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塔克拉玛干的另一种解读虽然不流行,却发人深省。一些文献提到,塔克拉玛干,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家园之意。塔克拉,是新疆塔里木区域使用吐火罗语的部分原始居民吐火罗人的转音相译。玛干,在西北民族语言以及波斯语之中,含有家园之意。
塔里木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里木,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存在,是塔里木的特征。
来新疆的外国人,较早明确涉及塔里木这个地域名称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7年,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翻越天山来到塔里木。在塔里木河的沙雅绿洲,他记录了下述见闻:在当地,很少有人知道或使用塔里木这一名称。而且一般都将流经沙雅的大河叫做叶尔羌河。据普尔热瓦尔斯基了解,塔里木取自塔拉一词,含意为耕地、原野。
从塔里木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开始,塔克拉玛干成为重要话题。按现在地理课本的介绍,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的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而塔克拉玛干这个地名的含义,一般认为是进去出不来或死亡之海。这种解读,受到在其中做过实地考察的探险家的认同。
与此同时,对塔克拉玛干的另一种解读虽然不流行,却发人深省。
一些文献提到,塔克拉玛干,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家园之意。塔克拉,是新疆塔里木区域使用吐火罗语的部分原始居民吐火罗人的转音相译。玛干,在西北民族语言以及波斯语之中,含有家园之意。塔里木——耕地、原野;塔克拉玛干——逝去的家园,不约而同地表述出对天山以南的广袤区域的理解与概括。
张骞通西域前后,塔里木的一些绿洲,曾是不同部落(包括吐火罗人)的聚落地。公元7世纪,唐高僧玄奘路经塔克拉玛干东缘,记录出睹货罗故国的地名,睹货罗,是吐火罗的另一种译法。《新唐书·地理志》引称的贾耽《四道记》,明确提到了西域逝去的故国吐火罗。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曾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地方在隋唐时期,往往是经行者对这个区域的指认。
作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奔流不息的内陆河,为塔克拉玛干营造了人类文明的萌生、发展、融汇、贯通的空间。与丝绸之路相伴,不同民族在此休养生息,则是塔克拉玛干历史不能略去不读的内容。
一度困阻在和田河两岸沙漠,终于走出绝境的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说:塔克拉玛干是沙漠中的沙漠。在其中反复做过考古调查的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深有感慨地说:如果拿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拉伯沙漠相比较,塔克拉玛干是沙漠的典型。它的流动沙丘、它的难以逾越的沙垄、它的瞬息即变的风沙、它的死寂与危险,使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说起沙漠,指的往往不是非洲的撒哈拉、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亚的库姆塔格,而是直接指向新疆塔里木的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吸引世人关注,与汉唐时期曾是西域古民族的家园有关。至今在塔克拉玛干,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与沙海死界并存,流沙包围之下潜藏着独具特色的沙埋绿洲遗址,为世人演示了历史与现实、往古与今天的穿越。
