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论述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艺术性管理的做法,提出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及健康生活、班主任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有效达成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班主任 内涵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66-02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应该具备的能适应社会发展且有利于自己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品格”与“能力”的集合体。具体来说,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班主任是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實施者,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与挑战。高中班主任应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立足基本内涵,突破压力,迎接挑战,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让学生成为品格好、能力强、情趣高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理念、模式、方法都应有所优化与创新,不能照搬过去、故步自封;要时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实现管理的智慧性。但纵观当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注重以人为本实施管理。班主任管理应体现人文情怀,要尊重爱护学生、理解包容学生,让人文情怀时刻萦绕在学生身边。但事实上,班主任在管理中忽视人文情怀,往往一厢情愿、我行我素。其次,管理模式相对陈旧,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班级管理不能仅靠教师机械地管,要有技巧、有艺术地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服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束缚。再次,只关注学生的“学会学习”,忽视学生的“健康生活”。班主任管理既要抓学习,也要抓生活。最后,不注重以身作则,不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上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对症下药,寻找破解途径。
二、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性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真切落实“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人文关怀”要求高中班主任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坚持“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将“人本”思想渗透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以情暖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班主任管理不单单是通过冰冷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加以约束,它还需要班主任融入火热的情感和炽热的关爱。班主任要通过“关爱”与“情感”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灵魂互动的桥梁。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班主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零碎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能一味地责备、批评,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激励性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化人”。其次,及时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知己。班主任要懂得关怀爱护学生,不单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例如,在生活中要对学生嘘寒问暖,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在学习中要给予学生辅助、引导与激励。最后,班主任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关爱上一视同仁,在管理上因材施教。
(二)采用创新化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艺术性
传统的管理方式因陈旧、机械,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必须有选择地摒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模式也应有所创新。班主任可尝试学生自主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确保管理的艺术性。首先,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是指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实施流程如下:第一,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通过竞选产生委员,这一流程是基础流程,需要建立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第二,班主任制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委员参与制度的完善,并给出意见,确保班级制度的可行性;第三,发挥班长、小组委员的作用,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体现了核心素养内涵中的“自主发展”要求。其次,信息技术管理也是一项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它加速了班主任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践行:第一,搭建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以便在学生存在问题时,及时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第二,建立班级微信群,方便班主任布置任务,也方便班主任与学生及时沟通。当然,信息化的班级管理要放在课下,主要为课下班主任管理提供便利。
(三)关注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健康生活”
“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所必备的两个基本能力。就当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来说,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重视“学会学习”,而忽视学生“健康生活”的现象一直都存在。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度,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激励学生“健康生活”。对于高中生来说,健康生活主要指珍爱生命,具有健康阳光的心理;具有健全的人格,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鉴于此,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时刻为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其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自信自爱、乐观坚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倾听学生心声。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高考压力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便很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的心理,轻者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重者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隐患。针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疏导,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走出去看看世界,缓解学习压力。其次,开展“健康生活”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倡导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让学生观看活泼有趣、内涵丰富的教育影视资料,了解大千世界,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班主任 内涵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66-02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应该具备的能适应社会发展且有利于自己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品格”与“能力”的集合体。具体来说,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班主任是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實施者,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与挑战。高中班主任应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立足基本内涵,突破压力,迎接挑战,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让学生成为品格好、能力强、情趣高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理念、模式、方法都应有所优化与创新,不能照搬过去、故步自封;要时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实现管理的智慧性。但纵观当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注重以人为本实施管理。班主任管理应体现人文情怀,要尊重爱护学生、理解包容学生,让人文情怀时刻萦绕在学生身边。但事实上,班主任在管理中忽视人文情怀,往往一厢情愿、我行我素。其次,管理模式相对陈旧,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班级管理不能仅靠教师机械地管,要有技巧、有艺术地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服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束缚。再次,只关注学生的“学会学习”,忽视学生的“健康生活”。班主任管理既要抓学习,也要抓生活。最后,不注重以身作则,不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上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对症下药,寻找破解途径。
二、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性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真切落实“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人文关怀”要求高中班主任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坚持“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将“人本”思想渗透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以情暖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班主任管理不单单是通过冰冷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加以约束,它还需要班主任融入火热的情感和炽热的关爱。班主任要通过“关爱”与“情感”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灵魂互动的桥梁。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班主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零碎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能一味地责备、批评,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激励性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化人”。其次,及时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知己。班主任要懂得关怀爱护学生,不单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例如,在生活中要对学生嘘寒问暖,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在学习中要给予学生辅助、引导与激励。最后,班主任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关爱上一视同仁,在管理上因材施教。
(二)采用创新化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艺术性
传统的管理方式因陈旧、机械,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必须有选择地摒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模式也应有所创新。班主任可尝试学生自主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确保管理的艺术性。首先,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是指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实施流程如下:第一,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通过竞选产生委员,这一流程是基础流程,需要建立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第二,班主任制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委员参与制度的完善,并给出意见,确保班级制度的可行性;第三,发挥班长、小组委员的作用,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体现了核心素养内涵中的“自主发展”要求。其次,信息技术管理也是一项有效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它加速了班主任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践行:第一,搭建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以便在学生存在问题时,及时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第二,建立班级微信群,方便班主任布置任务,也方便班主任与学生及时沟通。当然,信息化的班级管理要放在课下,主要为课下班主任管理提供便利。
(三)关注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健康生活”
“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所必备的两个基本能力。就当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来说,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重视“学会学习”,而忽视学生“健康生活”的现象一直都存在。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度,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激励学生“健康生活”。对于高中生来说,健康生活主要指珍爱生命,具有健康阳光的心理;具有健全的人格,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鉴于此,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时刻为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其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自信自爱、乐观坚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倾听学生心声。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高考压力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便很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的心理,轻者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重者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隐患。针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疏导,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走出去看看世界,缓解学习压力。其次,开展“健康生活”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倡导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让学生观看活泼有趣、内涵丰富的教育影视资料,了解大千世界,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