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的小技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bedw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我国的一块文化瑰宝,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占据着固定的位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层级是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要求在考试中需把握诗歌内容情感手法。由于诗歌的概括性、抽象性,增加鉴赏诗歌的难度。但要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一定可攻克这难题。在考场上进行诗歌鉴赏时,牢记三心——耐心、细心、用心。三心兼备,事半功倍。
  首先,要有耐心。在阅读诗歌时,切忌浮躁不安,需保持耐心,把握内容情感,准确分析手法。其实大可将诗歌当成文言文来读,调动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文,那就容易理解诗歌内容了;通过内容把握情感时,切忌先入为主和断章取义,注意立足整体,全面准确把握情感,需关注题目和作者以及科学利用注释。
  把握内容情感后,分析诗歌的手法。要准确分析诗歌的手法,先要熟记各种手法。把握手法的小技巧是对手法进行分类记忆。以下的分类仅提供参考。首先将手法分为四大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接着再进行细分。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曲笔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描写手法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还有衬托、对比、白描。景物描写分描写角度和其他手法。角度分空间、色彩、感官。空间色彩角度包括远近、高低、声色;感官角度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其他手法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衬托、对比、渲染、烘托。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借代、双关、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
  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用典、象征、抑扬、借古讽今、叠字、引用等。
  其次,细心审题。在考场上,要想顺利完成诗歌鉴赏,需细心审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审清题目是答题的关键。审题时,需明确问题问什么,问几方面的内容,问题指向的区域。一般性问题,一目了然,如,“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一看题目就能明白是回答诗歌感情并作分析,问题指向的区域是后两联。但是面对一些变形问法,就需谨慎细心。如,“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6分)”这是要回答抒情手法;“第三句的‘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回答的内容是炼字类。
  最后,用心答题。最后答案的呈现至关重要,是夺取分数的制胜法宝。谨记各种题型的答题步骤,答题规范,分点作答。附一些题型的答题步骤:
  意境类:概括特点 分析 效果
  情感类:分析内容 手法(可点明可不点明) 情感
  技巧类:点明技巧 分析 效果
  炼字类:字意 句意 点明手法 作用
  形象类:概括特点 分析
  三心兼备,在考场上,拿下诗歌鉴赏应是易如反掌。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来描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9.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首先,结合注释,翻译诗歌:几座山峦险峻肃杀,秋风拂过广阔平原,鹰迅猛急速地掠过。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男儿空有一身武功绝技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月黑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时刻,我特别想你!
  诗歌开篇描绘环境,鹰掠过大地,回忆当年打猎的英勇,现空有一身武功绝技和谁一争高下,即使年老仍意气飞扬,老当益壮。通过想念鹰出猎,托物言志,表明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诗歌通过环境烘托营造鹰勇猛、意气风发的形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要想在考场上将诗歌鉴赏完美拿下,功夫在考场外,平时多读多练多思。俗话云,熟能生巧,积累诗歌的相关知识,适当运用鉴赏诗歌的小技巧,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不断练习,定能在考场上完成好诗歌鉴赏。
  郭林燕,教师,现居广东信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