新疆塔里木的绿洲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独具特色的绿洲文明,塔里木才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克拉玛干是直接书写在大地上的博物馆,它没有围墙、没有讲解员,但每一个章节都影响到最终结论的形成
早在考古探险时期到来之前,塔克拉玛干之中的沙埋古城、为流沙覆盖的古代文明,就成为新疆的关注点。
前往印度的取经高僧玄奘(唐三藏)返程路经新疆和田,在和田停留期间他记录了塔克拉玛干沙埋文明的经典故事,那就是“沙雨湮没曷劳洛迦”。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信仰缺失造成的自然灾害:因不礼敬佛像,天降沙雨,致使一座繁荣城邦成为巨大的沙包。从此,“沙雨湮没绿洲”成了塔里木代代相传、无人不知的寓言。
此后,中外丝路经行者听到的传说一个比一个逼真,甚至具体说:在塔克拉玛干,历来为流沙湮没的绿洲城邦,有300座。19世纪60年代的英属印度的测绘员威廉·约翰逊进入塔里木。在测绘过程,他听说多达360座古城被流沙埋没,而且具体记载了在沙漠之中发现的前人遗物:从来历久远的、发现时还能饮用的砖茶,到成磅的金币。其中有的得自传说,有的则是亲眼所见。
几年之后,1870年、1873年,英国福赛斯使团两次来到塔里木。福赛斯是为联络窃据塔里木的阿古柏而来,可他也是塔里木“沙埋古城”的传播者、注释者。福赛斯的出使报告之中,具体写了在新疆见到的佛像、金指环、曾在欧洲或中亚流通的珍稀钱币等罕见物品,它们都出自塔克拉玛干“找宝人”手中。有关记载等于为威廉·约翰逊的出使报告做出了详尽的注释。
至少在19世纪中期,塔里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村镇,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找宝。只要一场风沙停息,村民就相约进入沙漠(越深入越好),寻找大风赐予的意外的财富。找宝人当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始终生活在传闻中,也有人一去无回。直到19~20世纪之交,新疆考古探险时期的到来。
自1895年起,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进入了塔克拉玛干。1895年夏天,斯文·赫定几乎全军覆灭于和田河岸边的沙漠,最终获救于一个水泉,此后那里就有了新地名:“天赐的水池”。幸运的是,他没有退缩,而进一步走入塔克拉玛干的腹地。
1896年1月,斯文·赫定从和田古绿洲塔瓦库勒出发东行,前往克里雅河。1月24日,他的驼队来到一个作为绿洲家园应有尽有(唯独缺少“人气”)的遗址,这里有寺院、官衙、果园、民居,特别是民居,简直和塔瓦库勒村如同出自同一个施工队之手。向导告诉斯文·赫定,这儿是塔瓦库勒村的后院:孩子们的幼儿园、托儿所,年轻人的竞技场、私立学校。老人们称这里的地名为塔克拉玛干,据说,这里另一个名字是丹丹乌里克,含义为象牙房子。
1901年初,斯坦因依据斯文·赫定手绘的地图,来到塔克拉玛干——丹丹乌里克。经发掘证实,这是唐代于阗王国时期的重镇,在这里,斯坦因发现了大量文物,若干精美生动的画板或壁画名扬中外丹丹乌里克,其中“东国公主传入蚕种”画板,成为解读于阗文化与丝绸之路衔接的讲堂。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高僧玄奘取经东返,在于阗王国停留时,朝拜了王国首都郊外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庙宇麻射伽蓝。当初,于阗王国不知道如何种桑养蚕,东国(东方王国)则盛行蚕桑之业,可绝对不允许将蚕桑传到西方的于阗。于阗王向东国求婚,并获允许。公主前往于阗时,迎亲使臣单独告诉公主(于阗新的母后):于阗地方没有蚕桑产业,所以不能为她置办华美服装。公主领悟所言,暗地将桑蚕之种藏在帽子里,带到于阗。当地对公主无比崇敬,特意建立了庙宇。从公主出嫁至今,蚕桑养殖业以及丝绸成为于阗的支柱产业。
