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家长如何化“危”为“机”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自伤行为;初中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76-03
  一、家长的困惑
  “我在孩子手臂上看到小刀的划痕,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不小心划的。后来无意中看到他的朋友圈,发现他的朋友也会这样,还发图,这是一种跟风吗?”
  “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有吃有穿,跟我们那时候比幸福多了,怎么還会这么消极,有什么烦恼可以和父母说啊,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我的女儿经常用小刀割伤自己,问了几次怎么回事,开始说不小心,后来直接不说话,再后来则总是穿着长袖不让我们看见,我很担心她会想不开。”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及如何应对主要有以下困惑:困惑1:会不会导致自杀?困惑2:为什么会自伤?困惑3:是不是无病呻吟?困惑4:是不是模仿跟风?困惑5:能不能直接询问?困惑6:能不能强行制止?
  二、科学认识自伤行为
  针对以上的困惑,我们家长需要首先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什么是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比较完整的表述是“非自杀性自伤”,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1]。由此可见,自伤行为虽不是以自杀为目的,但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自伤?随着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增多,对自伤行为的科学研究也逐渐深入,不少研究都是围绕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现状和原因来开展的。一项关于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初中生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13.8%,男生和女生占比为14.3% 和13.3%,感到孤独、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伤心绝望、自杀意念等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2]。
  王蕾[3]在《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中指出,人际关系欠佳,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缺少对青少年的情感关怀,青少年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青少年自身缺少应付负性事件的能力,是促使青少年自伤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因需要“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而选择自伤。
  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学习压力和情绪不佳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积极方式有很多,那为什么一些初中生要选择自伤这种方式呢?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首先是有效性。在笔者的工作当中,不少学生提到自己的自伤历史时,都有类似的发展过程,最开始是采取运动、哭、发泄等积极方式,后来这种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和调整情绪,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方式;而自伤则是他们找到的一种有效方式,当感受着肉体的疼痛和看到血流出来时,心情会感到明显放松。这种方式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简便易行,再加上现代资讯的发达,于是开始成为初中生中比较流行的解压方式。
  其次是“正当性”。对初中生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伙伴是手机,它满足了初中生很多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讨伐和围追堵截,用手机解压已不再可行,容易被扣上沉迷手机、荒废学业的帽子,而哭闹、不上学又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或被认为是脆弱的表现,而自伤则可以避免以上这些标签,更容易获得父母的重视和他人的接纳。这一“正当性”也是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除了有压力大、情绪不佳的原因外,还因为这种方式更有效和更正当,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广大家长注意的。
  另外,有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首先,是不是寻求关注或模仿跟风?从笔者所接触的心理教师群体反映的问题来看,自伤行为的报告近年明显增多,且个别表现出同班级、同宿舍的迅速蔓延,甚至会在朋友圈晒图,具有“时尚跟风”性质。也有研究表明,学校环境中的自伤行为有传染性,李苏燕、程勤华等[4]在《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一文中也指出,对自伤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发现81.2%是宣泄情绪,69.4%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8.2%是获得关注,16.3%是获得某种快感,13.8%是鼓励或鞭策自己,2.5%是模仿崇拜或喜欢的人。因此,自伤行为虽然主要的功能是解压和宣泄情绪,也存在求关注和模仿跟风的可能。
  其次,能不能直接询问?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应对方式可能是询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而孩子的反应往往是简单地说是心情不好;如果家长反复追问,孩子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回答。有些家长则选择避而不谈,担心直接询问会加重孩子的问题,而孩子的解读则是认为家长漠不关心。因此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家长是需要关注的,怀着关心的态度,用非否定和指责的语气进行询问,才能化危为机,给孩子有力的支持。
  最后,能不能强行制止?自伤行为是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因其带来对身体的伤害而不被社会认可,家长知道后,希望孩子能立刻停止这种行为,甚至不惜采取呵斥、指责、威胁等强制措施,但收效甚微,反而会引发亲子矛盾,加重孩子的负性情绪及自伤行为的频率和强度。孩子采取自伤行为是饮鸩止渴,家长知道饮鸩是毒害身体的,但强行制止的方式只是把“鸩”拿走了,却并没有解决“渴”的问题;再加上强行制止给孩子传达的是否定和不接纳,还可能加重“渴”的问题,因此不能采取强行的方式。
  三、家长如何化“危”为“机”
  (一)整理动荡心情
  对父母来说,看到孩子伤害自己,一般会经历一个从震惊到内疚到焦虑再到烦躁的情绪变化过程。震惊,是因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感到不能理解,甚至认为孩子受了不良朋友的影响或对此好奇;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后,就开始感到内疚,自责自己对孩子的忽视,小时候对孩子不当的教育方式等;接着开始焦虑,害怕孩子会想不开,担心孩子因此影响学习,去看医生,又担心给孩子贴标签,如果要吃药,又担心副作用,想到孩子的未来,更是寝食难安;然后是密集的鼓励开导,希望孩子坚强和坚持,如果孩子没有改变,会变得烦躁,甚至认为孩子是逃避现实或小题大做。这样的动荡心情,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加大孩子的压力。其实以上这些心情都是我们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受现实,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过度自责,这样才更容易让心情平静下来,把问题看作孩子成长的契机,化危为机。   (二)提供心理支持
  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特别渴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希望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原因。又因为这个年龄所具有的自我封闭性和亲子关系的特殊性,孩子对父母也更容易产生回避或抵触心理。另外,有研究表明,家庭情感温暖是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保护因子,父母对孩子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因此,当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父母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可以使青少年减少自伤行为。具体讲,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倾听想法。避免先入为主,保持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急着说服和反驳。很多时候,来自父母的倾听就已经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支持。
