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自伤行为;初中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76-03
一、家长的困惑
“我在孩子手臂上看到小刀的划痕,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不小心划的。后来无意中看到他的朋友圈,发现他的朋友也会这样,还发图,这是一种跟风吗?”
“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有吃有穿,跟我们那时候比幸福多了,怎么還会这么消极,有什么烦恼可以和父母说啊,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我的女儿经常用小刀割伤自己,问了几次怎么回事,开始说不小心,后来直接不说话,再后来则总是穿着长袖不让我们看见,我很担心她会想不开。”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及如何应对主要有以下困惑:困惑1:会不会导致自杀?困惑2:为什么会自伤?困惑3:是不是无病呻吟?困惑4:是不是模仿跟风?困惑5:能不能直接询问?困惑6:能不能强行制止?
二、科学认识自伤行为
针对以上的困惑,我们家长需要首先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什么是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比较完整的表述是“非自杀性自伤”,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1]。由此可见,自伤行为虽不是以自杀为目的,但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自伤?随着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增多,对自伤行为的科学研究也逐渐深入,不少研究都是围绕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现状和原因来开展的。一项关于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初中生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13.8%,男生和女生占比为14.3% 和13.3%,感到孤独、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伤心绝望、自杀意念等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2]。
王蕾[3]在《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中指出,人际关系欠佳,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缺少对青少年的情感关怀,青少年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青少年自身缺少应付负性事件的能力,是促使青少年自伤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因需要“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而选择自伤。
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学习压力和情绪不佳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积极方式有很多,那为什么一些初中生要选择自伤这种方式呢?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首先是有效性。在笔者的工作当中,不少学生提到自己的自伤历史时,都有类似的发展过程,最开始是采取运动、哭、发泄等积极方式,后来这种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和调整情绪,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方式;而自伤则是他们找到的一种有效方式,当感受着肉体的疼痛和看到血流出来时,心情会感到明显放松。这种方式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简便易行,再加上现代资讯的发达,于是开始成为初中生中比较流行的解压方式。
其次是“正当性”。对初中生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伙伴是手机,它满足了初中生很多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讨伐和围追堵截,用手机解压已不再可行,容易被扣上沉迷手机、荒废学业的帽子,而哭闹、不上学又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或被认为是脆弱的表现,而自伤则可以避免以上这些标签,更容易获得父母的重视和他人的接纳。这一“正当性”也是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除了有压力大、情绪不佳的原因外,还因为这种方式更有效和更正当,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广大家长注意的。
另外,有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首先,是不是寻求关注或模仿跟风?从笔者所接触的心理教师群体反映的问题来看,自伤行为的报告近年明显增多,且个别表现出同班级、同宿舍的迅速蔓延,甚至会在朋友圈晒图,具有“时尚跟风”性质。也有研究表明,学校环境中的自伤行为有传染性,李苏燕、程勤华等[4]在《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一文中也指出,对自伤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发现81.2%是宣泄情绪,69.4%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8.2%是获得关注,16.3%是获得某种快感,13.8%是鼓励或鞭策自己,2.5%是模仿崇拜或喜欢的人。因此,自伤行为虽然主要的功能是解压和宣泄情绪,也存在求关注和模仿跟风的可能。
其次,能不能直接询问?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应对方式可能是询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而孩子的反应往往是简单地说是心情不好;如果家长反复追问,孩子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回答。有些家长则选择避而不谈,担心直接询问会加重孩子的问题,而孩子的解读则是认为家长漠不关心。因此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家长是需要关注的,怀着关心的态度,用非否定和指责的语气进行询问,才能化危为机,给孩子有力的支持。
最后,能不能强行制止?自伤行为是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因其带来对身体的伤害而不被社会认可,家长知道后,希望孩子能立刻停止这种行为,甚至不惜采取呵斥、指责、威胁等强制措施,但收效甚微,反而会引发亲子矛盾,加重孩子的负性情绪及自伤行为的频率和强度。孩子采取自伤行为是饮鸩止渴,家长知道饮鸩是毒害身体的,但强行制止的方式只是把“鸩”拿走了,却并没有解决“渴”的问题;再加上强行制止给孩子传达的是否定和不接纳,还可能加重“渴”的问题,因此不能采取强行的方式。
三、家长如何化“危”为“机”
(一)整理动荡心情
对父母来说,看到孩子伤害自己,一般会经历一个从震惊到内疚到焦虑再到烦躁的情绪变化过程。震惊,是因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感到不能理解,甚至认为孩子受了不良朋友的影响或对此好奇;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后,就开始感到内疚,自责自己对孩子的忽视,小时候对孩子不当的教育方式等;接着开始焦虑,害怕孩子会想不开,担心孩子因此影响学习,去看医生,又担心给孩子贴标签,如果要吃药,又担心副作用,想到孩子的未来,更是寝食难安;然后是密集的鼓励开导,希望孩子坚强和坚持,如果孩子没有改变,会变得烦躁,甚至认为孩子是逃避现实或小题大做。这样的动荡心情,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加大孩子的压力。其实以上这些心情都是我们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受现实,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过度自责,这样才更容易让心情平静下来,把问题看作孩子成长的契机,化危为机。 (二)提供心理支持
