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是权宜之计还是变革的开始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员工”能否从特殊时期的抱团取暖,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用工模式?采访中,不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一场疫情,让河南小伙张凯措手不及。存款越来越少,复工又遥遥无期,身为房产销售的他坐不住了。
  好在机会很快找上门来,2月9日,张凯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来自苏宁物流的招工信息。在“人才共享计划”几个大字下,列出了仓内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配送等岗位,并备注,“人才共享”采取灵活工作原则,报名后,将根据居住地址及个人意向就近分配,短期上岗,疫情结束后,可随时返回原工作岗位。
  张凯填表后。当天,苏宁物流人力资源部门就联系他了。两天后,他顺利入职,负责附近10多个小区的快递配送工作。
  近期,不少人像张凯一样成为“共享员工”。一些暂时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也主动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
  1+1>2
  零售与餐饮是最先“携手”的两大行业。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盒马鲜生超市是最早提出向暂时歇业的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的企业。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介绍说,因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在线上采购民生商品的需求激增,不少门店面临用工压力。
  苏宁遇到的是一样的“难题”,其旗下家乐福3千米范围内1小时送货上门的到家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300%以上,且每日环比也增幅明显。苏宁易购、苏宁小店等平台订单也实现高速增长。
  一方“用工荒”,一方“复工难”,如何缓解压力?盘活从事餐饮等行业的赋闲劳动力,成为一剂解药。
  2月2日,盒马与餐企云海肴接洽,达成“共享员工”共识。为解决运力不足问题,上海大众出行也与盒马达成全国范围的用工合作。首批参与配送的员工由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熟悉上海市道路的“金牌司机”组成,与电瓶车配送相比,汽车一次配送可以带出2~3倍的订单。
  入职前,张凯与苏宁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沟通,直到通过体检、岗位技能培训、防护规范培训层层“把关”后,才得以步入工作岗位。入职后,定时消毒,早晚量体温,及时配给口罩、手套,购买新冠肺炎特别保险,又为他吃下“安心丸”。
  此外,“无接触配送”要求也让张凯印象深刻。“就是尽量不和消费者接触,我们优先将包裹投递到自提柜,或者和消费者约定放到公司前台、家门口等,甚至放地上走遠几步,等他们取走后离开。”张凯觉得,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快递员负责。
  共享员工催生人力资源改革
  1+1>2的效果,让“共享员工”模式迅速走红,在众多尚未开工企业与复工企业之间延展,并得到多地政府支持。
  目前,在合肥经开区,有数百家规上工业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其中,合肥海尔工业园与包河区一家餐饮企业合作,试水跨行业“共享员工”,先后两批“待业”饭店员工走上海尔冰箱生产一线,从事冰箱门体附件组装的辅助工作,并与海尔员工“同工同酬”。
  有饭店员工表示,“完成‘角色转换’很激动,也没有想像中那么累,多劳多得,很快就适应了。”
  合肥经开区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表示,这种弹性用工模式,有效分担企业人力成本、保障员工基本收入、缓解临时性缺工难题,正得到越来越多企业认可,也将在辖区其他类型企业中推广。
  一些业界人士也认为,“共享员工”将是人力资源领域一次巨大变革的开始。
  “共享员工”能否从特殊时期的抱团取暖,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用工模式?采访中,不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胡秋根认为,“共享员工”模式不是新型雇佣关系,只是临时的过渡措施。目前,随着企业复工,各合作企业员工已陆续返回本公司上班。盒马于2月12日面向全国开放3万个岗位,一周内有6000名新员工入职。
  苏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则表示,未来,尤其是针对某些季节性和阶段性的岗位或人才需求,公司并不排除甚至会加大推行“人才共享”计划,“相较于原有的临时员工招募方式,‘共享员工’机制完善、效率更高,是用工方式的一次创新和突破,未来或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共享”期间的劳动关系如何界定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共享员工”难以走向常态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该模式止损有限,绝大部分参与者只能从事一些短期的、简单的、质量控制风险较低的岗位。同时,又要考虑临时劳务关系涉及的权利义务责任等法律问题。
  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界清共享边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操作规范或相应审核流程、报批程序,指导企业有序、安全、常态化开展这项用工模式。此外,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明确共享用工的性质、适用条件以及责任承担等。
  此外,若用工需求企业自行与员工个人达成协议,建议用工需求企业也在协议中明确其与员工个人的法律关系,要注意防止被认定成劳动关系带来的用工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如果允许原用人单位以此盈利或是随意向缺工企业进行劳务派遣,可能会导致劳务派遣常态化,也容易滋生企业间的违法劳务派遣,比如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成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等。