  第二,理解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提及自己的感受、情绪状态等,如伤心绝望、难过、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压抑痛苦等,这些是我们父母很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要努力理解,因为感受是没有对错的,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才能进一步理解孩子的痛苦。
  第三,谅解做法。其实孩子内心知道自伤是不好的,只是这可能是他目前能找到的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前面也说过,自伤行为不是以求死为目的的,相反,是为了求生。因此,即使对这种方式我们不认同,也可以表示谅解。父母的谅解更能给予孩子内心能量,让孩子减少自伤行为。
  (三)寻求专业帮助
  自伤行为大多是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这个时候,单靠家长个人的力量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也适用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借力,借助班主任、心理教师、医院及专业机构的力量,如班主任可以联合科任老师给予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引导,心理教师可以提供心理疏导,医院可以进行专业评估及药物治疗,专业机构可以定时长期地跟进等。这样多管齐下,可以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解决孩子的自伤问题,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耐心陪伴成长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对于孩子的自伤行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除行为,而在于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只有当孩子心理成长了,有更积极健康的方法用以调节情绪,能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自伤行为才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于处在人生幼弱时期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的耐心陪伴是他们心理能量的重要滋养源和加油站。
  自伤行为是危险的,其背后有心理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它是孩子緩解压力和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我们如果能做到科学认识、冷静应对,并以此作为加强亲子沟通和促进双方心理成长的契机,就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操小兰,文丝莹,刘剑波,等.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5):449-452 .
  [2] 杨春燕, 蒋丹莉, 李秀玲, 等. 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59-2363 .
  [3] 王蕾. 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4] 李苏燕,程勤华,贾孙玉,等. 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J].四川精神卫生,2015(3):244-247.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二胎来临之际,如果大孩正处于三至五年级,正是情绪张扬、个性凸显之时,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大孩的心理预案与合理引导,大孩就容易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行动.这时班主任不仅应对学生
关键词:游戏;亲子关系;亲子互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74-02  一直以来,和孩子一起游戏都是亲子间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1]。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是孩子探索外在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孩子一起游戏,不仅能帮助父母进入孩子的世界,还能帮助父母以游戏的方式建立起亲密的亲子情感联结。然而,现实情况是,和孩子一起游戏对成年人,特
[摘要]随着文化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题乐园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方特主题乐园为案例,分析我国主题乐园的品牌形象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主题乐园品牌形象的传播策略。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要注重以内容为主导,塑造品牌IP文化内容;顺应多元主体传播趋势,将内容传播与互动体验相结合;联合内部协同、纵向贯通和横向覆盖三个方面,进行动态化反馈,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翻倍。  [关键词]主题乐园;品牌形象;传播
情感劳动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形式特征及问题,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性别差异。破解情感劳动者的角色冲突危机,要明晰情感劳动者的“情感”边界;提高情感劳动者的自我觉察能力;关注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意识:增强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界限意识,优化女性情感劳动者的社会支持结构。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定义,归纳其构成性规则,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另辟蹊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性规则体现政治性、灌输性、人本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直面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新模式,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话语内容;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话语传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话语表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话语价值,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提供新视角。
[摘 要]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在战争与革命的环境中,如何将一个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具有直接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但各高校对该标准的认识和实践不尽一致,其背后主要体现了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标准对照,规范
约翰·福克斯的《殉道史》自1563年初版以来,一直都是英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福克斯不落窠臼地跳出了传统教会史观的桎梏,将英格兰民族史与基督教会史相融合,使新教徒在玛丽时代受迫害的记忆在往后的岁月中成为英格兰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亦使一种新的历史书写方式以如日方升之势取代了旧日的教会史学。
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系统都是动态开放和较为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两个综合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建立基于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安徽省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数、测算了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启示我们应加大对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绿色信贷及直接融资工具,加大环保设施投资规模。
述宾结构中量词“口”词性存在扭结现象,这一现象由量词重新分析导致,当数词为“一”,名词表口含物,动词表口腔动作时,名词前移,名词与量词结构分离,仍存在表量语义关系。在为名词表量前提下,又为动词表量,可见,量词“口”词性受数词、名词、动词的共同制约。探讨量词系统内部词性扭结,对研究一定结构中量词的语义及语法特征较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