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特别渴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希望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原因。又因为这个年龄所具有的自我封闭性和亲子关系的特殊性,孩子对父母也更容易产生回避或抵触心理。另外,有研究表明,家庭情感温暖是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保护因子,父母对孩子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因此,当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父母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可以使青少年减少自伤行为。具体讲,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倾听想法。避免先入为主,保持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急着说服和反驳。很多时候,来自父母的倾听就已经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支持。
第二,理解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提及自己的感受、情绪状态等,如伤心绝望、难过、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压抑痛苦等,这些是我们父母很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要努力理解,因为感受是没有对错的,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才能进一步理解孩子的痛苦。
第三,谅解做法。其实孩子内心知道自伤是不好的,只是这可能是他目前能找到的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前面也说过,自伤行为不是以求死为目的的,相反,是为了求生。因此,即使对这种方式我们不认同,也可以表示谅解。父母的谅解更能给予孩子内心能量,让孩子减少自伤行为。
(三)寻求专业帮助
自伤行为大多是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这个时候,单靠家长个人的力量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也适用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借力,借助班主任、心理教师、医院及专业机构的力量,如班主任可以联合科任老师给予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引导,心理教师可以提供心理疏导,医院可以进行专业评估及药物治疗,专业机构可以定时长期地跟进等。这样多管齐下,可以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解决孩子的自伤问题,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耐心陪伴成长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对于孩子的自伤行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除行为,而在于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只有当孩子心理成长了,有更积极健康的方法用以调节情绪,能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自伤行为才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于处在人生幼弱时期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的耐心陪伴是他们心理能量的重要滋养源和加油站。
自伤行为是危险的,其背后有心理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它是孩子緩解压力和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我们如果能做到科学认识、冷静应对,并以此作为加强亲子沟通和促进双方心理成长的契机,就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操小兰,文丝莹,刘剑波,等.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5):449-452 .
[2] 杨春燕, 蒋丹莉, 李秀玲, 等. 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59-2363 .
[3] 王蕾. 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4] 李苏燕,程勤华,贾孙玉,等. 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J].四川精神卫生,2015(3):244-247.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76-03
一、家长的困惑
“我在孩子手臂上看到小刀的划痕,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不小心划的。后来无意中看到他的朋友圈,发现他的朋友也会这样,还发图,这是一种跟风吗?”
“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有吃有穿,跟我们那时候比幸福多了,怎么還会这么消极,有什么烦恼可以和父母说啊,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我的女儿经常用小刀割伤自己,问了几次怎么回事,开始说不小心,后来直接不说话,再后来则总是穿着长袖不让我们看见,我很担心她会想不开。”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及如何应对主要有以下困惑:困惑1:会不会导致自杀?困惑2:为什么会自伤?困惑3:是不是无病呻吟?困惑4:是不是模仿跟风?困惑5:能不能直接询问?困惑6:能不能强行制止?
二、科学认识自伤行为
针对以上的困惑,我们家长需要首先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什么是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比较完整的表述是“非自杀性自伤”,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1]。由此可见,自伤行为虽不是以自杀为目的,但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自伤?随着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增多,对自伤行为的科学研究也逐渐深入,不少研究都是围绕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现状和原因来开展的。一项关于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初中生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13.8%,男生和女生占比为14.3% 和13.3%,感到孤独、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伤心绝望、自杀意念等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2]。
王蕾[3]在《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中指出,人际关系欠佳,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缺少对青少年的情感关怀,青少年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压力,青少年自身缺少应付负性事件的能力,是促使青少年自伤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因需要“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而选择自伤。
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学习压力和情绪不佳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而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积极方式有很多,那为什么一些初中生要选择自伤这种方式呢?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首先是有效性。在笔者的工作当中,不少学生提到自己的自伤历史时,都有类似的发展过程,最开始是采取运动、哭、发泄等积极方式,后来这种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小,不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和调整情绪,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方式;而自伤则是他们找到的一种有效方式,当感受着肉体的疼痛和看到血流出来时,心情会感到明显放松。这种方式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简便易行,再加上现代资讯的发达,于是开始成为初中生中比较流行的解压方式。
