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尹君龙(1989-),河北沧州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在其改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城中村村民的公共道德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分析城中村村民公德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为缩小城镇化给城中村村民带来的思想文化差距,使其逐步实现市民化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中村村民;城镇化;公德;现状;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着重强调新型城镇化,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城乡完全一体化、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提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注重的是人的城镇化,从中指出不仅要在户籍、医疗、社保及教育等方面,还要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转变上来塑造和提升村民精神意识。因此,如何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和公德意识,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相关概念梳理
“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私德是人们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①。这里的公德指的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公共生活领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众使用的空间;二是个人行为思想对于私人圈外所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公德是社会中重要的道德约束力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和谐有序、平稳发展的社会离不开公共道德的维系和支撑,其不仅要求人们不要为自己的利益或方便去损害他人利益及破坏社会,而且要求个人要自主自觉地维护公众利益和遵守公共秩序。现代城市中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内容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念。
城中村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社区生活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是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使得大量村庄被包围在城市建成区内而形成的。“城中村一般是指传统农村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区域居住所演变成的居民区。”②“在城中村长期生活居住的“村民”即使在户籍上仍为农村户口(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往往特指户籍为农村户口的居民),但已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其生活环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村落,已转变为城中村庄,其也成为城中村村民。”③城中村村民虽然生活于城镇环境中,但其在思想意识、行为理念上同市民群体仍旧存在着诸多差异。
二、城中村村民公德现状分析
(一)村民公德意识有待提升
在问题“您对公德了解吗?”的回答中,只有38.3%的村民表示对于公德较了解,61.7%的村民表示对公德不是很了解。可见相当一部分城中村村民对于城市道德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在问题“您愿意参加相关活动学习公德知识吗?”的调查中,34.7%的村民表示愿意,14.9%的村民表示不太愿意,50.4%的村民表示无所谓。从数据上看,一部分村民表示不愿意且半数以上的村民表示学与不学无所谓。综上看来,很多村民对于公德的认识和了解还处于初始阶段,一部分村民只是对其有一个笼统的感知印象,能够对公德概念及其外延有具体认识和理解的村民很少。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对于学习公德知识和参与公德教育活动都抱着无所谓的冷漠态度甚至是不情愿,这显然是当前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相对淡薄的鲜明写照。
(二)村民公德角色认知仍待转变
由于过去长期的农民角色定位,加之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以及生活条件和待遇不如市民等原因,使得城中村村民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处于一定困境。例如在“您觉得自己是农民还是市民?”的问题调查中,19.6%的人选择是农民,57.7%选择自己不过是不种地的农民而已,14.6%觉得自己和市民好像没什么区别,而只有8.1%选择自己是市民。由此可见,大部分城中村村民对于自身的角色认同还处于原地。加之城中村村民受村落传统“重私德轻公德”观念的影响,使得其只注重维系和保护村落小圈子里的情谊,对村外人和社会的公共道德规范则表现比较淡漠。例如在对其关于“当村里人和市民在村内发生矛盾冲突时,您怎么办?”的问题调查中,63%的人选择“向着本村人”,15.1%选择“隔岸观火”的心理,只有17.4%的人选择报警或找村干部等方式来解决,仅4.5%的人选择上前制止。从结果显示可以看出,多数的村民会向着本村人,其原因不言自明,无疑是传统村落文化中的“偏重私德”观念作祟。
(三)村民公德行为存在一定失范
传统乡村生活的特点即“一家一庭院”以及相应的土地,村民的活动空间较大。相比城市,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比较粗陋甚至匮乏,决定了农村环境中对人们的公德要求非常之小。而在改造后的城中村,村民的活动空间变小,加之城中村离城市的公共场所距离很近,这就要求在城市环境下城中村村民有必要树立和遵循城市的公共道德规范。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城中村村民存在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以及在一些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有悖于公德的行为。在回答问题“在城中村是否存在有违公德的不规范现象”的问题时,38.7%的村民选择没有,61.3%的村民则选择有。可见在城中村,有违公德的行为可谓屡见不鲜。可见城市环境下,逐渐走进城市生活的村民存在的道德行为失范与城市公共道德要求形成强烈冲突。
三、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村文化传统及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农村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民最为看重的就是其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自家土地。“自己的土地寸土必争,自己的庄稼颗粒珍贵,自己的生产工具倍加珍惜,而公共用地、公共设施、公共财物则不慎关心,甚至想方设法地据为己有。”⑤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加固了人们自私自利的狭隘意识,从而形成了过分重视个体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的思维定势。“农村是靠‘礼俗’规范的典型的熟人社会。”⑥,同族同宗在利益处理上也都比较宽松,“都是一家人”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集体意识较重。然而当其成为城中“新居民”后,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动,面对陌生的城市坏境和市民群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心理逐渐增加,使得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城中村是城市地域粗放式外延推进的结果,由于是一种整体的城镇化,村民仍可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他们既有的乡村社区结构和社会联系网络。因此,支撑其存续的社会文化基础没有发生转变,仍然是农耕文化。”