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栗瘿蜂在板栗树上危害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me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瘿蜂是板栗树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当地不少栗园发生均很严重。今年因气温回升较快等原因,其危害既早又重,相关栗园受害株率达100%,每株栗树上的虫瘿多在数十个,且虫瘿或虫龄已很大。为此,建议广大栗农引起高度重视,马上采取有力措施,突击进行有效的防治,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若耽误了最佳期,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会对板栗树经济效益等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毁树毁园或是需重截到枝干基部重新长枝。
  (1)生长季节尤其是5月上中旬,看到虫瘿马上剪除,集中烧毁或深埋。剪除的越早,受害越轻,持续受害的风险也越小。即便剪除后没集中烧毁深埋,其幼虫也较难持续完成发育;若剪除偏晚,不是因成虫已经出瘿而白费用工,就是因剪后未处理到位其成虫仍会完成发育继而照样产卵危害。
  (2)在成虫脱瘿期(六七月份)喷2次杀虫剂,杀死成虫,减少其在芽内产卵数量。药剂可选用20%(w)的甲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44%(w)的多虫清1 500~2 000倍液。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布90%(w)的敌百虫1 000倍液、50%(w)的敌敌畏1 000倍液或48%(w)乐斯本1 000~1 500倍液。危害重的园,即使剪除了虫瘿,也最好再喷1~2次杀虫剂。
  (3)坚持连年修剪。危害严重园,要适当多重截受害重的树或枝条,疏除弱枝,促生旺枝。能有效地降低栗瘿蜂幼虫的越冬基数,减轻危害程度。
  (据《河北科技报》)
其他文献
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重要基础。基肥应以土杂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  施用时间 以采果后秋施为好,此期气温较高,肥料易腐熟;同时此时正值新根发生期,利于吸收,从而促进树体营养的积累,对来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  追肥 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时间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初栽果树每株追施尿素0.3~0.5千克,盛果期大树每株追施尿素2千克。追后要结
本论文旨在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环境 ,测定常绿植物桃叶珊瑚在低温下的光合作用 ,探索其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机制 ,并通过双向电泳分离与抗寒性有关的特异蛋白。实验发现 :桃叶珊瑚在 10℃长期处理后 ,光合作用是 2 5℃时的 4 0 %左右 ,经 4℃长期处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有一种小分子量蛋白 ,在常温下存在、低温下不存在 ,推测此蛋白可能是与抗寒性有关的基因表达的抑制因子。
目的:探索在0.014’’经皮冠状动脉(PTCA)指引导丝引导下行大鼠左心室插管的方法。方法:30只Wistar大鼠,先后在PTCA导丝引导经右侧颈外动脉,左侧颈外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并行血流动力学
通过对比低温环境下几个配方工艺,提出了一个在镀速、耐蚀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的工艺配方,同时发现了一种有优越作用的复合配合剂.
目的:研究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讨介导这种调节的中枢途径。方法:用海人酸(KA)毁损大鼠双侧小脑顶核,于术后第8d,取动物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和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
运用C-D函数,选择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单位面积(hm2,下同)产量为决策变量,以单位面积收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双季稻农田种植调整和经济决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