在丹丹乌里克,斯坦因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画板:一位盛装贵妇头戴高冕,一个女郎(侍女)跪在她的旁边,画板另一端是一个充满贡品的行囊。一开始斯坦因为画板的生动细腻而倾倒,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他突然注意到,侍女左手指着贵妇的高冕,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东国公主传入蚕桑”的经过。冕中是私自带到于阗的蚕桑种子,另一端,是在于阗盛产的蚕茧,与其对应的则是纺车。
为此,斯坦因将这幅画板称为奇迹。这确实是奇迹,尤其是与珍贵的文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对应,在废弃于沙漠腹地千年之久的塔克拉玛干,这西域历史几乎失落的珍贵细节,居然得到了完美印证。
丹丹乌里克是在塔克拉玛干发现的第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卓著的古遗址。
此后,就如同电视连续剧:喀喇墩、热瓦克、鸽子塘(库姆拉巴特)、尼雅遗址(楼兰精绝)、安迪尔(安德悦)、达玛沟……直到几年前发现的独佛寺,一个个浮出海面。从张骞通西域前后,直到唐宋之际,古绿洲、古遗址成为沙海的调色板,成为生与死的两重境界相对比的实录。
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是解读绿洲文明的教科书、认识新疆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博物馆。人走进塔克拉玛干,最终都会成为合格的讲解员。
借助一个多世纪以来塔克拉玛干的探险发现,借助塔克拉玛干众多遗址与古今绿洲的调查记录,认识新疆历史文化有了独特的视角
几十年来,我一处处寻访着塔克拉玛干的古今绿洲与古城遗址,使我难以忘怀的则是2011年路经策勒时,在近几年来新发现的“小佛寺”的见闻。
所谓小佛寺,是一位牧民放牧间隙随便行走在策勒河的沙包之间,无意中发现沙包竟然覆盖着一座佛教寺院遗址。这个寺院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只有一座佛像,面积10平米见方,也就是一个办公桌大小,与我们以往见过的任何寺院都大不相同。这是塔克拉玛干的特产。它的发现证明:如同信仰一样,今天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非天生如此。
实际策勒新发现的小佛寺的整体格局与丹丹乌里克的寺院有近似之处,只不过它小到了极致而已。这种佛寺格局,是和田(大漠南)佛教文明的一种被忽略的模式,可以叫做独佛寺。通过从丹丹乌里克到策勒河沿岸的古绿洲、到存在独佛寺的局促教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形成(特别在隋唐五代前后日益加剧)的过程,凸现出来,折射出在沙漠扩展之下,人类生存空间(漠缘绿洲)日益缩小的困境。
20世纪的新疆考古探险家曾说过:塔里木的内陆河比如策勒河,是沙漠形成之前的最后绿洲带,是沙埋文明的区域。独佛寺这个微型圣殿,起着坚守信念的警示作用,当地绿洲居民活动范围日渐局促紧缩,沙漠扩大的重压,使民生无法延续,塔里木地广人稀,可竟然没有居民的立足之地了。在环境急剧改变的前提下,即将失去家园的居民为抗拒命运,祈求天意庇护,小佛寺——独佛寺,成为绿洲文明生死存亡的启示录。也是沙漠形成、围困绿洲这一过程的展示台。
策勒“小佛寺”绿洲与克里雅河通古斯巴孜特绿洲距离颇远,但它们却构成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的两个规模不同的展室。
1896年1月,离开丹丹乌里克——塔克拉玛千古城继续东行的斯文·赫定,抵达了克里雅河尾闾的绿洲通古斯巴孜特(大河沿)。在通古斯巴孜特,当时有两个小部落居住。外人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也不知道世事的变迁。当地曾是新疆虎的栖息之地,野骆驼的天堂。
离开通古斯巴孜特,前往漠北的塔里木河,在2月2日,斯文·赫定来到了另一个古城,这就是喀喇墩。喀喇墩位于塔克拉玛干的中心,也是塔里木南北通行的咽喉。
之所以出现通古斯巴孜特绿洲,因为那里是大漠中心的地势低洼地带,我曾将其称为“塔克拉玛干(亚洲腹地)的肚脐”。每年洪水期,克里雅河有几周能流到通古斯巴孜特,这就是绿洲存在的基础。在这里,绿洲与喀喇墩古城相伴,人类至少居住了十几个世纪。喀喇墩存在,可以视为汉唐时期的克里雅河比目前的克里雅河流程长得多的主要证据。而丹丹乌里克,则为《水经注》所说的塔里木存在南北两大内陆河,提供了来自实地的证词。