⑦长期传统农村小农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城中村村民内心深处的保守、自私、狭隘的小农价值观念与城市倡导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内容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念相背离。 (二)村民整体文化道德素质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城中村村民包含道德素质在内的各项素质都相对较低,这对于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城中村的发展确是一大问题。由于其家庭生活水平、自身因素等各方面原因,城中村中很多村民所受的教育程度都不高。调研发现,文化水平较低的多为中年人和老人,也包含一小部分年轻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导致村民对于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很多城中村村民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加之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和新环境也较慢,制约了其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空间,在造成自身生活水平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的同时,其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公德素养的提升就缺少所需要的内在动力。
(三)村民城市认同感欠缺的影响
一个公民愿意去承担并履行爱护与建设城市的责任与义务,其前提是对城市的认同和热爱。调查发现,一部分城中村村民由于生活条件优越于市民,如获取房租、集体企业分红、租地补偿款等,对城市和转变成市民有排斥感。还有一部分村民由于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缺乏与市民相对等的生活条件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诸多社会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社会责任感相对较为匮乏,对“吃掉”其原有村落的城市短期内缺乏认同,尤其缺乏城市归属感。在针对问题“您觉得您有城市归属感吗?”的调查中,有65.3%的村民选择没有,只有34.7%的村民表示有。大部分村民认为虽然身处城市环境中,但是否遵守公共道德是个人的事,自己住在村子里,有自己的一套处事生活的理念模式,希望政府能改造和维护好城中村即可,没有必要让自身“套上”这一道德约束力。
(四)城中村公德教育及管理欠佳的影响
笔者从调研中得知,政府以及城中村村委会或改制后的社委会对城中村的管理虽有改进,但主要集中于经济利益,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相对忽略。在回答“城中村里是否有一支专门的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队伍?”时,87.6%的村民表示村子没有这样的领导队伍。在回答问题“村子里采取过何种方式宣传公德?”62.5%的村民选择村领导组织说教,29%的村民选择其他,仅有8.5%选择公德宣传文艺活动等方式。可见城中村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开展过相关的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且运用的方式方法普遍单一化,同时又缺乏针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专门领导队伍,更没有推出针对性强且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方法,这也是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比较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提升的路径探索
(一)明确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要出资出力在城中村宣传符合城市公共道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政府要针对村民整体的身份特点和文化素质来制定贴合村民口味的公德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文化素质偏低的村民不能多用处罚的硬性举措,而应更多的用道德感召教育的方式进行柔性渗透。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村民相应并合理的征地和改造补偿,加强对村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等。城中村在城镇化改造之后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彻底消除了村民在原有村落的主要收入来源即土地等,因此政府要采取相应对策来妥善安置村民。政府要在城中村中通过开展一定时间和数量上的文化学习班和技能培训班,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城市中找到较好的工作,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为加强其公共道德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完善城中村区域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笔者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城中村村民认为只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享有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包括住房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等,同时自己的子女能平等享有在城市中接受先进教育的权利,城中村老人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这样自身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可见,完善这些关系到村民各种切身利益的保障制度可以在客观上增进城中村农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从而逐渐增加其对城市的责任意识,为其公共道德意识的提升提升提供动力。
其次,城中村公德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因为私人间的契约是一种利益互惠行为,不但要使参与契约的双方都能从利益交换中公平得益,也要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社会公共利益正是他人自由权利的集中表达,所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正是对平等的自由这一契约行为的灵魂的守护。”⑧公共道德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要使其在城中村内深入人心,必须要借助法律一定的强制力,使村子里有违公德规范的行为得以遏制,为城中村公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使公德理念在村民心中逐步规范化。
第三,探索新型的宣传教育模式。提高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不仅要有政府行政力的调整和实施,同时需要“非科学的‘伦理管理’模式,即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用伦理的价值管理手段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事务,进而形成‘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的‘伦理管理’的二元模式。”⑨在脱胎于传统村落的城中村中,村落宗族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发挥宗族的力量,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领导力,将城中村公德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其监督管理之中,或许会收到更大成效。例如基于宗族关系在城中村村民自发形成的领导下,组建公德宣传监督队伍、村民公德学习互助组等。
(三)加强村基层机构公德创建能力
