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
明代大臣、学者薛宣在《读书录》一书中写道:“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 诚信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样道理,尔虞我诈也是一个相互诱导、相互强化的过程。在社会资本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存心有天知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非常注重心诚,心诚是同仁堂强有力的内在约束机制。同仁堂明确提出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树立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
这种高度的自律意识,既是创办同仁堂的乐氏家族长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也与同仁堂特殊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成为同仁堂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雍正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并独办官药,一共历经8位皇帝,长达188年。这一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同仁堂在制药过程中倍加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
希望能够像同仁堂一样永续成长的企业,也需要建立心诚这一自我约束机制。企业有必要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应该非常清晰。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尤其是企业创始人具备鲜明的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地要求所有员工贯彻这一价值取向,并将其一直传承下去。
驷不及舌
子贡认为,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一项重要的品德,就是“驷不及舌”(《论语·颜渊》),即今天人们所讲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究诚信,第一步是内在的觉悟以及由这种觉悟而驱动的自我约束;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外显的行动,接受外在的监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
秦末汉初的季布就努力实践着“驷不及舌”的追求。季布是楚国人,曾做过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他非常守信重诺,只要答应过的事情,会不惜一切代价办到,从不失信于人,很受家乡人的爱戴。楚人有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项羽曾经派季布率领军队,屡次使刘邦受窘。在击败项羽之后,刘邦曾悬赏缉拿季布,但布告贴出去几个月,竟无人出卖他。在逃亡过程中,季布先后得到濮阳周氏及鲁地朱家的帮助。后来,刘邦通过汝阴侯滕公了解到季布的品德、为人,不但赦免了他,而且任命他担任郎中之职。
季布命运的改变,与他长期以来所积累的诚信直接相关,否则,他不仅会沦为“阶下囚”,甚至早就成为“刀下鬼”了。在“季布一诺”的背后,表现出来的是言出必行的果敢。诚信在于行动,一打口号抵不上一个实际行动,小信不积,大信不立,积小信可以成大信。
曾国藩在世时,欲著《挺经》一书,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心得。遗憾的是,他没能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已经告别了人世。曾国藩的孙婿吴永在其所著的《庚子西狩丛谈·卷四》中谈到,作为曾国藩门生的李鸿章曾经对他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李鸿章向吴永转述了一个故事,并告诉他这是曾国藩“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有一家人,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吃午饭。老翁一大早就吩咐儿子前往市场上备办肴蔬果品,但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儿子仍然没有回来。老翁心急,亲自到窗口眺望,看见在离家不远的田埂上,儿子挑着肴蔬果品,与另外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对峙着,彼此各不相让。老翁连忙赶过去,婉言说道:“老哥,我家中有客,等着这些东西准备午饭,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两便?”那汉子回答道:“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不下水呢?”老翁回答说:“我儿子身材矮小,下到水田里恐怕担子浸湿食物;你老哥身材高一些,担子不至于沾水。因此,请您避让一下。”那汉子反问道:“你这担内,不过是肴蔬果品,就是浸湿了,也还可以将就着用;而我担中挑的都是京广贵货,万一沾着了水,便一文不值。担子中的东西不同,怎能叫我避让?”老翁见说不过,乃挺身走近那汉子说:“既然如此,待我老头子下到水田之中,你老将货担交给我,让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子身边过去,再将担子奉还,如何?”说完,老翁当即俯身解袜脱履。那汉子见老翁这样,心中过意不去,说道:“既然你老人家如此费事,我就下到水田里,让你们担过去。”于是,那汉子下田避让,一场争端消于无形。
可见,“挺经”所谓的“挺”,是曾国藩所追求的立身、处世态度,强调的是躬身入局、坚韧挺拔的精神。曾国藩正是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成功,才成就了他一生之大功。
一个企业“金字招牌”的锻造,依靠的并非是几次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一系列小得不能再小、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情累积的结果。关键是,企业在诚信的问题上,需要具备“挺”的精神,从每一位员工、每一个细节、每一天的工作抓起。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说,礼重在相互往来,如果有往无来,不符合礼的要求;而如果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之中是这样,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交往的过程中也一样。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我做起,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在教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育上予以验证的。皮格马利翁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他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他曾用象牙精心雕凿了一位美丽又可爱的少女,而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所接受。于是,他带着丰盛的祭品,向女神阿弗罗狄特祷告,在女神的帮助下,雕像慢慢发生了变化,脸颊逐渐呈现出血色,眼睛开始释放出光芒,嘴唇缓缓地张开,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并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皮格马利翁。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基于这一神话故事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与赞美能产生奇迹。通过试验,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发现:即便学生的资质没有什么区别,但那些受到正面激励和肯定的学生,通过不断自我心理暗示,进步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的同学。
在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交往的过程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企业越是信任某一利益相关者,这一利益相关者就可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使自己达到企业的期待,以免让企业失望。企业要想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与其让别人示好,不如自己先表现出一种姿态。
