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海平弦是全国唯一的地方曲艺,其音乐元素主要来自于明末清初的人口迁徙,通过几百年来与当地文化的交融,凸显出江南文化与高原文化的融合性、创新性、流传性和广泛性特征。笔者通过对青海湟源县、湟中县两地区就关于青海平弦音乐文化生存环境方面进行的田野调查得出: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艺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其音乐风格抒情典雅、委婉悠扬,曲词格律显得严谨而自然,文学性较强。是由民间口头文字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青海平弦获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欣赏和爱好,也可以称得起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地方曲种。青海平弦是人类的共享资源,它在青海各族人民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加强对青海平弦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有利于促进青海文化向着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平弦;湟源;湟中;调查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55-4
一、青海平弦音乐的历史渊源
从《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一书中描绘到“青海平弦的形成渊源少,有史料记载,艺人们也没留下多少口碑资料。对其渊源,青海平弦的研究中存在多种看法,但基本意见较为一致。”如袁静波在西宁市城东区文化馆1982年内部编印的《地方曲艺选第一集》序言中认为清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清代岔曲——八角鼓牌子杂曲随之带入青海,逐步衍变发展而成。又如任丽璋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撰写青海曲艺条中认为,其形成在音乐上与兰州鼓子、河州平弦和苏、浙流人的曲牌以及西北地区流传的民歌及戏曲曲调等有所关联。再如王世哲在《青海平弦简介》(1995年省群艺馆内部编印《平弦》)中让为明初以至嘉靖、隆庆时由南京一带随移民传人。至上世纪初,以八角鼓牌子杂曲为代表亦在青海流传。为南北曲兼容创造条件,后来又广泛吸收了本地以及外地的民歌小调,戏曲以及宗教音乐相互融合逐步发展而成。二、青海平弦音乐的调查实录
在2年的调研,与许多曲艺艺人和爱好者的交往中,逐渐感觉到曲艺茶社成为青海曲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土壤,而这一生存环境之艰难令人难以想象,其生存前景也不容乐观。本人以“湟中、湟源”两县青海平弦音乐调查为例,将活跃于西宁周边地区青海平弦音乐生存环境做了田野调查,现叙述如下:
(一)湟中县平弦音乐调查情况
湟中县位于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族等。湟中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是保留青海古老的民间曲艺最多的地方,也是青海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在民间曲艺方面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各类民间曲艺组织众多,他们经常活跃在村头巷尾,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扬民间传统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湟中县曲协情况
社团名称: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
成立时间:2007年6月29日
社团性质:法人社会团体
法人代表:党海云(系湟中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会长。
业务主管部门:湟中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主要负责人:(包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11人。
名誉会长:3人。
理事:70人(其中女7人、少数民族5人)。
会员:1245人。
下属分会:11个,其中:曲艺分会6个(鲁沙尔分会、李家山云谷分会、田家寨分会、上新庄分会、土门关分会、共和分会),另有青海花儿分会1个,戏剧分会4个(包括皮影剧团)。
据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秘书长党海云介绍,2007年6月湟中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成立了民间戏剧曲艺协会,使全县的曲艺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退休干部、教师及基层的农民。各民间曲艺组织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民间曲艺工作。现已经发展基层分会270家,会员1000多名。
2、曲协下设分会活动情况
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挖掘民间素材上,搜集整理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广大曲艺工作者以“湟中八韵”文化为契机,树立“为老百姓创作,为老百姓演唱,让百姓满意”的新文化观念,努力将较高质量的曲艺作品奉献给广大群众,让观众在欣赏之余受到启发,并喜欢地方曲艺艺术。