从1989年以来,我几次抵达通古斯巴孜特绿洲与喀喇墩古城。“喀喇墩”的含义是“黑沙包”。站在古城依附的黑沙包之上,我总感到面对的是从绿洲到沙海的过渡。从通古斯巴孜特前往喀拉墩古城,只有几小时路程,在其间的大漠之区,人类文明足迹与古河道相伴,几乎随处可见。目前,喀喇墩是沿克里雅河北行的终点,但在历史上,它不是。古人不会特意在这个大漠腹地建筑“形象工程”,喀喇墩古城的出现,与“独佛寺”,与塔克拉玛干的人类文明的遗迹,共同做出沙漠绿洲的置换变迁的记录:
现在的“世界第二大沙漠”——“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在汉至隋唐时期并不存在,那时只有一处处单独的、没连成片的荒漠、沙地,否则这些“奇迹”不可能挺立在人迹难至的沙漠纵深处。
德国探险家埃米尔·特林克勒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受德国不莱梅海外博物馆派遣,来塔里木做考古探险(为刚落成的博物馆搜集文物)。他是“最后”进入新疆的“探险家”,而且没有完成的预期的工作,在中国地方政府反对之下,被驱逐出境。特林克勒的探险记,名为“风暴席卷的地区”(中译本名为《未完成的探险》)。探险记中,特林克勒首次提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风向的改变有关。他具体指出:在20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间,和田地区发生过风向的改变,成为塔克拉玛干纵深处绿洲、古城与沙漠隐现的动因。风向的改变,牵动着古迹与绿洲的更改存亡,成为“找宝人”职业化的基础。
特林克勒的记录,是从实地出发的不经意的一瞥。但是对于认识塔克拉玛干的形成过程却不能忽略。
作为古代西域各民族居民的家园,在自然条件与人类进出制约下,逐渐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之中的喀喇墩、尼雅遗址等若干重要古迹,通古斯巴孜特等古今绿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内容。在塔里木,内陆河制约着沙漠的泛滥与扩张,内陆河流域养育着别具特色的内陆文明,形成不容混淆的文化走廊。在塔里木,沙漠湮灭了古代文明,而沙漠中的每一个文明足迹,都化解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塔里木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里木,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存在,是塔里木的特征。
来新疆的外国人,较早明确涉及塔里木这个地域名称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7年,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翻越天山来到塔里木。在塔里木河的沙雅绿洲,他记录了下述见闻:在当地,很少有人知道或使用塔里木这一名称。而且一般都将流经沙雅的大河叫做叶尔羌河。据普尔热瓦尔斯基了解,塔里木取自塔拉一词,含意为耕地、原野。
从塔里木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开始,塔克拉玛干成为重要话题。按现在地理课本的介绍,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的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而塔克拉玛干这个地名的含义,一般认为是进去出不来或死亡之海。这种解读,受到在其中做过实地考察的探险家的认同。
与此同时,对塔克拉玛干的另一种解读虽然不流行,却发人深省。
一些文献提到,塔克拉玛干,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家园之意。塔克拉,是新疆塔里木区域使用吐火罗语的部分原始居民吐火罗人的转音相译。玛干,在西北民族语言以及波斯语之中,含有家园之意。塔里木——耕地、原野;塔克拉玛干——逝去的家园,不约而同地表述出对天山以南的广袤区域的理解与概括。