第一,完善相关领导队伍。“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过教育的。”⑩城中村应加快加强村干部建设的步伐,提高村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构建“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各个部门分工负责”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工作扎实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队伍”,使村民在专门的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紧构建和完善城中村公德建设的平台,推进公德宣传硬件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中村村民公德教育宣传的顺利开展。通过村民访谈,笔者得知,大多数村民会选择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政治素质高、能够代表村民利益且能带领群众进步,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组建该领导队伍。第二,大力开展公德创宣工作。村领导队伍要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强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搞好舆论引导,以保证公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村委会要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多元传媒载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活泼,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活动来推进公德建设的深入,诸如公德教育课堂、公德意识教育演讲比赛、关于宣扬公德意识的文艺晚会等。调研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村民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公德教育课堂、公德文艺汇演等比较丰富活泼的公德宣传教育方式,不仅能使自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对公德的认知,并且也有利于改善其文化生活,是十分理想的方式。(作者单位: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p26
[2] 王丽娟.浅谈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整合[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
[3] 赵昆.乡土性与现代性——关于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2,3,P100-103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4]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6] 孙昌盛,张春英.城中村“文化融合”改造模式探讨[J].华中建筑,2008,6,P88-90
[7]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P31
[8] 郭夏娟.城镇化进程中伦理关系的变化——兼论政府管理的二元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1,1,P110-115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500
注解:
① 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p26
② 王丽娟.浅谈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整合[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
③ 赵昆.乡土性与现代性——关于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2,3,P100-103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⑤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⑦ 孙昌盛,张春英.城中村“文化融合”改造模式探讨[J].华中建筑,2008,6,P88-90
⑧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P31
⑨ 郭夏娟.城镇化进程中伦理关系的变化——兼论政府管理的二元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1,1,P110-115
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500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在其改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城中村村民的公共道德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分析城中村村民公德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为缩小城镇化给城中村村民带来的思想文化差距,使其逐步实现市民化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中村村民;城镇化;公德;现状;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着重强调新型城镇化,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城乡完全一体化、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提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注重的是人的城镇化,从中指出不仅要在户籍、医疗、社保及教育等方面,还要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转变上来塑造和提升村民精神意识。因此,如何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和公德意识,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相关概念梳理
“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私德是人们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①。这里的公德指的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公共生活领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众使用的空间;二是个人行为思想对于私人圈外所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公德是社会中重要的道德约束力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和谐有序、平稳发展的社会离不开公共道德的维系和支撑,其不仅要求人们不要为自己的利益或方便去损害他人利益及破坏社会,而且要求个人要自主自觉地维护公众利益和遵守公共秩序。现代城市中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内容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念。
城中村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社区生活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是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使得大量村庄被包围在城市建成区内而形成的。“城中村一般是指传统农村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区域居住所演变成的居民区。”②“在城中村长期生活居住的“村民”即使在户籍上仍为农村户口(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往往特指户籍为农村户口的居民),但已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其生活环境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村落,已转变为城中村庄,其也成为城中村村民。”③城中村村民虽然生活于城镇环境中,但其在思想意识、行为理念上同市民群体仍旧存在着诸多差异。
二、城中村村民公德现状分析
(一)村民公德意识有待提升
在问题“您对公德了解吗?”的回答中,只有38.3%的村民表示对于公德较了解,61.7%的村民表示对公德不是很了解。可见相当一部分城中村村民对于城市道德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不足。在问题“您愿意参加相关活动学习公德知识吗?”的调查中,34.7%的村民表示愿意,14.9%的村民表示不太愿意,50.4%的村民表示无所谓。从数据上看,一部分村民表示不愿意且半数以上的村民表示学与不学无所谓。综上看来,很多村民对于公德的认识和了解还处于初始阶段,一部分村民只是对其有一个笼统的感知印象,能够对公德概念及其外延有具体认识和理解的村民很少。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对于学习公德知识和参与公德教育活动都抱着无所谓的冷漠态度甚至是不情愿,这显然是当前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相对淡薄的鲜明写照。
