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需为了“证明自己”而“感动自己”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夏天,我在海边认识了一位美国女人和她的两个儿子。女人很有修养,兄弟俩三四岁的样子,非常活泼可爱。午后,我和朋友靠在海边的躺椅上晒太阳,美国女人则在沙滩上陪着两个儿子堆沙堡。
  稍小一点的那个男孩看起来十分擅长堆沙堡,不一会儿就弄得有模有样。稍大一点的哥哥却恰好相反,堆得歪歪倒倒不成样子,几次都把沙堡弄倒还差点连累到弟弟。小孩看起来有点倔,频频失败后有点急了,眼圈红红的埋头一次又一次尝试着,也不吭声。
  我们看得饶有兴味,女人起初也坐在旁边看着两个孩子微微笑,然而等到大男孩失败到第十几次的时候,她起身走了过去。她先蹲下去,轻声安慰了大男孩几句,又赞美了小男孩几句。我们离得远,也听不太真切。然后她牵着大男孩的手离开了沙堡,走到旁边平整的沙滩上,又低声嘱咐了几句,大男孩点了点头,她才回到躺椅上。
  我好奇地问她,对大男孩说了什么?她笑笑说:“只是让他不要再堆沙堡了,去尝试在沙子上作画也很有意思。”朋友闻言插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许多失败几次,他就能做好了呢。”
  女人笑着摇了摇头。她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天赋是成功之父。”朋友似懂非懂,这时我们却突然听到了男孩的欢呼声。
  抬起头来,只见大男孩竟已在沙滩上画出了一个女人的头像,旁边大大写着——妈妈我爱你。见我们看过来,男孩用力招手,笑得无比灿烂,大叫着让妈妈过来看。女人笑得释然而温柔。
  此前,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小事。有段时间公司的邮箱连续一个多月都收到同一个男生的简历。男生虽然非常执着,但无论是工作履历还是相关创作资料,都完全不符合岗位要求,所以工作人员压根儿没有让他通过第一轮甄选。

  后来发邮件的次数实在太多,工作人员终于注意到他的存在,出于好奇,发出了初试的邀约。结果面试更差,被问到的几项专业技能都不会,讲话还很笨拙,面试官连连皱眉。
  只有在聊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眉飞色舞,连表达能力都清楚了几分——他喜欢搭乐高,在被问到业余爱好时,立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满脸兴奋地跟面试官描述他收藏了多少乐高玩具,曾经搭出什么样的“宏伟巨制”……如果不是时间到了面试官主动打断,估计聊上三天三夜都有可能。
  很自然,他的面试失败了。但男孩仍不死心,继续发邮件,甚至常常上门,希望能够给他一个机会来试试。记忆犹新的是他在前台堵住了一位领导,抓着领导的胳膊声泪俱下:“我上次面试是失败了,但这正是成功的开始啊!也许您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做好呢。”
  领导耐心地问他:“这份工作的确光鲜又有趣,但就算成功获得了它,你扪心自问,真的愿意一辈子都做这份工作吗?没有其他遗憾了吗?”
  那个男生愣了愣,忽然就不说话了。他在门口的沙发上呆坐了很久,傍晚时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然而那天他离开后,真的不再过来了。
  又过了几年,当初公司的同事突然发过来一段视频,问我们:“哎,这是不是当初那个坚持来面试的男生?”
  果然是他。这是一段在网络上很火爆的乐高组装视频,组装者就是那个男生,看起来成熟了些,但是讲解起乐高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兴致勃勃。他的粉丝也很多,都纷纷留言表达崇拜之情。
  在留言中我们才发现,原来他已是一名专业的积木讲师,甚至还去国外参加过乐高达人的聚会,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作品,可谓是名利双收。
  我們的人生,常常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重复的惨痛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让人生出“坚持到底,终见曙光”的悲壮感,往往把自己都打动。
  但这样的时刻更要冷静下来反思:热血上头,究竟是真的挚爱这份事业,还是因为求而不得,导致自尊受到了伤害,义无反顾地一头钻进了牛角尖。
  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两码事。在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的领域,只为了所谓的“证明自己”,反复尝试再失败,失败再尝试……这样,就一定能成功吗?即使成功了,这个结果能带来由衷的喜悦吗?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本领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它终其一生都会以为自己是个笨蛋。在经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不如先停一停,等一等,想一想。
  我在做什么?这么做是不是正确?真的还要坚持这么做吗?换一条路,是否能得到更圆满的结果?
  何必让鱼去爬树?何必让大象去游泳?