2007年结合歌颂“党的十七大”出版了《湟中民间曲艺.党员承诺制》。2008年3月出版《湟中民间戏剧曲艺.传统平弦》,7月与人计生局出版人口文化作品集《湟中民间戏剧曲艺·唱响婚育新风》;2010鲶鱼县委宣传部印发《科学化开高原红》曲艺演唱册;2011年7月与市委组织部出版风清正气换届青海方言曲艺集《唱响换届新风尚》,9月与科技文化体育局出版湟中县百企联百村创建活动曲艺集《百企联村建文明》,2012年与民政局出版社民政工作其一演唱集《和谐社会幸福民生》,有些作品已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有的被搬上舞台,有的作品作为群众性演唱材料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很好的脚本,受到普遍好评。五年共出版曲艺书籍9册,组织有创作能力的爱好者进行专题创作研讨会10期,共写出各类曲艺作品350余篇。
3、民间艺人
李鹏(1890—1927)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艺人。湟中县西堡张李窑村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受父辈及村里老艺人的艺术熏陶,受到了较早且较扎实的启蒙教育,掌握了不少青海平弦和青海越弦的唱腔曲牌与曲目。艺术功力日渐深厚,嗓音浑厚,行腔饱满。他的儿子李得祯、李得顺,孙子李永泰、李永俊,孙女李永莲等,也都是青海平弦和青海越弦演唱的爱好者。
李范(1894-1953)青海平弦艺人。湟中县西堡乡张李窑村人。自幼受祖辈熏陶,能唱不少青海越弦曲目,亦能演唱青海平弦的赋子腔。因常受祖父李启福的指点,三弦弹奏的技艺也很娴熟,在当地有一定名气,和族弟李鹏等人为当地青海平弦演唱活动的骨干人物。他经常往来于西宁、北川小寨、二十里铺一代交流行艺,促进了张李窑村的曲艺艺术的不断发展。 刘世维(1952一至今)是河湟民间曲艺界难得的多面手人才,退休期间坚持为曲艺事业发挥余热,五年多编写了40余首作品,其中2首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2首被中国人口文化丛书收集出版,目前,正在搜集整理青海河湟民间小调,为湟中县民间曲艺创作发展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二)湟源县平弦音乐调研情况
青海省湟源县位于黄河北岸,西海(青海湖)之东,湟水源头、日月山脉东,距省会西宁40公里,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之美称。湟源县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这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路上的要塞。自古为中原通径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重要门户。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依附着民众的生活、情感与信仰,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重要体现。
1、湟源县曲协情况
社团名称:湟源县曲艺、灯影协会;成立时间:2000年3月
社团性质:群众团体;业务主管部门:湟源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名誉会长:何宗柱、张永福;会长:张全礼
副会长:吴生辉、张永龙、王国才;秘书长:石海青
理事:党永红、陈秉忠、晁世庭;会员:58人
2、县曲艺音乐组织活动调查
(1)文化馆曲艺队
据湟源县文化馆主管曲艺王国才老师介绍,2009年由文化馆主办成立了县文化馆曲艺队至今,人才培养已3年。负责人王国才,组织成员20人,女性5人,男性15人,天天培训,曲艺队主要以退休职工和农村曲艺骨干组成。培训内容以平弦音乐、越弦音乐和贤孝音乐为主;乐队的编配、提高演奏人员的演奏水平,加强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常规排练的相关事宜。曲艺队人员均为招聘人员,每月发放600元工资。主旨为培养和输送曲艺音乐人才,望后继有人,传承曲艺音乐文化、打造青海曲艺音乐精品。乐队现配有乐器:笛子2把,二胡4把、板胡2把、三弦1把、扬琴1架、中阮1把、低音胡1把、龙头琴2把,乐队规模较大,大多数乐手会2、3样乐器,排练地点在县文化馆。培训人员几乎不认识乐曲,在培训中系统加强音乐基础理论学习,要求学员学会认谱,提高学员们的音乐基础素养。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为高小和初中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也有个别是30多岁的学员。通常排练的乐曲有传统平弦:《大前背宫》《水漫金山》《游园惊梦》等。从今年春季开始停止排练,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招聘人员的工资无法发放,且所培训人员流失严重,曲艺队面临解散。
(2)丹葛尔曲苑
丹葛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2010年1月在丹葛尔古城举办“青海省首届‘丹噶尔杯’原生态曲艺电视大赛”,邀请和组织省内地方曲艺演出团队、民间艺人等,进行民间原生态曲艺比赛演唱,并进行汇报演出。