(二)村民公德角色认知仍待转变
由于过去长期的农民角色定位,加之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以及生活条件和待遇不如市民等原因,使得城中村村民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处于一定困境。例如在“您觉得自己是农民还是市民?”的问题调查中,19.6%的人选择是农民,57.7%选择自己不过是不种地的农民而已,14.6%觉得自己和市民好像没什么区别,而只有8.1%选择自己是市民。由此可见,大部分城中村村民对于自身的角色认同还处于原地。加之城中村村民受村落传统“重私德轻公德”观念的影响,使得其只注重维系和保护村落小圈子里的情谊,对村外人和社会的公共道德规范则表现比较淡漠。例如在对其关于“当村里人和市民在村内发生矛盾冲突时,您怎么办?”的问题调查中,63%的人选择“向着本村人”,15.1%选择“隔岸观火”的心理,只有17.4%的人选择报警或找村干部等方式来解决,仅4.5%的人选择上前制止。从结果显示可以看出,多数的村民会向着本村人,其原因不言自明,无疑是传统村落文化中的“偏重私德”观念作祟。
(三)村民公德行为存在一定失范
传统乡村生活的特点即“一家一庭院”以及相应的土地,村民的活动空间较大。相比城市,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比较粗陋甚至匮乏,决定了农村环境中对人们的公德要求非常之小。而在改造后的城中村,村民的活动空间变小,加之城中村离城市的公共场所距离很近,这就要求在城市环境下城中村村民有必要树立和遵循城市的公共道德规范。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城中村村民存在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以及在一些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有悖于公德的行为。在回答问题“在城中村是否存在有违公德的不规范现象”的问题时,38.7%的村民选择没有,61.3%的村民则选择有。可见在城中村,有违公德的行为可谓屡见不鲜。可见城市环境下,逐渐走进城市生活的村民存在的道德行为失范与城市公共道德要求形成强烈冲突。
三、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村文化传统及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农村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民最为看重的就是其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自家土地。“自己的土地寸土必争,自己的庄稼颗粒珍贵,自己的生产工具倍加珍惜,而公共用地、公共设施、公共财物则不慎关心,甚至想方设法地据为己有。”⑤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加固了人们自私自利的狭隘意识,从而形成了过分重视个体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的思维定势。“农村是靠‘礼俗’规范的典型的熟人社会。”⑥,同族同宗在利益处理上也都比较宽松,“都是一家人”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集体意识较重。然而当其成为城中“新居民”后,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动,面对陌生的城市坏境和市民群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心理逐渐增加,使得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城中村是城市地域粗放式外延推进的结果,由于是一种整体的城镇化,村民仍可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他们既有的乡村社区结构和社会联系网络。因此,支撑其存续的社会文化基础没有发生转变,仍然是农耕文化。”⑦长期传统农村小农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城中村村民内心深处的保守、自私、狭隘的小农价值观念与城市倡导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内容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念相背离。 (二)村民整体文化道德素质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城中村村民包含道德素质在内的各项素质都相对较低,这对于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城中村的发展确是一大问题。由于其家庭生活水平、自身因素等各方面原因,城中村中很多村民所受的教育程度都不高。调研发现,文化水平较低的多为中年人和老人,也包含一小部分年轻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导致村民对于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很多城中村村民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加之其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和新环境也较慢,制约了其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空间,在造成自身生活水平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的同时,其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公德素养的提升就缺少所需要的内在动力。
(三)村民城市认同感欠缺的影响
一个公民愿意去承担并履行爱护与建设城市的责任与义务,其前提是对城市的认同和热爱。调查发现,一部分城中村村民由于生活条件优越于市民,如获取房租、集体企业分红、租地补偿款等,对城市和转变成市民有排斥感。还有一部分村民由于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缺乏与市民相对等的生活条件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诸多社会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社会责任感相对较为匮乏,对“吃掉”其原有村落的城市短期内缺乏认同,尤其缺乏城市归属感。在针对问题“您觉得您有城市归属感吗?”的调查中,有65.3%的村民选择没有,只有34.7%的村民表示有。大部分村民认为虽然身处城市环境中,但是否遵守公共道德是个人的事,自己住在村子里,有自己的一套处事生活的理念模式,希望政府能改造和维护好城中村即可,没有必要让自身“套上”这一道德约束力。
(四)城中村公德教育及管理欠佳的影响
笔者从调研中得知,政府以及城中村村委会或改制后的社委会对城中村的管理虽有改进,但主要集中于经济利益,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相对忽略。在回答“城中村里是否有一支专门的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队伍?”时,87.6%的村民表示村子没有这样的领导队伍。在回答问题“村子里采取过何种方式宣传公德?”62.5%的村民选择村领导组织说教,29%的村民选择其他,仅有8.5%选择公德宣传文艺活动等方式。可见城中村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开展过相关的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且运用的方式方法普遍单一化,同时又缺乏针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专门领导队伍,更没有推出针对性强且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方法,这也是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比较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提升的路径探索