  但疫情期间的“共享员工”模式,仍然是一个契机,倒逼企业在灵活用工方面作出更多探索。柯艮东呼吁,希望未来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细则或打造平台,助推“共享员工”相关工作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平台化、规范化,“这样,企业更有信心去尝试、创新。”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最讲究的食客,莫过于清朝的袁枚,他写的《随园食单》不仅介绍了许多南北菜肴及名茶名酒,还讲了不少饮食之弊,其中有各种细微之处值得在意。  戒外加油。平庸的厨师做菜,动不动就熬上一大锅猪油,在上菜时浇上一勺。俗人以为多吃些油水有好处,这样吃简直如饿鬼投生。  戒同锅熟。不能把不同的东西同锅煮熟。  戒耳餐。袁枚说:“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参、燕窝,腐陋之人也,全无性
期刊
“英雄留步!”  连太从书房一跃而出,我被迫与她比画几招,才得以放行。  这几天,我们在重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家里就有了这些疯疯癫癫的场景,宛若回到少年时光。  这次重读,有一部分也是沾了工作的光。《射雕英雄传》我固然喜欢,但是事情很多,花大块时间重温,还是太奢侈。  我小妹妹的大儿子,曾经悄悄网购了咏春拳、截拳道的拳谱。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偷偷练武的自己,他是时候看一看《射雕英雄传》了。于是
期刊
老板姓修,开着一家休一咖啡店。休一咖啡店周六不营业,员工休息,店里就剩老板一个人,如果想喝咖啡得自助。咖啡店的门开着,是为了方便进店修旧东西的人。  有趣的是,休一咖啡店周六却门庭若市。年轻女子拿着破了洞的毛衣,请妈妈辈的志愿者帮忙缝补;小朋友带来坏掉的电动玩具,请眼镜哥哥修理后,尝试重新启动;白发苍苍的老人拿来10年前就停摆的手表,拜托中年大叔修理……老板也没闲着,盯着电脑,很专注地在设计图纸。
期刊
毫无疑问,如今大城市的书店,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寒酸”。十几年前人们还在担心实体书店会死去,现在却发现它们不但迎来了第二春,而且正在成为城市的焦点——书店不但变得更美,也日益成為年轻人话题的中心。  “网红”和“书店”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总让人感到怪异。网红意味着热闹和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意味着精美的照片,但是书店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清净的。读书意味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受苦”(回报也因此而来)。一个突出的现
期刊
欧几里得是古希腊几何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出生地和确切的生活年代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我们只知道他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園求学,后来被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延聘到亚历山大大学数学系任教。那里有一座藏书量惊人的图书馆,欧几里得由此完成《几何原本》,这是数学史上最知名的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是推动现代科学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演绎推理结构方面的杰出典范,它甚至给哲学家们带来了启示。至于欧几里得的个人品格,从两个故事
期刊
你可能听说过一类食品添加剂,叫“甜味剂”,比如最常见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可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是一些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粗枝大叶的理科男无意中发现或发明了它们:1879年一个俄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倒腾完瓶瓶罐罐,没洗手就回家吃饭,结果发现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发现;1965年一个叫施莱特的化学家在合成药物的时候无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问世。  甜味剂的诞生对于食品工业
期刊
食蟹猕猴:“赶海达人”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赶海视频非常火,主播们一桶一桶地白捡海鲜看起来实在过瘾,其实动物界也有这样的“赶海达人”,那就是食蟹猕猴。  食蟹猕猴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的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有一条比身体还长的尾巴,因此也叫“长尾猕猴”。它们经常在退潮后捕捉海滩上的螃蟹和贝类,然后灵活地使用石头等工具敲开坚硬的外壳享用。  食蟹猕猴是“靠海吃海”的典型。它们平时在海岸的树林中活动,凭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确定下了正式名称:COVID-19,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则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式名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  虽然对于这种未知病毒的命名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已有研究纷纷把“破案”线索指向了野生动物。为何致命病毒总是来自野生动物?又是怎样的进化逻辑让病毒如此狡猾,拥有与人类相较量的智慧和力量?要回答这些问题
期刊
卓越的人际交往技能可以令你脱颖而出,魅力四射。为了证实这一观点,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利和詹尼特·凯普兰做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成员由一些理论上的高智商钓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表现很突出,其他的人则变得与普通人没什么差别。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呢?答案是那些表现突出的人拥有一张宽大的人际关系网。罗伯特举了个例子:当一个表现普通的人遇到一个技术问题时,他就会
期刊
1937年8月,张伯苓出任西南联大校长。上任之初,张伯苓决定扩大学校图书馆的规模,于是招聘一批图书管理员。  招聘启事贴出去不久,就有不少人来应聘。这天,张伯苓和助手黄钰生会见了一名应聘者。  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很寒酸。谈话后不久,他问张伯苓:“如果我来这里上班,不知道张校长能付给我多少薪水?”  张伯苓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很缺钱吗?”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是的,我原来在一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