丹葛尔曲苑便坐落于古城之中,丹葛尔曲苑于2008年3月成立,由湟源县旅游局主管,下设机构为旅游公司主办。该曲苑负责人姚文章,男62岁,曲苑刚组建时有14人,现剩10人,男6人、女4人。平均年龄55岁,退休职7-1人,务农人员9人。旅游局每月每人发放工资900元,所有人员均为临时聘用。演唱种类主要有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道情、秦腔青海民间小调及花儿。乐器配有:笛子1把,二胡4把、板胡2把、三弦1把、低胡1把,扬琴1架等。乐器多半是私人的。平弦演唱曲目有:《月儿弯弯照九州》《大佛殿前行》《王母蟠桃》等。但他们仍然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了歌颂湟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平弦曲艺《歌唱新农村》,反映湟源百姓美好生活的平弦音乐《湟源新茂》等新优秀曲目,为老百姓带来了愉悦,使老百姓百听不厌。曲苑面积有120平米、还配有4间房。乐队人员文化水平大部分是高小程度,有3人会认识乐谱。主要通过听碟的方式学演唱,据负责人姚文章介绍,由他本人现编词编曲,刻成光碟,然后学员自学,也有在排练过程中,逐字逐句的教唱。姚文章现已出版个人演唱光碟6张,4张为青海曲艺音乐、2张青海民间小调。5年来培养学生6人,有些学员已经独立创建曲艺队。在曲艺队中年轻人员流失严重,嫌薪水少。在2012年9月之前,曲苑还经营茶水,6元泡茶、啤酒等。主要是为外地的游客演奏曲目,也有周边的群众、爱好者来听曲,带有营利性质。该曲苑是湟源县实力较强的曲艺团队,人员均是各个乡选拔出来的曲艺精英,具有一定的演奏和演唱水平。虽然在表演时缺乏表演能力、缺少演唱与乐队之间的交流及合奏时乐队之间的合作性,但对于湟源县曲艺音乐的发展,对青海曲艺音乐的保护、传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各乡曲艺队情况
据说全县各乡都有曲艺队,但在乡村具有代表性的曲艺队有两个,一个是申中乡倧家庄曲艺队,长期活动在田野巷道。在村委会大力的支持下,提供2间排练室,面积60平米,成员18人。负责人年生吉,男性、57岁,家有5兄弟是乐队成员,且媳妇们主要演唱。可称为“家族式的演艺队”,很有特色。乐器由该村村民投资5000元购置,还有一些乐器爱好者自带,配有笛子2把,二胡4把、板胡1把、三弦1把、低胡1把,乐队配置较差。爱好者们参与意识强,活动周期频繁。另一个曲艺队是申中乡申中村曲艺队,是有前沟村、卡路村、申中村三个村组建,每周活动随行演出,自娱自乐,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男性较多、女性只占10%,该队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活动地点在场院、庙会。平时活动较少,在春节期间活动较多。
(四)民间艺人
边生华(1932—1987),祖籍湟源日月哈城。青海越弦艺人。十五岁就跟随张进录学习三弦弹奏,他既擅长青海越弦,也会唱青海道情、搅儿、青海平弦等曲种,同时也是本村剧团的编剧、导演兼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的演唱、乐器伴奏技艺日臻成熟,也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得心应手的三弦演奏,不但技艺娴熟,而且还继承了不少前辈们的绝活。他的演唱节奏明快,嗓音清亮,吐字清晰,情绪饱满,他在当地还带出了许多艺徒,如钟玉林、王玉长、贾国永、马国库等,以后都是当地曲艺、社火等文艺活动的骨干力量。他擅演的青海越弦曲目也很多,如《冯爷站店》《访宾朋》《杨八郎稍书》还有许多自编的新曲目,如《卖儿女》《学文化》《除巫神》等。 张全礼(1947—),祖籍湟源。青海平弦艺人。张全礼从小喜欢民族乐器,从1962年开始接触民间艺人,跟师傅吴顺勋和哥哥张明礼学习笛子、板胡、三弦等乐器的演奏,同时也学唱青海越弦,聪明好学。1981年县上成立了“湟源县民间曲艺、灯影艺术社”,他也成了该社的第一批成员。2003年该社更名为“湟源县民间曲艺、灯影协会”,他继续担任会长,2005年被“西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张全礼不但演奏、演唱水平很好,他还能创编一些曲艺节目,他创编并演唱的青海越弦节目《四老汉夸农村》《惠农政策暖人心》在2007年“西宁地区首届农民艺术节”曲艺演唱会上获奖。
三、青海平弦音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曲艺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群众文化活动停留在原生态状态,青海曲艺尤为甚,基本都是属于自娱自乐形式,纵观曲艺茶园生存的艰难曲折之路,每当政府重视,给予扶持的时候它就成长的好些。特别是曲艺茶社的自身生存力非常脆弱。活跃在湟源茶社的曲艺艺人大多属于民间业余爱好者,收入低下,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政府每月发放900元工资,但现在已出现危机且管理比较混乱。自去年年底至今曲苑承包给私人,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加之今年的旅游业不景气,来的顾客较少,几乎没有新排曲目。社员们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曲艺音乐的发展,即将面临关门的局面。湟中因得力于县政府、县委的大力支持相对比较好,如湟中张李窑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爱曲艺,家里老小男女都会唱曲。由于地处偏远,曲艺爱好者们互相借鉴又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保持了地方曲艺的原生性和纯粹性。
(二)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撑乏力