(一)明确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要出资出力在城中村宣传符合城市公共道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政府要针对村民整体的身份特点和文化素质来制定贴合村民口味的公德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文化素质偏低的村民不能多用处罚的硬性举措,而应更多的用道德感召教育的方式进行柔性渗透。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村民相应并合理的征地和改造补偿,加强对村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等。城中村在城镇化改造之后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彻底消除了村民在原有村落的主要收入来源即土地等,因此政府要采取相应对策来妥善安置村民。政府要在城中村中通过开展一定时间和数量上的文化学习班和技能培训班,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城市中找到较好的工作,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为加强其公共道德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完善城中村区域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笔者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城中村村民认为只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享有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包括住房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等,同时自己的子女能平等享有在城市中接受先进教育的权利,城中村老人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这样自身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可见,完善这些关系到村民各种切身利益的保障制度可以在客观上增进城中村农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从而逐渐增加其对城市的责任意识,为其公共道德意识的提升提升提供动力。
其次,城中村公德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因为私人间的契约是一种利益互惠行为,不但要使参与契约的双方都能从利益交换中公平得益,也要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社会公共利益正是他人自由权利的集中表达,所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正是对平等的自由这一契约行为的灵魂的守护。”⑧公共道德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要使其在城中村内深入人心,必须要借助法律一定的强制力,使村子里有违公德规范的行为得以遏制,为城中村公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使公德理念在村民心中逐步规范化。
第三,探索新型的宣传教育模式。提高城中村村民公德意识不仅要有政府行政力的调整和实施,同时需要“非科学的‘伦理管理’模式,即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用伦理的价值管理手段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事务,进而形成‘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的‘伦理管理’的二元模式。”⑨在脱胎于传统村落的城中村中,村落宗族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发挥宗族的力量,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领导力,将城中村公德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其监督管理之中,或许会收到更大成效。例如基于宗族关系在城中村村民自发形成的领导下,组建公德宣传监督队伍、村民公德学习互助组等。
(三)加强村基层机构公德创建能力
第一,完善相关领导队伍。“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过教育的。”⑩城中村应加快加强村干部建设的步伐,提高村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构建“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各个部门分工负责”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工作扎实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队伍”,使村民在专门的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紧构建和完善城中村公德建设的平台,推进公德宣传硬件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中村村民公德教育宣传的顺利开展。通过村民访谈,笔者得知,大多数村民会选择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政治素质高、能够代表村民利益且能带领群众进步,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组建该领导队伍。第二,大力开展公德创宣工作。村领导队伍要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强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搞好舆论引导,以保证公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村委会要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多元传媒载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活泼,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活动来推进公德建设的深入,诸如公德教育课堂、公德意识教育演讲比赛、关于宣扬公德意识的文艺晚会等。调研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村民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公德教育课堂、公德文艺汇演等比较丰富活泼的公德宣传教育方式,不仅能使自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对公德的认知,并且也有利于改善其文化生活,是十分理想的方式。(作者单位: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p26
[2] 王丽娟.浅谈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整合[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
[3] 赵昆.乡土性与现代性——关于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2,3,P100-103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4]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6] 孙昌盛,张春英.城中村“文化融合”改造模式探讨[J].华中建筑,2008,6,P88-90
[7]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P31
[8] 郭夏娟.城镇化进程中伦理关系的变化——兼论政府管理的二元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1,1,P110-115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500
注解:
① 翟艳芳.公德、私德视角下的德育变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p26
② 王丽娟.浅谈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整合[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
③ 赵昆.乡土性与现代性——关于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2,3,P100-103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⑤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9
⑦ 孙昌盛,张春英.城中村“文化融合”改造模式探讨[J].华中建筑,2008,6,P88-90
⑧ 盛海涛.城中村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P31
⑨ 郭夏娟.城镇化进程中伦理关系的变化——兼论政府管理的二元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1,1,P110-115
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