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改变世界的鱼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20年,麦哲伦在风暴中挣扎着试图绕过南美大陆时,美洲还是无利可图的一片荒地。除了几个冒险家入侵印第安帝国之外,去美洲最划算的事业就是捕鳕鱼。
  说起鳕鱼,你可能不陌生。朝鲜族餐厅里常见的明太鱼,就是一种鳕鱼。欧洲人也很爱吃鳕鱼,而且因为爱吃鳕鱼,还改变了历史车轮的方向。

盐和鱼的相遇


  鳕鱼生活在北半球的冷水海洋,种类很多。朝鲜人吃的是阿拉斯加鳕,欧洲人吃的是大西洋鳕。
  大西洋鳕一般群集在浅滩,长相呆呆的,有一张大口,一路张着嘴游,逮着什么吞什么(包括小鳕鱼)。它不挑食,从浮游生物到鱿鱼都能消化,它还不怎么生病,不怕冷。
  一条雌鳕鱼一年能下几百万个卵,大仲马曾写过:如果每颗鱼卵都孵化,每条小鱼都长大,只要3年,鳕鱼就能充满海洋,人可以踩着鳕鱼的背,横跨大西洋。
  最早利用丰富鳕鱼资源的航海民族,是维京人和巴斯克人(西班牙西北部一个古老民族)。公元1000年前后,维京人远航到了格陵兰,还可能到达了北美洲。他们远距离航行的食物补给主要靠捕捉鳕鱼,他们会把鳕鱼在冬天的寒风里晾干,然后折成小块,像啃硬面包一样啃掉。
  巴斯克人则更进一步,他们发明了盐腌鳕鱼,这也是因为他们熟悉地中海腌鱼的技术。凤尾鱼和青鱼之类的脂肪多的鱼不好腌,因为脂肪会阻挡盐分的渗入。此外,脂肪暴露在空气里很容易腐坏,鱼就得在木桶里压实,隔绝空气。鳕鱼是一种很懒散的鱼(被钓到也不挣扎),不像那些好动的鱼,鳕鱼的肌肉是纯白肉,蛋白质含量高,却几乎没有脂肪,所以鳕鱼可以直接扔到盐桶里脱水,特别简单。
  如果你见过日本料理店里用来刨花的木鱼,就知道鱼干可以硬得像棒球棍。麦哲伦那个年代,水手们吃的鳕鱼干,得用棒子敲打一个小时,再用温水泡12个小时,才能像牛肉一样烹饪。这种鳕鱼干就像今天的罐头,好运又好存,保存10年以上沒有问题。
  巴斯克人的工艺创新,正赶上中世纪的特殊需求。信仰天主教的欧洲人,非常重视斋戒。斋戒日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不许吃红肉,因为红肉是“热性”的,会挑逗人的欲望,而水生的动物(除了鱼以外,还有海狸、水獭、海豚和鲸鱼等)是“凉性”的,可以吃。
  一年一次的大斋连续40天,每个周五要斋戒,逢节日也要斋戒,总之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日子不许吃肉,只能吃鱼。巴斯克人最早卖腌鲸鱼肉,后来改卖腌鳕鱼干,赚得盆满钵满。中世纪欧洲人吃的鱼,六成是鳕鱼。
在机械化的渔船上,鳕鱼得到迅速处理

  鳕鱼不光肉好吃,头、舌、鳔等也好吃,且有营养。加泰罗尼亚人和那不勒斯人都爱吃鳕鱼,葡萄牙把鳕鱼料理看作国菜。其实南欧并不产鳕鱼,如果不是巴斯克人把地中海盛产的盐和北欧盛产的鳕鱼撺掇到一起,南欧人就没这个口福了。

谁先发现了美洲


  美国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在《一条改变世界的鱼》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猜想:早在中世纪,巴斯克渔民就发现了北美洲;他们的鳕鱼来自纽芬兰。
  科尔兰斯基提出:欧洲的鳕鱼渔场在北海和冰岛周边,但是在这里捕鱼上千年的北欧人,却从来没见过巴斯克船只。
  1475年,汉萨同盟(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和英国起了冲突,截断了英国布里斯托尔商人的鳕鱼来源。于是有两个布里斯托尔人,在1480年和1481年派船只,寻找传说中大西洋一个到处是鳕鱼的小岛。
鳕鱼干