近年来,青海平弦音乐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相应的投了大量资金,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对平弦音乐重视不够,政策引导不到位,青海曲艺音乐文化还存在着认识不清、定位不明、挖掘不够、优势不足等突出问题,资金投资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入精力不足、主动性不强,政策支持不够,许多文化馆、曲艺茶社本身没有资金积累,无力支付开支,且民间好多曲艺茶社没有固定的活动、表演场所,还有的在庙会、广场活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只求完成中心工作而无实质性的扶持,还有上下之间沟通渠道不是很畅通。比如,每年搞一两次演出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而已,没有起到带动群众,提高群众素质,提升曲艺文化品位,改善精神面貌的作用。
(三)在演唱、演奏中缺乏理论知识
在调查中,曲艺队普遍存在不认识乐谱,乐队编制不合理,配备的乐器质量差,演奏中音不准、甚至定弦定音不准,导致乐队演奏水品不高。乐队人员缺乏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演奏人员大多是初中文化水平及高小文化水平,整体文化修养不高。由于受传统曲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缺乏创新意识,专门人才培训渠道少,传统的培养方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虽然现在好多曲艺爱好者也借用多媒体、光碟跟着学唱,但还是应该加强专业化的训练,提高演奏水品和演唱、表演水品。曲艺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多,一般都认为个人的演唱最正确,不接受别人意见,不谦虚,不研究,这不利于学习与传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只有这样,曲艺才会保持生命力。
(四)演唱者老龄化现象严重
青海地方曲艺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使得青海地方曲艺高度民间化,有诸多爱好者,这些人组成了青海曲艺艺术的中流砥柱,起着传承发展的接力作用。但在诸多的爱好者中,大多数人年龄在50、60岁左右,以不同职位的退休干部、教师及基层的农民为主,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只占到20%、男性占到80%。年轻人忙着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加之平弦音乐学唱较难,唱腔不好把握,没有3、4年的功夫很难学好,民间基本上是口传心授,不认识乐谱,全凭模仿艺人的演唱。往往在学唱中有很大的的分歧。由于群体的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的较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对于青海平弦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四、青海平弦音乐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突出青海曲艺平弦音乐的特点和优势,确立青海平弦在西北曲艺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加大对青海平弦音乐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发挥传统曲艺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的群众性的青海曲艺演出活动,引入市场机制,推动青海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艺音乐走向全国。青海平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专项资金就可以将保护地方曲艺工作的经费需求,纳入常规计划之内。具体到西宁地区的区、市、县政府,加强对地方曲艺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
(二)加大扶持与引导力度
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到青海民间曲艺文化中,逐步加大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投资,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研究机构、曲艺团队的建设,地方曲艺的生存和发展,要靠政府的扶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必须是政府行为。政府不介入,民间文化民间保护最终就会无人问津,会使民间文化失传,到那时再谈抢救、挖掘也就太晚了。
(三)建立和健全资金投入和协调服务机制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投资力度,政府的大力扶持才是弘扬地方曲艺的关键。保护地方曲艺,需要经费的支撑,这也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过去,对地方曲艺的研究、保护方面,没有统一的经费计划。应呼吁政府制定具体、可行、有效、长效的保障机制。发展与提高群众艺术修养,不断推出广大农村和城镇居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发展与市民生活休闲相结合的娱乐场所。
(四)研究机构、专业团体及基地有机统一