  (摘自《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 史旺平)
其他文献
我幼年時的乡下时光,没有电视、没有游乐园、没有玩具,在现在的孩子们的眼里那是何其的乏味。但我并不觉得无趣,林中捉鸟、下河摸鱼、一大帮孩子在草垛里打仗……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其乐无穷。  夏季的夜晚,屋子里热得人坐卧不安,在家捉迷藏好似可以忘了暑热。大人们却从中作梗,非要我们也加入纳凉的人群。屋外大树下,聚拢了一堆堆人,铺着凉板、竹椅、篾席,或坐或躺,等风来。黑灯瞎火,实在无趣,又什么都觉得有趣。等到
《沙漏里的人》  张钊 著 花城出版社 ¥45.00  从正面看,沙漏象征着爱情、友情与幸福;从反面看,沙漏则意味着流逝、短暂、虚无。作为张钊小说《沙漏里的人》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如果没有“沙漏”这个意象的存在,故事会失去基础。一个名叫齐致知的少年,在青春期被一位名叫吴戈的成熟女性启蒙了爱情,遭遇到一小段电闪雷鸣般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成为一种烙痕始终跟随在他生命内部。成年之后他的世界变得非常之大,但
一个大学同学最近和男友分手了。分手之后她说:“我突然发现,我没有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他,我的世界都围着他转,可是突然分手了,我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回想大学的时候,她每天都和男朋友在一起,两个人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旅行,总之时时刻刻都要黏在一起,如胶似漆。  她之前有很多朋友,但是自从她恋爱之后,这些朋友都变透明人了。她总是把男朋友放在第一位,总想着
那天,她一如往常地在家里准备午餐,他拎着公文包和一个神秘的袋子走了进来。  看到他一脸疲惫,作为妻子的她很是心疼,于是赶紧盛了一碗绿豆汤给他。  他不慌不忙放下手中的袋子,缓慢地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接着又从盒子里拿出一枚钻戒。  她很惊讶,忙问:“你怎么忽然想到买戒指了?这不是真的吧?我们家可没有那么多钱消费这个!”  他拉过妻子有些粗糙的手,轻轻取下那枚颜色已经暗沉的假戒指,心疼地说:“以后你不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最近,“打工人”这个词热得发烫,早安一句“打工人”,晚安一句“打工人”,人人争说“打工人”,与其有关的段子更是不胜枚举,让人解颐。  “打工人”是谁?有人说,社畜,显得惨无人道;打工仔,显得低声下气。而“打工人”这个称呼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里表现出倔强。比于佛系、丧,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每个词汇流行起来,大抵都是戳中了某个群体的心窝,从而产生
《时光雕刻者》  魏锋 著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75.40  《时光雕刻者》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访谈录,采访中所得的点点滴滴,是魏锋成长道路上的鲜明印记,是他已然拥有的精神财富,是他人格气度中独有的印记。听纪红建讲述到桑植采访的履历,魏锋鲜明地感受先辈们走向革命之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所经历的重重险恶,更可以感受生命的可贵与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而这些收获皆源于纪红建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柔滑、光洁、紧致、线条纤细、没有多余赘肉,这些是手臂形态完美的标志。可“蝴蝶袖”般的上臂赘肉是公认最难消减的身体部位,而且手臂肌肤和面部一样,会经受紫外线的侵害而衰老,怎样才能让手臂肌肤细腻、线条紧实流畅?  首先,保持手臂的光洁是一年四季都要做到的事情。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每次沐浴的时候,刮去新生的汗毛,用滋润霜修护毛孔。其次,由于受到阳光的损伤,手臂肌肤最容易老化和松弛,当你的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干
1  之前,我没有想过这辈子会做出私奔这样的事,可这确确实实发生了。  两年之前的10月份,我跟邵毛毛坐在80路的公交车上,忘记了那天我们是要到哪里去。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着车窗外,外面行人如织,车水马龙,80路公交车很艰难地挤到了解放桥这一站,然后被堵得走不动了。这时候邵毛毛扭头看着我说:“我们结婚吧。”  我对她说:“我也正有这个想法。”  那时候邵毛毛还没有毕业,我刚毕业3个月,没有固定
在一部分明星开始直播卖货后,“直播 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也广为商家青睐。然而,直播售卖的商品不乏质量问题和货不对板问题。谁来为这些问题担责?消费者在遇到这些问题后又该如何维权?货不对板经常见,夸大宣传博眼球  某高校教师高文(化名)在观看某直播后,买了一瓶沐浴露,“没想到质量会如此低劣。沐浴露到货当晚,我就用它洗了澡,可冲洗数次后,感觉身上还是滑腻腻的。还有一种刺鼻的香味。和
男人结婚前,大多被父母惯着,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结婚后,男人面对的是一个在家中比他还要受宠上百倍的“小女孩”。伺候这样的“小女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哄”。  可“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哄的关键,首先就要学会讲假话,这样才能让她开心。就拿我来说,结婚后,在老婆面前,我可是一个不善讲假话的人。但我知道,偶尔讲讲假话,哄老婆开心,也是我必须要做的。记得刚结婚那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