张骞通西域前后,塔里木的一些绿洲,曾是不同部落(包括吐火罗人)的聚落地。公元7世纪,唐高僧玄奘路经塔克拉玛干东缘,记录出睹货罗故国的地名,睹货罗,是吐火罗的另一种译法。《新唐书·地理志》引称的贾耽《四道记》,明确提到了西域逝去的故国吐火罗。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曾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地方在隋唐时期,往往是经行者对这个区域的指认。
作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奔流不息的内陆河,为塔克拉玛干营造了人类文明的萌生、发展、融汇、贯通的空间。与丝绸之路相伴,不同民族在此休养生息,则是塔克拉玛干历史不能略去不读的内容。
一度困阻在和田河两岸沙漠,终于走出绝境的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说:塔克拉玛干是沙漠中的沙漠。在其中反复做过考古调查的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深有感慨地说:如果拿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拉伯沙漠相比较,塔克拉玛干是沙漠的典型。它的流动沙丘、它的难以逾越的沙垄、它的瞬息即变的风沙、它的死寂与危险,使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说起沙漠,指的往往不是非洲的撒哈拉、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亚的库姆塔格,而是直接指向新疆塔里木的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吸引世人关注,与汉唐时期曾是西域古民族的家园有关。至今在塔克拉玛干,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与沙海死界并存,流沙包围之下潜藏着独具特色的沙埋绿洲遗址,为世人演示了历史与现实、往古与今天的穿越。
新疆塔里木的绿洲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独具特色的绿洲文明,塔里木才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克拉玛干是直接书写在大地上的博物馆,它没有围墙、没有讲解员,但每一个章节都影响到最终结论的形成
早在考古探险时期到来之前,塔克拉玛干之中的沙埋古城、为流沙覆盖的古代文明,就成为新疆的关注点。
前往印度的取经高僧玄奘(唐三藏)返程路经新疆和田,在和田停留期间他记录了塔克拉玛干沙埋文明的经典故事,那就是“沙雨湮没曷劳洛迦”。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信仰缺失造成的自然灾害:因不礼敬佛像,天降沙雨,致使一座繁荣城邦成为巨大的沙包。从此,“沙雨湮没绿洲”成了塔里木代代相传、无人不知的寓言。
此后,中外丝路经行者听到的传说一个比一个逼真,甚至具体说:在塔克拉玛干,历来为流沙湮没的绿洲城邦,有300座。19世纪60年代的英属印度的测绘员威廉·约翰逊进入塔里木。在测绘过程,他听说多达360座古城被流沙埋没,而且具体记载了在沙漠之中发现的前人遗物:从来历久远的、发现时还能饮用的砖茶,到成磅的金币。其中有的得自传说,有的则是亲眼所见。
几年之后,1870年、1873年,英国福赛斯使团两次来到塔里木。福赛斯是为联络窃据塔里木的阿古柏而来,可他也是塔里木“沙埋古城”的传播者、注释者。福赛斯的出使报告之中,具体写了在新疆见到的佛像、金指环、曾在欧洲或中亚流通的珍稀钱币等罕见物品,它们都出自塔克拉玛干“找宝人”手中。有关记载等于为威廉·约翰逊的出使报告做出了详尽的注释。
至少在19世纪中期,塔里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村镇,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找宝。只要一场风沙停息,村民就相约进入沙漠(越深入越好),寻找大风赐予的意外的财富。找宝人当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始终生活在传闻中,也有人一去无回。直到19~20世纪之交,新疆考古探险时期的到来。