现在会唱曲儿的人很多,但在声腔的抑扬顿挫、吐字的清晰与否、情感的运用得当、伴奏与唱腔的默契配合等各个方面,真正唱好的却很少,原因就是继承不到位。我们过去常说一句话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青海地方曲艺一直没有专业的艺术团体,所以建议成立一个群众团体性质的专门研究机构,切切实实做一番全面研究。成立这样的一个研究机构,就会牵扯到许多研究课题。对于音乐的研究,我们在研究前人的作品的风格时还要进行具体的对比,记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把前面采录来的音乐资料记录出来,然后再组织各个曲种方面的演唱家、研究家对这个曲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它们的曲牌规律,研究它们的调性、调式,研究它们的声腔处理手法等。
有关方面,需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培训、集中短期培训和举办文化论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关键词:平弦;湟源;湟中;调查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55-4
一、青海平弦音乐的历史渊源
从《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一书中描绘到“青海平弦的形成渊源少,有史料记载,艺人们也没留下多少口碑资料。对其渊源,青海平弦的研究中存在多种看法,但基本意见较为一致。”如袁静波在西宁市城东区文化馆1982年内部编印的《地方曲艺选第一集》序言中认为清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清代岔曲——八角鼓牌子杂曲随之带入青海,逐步衍变发展而成。又如任丽璋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撰写青海曲艺条中认为,其形成在音乐上与兰州鼓子、河州平弦和苏、浙流人的曲牌以及西北地区流传的民歌及戏曲曲调等有所关联。再如王世哲在《青海平弦简介》(1995年省群艺馆内部编印《平弦》)中让为明初以至嘉靖、隆庆时由南京一带随移民传人。至上世纪初,以八角鼓牌子杂曲为代表亦在青海流传。为南北曲兼容创造条件,后来又广泛吸收了本地以及外地的民歌小调,戏曲以及宗教音乐相互融合逐步发展而成。二、青海平弦音乐的调查实录
在2年的调研,与许多曲艺艺人和爱好者的交往中,逐渐感觉到曲艺茶社成为青海曲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土壤,而这一生存环境之艰难令人难以想象,其生存前景也不容乐观。本人以“湟中、湟源”两县青海平弦音乐调查为例,将活跃于西宁周边地区青海平弦音乐生存环境做了田野调查,现叙述如下:
(一)湟中县平弦音乐调查情况
湟中县位于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族等。湟中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是保留青海古老的民间曲艺最多的地方,也是青海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在民间曲艺方面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各类民间曲艺组织众多,他们经常活跃在村头巷尾,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扬民间传统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湟中县曲协情况
社团名称: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
成立时间:2007年6月29日
社团性质:法人社会团体
法人代表:党海云(系湟中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会长。
业务主管部门:湟中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主要负责人:(包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11人。
名誉会长:3人。
理事:70人(其中女7人、少数民族5人)。
会员:1245人。
下属分会:11个,其中:曲艺分会6个(鲁沙尔分会、李家山云谷分会、田家寨分会、上新庄分会、土门关分会、共和分会),另有青海花儿分会1个,戏剧分会4个(包括皮影剧团)。
据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秘书长党海云介绍,2007年6月湟中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成立了民间戏剧曲艺协会,使全县的曲艺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退休干部、教师及基层的农民。各民间曲艺组织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民间曲艺工作。现已经发展基层分会270家,会员1000多名。
2、曲协下设分会活动情况
湟中县民间戏剧曲艺协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挖掘民间素材上,搜集整理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广大曲艺工作者以“湟中八韵”文化为契机,树立“为老百姓创作,为老百姓演唱,让百姓满意”的新文化观念,努力将较高质量的曲艺作品奉献给广大群众,让观众在欣赏之余受到启发,并喜欢地方曲艺艺术。
2007年结合歌颂“党的十七大”出版了《湟中民间曲艺.党员承诺制》。2008年3月出版《湟中民间戏剧曲艺.传统平弦》,7月与人计生局出版人口文化作品集《湟中民间戏剧曲艺·唱响婚育新风》;2010鲶鱼县委宣传部印发《科学化开高原红》曲艺演唱册;2011年7月与市委组织部出版风清正气换届青海方言曲艺集《唱响换届新风尚》,9月与科技文化体育局出版湟中县百企联百村创建活动曲艺集《百企联村建文明》,2012年与民政局出版社民政工作其一演唱集《和谐社会幸福民生》,有些作品已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有的被搬上舞台,有的作品作为群众性演唱材料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很好的脚本,受到普遍好评。五年共出版曲艺书籍9册,组织有创作能力的爱好者进行专题创作研讨会10期,共写出各类曲艺作品350余篇。
