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若将教师成长按从业历程划分,40岁以下为青年期,40~50岁为中年期,50岁以上为老年期,三个阶段形成职业从适应到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轨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招生迅速扩大,同时各校引进一大批青年教师。据统教育部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专职教师129.5万余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47.02%,40岁以下教师占63.49%,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明显失衡。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队伍的状况与全国总体形势基本一致,在现有66个专职教师中,40岁及以下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比例68.18%,青年教师显然已经成为我院教学的主体力量,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表现显著地影响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优点和不足表现得都非常突出。优点主要体现在学历层次高(一般都为博士),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知识视野比较开阔。不足主要表现在这些青年教师是在我国高等教学逐步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接受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毕业的学生相比,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在工矿企业从业时,还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完善、提高,但進入教师岗位给学生授课时,不仅要求其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本学科知识,而且能通过正确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工科高等学校执教时,要求其具备工程观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不能满足高校教师职业要求,突出表现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不足。因此。青年教师培养已经演化成我院战略层面的问题。
  2 高等工科学校教师工程素质的内涵
  高等工科院校教师的工程素质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是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和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综合体现。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对工程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制定了11条具体的评估标准,即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标准非常具体、全面地阐述了工科高等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工程素养,目前青年教师显然难以达到上述标准,严重地制约了工科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的实现。
  3 我校人才培养定位
  我校是以工为主的安徽省属综合性高等学校,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按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安徽工业的快速崛起,工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呈现旺盛需求。我校的办学定位是“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这是我校总结三十多年本科办学经验,全校教职工形成的共识,也是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连续五年教学工作会议取得的突出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用人单位输送高品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安徽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撑,是我校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安徽省政府、用人单位的要求,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更是我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此背景下,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刻不容缓。为此,学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旨在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4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4.1广泛动员、统一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我院师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统一广大教师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力量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学院分别召集了教授、中老年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座谈,分析学校办学定位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间的匹配性,探讨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一系列座谈会收到了良好成效,广大教师统一了认识。教授和中老年骨干教师表现出强烈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承担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任务,愿为学院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广大青年教师坦诚自己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渴望获得帮组和提高,表现出非常强的自觉性。2011年暑假期间,学院隆重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在会议主题报告中,笔者着重阐述了工科高等学校教师工程素质的内涵,分析我院青年教师的现状,指出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紧迫性和必要性;从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高度,动员教授、中老年骨干教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途的角度,动员青年教师自觉接受培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总结历次专题座谈会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部署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4.2依托学术团队和研究平台
  目前,我院设置了“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建成了“先进数控与伺服驱动技术”和“有色金属”两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安徽省汽车新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在研科研课题2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2项,总经费300余万。为了充分利用学院内现有资源,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充分尊重学科带头人,课题负责人和青年教师意愿的基础上,将青年教师编入相应学术团队和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承担研究任务,开展学术活动。因我院在研的绝大部分课题都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其中部分属于校企联合申报共同完成的课题,青年教师在参与科研课题承担研究任务的过程中,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得非常快。
  4.3产学研深度合作
  学院牵头先后与二十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与其中部分企业联合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员一批教师进入校企联合建设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从事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心为教师安排了固定工作地点,配置了电脑、办公桌等必要办公设备。中心明确了每个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研究任务,并要求教师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前往中心工作,形成非常紧密合作关系。中心在明确教师任务的同时,也相应落实了教师的工作报酬,形成了可持续的机制。深度融入的产学研模式,避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不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青年教师纷纷调整研究方向,选题大多来自企业的技术需求,研究重点更倾向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实践表明,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迅速提高,毕业设计的选题更贴近工程实际。在老师的带领下,许多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安排在企业完成,不仅有效落实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也帮助企业完成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了企业欢迎,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5 结语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工科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落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应用型课题研究和产学研实践是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可按岩石圈下层、多震层和浅层地壳区分为三层。除了震源机制解方法和井孔原地测量方法可分别用于推测多震层和浅层的应力状况外 ,还可根据下层塑性流动网络 ,采用平分网络共轭角的方法估计下层的应力方向。对比岩石圈下层与上层 (多震层 )的构造应力场 ,其结果表明 :由于板块边缘驱动力主要通过下层的网络状流动实现其远程传递 ,故在总体作用趋势上 ,上层的应力方向受控于下层 ;又由于高原靠近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组织DNA的HTPAP基因单体型与肝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提取864例HCC手术样本DNA,应用焦磷酸测序行SNPs检测,并予单体型构建,分析其与肝癌转移潜能的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30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对其成功率、肝功
摘要: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学校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以外,还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界,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法制教育 择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技术在肝癌半肝切除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半肝切除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34例肝癌行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
根据体应变观测资料的特点,研究了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在时间域分析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中,将潮汐因子、气压系数、非潮汐应变速率和加速度一并考虑,在资料处理结果中,这些参数可同时取得。分别用时间域分析方法和频率域分析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潮汐因子、气压系数、应变速率和加速度等参数在大同地震前均有大小不同、持续时间不等的异常,这些参数可作为物理意义明确的地震中短期预测的指标。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无线局域网的诞生,具体描述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相比的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采用了IEEE 802.11标准,多种组网方式。进一步描述了无线局域网不同的应用环境与需求下,其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标准 网络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056-02  在今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