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图案了然于心,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拈来。或花鸟鱼虫、或龙凤水波,看似随意但却口手相传,不同的民族分支有着各自的纹样特色,这就是我到贵州丹寨见到的苗族蜡染。如今边地民族正在经历的变化,和身居都市中的人们一样巨大,生活方式、居住模式、思维理念等等无一不经受着各种冲击,但那些民族特有的手工艺,仍然保留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自然朴素的眷恋。
为了探寻蜡染,我来到著名的蜡染之乡丹寨。这个贵州的小城看起来相当普通,高速路和房地产的博兴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浮躁和凌乱,只是街头不断出现的苗服,提醒我小城四周的大山上,或许仍有我在寻找的生活方式,以及扎根其中的传统蜡染工艺。
我从小城及其附近村子里的合作社开始,一步一步追寻着蜡染的踪迹。被蓝白两色的沉稳基调所填充的合作社是村子里充满活力的所在。嗅准商机的人们已经开始把有经验的村民集中在一起,为外面的订单进行创作,也给我机会看到蜡染工艺的精华。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把融化的蜡画在布面上的工具,与其说是笔,更不如说是刀——细细的竹杆头上夹在一起的两片金属片,组合而成的蜡刀。金属片上松下窄,每次蘸蜡,都能够在缝隙里储存一定量的蜡液,同时金属材质也保证了一定的温度,让蜡液在凝固前能均匀地涂抹在布面上,灵巧的苗族女性就用这弯弯的蜡刀,一笔一划地把心中的图案变成了身上的服装。
左上图:蜡刀上的点点蜡迹,包裹住了布料的纤维,形成牢固的防染层。
左下图:母亲专注地画着蜡染,女儿认真地完成着学校的功课,希望蜡染手艺的传承,能够让苗族的女性无需外出奔走打工,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也不会缺失。
右图:当地的合作社给掌握蜡染技艺的女性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很多人在农闲的时候也会有额外的收入。
右页图:无论多么复杂的纹样,画蜡的苗族女子完全不用打底稿,图案仿佛从她们的脑海直接印到了布上。
蜡染的工艺流程分为烧蜡、画蜡、染布、蒸煮、漂洗等多个步骤,画蜡只是其中一步,但却是最有创造力的一步,在布面上最终留下的纹样风格,都取决于手中的铜刀在布面上留下的蜡迹。蜡迹凝固后形成天然的防染层,布面在板蓝根发酵而成的蓝靛中浸染数日,蒸煮后蜡迹融化,所在的地方留白,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图案。最工于技艺之处,反而是最终保留原色之处,这过程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在丹寨看到的几个从小画蜡画的女孩子,根本无需底稿,在布面上挥洒自如,所有的图案从心间直落笔端,这其中有本民族传承已久的传统图案,也有抒发自己爱好和向往的个人创作,而经蓝靛浸染后最终的图案,却是蜡并未触及的地方,像极了黑白摄影里潜影负像最终变成照片的过程。出于好奇,我也拿起蜡刀绘制了一幅小品,却发现蜡刀操作并不灵巧,单单是保持绘出蜡迹的均匀,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更不用说绘出精细繁复的图案了。
传统的蜡染从植棉纺线织布,到种植板蓝根发酵制作蓝靛,再到画蜡的“颜料”蜂蜡,都是取自自然的产物,连保持蜡融的小炭炉,都是来自取暖剩下的余碳,这是苗族人民和自然相伴所积累的智慧。我的探访正巧赶上一个叫排倒的村子一年一度的“吃新节”,新米已熟,收割回仓,外出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参加这个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苗族女子们身着蜡染和苗绣,披挂上精致而夸张银饰,在刚收获完的稻田里踩着芦笙节拍起舞,灵巧、勤奋和富足在温柔的举手投足间默默地比着高下,人们从四里八乡纷纷赶来,热闹过后又是一年的劳作,顺应自然,在變化中生生不已。
为了探寻蜡染,我来到著名的蜡染之乡丹寨。这个贵州的小城看起来相当普通,高速路和房地产的博兴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浮躁和凌乱,只是街头不断出现的苗服,提醒我小城四周的大山上,或许仍有我在寻找的生活方式,以及扎根其中的传统蜡染工艺。
我从小城及其附近村子里的合作社开始,一步一步追寻着蜡染的踪迹。被蓝白两色的沉稳基调所填充的合作社是村子里充满活力的所在。嗅准商机的人们已经开始把有经验的村民集中在一起,为外面的订单进行创作,也给我机会看到蜡染工艺的精华。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把融化的蜡画在布面上的工具,与其说是笔,更不如说是刀——细细的竹杆头上夹在一起的两片金属片,组合而成的蜡刀。金属片上松下窄,每次蘸蜡,都能够在缝隙里储存一定量的蜡液,同时金属材质也保证了一定的温度,让蜡液在凝固前能均匀地涂抹在布面上,灵巧的苗族女性就用这弯弯的蜡刀,一笔一划地把心中的图案变成了身上的服装。
左上图:蜡刀上的点点蜡迹,包裹住了布料的纤维,形成牢固的防染层。
左下图:母亲专注地画着蜡染,女儿认真地完成着学校的功课,希望蜡染手艺的传承,能够让苗族的女性无需外出奔走打工,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也不会缺失。
右图:当地的合作社给掌握蜡染技艺的女性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很多人在农闲的时候也会有额外的收入。
右页图:无论多么复杂的纹样,画蜡的苗族女子完全不用打底稿,图案仿佛从她们的脑海直接印到了布上。
蜡染的工艺流程分为烧蜡、画蜡、染布、蒸煮、漂洗等多个步骤,画蜡只是其中一步,但却是最有创造力的一步,在布面上最终留下的纹样风格,都取决于手中的铜刀在布面上留下的蜡迹。蜡迹凝固后形成天然的防染层,布面在板蓝根发酵而成的蓝靛中浸染数日,蒸煮后蜡迹融化,所在的地方留白,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图案。最工于技艺之处,反而是最终保留原色之处,这过程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在丹寨看到的几个从小画蜡画的女孩子,根本无需底稿,在布面上挥洒自如,所有的图案从心间直落笔端,这其中有本民族传承已久的传统图案,也有抒发自己爱好和向往的个人创作,而经蓝靛浸染后最终的图案,却是蜡并未触及的地方,像极了黑白摄影里潜影负像最终变成照片的过程。出于好奇,我也拿起蜡刀绘制了一幅小品,却发现蜡刀操作并不灵巧,单单是保持绘出蜡迹的均匀,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更不用说绘出精细繁复的图案了。
传统的蜡染从植棉纺线织布,到种植板蓝根发酵制作蓝靛,再到画蜡的“颜料”蜂蜡,都是取自自然的产物,连保持蜡融的小炭炉,都是来自取暖剩下的余碳,这是苗族人民和自然相伴所积累的智慧。我的探访正巧赶上一个叫排倒的村子一年一度的“吃新节”,新米已熟,收割回仓,外出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参加这个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苗族女子们身着蜡染和苗绣,披挂上精致而夸张银饰,在刚收获完的稻田里踩着芦笙节拍起舞,灵巧、勤奋和富足在温柔的举手投足间默默地比着高下,人们从四里八乡纷纷赶来,热闹过后又是一年的劳作,顺应自然,在變化中生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