3、民间艺人
李鹏(1890—1927)青海平弦、青海越弦艺人。湟中县西堡张李窑村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受父辈及村里老艺人的艺术熏陶,受到了较早且较扎实的启蒙教育,掌握了不少青海平弦和青海越弦的唱腔曲牌与曲目。艺术功力日渐深厚,嗓音浑厚,行腔饱满。他的儿子李得祯、李得顺,孙子李永泰、李永俊,孙女李永莲等,也都是青海平弦和青海越弦演唱的爱好者。
李范(1894-1953)青海平弦艺人。湟中县西堡乡张李窑村人。自幼受祖辈熏陶,能唱不少青海越弦曲目,亦能演唱青海平弦的赋子腔。因常受祖父李启福的指点,三弦弹奏的技艺也很娴熟,在当地有一定名气,和族弟李鹏等人为当地青海平弦演唱活动的骨干人物。他经常往来于西宁、北川小寨、二十里铺一代交流行艺,促进了张李窑村的曲艺艺术的不断发展。 刘世维(1952一至今)是河湟民间曲艺界难得的多面手人才,退休期间坚持为曲艺事业发挥余热,五年多编写了40余首作品,其中2首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2首被中国人口文化丛书收集出版,目前,正在搜集整理青海河湟民间小调,为湟中县民间曲艺创作发展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二)湟源县平弦音乐调研情况
青海省湟源县位于黄河北岸,西海(青海湖)之东,湟水源头、日月山脉东,距省会西宁40公里,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之美称。湟源县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这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路上的要塞。自古为中原通径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重要门户。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依附着民众的生活、情感与信仰,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重要体现。
1、湟源县曲协情况
社团名称:湟源县曲艺、灯影协会;成立时间:2000年3月
社团性质:群众团体;业务主管部门:湟源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名誉会长:何宗柱、张永福;会长:张全礼
副会长:吴生辉、张永龙、王国才;秘书长:石海青
理事:党永红、陈秉忠、晁世庭;会员:58人
2、县曲艺音乐组织活动调查
(1)文化馆曲艺队
据湟源县文化馆主管曲艺王国才老师介绍,2009年由文化馆主办成立了县文化馆曲艺队至今,人才培养已3年。负责人王国才,组织成员20人,女性5人,男性15人,天天培训,曲艺队主要以退休职工和农村曲艺骨干组成。培训内容以平弦音乐、越弦音乐和贤孝音乐为主;乐队的编配、提高演奏人员的演奏水平,加强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及常规排练的相关事宜。曲艺队人员均为招聘人员,每月发放600元工资。主旨为培养和输送曲艺音乐人才,望后继有人,传承曲艺音乐文化、打造青海曲艺音乐精品。乐队现配有乐器:笛子2把,二胡4把、板胡2把、三弦1把、扬琴1架、中阮1把、低音胡1把、龙头琴2把,乐队规模较大,大多数乐手会2、3样乐器,排练地点在县文化馆。培训人员几乎不认识乐曲,在培训中系统加强音乐基础理论学习,要求学员学会认谱,提高学员们的音乐基础素养。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为高小和初中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也有个别是30多岁的学员。通常排练的乐曲有传统平弦:《大前背宫》《水漫金山》《游园惊梦》等。从今年春季开始停止排练,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招聘人员的工资无法发放,且所培训人员流失严重,曲艺队面临解散。
(2)丹葛尔曲苑
丹葛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2010年1月在丹葛尔古城举办“青海省首届‘丹噶尔杯’原生态曲艺电视大赛”,邀请和组织省内地方曲艺演出团队、民间艺人等,进行民间原生态曲艺比赛演唱,并进行汇报演出。
丹葛尔曲苑便坐落于古城之中,丹葛尔曲苑于2008年3月成立,由湟源县旅游局主管,下设机构为旅游公司主办。该曲苑负责人姚文章,男62岁,曲苑刚组建时有14人,现剩10人,男6人、女4人。平均年龄55岁,退休职7-1人,务农人员9人。旅游局每月每人发放工资900元,所有人员均为临时聘用。演唱种类主要有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道情、秦腔青海民间小调及花儿。乐器配有:笛子1把,二胡4把、板胡2把、三弦1把、低胡1把,扬琴1架等。乐器多半是私人的。平弦演唱曲目有:《月儿弯弯照九州》《大佛殿前行》《王母蟠桃》等。但他们仍然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了歌颂湟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平弦曲艺《歌唱新农村》,反映湟源百姓美好生活的平弦音乐《湟源新茂》等新优秀曲目,为老百姓带来了愉悦,使老百姓百听不厌。曲苑面积有120平米、还配有4间房。乐队人员文化水平大部分是高小程度,有3人会认识乐谱。主要通过听碟的方式学演唱,据负责人姚文章介绍,由他本人现编词编曲,刻成光碟,然后学员自学,也有在排练过程中,逐字逐句的教唱。姚文章现已出版个人演唱光碟6张,4张为青海曲艺音乐、2张青海民间小调。5年来培养学生6人,有些学员已经独立创建曲艺队。在曲艺队中年轻人员流失严重,嫌薪水少。在2012年9月之前,曲苑还经营茶水,6元泡茶、啤酒等。主要是为外地的游客演奏曲目,也有周边的群众、爱好者来听曲,带有营利性质。该曲苑是湟源县实力较强的曲艺团队,人员均是各个乡选拔出来的曲艺精英,具有一定的演奏和演唱水平。虽然在表演时缺乏表演能力、缺少演唱与乐队之间的交流及合奏时乐队之间的合作性,但对于湟源县曲艺音乐的发展,对青海曲艺音乐的保护、传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各乡曲艺队情况