其次是“正当性”。对初中生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伙伴是手机,它满足了初中生很多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讨伐和围追堵截,用手机解压已不再可行,容易被扣上沉迷手机、荒废学业的帽子,而哭闹、不上学又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或被认为是脆弱的表现,而自伤则可以避免以上这些标签,更容易获得父母的重视和他人的接纳。这一“正当性”也是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初中生选择自伤行为,除了有压力大、情绪不佳的原因外,还因为这种方式更有效和更正当,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广大家长注意的。
另外,有三个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首先,是不是寻求关注或模仿跟风?从笔者所接触的心理教师群体反映的问题来看,自伤行为的报告近年明显增多,且个别表现出同班级、同宿舍的迅速蔓延,甚至会在朋友圈晒图,具有“时尚跟风”性质。也有研究表明,学校环境中的自伤行为有传染性,李苏燕、程勤华等[4]在《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一文中也指出,对自伤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发现81.2%是宣泄情绪,69.4%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8.2%是获得关注,16.3%是获得某种快感,13.8%是鼓励或鞭策自己,2.5%是模仿崇拜或喜欢的人。因此,自伤行为虽然主要的功能是解压和宣泄情绪,也存在求关注和模仿跟风的可能。
其次,能不能直接询问?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应对方式可能是询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而孩子的反应往往是简单地说是心情不好;如果家长反复追问,孩子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回答。有些家长则选择避而不谈,担心直接询问会加重孩子的问题,而孩子的解读则是认为家长漠不关心。因此当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家长是需要关注的,怀着关心的态度,用非否定和指责的语气进行询问,才能化危为机,给孩子有力的支持。
最后,能不能强行制止?自伤行为是青少年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因其带来对身体的伤害而不被社会认可,家长知道后,希望孩子能立刻停止这种行为,甚至不惜采取呵斥、指责、威胁等强制措施,但收效甚微,反而会引发亲子矛盾,加重孩子的负性情绪及自伤行为的频率和强度。孩子采取自伤行为是饮鸩止渴,家长知道饮鸩是毒害身体的,但强行制止的方式只是把“鸩”拿走了,却并没有解决“渴”的问题;再加上强行制止给孩子传达的是否定和不接纳,还可能加重“渴”的问题,因此不能采取强行的方式。
三、家长如何化“危”为“机”
(一)整理动荡心情
对父母来说,看到孩子伤害自己,一般会经历一个从震惊到内疚到焦虑再到烦躁的情绪变化过程。震惊,是因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感到不能理解,甚至认为孩子受了不良朋友的影响或对此好奇;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后,就开始感到内疚,自责自己对孩子的忽视,小时候对孩子不当的教育方式等;接着开始焦虑,害怕孩子会想不开,担心孩子因此影响学习,去看医生,又担心给孩子贴标签,如果要吃药,又担心副作用,想到孩子的未来,更是寝食难安;然后是密集的鼓励开导,希望孩子坚强和坚持,如果孩子没有改变,会变得烦躁,甚至认为孩子是逃避现实或小题大做。这样的动荡心情,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加大孩子的压力。其实以上这些心情都是我们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受现实,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过度自责,这样才更容易让心情平静下来,把问题看作孩子成长的契机,化危为机。 (二)提供心理支持
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特别渴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希望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原因。又因为这个年龄所具有的自我封闭性和亲子关系的特殊性,孩子对父母也更容易产生回避或抵触心理。另外,有研究表明,家庭情感温暖是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保护因子,父母对孩子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因此,当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时,父母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可以使青少年减少自伤行为。具体讲,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倾听想法。避免先入为主,保持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急着说服和反驳。很多时候,来自父母的倾听就已经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支持。
第二,理解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提及自己的感受、情绪状态等,如伤心绝望、难过、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压抑痛苦等,这些是我们父母很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要努力理解,因为感受是没有对错的,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才能进一步理解孩子的痛苦。
第三,谅解做法。其实孩子内心知道自伤是不好的,只是这可能是他目前能找到的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前面也说过,自伤行为不是以求死为目的的,相反,是为了求生。因此,即使对这种方式我们不认同,也可以表示谅解。父母的谅解更能给予孩子内心能量,让孩子减少自伤行为。
(三)寻求专业帮助
自伤行为大多是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这个时候,单靠家长个人的力量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也适用于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借力,借助班主任、心理教师、医院及专业机构的力量,如班主任可以联合科任老师给予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引导,心理教师可以提供心理疏导,医院可以进行专业评估及药物治疗,专业机构可以定时长期地跟进等。这样多管齐下,可以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解决孩子的自伤问题,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耐心陪伴成长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对于孩子的自伤行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消除行为,而在于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只有当孩子心理成长了,有更积极健康的方法用以调节情绪,能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自伤行为才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于处在人生幼弱时期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的耐心陪伴是他们心理能量的重要滋养源和加油站。
自伤行为是危险的,其背后有心理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它是孩子緩解压力和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我们如果能做到科学认识、冷静应对,并以此作为加强亲子沟通和促进双方心理成长的契机,就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操小兰,文丝莹,刘剑波,等.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5):449-452 .
[2] 杨春燕, 蒋丹莉, 李秀玲, 等. 贵州省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59-2363 .
[3] 王蕾. 大连市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4] 李苏燕,程勤华,贾孙玉,等. 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J].四川精神卫生,2015(3):244-247.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