  冒险的结果并没有记载,但是在1490年,汉撒同盟提出向布里斯托尔人重新开放冰岛鳕鱼贸易时,后者却没有动心,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鳕鱼干。甲板的面积并不足以让如此多的鳕鱼脱水,当时有人怀疑他们是从某个地方买回来的鳕鱼干,但相关人并未吐露任何信息。
  直到现代,一封布里斯托尔商人写给哥伦布的信被发现,信中说,哥伦布应该很清楚,布里斯托尔人更早到过那片陆地。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年后,卡伯特出航,他奉英王之命,寻找北方的香料之路。出海35天后,卡伯特发现了陆地,岸线密布礁石。卡伯特给该地起名“新发现之地”(纽芬兰)。
  陆地上乏善可陈,海里却挤满了鳕鱼。
  卡伯特回来汇报说,只要把篮子装块石头,沉入水里,提上来就是一篮子鳕鱼。
  卡伯特的消息传来,从英国到葡萄牙,船只都在向西航行去抢捞鳕鱼。和巴斯克人的传统做法一样,大家都是载满了盐出发,载满了鱼回归。法国的拉罗谢尔,本来是个小港口,因为靠近盐场,成了这些鳕鱼捕捞的主要出发地。
  卡伯特之后过了37年,法国人卡提尔再次抵达纽芬兰,宣布此处属于法国。他这次发现有上千艘巴斯克船在捕鱼。