据说全县各乡都有曲艺队,但在乡村具有代表性的曲艺队有两个,一个是申中乡倧家庄曲艺队,长期活动在田野巷道。在村委会大力的支持下,提供2间排练室,面积60平米,成员18人。负责人年生吉,男性、57岁,家有5兄弟是乐队成员,且媳妇们主要演唱。可称为“家族式的演艺队”,很有特色。乐器由该村村民投资5000元购置,还有一些乐器爱好者自带,配有笛子2把,二胡4把、板胡1把、三弦1把、低胡1把,乐队配置较差。爱好者们参与意识强,活动周期频繁。另一个曲艺队是申中乡申中村曲艺队,是有前沟村、卡路村、申中村三个村组建,每周活动随行演出,自娱自乐,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男性较多、女性只占10%,该队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活动地点在场院、庙会。平时活动较少,在春节期间活动较多。
(四)民间艺人
边生华(1932—1987),祖籍湟源日月哈城。青海越弦艺人。十五岁就跟随张进录学习三弦弹奏,他既擅长青海越弦,也会唱青海道情、搅儿、青海平弦等曲种,同时也是本村剧团的编剧、导演兼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的演唱、乐器伴奏技艺日臻成熟,也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得心应手的三弦演奏,不但技艺娴熟,而且还继承了不少前辈们的绝活。他的演唱节奏明快,嗓音清亮,吐字清晰,情绪饱满,他在当地还带出了许多艺徒,如钟玉林、王玉长、贾国永、马国库等,以后都是当地曲艺、社火等文艺活动的骨干力量。他擅演的青海越弦曲目也很多,如《冯爷站店》《访宾朋》《杨八郎稍书》还有许多自编的新曲目,如《卖儿女》《学文化》《除巫神》等。 张全礼(1947—),祖籍湟源。青海平弦艺人。张全礼从小喜欢民族乐器,从1962年开始接触民间艺人,跟师傅吴顺勋和哥哥张明礼学习笛子、板胡、三弦等乐器的演奏,同时也学唱青海越弦,聪明好学。1981年县上成立了“湟源县民间曲艺、灯影艺术社”,他也成了该社的第一批成员。2003年该社更名为“湟源县民间曲艺、灯影协会”,他继续担任会长,2005年被“西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张全礼不但演奏、演唱水平很好,他还能创编一些曲艺节目,他创编并演唱的青海越弦节目《四老汉夸农村》《惠农政策暖人心》在2007年“西宁地区首届农民艺术节”曲艺演唱会上获奖。
三、青海平弦音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曲艺社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群众文化活动停留在原生态状态,青海曲艺尤为甚,基本都是属于自娱自乐形式,纵观曲艺茶园生存的艰难曲折之路,每当政府重视,给予扶持的时候它就成长的好些。特别是曲艺茶社的自身生存力非常脆弱。活跃在湟源茶社的曲艺艺人大多属于民间业余爱好者,收入低下,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政府每月发放900元工资,但现在已出现危机且管理比较混乱。自去年年底至今曲苑承包给私人,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加之今年的旅游业不景气,来的顾客较少,几乎没有新排曲目。社员们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曲艺音乐的发展,即将面临关门的局面。湟中因得力于县政府、县委的大力支持相对比较好,如湟中张李窑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爱曲艺,家里老小男女都会唱曲。由于地处偏远,曲艺爱好者们互相借鉴又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保持了地方曲艺的原生性和纯粹性。
(二)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撑乏力
近年来,青海平弦音乐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相应的投了大量资金,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对平弦音乐重视不够,政策引导不到位,青海曲艺音乐文化还存在着认识不清、定位不明、挖掘不够、优势不足等突出问题,资金投资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入精力不足、主动性不强,政策支持不够,许多文化馆、曲艺茶社本身没有资金积累,无力支付开支,且民间好多曲艺茶社没有固定的活动、表演场所,还有的在庙会、广场活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只求完成中心工作而无实质性的扶持,还有上下之间沟通渠道不是很畅通。比如,每年搞一两次演出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应付差事而已,没有起到带动群众,提高群众素质,提升曲艺文化品位,改善精神面貌的作用。
(三)在演唱、演奏中缺乏理论知识
