企业层面
(1)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对企业来说,“用好工,好用工,工好用”是最朴实的用人标准,“工”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水平。因此,企业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主动参与,从源头重视“工”的培养。
(2)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重要保证。这些制度涉及学生安全、权益保障、生活管理、技能实习管理等诸多方面。只有在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保障下,企业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护。
2.学校层面
技工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吸引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变“我邀企业合作”为“企业邀我合作”。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提出校企合作的相关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面向产业需求。技工学校应当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规范专业建设,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学校“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新理念与新模式。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师培养、课程设置、设备更新、实训教学等方面应与企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不能与市场脱节。
(2)基于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顶岗实习模式,共享合作资源 ①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方案》,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分别与多家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完善合作机制。
②共建顶岗实习流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物流专业为例,学校先后组织该专业学生到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宏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与企業“双导师制”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
③共享合作资源。资源共享是促进学校、企业共赢的有效手段。学校合理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软件等设施,安排学生下场学习专业知识和岗位实习,同时满足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调研、实践的需求。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加强岗位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理货员、调度员、无水港等培训,培训总规模达到11101人次。
(3)创新实施“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应以适应社会、企业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共同构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相交替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4)调整课程设置。近年来,为创新实施“学校企业化,企业课堂化”的校企一体教学模式,学校按照企业标准营造校内教学环境,利用实习车间、设备、实训室及3D虚拟业务实训系统等,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技能和素养训练。重点建设专业在集装箱码头公司等企业生产一线建立起教学课堂。组织学生以正式员工身份,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在生产环境中,实施技能训练,感受职业素养的要求。
(5)校企共建互融互补的师资队伍。只有共同培育师资队伍才能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牢固。学校专门制定了《教职人员下企业实践实施办法》,要求教师每年必须有两个月进企业实践研修。教师到企业任学员和技术员,参加实践锻炼,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和搜集教学案例,从而提高了专业能力,实现教师由“教学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变。合作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承担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等教学任务和师资培训,既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6)开展“产学研”项目,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①共建物流系统。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学校与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就产、学、研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其公司使用的“物资系统”。本项目适用于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物资采购及合同管理等相关工作,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②开发专业教材。以学校现代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制定了中、高级工阶段,共计32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以物流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与多家企业、兄弟学校共同开发了集装箱进出口作业实操、物流单证及物流中心作业实操等一体化课程,并编写了一体化教材。
四、小结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技工学校打破常规,从单纯学校教育向校企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转变。只有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校企的双赢局面,才能使校企合作工作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