自1895年起,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进入了塔克拉玛干。1895年夏天,斯文·赫定几乎全军覆灭于和田河岸边的沙漠,最终获救于一个水泉,此后那里就有了新地名:“天赐的水池”。幸运的是,他没有退缩,而进一步走入塔克拉玛干的腹地。
1896年1月,斯文·赫定从和田古绿洲塔瓦库勒出发东行,前往克里雅河。1月24日,他的驼队来到一个作为绿洲家园应有尽有(唯独缺少“人气”)的遗址,这里有寺院、官衙、果园、民居,特别是民居,简直和塔瓦库勒村如同出自同一个施工队之手。向导告诉斯文·赫定,这儿是塔瓦库勒村的后院:孩子们的幼儿园、托儿所,年轻人的竞技场、私立学校。老人们称这里的地名为塔克拉玛干,据说,这里另一个名字是丹丹乌里克,含义为象牙房子。
1901年初,斯坦因依据斯文·赫定手绘的地图,来到塔克拉玛干——丹丹乌里克。经发掘证实,这是唐代于阗王国时期的重镇,在这里,斯坦因发现了大量文物,若干精美生动的画板或壁画名扬中外丹丹乌里克,其中“东国公主传入蚕种”画板,成为解读于阗文化与丝绸之路衔接的讲堂。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高僧玄奘取经东返,在于阗王国停留时,朝拜了王国首都郊外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庙宇麻射伽蓝。当初,于阗王国不知道如何种桑养蚕,东国(东方王国)则盛行蚕桑之业,可绝对不允许将蚕桑传到西方的于阗。于阗王向东国求婚,并获允许。公主前往于阗时,迎亲使臣单独告诉公主(于阗新的母后):于阗地方没有蚕桑产业,所以不能为她置办华美服装。公主领悟所言,暗地将桑蚕之种藏在帽子里,带到于阗。当地对公主无比崇敬,特意建立了庙宇。从公主出嫁至今,蚕桑养殖业以及丝绸成为于阗的支柱产业。
在丹丹乌里克,斯坦因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画板:一位盛装贵妇头戴高冕,一个女郎(侍女)跪在她的旁边,画板另一端是一个充满贡品的行囊。一开始斯坦因为画板的生动细腻而倾倒,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他突然注意到,侍女左手指着贵妇的高冕,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东国公主传入蚕桑”的经过。冕中是私自带到于阗的蚕桑种子,另一端,是在于阗盛产的蚕茧,与其对应的则是纺车。
为此,斯坦因将这幅画板称为奇迹。这确实是奇迹,尤其是与珍贵的文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对应,在废弃于沙漠腹地千年之久的塔克拉玛干,这西域历史几乎失落的珍贵细节,居然得到了完美印证。
丹丹乌里克是在塔克拉玛干发现的第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卓著的古遗址。
此后,就如同电视连续剧:喀喇墩、热瓦克、鸽子塘(库姆拉巴特)、尼雅遗址(楼兰精绝)、安迪尔(安德悦)、达玛沟……直到几年前发现的独佛寺,一个个浮出海面。从张骞通西域前后,直到唐宋之际,古绿洲、古遗址成为沙海的调色板,成为生与死的两重境界相对比的实录。
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是解读绿洲文明的教科书、认识新疆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博物馆。人走进塔克拉玛干,最终都会成为合格的讲解员。
借助一个多世纪以来塔克拉玛干的探险发现,借助塔克拉玛干众多遗址与古今绿洲的调查记录,认识新疆历史文化有了独特的视角
几十年来,我一处处寻访着塔克拉玛干的古今绿洲与古城遗址,使我难以忘怀的则是2011年路经策勒时,在近几年来新发现的“小佛寺”的见闻。
所谓小佛寺,是一位牧民放牧间隙随便行走在策勒河的沙包之间,无意中发现沙包竟然覆盖着一座佛教寺院遗址。这个寺院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只有一座佛像,面积10平米见方,也就是一个办公桌大小,与我们以往见过的任何寺院都大不相同。这是塔克拉玛干的特产。它的发现证明:如同信仰一样,今天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非天生如此。