在调查中,曲艺队普遍存在不认识乐谱,乐队编制不合理,配备的乐器质量差,演奏中音不准、甚至定弦定音不准,导致乐队演奏水品不高。乐队人员缺乏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演奏人员大多是初中文化水平及高小文化水平,整体文化修养不高。由于受传统曲艺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缺乏创新意识,专门人才培训渠道少,传统的培养方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虽然现在好多曲艺爱好者也借用多媒体、光碟跟着学唱,但还是应该加强专业化的训练,提高演奏水品和演唱、表演水品。曲艺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多,一般都认为个人的演唱最正确,不接受别人意见,不谦虚,不研究,这不利于学习与传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只有这样,曲艺才会保持生命力。
(四)演唱者老龄化现象严重
青海地方曲艺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使得青海地方曲艺高度民间化,有诸多爱好者,这些人组成了青海曲艺艺术的中流砥柱,起着传承发展的接力作用。但在诸多的爱好者中,大多数人年龄在50、60岁左右,以不同职位的退休干部、教师及基层的农民为主,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只占到20%、男性占到80%。年轻人忙着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加之平弦音乐学唱较难,唱腔不好把握,没有3、4年的功夫很难学好,民间基本上是口传心授,不认识乐谱,全凭模仿艺人的演唱。往往在学唱中有很大的的分歧。由于群体的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的较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对于青海平弦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四、青海平弦音乐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突出青海曲艺平弦音乐的特点和优势,确立青海平弦在西北曲艺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加大对青海平弦音乐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发挥传统曲艺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的群众性的青海曲艺演出活动,引入市场机制,推动青海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艺音乐走向全国。青海平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专项资金就可以将保护地方曲艺工作的经费需求,纳入常规计划之内。具体到西宁地区的区、市、县政府,加强对地方曲艺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
(二)加大扶持与引导力度
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到青海民间曲艺文化中,逐步加大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投资,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研究机构、曲艺团队的建设,地方曲艺的生存和发展,要靠政府的扶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必须是政府行为。政府不介入,民间文化民间保护最终就会无人问津,会使民间文化失传,到那时再谈抢救、挖掘也就太晚了。
(三)建立和健全资金投入和协调服务机制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投资力度,政府的大力扶持才是弘扬地方曲艺的关键。保护地方曲艺,需要经费的支撑,这也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过去,对地方曲艺的研究、保护方面,没有统一的经费计划。应呼吁政府制定具体、可行、有效、长效的保障机制。发展与提高群众艺术修养,不断推出广大农村和城镇居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发展与市民生活休闲相结合的娱乐场所。
(四)研究机构、专业团体及基地有机统一
现在会唱曲儿的人很多,但在声腔的抑扬顿挫、吐字的清晰与否、情感的运用得当、伴奏与唱腔的默契配合等各个方面,真正唱好的却很少,原因就是继承不到位。我们过去常说一句话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青海地方曲艺一直没有专业的艺术团体,所以建议成立一个群众团体性质的专门研究机构,切切实实做一番全面研究。成立这样的一个研究机构,就会牵扯到许多研究课题。对于音乐的研究,我们在研究前人的作品的风格时还要进行具体的对比,记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把前面采录来的音乐资料记录出来,然后再组织各个曲种方面的演唱家、研究家对这个曲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它们的曲牌规律,研究它们的调性、调式,研究它们的声腔处理手法等。
有关方面,需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培训、集中短期培训和举办文化论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