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

来源 :中国地震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岛是华南的强震区之一,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震感强,北强南弱和南北周期性地迁移跳动等特点。琼北的地震能量释放较有规律。15—17世纪和18—20世纪能量释放的趋势类似,17世纪初为大释放期,20世纪的能量释放,虽然也有突发的趋势,但与17世纪比较仍相差一个数量级。 近东西向断裂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北西向断裂具有新生性和强烈的活功性。因此,前者可能是海南岛的控震构造,后者可能是发震构造。而产生地震构造的力源主要来自南海海盆的扩张,所有的地震活动特点也与此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从研究修正的麦卡里烈度和地面运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推理解释,来寻求合适的地面运动特征作为地震破坏性的尺度;采用了诸如逐步判别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参考了某些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峰值特别是速度峰值仍然是地震破坏性的最合适指标。
期刊
本文概述了十八年来我国在研究大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方面所取得的基本认识,讨论了地震预报的困难性问题,并讨论了今后为促进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应深入研究的课题和应开展的主要工作。
期刊
1983年国家地震局工作会议上,采纳了全国地震趋势会议提出的“将地震大形势研究扩大为5—10年内强震危险性判定与研究”的建议,确定,以华北地震区和南北地震带为试点地区,利用已有的大量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从科学理论上,判定这两个地区今后十年内强震发生的危险地段和范围,研究判定危险性的原则与方法。同年5月,国家地震局召
期刊
中日地震预报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国家地震局同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代表铃木次郎先生于1982年9月在北京商定的。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丁国瑜同志率领中国地震代表团共二十人参加了会议。日本方面得到文部省支持,由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负责筹备、组织这次会议。
期刊
本文提出一种适于层状介质内点源模型的近场理论地震图算法,采用的位移表达式由Has kell矩阵的分解形式和离散波数积分组成。文中还出一起计算若干不同深度震源的近场理论地震图时的简便算法。这样,由本文的点源模型模拟复杂地震震源过程时可免去大量的审复计算。为检验算法功能,文中还给出了与文献[12]的数值计算的对比结果。
期刊
本之从国内外典型震例的对比中,指出板内地震、板缘地震与转换断层带上地震的前兆存在着巨大差异,进而根据国内多次震例,研究了两类(走滑型与断错型)板内地震前兆的区别,并对产生区别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我国地震前兆的地区性,强调从两方面加强前兆观测的必要:在孕震区内开展完备的前兆近场观测,在大范围内加强地球物理场的观测(基准台观测);最后,讨论了提高临测预报水平急待研究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期刊
本文回顾了五年来应力途径研究工作的进展。实验表明几种岩石的强度、延性和脆性、体积变化和破坏前兆等与应力途径有关。三个主应力的变化(最大主应力的增加,最小主应力的减小和中等主应力的增加或减小)都能引起岩石的破坏,而破坏前兆的表明却有很大差别。这对了解岩石的性质和研究地震成因及前兆规律性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近年来,在地震地质工作中,有关地震构造、活断层、古地震、现代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兴起,在地震预报、地震烈度鉴定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多,迫切需要适应新的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这对地震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于一系列基础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因之,在地震地质研究中还必须加强一些
期刊
本文从工程观点讨论了近场地震地面运动预测中的若干问题,概述了某些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为进一步完善预测方法应进行的研究课题。
期刊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资料按最大熵谱方法对全球及全球各地震区强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全球整体的巨大地震能量释放谱的最高峰值周期为10.53年,环太平洋地震系和大陆地震区的最高峰值周期分别是8.16年与10.25年。同时给出了全球各区强震活动的谱分析结果,对各区的周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周期相近的有关地区。最后讨论了产生这种周期的原因,认为不应局限于地球的封闭系统中而应在宇宙环境中探讨地震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