[本专栏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企业运用框架——基于‘修齐治平’逻辑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09YJC6302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代大臣、学者薛宣在《读书录》一书中写道:“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 诚信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样道理,尔虞我诈也是一个相互诱导、相互强化的过程。在社会资本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
存心有天知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非常注重心诚,心诚是同仁堂强有力的内在约束机制。同仁堂明确提出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树立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
这种高度的自律意识,既是创办同仁堂的乐氏家族长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也与同仁堂特殊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成为同仁堂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雍正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并独办官药,一共历经8位皇帝,长达188年。这一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同仁堂在制药过程中倍加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
希望能够像同仁堂一样永续成长的企业,也需要建立心诚这一自我约束机制。企业有必要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应该非常清晰。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尤其是企业创始人具备鲜明的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地要求所有员工贯彻这一价值取向,并将其一直传承下去。
驷不及舌
子贡认为,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一项重要的品德,就是“驷不及舌”(《论语·颜渊》),即今天人们所讲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究诚信,第一步是内在的觉悟以及由这种觉悟而驱动的自我约束;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外显的行动,接受外在的监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
秦末汉初的季布就努力实践着“驷不及舌”的追求。季布是楚国人,曾做过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他非常守信重诺,只要答应过的事情,会不惜一切代价办到,从不失信于人,很受家乡人的爱戴。楚人有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项羽曾经派季布率领军队,屡次使刘邦受窘。在击败项羽之后,刘邦曾悬赏缉拿季布,但布告贴出去几个月,竟无人出卖他。在逃亡过程中,季布先后得到濮阳周氏及鲁地朱家的帮助。后来,刘邦通过汝阴侯滕公了解到季布的品德、为人,不但赦免了他,而且任命他担任郎中之职。
季布命运的改变,与他长期以来所积累的诚信直接相关,否则,他不仅会沦为“阶下囚”,甚至早就成为“刀下鬼”了。在“季布一诺”的背后,表现出来的是言出必行的果敢。诚信在于行动,一打口号抵不上一个实际行动,小信不积,大信不立,积小信可以成大信。
曾国藩在世时,欲著《挺经》一书,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心得。遗憾的是,他没能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已经告别了人世。曾国藩的孙婿吴永在其所著的《庚子西狩丛谈·卷四》中谈到,作为曾国藩门生的李鸿章曾经对他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李鸿章向吴永转述了一个故事,并告诉他这是曾国藩“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有一家人,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吃午饭。老翁一大早就吩咐儿子前往市场上备办肴蔬果品,但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儿子仍然没有回来。老翁心急,亲自到窗口眺望,看见在离家不远的田埂上,儿子挑着肴蔬果品,与另外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对峙着,彼此各不相让。老翁连忙赶过去,婉言说道:“老哥,我家中有客,等着这些东西准备午饭,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两便?”那汉子回答道:“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不下水呢?”老翁回答说:“我儿子身材矮小,下到水田里恐怕担子浸湿食物;你老哥身材高一些,担子不至于沾水。因此,请您避让一下。”那汉子反问道:“你这担内,不过是肴蔬果品,就是浸湿了,也还可以将就着用;而我担中挑的都是京广贵货,万一沾着了水,便一文不值。担子中的东西不同,怎能叫我避让?”老翁见说不过,乃挺身走近那汉子说:“既然如此,待我老头子下到水田之中,你老将货担交给我,让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子身边过去,再将担子奉还,如何?”说完,老翁当即俯身解袜脱履。那汉子见老翁这样,心中过意不去,说道:“既然你老人家如此费事,我就下到水田里,让你们担过去。”于是,那汉子下田避让,一场争端消于无形。
可见,“挺经”所谓的“挺”,是曾国藩所追求的立身、处世态度,强调的是躬身入局、坚韧挺拔的精神。曾国藩正是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成功,才成就了他一生之大功。
一个企业“金字招牌”的锻造,依靠的并非是几次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一系列小得不能再小、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情累积的结果。关键是,企业在诚信的问题上,需要具备“挺”的精神,从每一位员工、每一个细节、每一天的工作抓起。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说,礼重在相互往来,如果有往无来,不符合礼的要求;而如果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之中是这样,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交往的过程中也一样。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我做起,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在教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育上予以验证的。皮格马利翁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他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他曾用象牙精心雕凿了一位美丽又可爱的少女,而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所接受。于是,他带着丰盛的祭品,向女神阿弗罗狄特祷告,在女神的帮助下,雕像慢慢发生了变化,脸颊逐渐呈现出血色,眼睛开始释放出光芒,嘴唇缓缓地张开,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并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皮格马利翁。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基于这一神话故事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与赞美能产生奇迹。通过试验,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发现:即便学生的资质没有什么区别,但那些受到正面激励和肯定的学生,通过不断自我心理暗示,进步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的同学。
在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交往的过程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企业越是信任某一利益相关者,这一利益相关者就可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使自己达到企业的期待,以免让企业失望。企业要想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与其让别人示好,不如自己先表现出一种姿态。
[本专栏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企业运用框架——基于‘修齐治平’逻辑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09YJC6302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