美洲的第一桶金


  卡伯特探险100多年后,还有人这么说纽芬兰的鳕鱼:你烧上一锅水,去海里捞鱼,捞到足够吃的回来,水还没烧开。
  那时的欧洲船,都是趁春天驶向纽芬兰,在那边的夏天拼命捞鱼,同时找地方晾干,在海水浮冰前,带着鱼干回到欧洲。
  没有过度捕捞之前,纽芬兰甚至会看到人一样长、一样重的大鳕鱼。鳕鱼太便宜了,再穷的人也吃得起。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提到,海边的农民偶尔用鱼头喂牛。梅尔威尔也在《白鲸》里写道:“在这里,连牛奶也有鱼腥味,真令人费解。直到某天早上,我在海滩上的渔船之间闲逛,突然发现荷西那条斑纹母牛正在啃鱼的尸体,而且还在一堆鳕鱼头里走来走去,看上去懒洋洋的,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1520年,麦哲伦在风暴中挣扎着试图绕过南美大陆时,美洲还是无利可图的一片荒地。除了几个冒险家入侵印第安帝国之外,去美洲最划算的事业就是捕鳕鱼。
  纽芬兰的鳕鱼,对新大陆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是支持了英国在北美洲的霸权。英国人从1500年左右就去纽芬兰捕鱼了,他们一开始不精于贸易,不知如何给南欧供应优质鳕鱼,让巴斯克和法国的二道贩子赚了大钱。但英国人因此把大多数鳕鱼留在了纽芬兰,给自己的海军吃,以对抗法国敌人。
  二是刺激了毛皮贸易和对美洲内陆的探索。纽芬兰的欧洲渔民们,在岸上碰到印第安人,很自然地用金属和玻璃制品去换印第安人的毛皮衣服,因此捞鳕鱼的水手成了第一代毛皮商。欧洲人正是为了毛皮,才去探索北美大陆。
  三是导致了美国的诞生。17世纪10年代,首批去美洲海岸定居的英国人原本计划以捕鱼为生,而实际上他们是以种地开局,但收成很差,饿死不少人。幸亏及时改弦更张,变成渔民,并且用鱼杂给田地施肥,才在北美落了脚。
  后来,新英格兰的土地迎来第一批农民、牧人和工匠,是为了满足纽芬兰渔民的吃穿用度。鳕鱼利润造就的移民点,逐渐成长为崇尚独立的富裕社区。
  亚当斯密曾经在《国富论》中,将新英格兰渔业树为典范大加赞赏,试图以此证明自由会让经济迅速繁荣。与加勒比海经营甘蔗种植园的地主比起来,崇尚渔业文化的人更像企业家:渔民习惯于不拿固定工资,收入全靠平分捕鱼成果。鳕鱼社区的后代们最终不服大英帝国的统治,闹起了革命。
  几百年过去了,大西洋两岸的人,吃着鳕鱼,走进了现代;而曾被认为取之不竭的大西洋鳕鱼,也已被捕捞殆尽。
渔汛期
其他文献
绿色乡村——多种树能固碳 好空气可卖钱  “看,最终成交价36元/吨!”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镇前锋村党总支书记李衍参介绍说,2020年4月,经过激烈竞争,该村林业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1 448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成功。这次拍卖,前锋村一共获得了5万多元集体收入。  “空气”还能卖钱?什么是碳普惠交易?据介绍,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交易是将管护和经营森林过程中,实施林业增汇行为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成碳普惠核
期刊
2013年9月13日,第23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如期举行,整个大会共计产生了10个奖项。奖金也非常“丰厚”——每人10万亿。  与往年一样,这里的很多奖项听上去都非常的荒诞不经,不过有些奖项还是很有科技含量的,有些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也很值得我们钦佩。  生吞鼩鼱获考古学奖  两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为了测试人类是否可以消化骨头,他们做了一个非常重口味的实验。两位科学家将一只北
期刊
“晋工”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兴东  银饰,反映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在山西这方古老的土地上,醇厚的风俗和精湛的工匠技艺,造就了享誉一时的“晋工”银饰。一件件历经岁月沉淀的银饰赋予着人们深刻的精神寄托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映射着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承載和凝聚着制作者、佩戴者经历过的生活故事。  时光辗转,伴随着匠人的敲打声,山西传统银饰文化历经漫长的岁月浸染,仍然
期刊
2021年9月3—4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作为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举办的能源领域第一个高规格论坛,该论坛紧扣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任务展开,交流先进理念,展示最新成果,探讨前沿课题,加强务实合作,可谓是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近年来,山西在践行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作出着自己的努力。在山西多地参观后,笔者发现,一件“绿色尼龙
期刊
自然银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  中国最早的金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出现了中国最早使用黄金的实例。在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金耳环、金银鼻饮等,距今4?000~3?800年,中国先民使用黄金的时代由此开启。  银古称“白金”,在世界范围内,因为自然银难以获取,所以在早期极少被利用,完整的银器比金器出现得晚,战国以后才较多出现。  金银器在商代时逐渐增多,主要作
期刊
沧桑变迁 技艺传承  山西银饰的兴起与明清时晋商的崛起密不可分,其时山西集聚了大量财富,由此带来了民风之变,银饰的制作逐渐遍布城乡,并形成区别于京、闽、徽、苏、赣、广、藏等地的“晋工”银饰。  “晋工”银饰制作大气厚重且讲究细节,无论大器小件,变化多端,远视近观,均具美感。在工艺上,“晋工”银饰喜用高浮雕、深剔地,善以烧蓝、点翠等强化装饰效果;在图案上,花鸟、人物、文字、戏曲故事等无不具备,尤其人
期刊
手工制作一件精美的银器,主要需要铸铅模、打银皮、压粗模、银皮填胶、上胶板、錾刻、磨焊口、焊接、打磨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里還包含若干复杂的小工序。錾刻是银器制作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也是“晋工”金银制作技艺的特色。不论器型大小,都錾刻有满满的图案。錾刻过程中火候的把握很关键,如果功夫不到位,錾刻出的花纹凌乱,不够精美。要想制作好一件作品,在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潜心研究基础上,往往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仔细雕琢
期刊
没有“男人”也能生娃  大约10年前,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家水族馆里,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一条已有3年多没接触雄性的母锤头鲨,竟然生下一个宝宝,而且亲子鉴定证实,宝宝的确没有父亲。所以,这是动物的一次“孤雌生殖”事件。  孤雌生殖的特别之处在于,卯细胞没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个体,或者用大白话说,“生娃不用爹”。过去,这种生殖方式一般见于昆虫等低等动物,没想到如今在高级动物中也发现了。  最初人们
期刊
——便携式微型温度计  防疫期間,体温测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圳一设计师设计出一款便携式微型温度计,它通体仅一截电池大小,随身携带无负担。这款微型温度计利用快速、简单、无接触的方式扫描体温,凭借热电堆和红外传感器发挥作用,以±0.3?℃的精度记录体温。它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插入移动设备即可开启测量,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查看温度记录。它可以测量人体温度,也可以获取其他物体的温度,如将其放
期刊
“我迫切希望发挥自己所长,改变中国的通信现状。这个想法从我走上科研路起,就没改变过。”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下简称“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季新生说。  从2G到3G、4G、5G,在推动信息技术迭代的征程上,季新生始终没有缺席,为国家通信网络筑起牢固的安全盾牌。2020年,季新生因在通信网络安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初出茅庐参与“04机”研发  198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