实际策勒新发现的小佛寺的整体格局与丹丹乌里克的寺院有近似之处,只不过它小到了极致而已。这种佛寺格局,是和田(大漠南)佛教文明的一种被忽略的模式,可以叫做独佛寺。通过从丹丹乌里克到策勒河沿岸的古绿洲、到存在独佛寺的局促教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形成(特别在隋唐五代前后日益加剧)的过程,凸现出来,折射出在沙漠扩展之下,人类生存空间(漠缘绿洲)日益缩小的困境。
20世纪的新疆考古探险家曾说过:塔里木的内陆河比如策勒河,是沙漠形成之前的最后绿洲带,是沙埋文明的区域。独佛寺这个微型圣殿,起着坚守信念的警示作用,当地绿洲居民活动范围日渐局促紧缩,沙漠扩大的重压,使民生无法延续,塔里木地广人稀,可竟然没有居民的立足之地了。在环境急剧改变的前提下,即将失去家园的居民为抗拒命运,祈求天意庇护,小佛寺——独佛寺,成为绿洲文明生死存亡的启示录。也是沙漠形成、围困绿洲这一过程的展示台。
策勒“小佛寺”绿洲与克里雅河通古斯巴孜特绿洲距离颇远,但它们却构成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的两个规模不同的展室。
1896年1月,离开丹丹乌里克——塔克拉玛千古城继续东行的斯文·赫定,抵达了克里雅河尾闾的绿洲通古斯巴孜特(大河沿)。在通古斯巴孜特,当时有两个小部落居住。外人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也不知道世事的变迁。当地曾是新疆虎的栖息之地,野骆驼的天堂。
离开通古斯巴孜特,前往漠北的塔里木河,在2月2日,斯文·赫定来到了另一个古城,这就是喀喇墩。喀喇墩位于塔克拉玛干的中心,也是塔里木南北通行的咽喉。
之所以出现通古斯巴孜特绿洲,因为那里是大漠中心的地势低洼地带,我曾将其称为“塔克拉玛干(亚洲腹地)的肚脐”。每年洪水期,克里雅河有几周能流到通古斯巴孜特,这就是绿洲存在的基础。在这里,绿洲与喀喇墩古城相伴,人类至少居住了十几个世纪。喀喇墩存在,可以视为汉唐时期的克里雅河比目前的克里雅河流程长得多的主要证据。而丹丹乌里克,则为《水经注》所说的塔里木存在南北两大内陆河,提供了来自实地的证词。
从1989年以来,我几次抵达通古斯巴孜特绿洲与喀喇墩古城。“喀喇墩”的含义是“黑沙包”。站在古城依附的黑沙包之上,我总感到面对的是从绿洲到沙海的过渡。从通古斯巴孜特前往喀拉墩古城,只有几小时路程,在其间的大漠之区,人类文明足迹与古河道相伴,几乎随处可见。目前,喀喇墩是沿克里雅河北行的终点,但在历史上,它不是。古人不会特意在这个大漠腹地建筑“形象工程”,喀喇墩古城的出现,与“独佛寺”,与塔克拉玛干的人类文明的遗迹,共同做出沙漠绿洲的置换变迁的记录:
现在的“世界第二大沙漠”——“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在汉至隋唐时期并不存在,那时只有一处处单独的、没连成片的荒漠、沙地,否则这些“奇迹”不可能挺立在人迹难至的沙漠纵深处。
德国探险家埃米尔·特林克勒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受德国不莱梅海外博物馆派遣,来塔里木做考古探险(为刚落成的博物馆搜集文物)。他是“最后”进入新疆的“探险家”,而且没有完成的预期的工作,在中国地方政府反对之下,被驱逐出境。特林克勒的探险记,名为“风暴席卷的地区”(中译本名为《未完成的探险》)。探险记中,特林克勒首次提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风向的改变有关。他具体指出:在20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间,和田地区发生过风向的改变,成为塔克拉玛干纵深处绿洲、古城与沙漠隐现的动因。风向的改变,牵动着古迹与绿洲的更改存亡,成为“找宝人”职业化的基础。
特林克勒的记录,是从实地出发的不经意的一瞥。但是对于认识塔克拉玛干的形成过程却不能忽略。
作为古代西域各民族居民的家园,在自然条件与人类进出制约下,逐渐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之中的喀喇墩、尼雅遗址等若干重要古迹,通古斯巴孜特等古今绿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内容。在塔里木,内陆河制约着沙漠的泛滥与扩张,内陆河流域养育着别具特色的内陆文明,形成不容混淆的文化走廊。在塔里木,沙漠湮灭了古代文明,而沙漠中的每一个文明足迹,都化解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