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经济增长处在转换期,目前已经非常接近底部,如何来看这个底部?我们看几个指标。
从需求侧来讲,中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带动的,而高投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是三个步伐,基础设施占比大概20%到25%,房地产投资占比25%到30%,制造业投资占比30%以上,这三项合计占中国投资的85%左右,剩下的15%,就是农业或者其他服务业,而在制造业投资中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可以简单的说中国高投资主要是有三大需求,出口、基础设施、房地产,所以这个高投资要触底,这三大需求我俗称的是“三只靴子要落地”。
供给侧来讲,关键是去产能要到位,当需求侧三大需求往下走的时候,供给侧主要是重化工业包括像煤炭、石油、石化、钢铁、铁矿石、建材等等重化工业也是在挑战,但是调整的速度相对比较慢,于是出现严重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要关注价格信号,2015年12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了,像钢铁行业,国企最好的是宝钢,民企最好的是沙钢,他们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一个行业里面最好的企业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这个价格还能再低吗,所以我们的判断就是像煤炭、钢铁、石油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最低点就在这一个周期中间,应该说它已经过去了,过一段时间估计像煤炭钢铁的价格会有所回落,但是会有调整,不会比前一段低点更低了。
这个也就说明供给侧的调整,是接近底部了。当然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还不是一回事。真正要实现触底,大概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今后一两年是中国经济触底的大概率的事件,但是触底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是会有波折的,可能有几个来回,需要多次验证。
所谓触底的含义,确切的说就是不再下滑,稳住了,然后逐步走出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但是也有人有疑问,认为中国经济还得往下滑,但是我们说触底这个点是叫中速增长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找到了以后,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是能够稳定住的。日本、韩国的经验大体上增长速度就5%—6%之间。
当然我们现在“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要求今后几年GDP增长速度是不低于6.5%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召开了,现在就是说讲GDP已经是不能再挂帅了,速度我以为就是我讲的中速增长,现在我们用的词还在中高速增长,我以为过去6年的时间在转型期还可以算中高速增长,真正是触底以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平台就是中速,没有中高速。而且中国比如说能搞个5%—6%的增长速度是很不错的,难度也相当大,我们这个平台能够稳得住的话,参照国际经验可以稳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或者更长远的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有人说L型的增长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是相当负面的,这个看法是不对的,L型就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它才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经典意义上的新常态。
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比如英国脱欧等包括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很复杂的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政策导向,我们现在经济接近底部,也不排除某个时候会出现下滑,我们的预测就是大概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今后一段时间会逐步的下来,速度下来以后会影响后边一大堆的产业,增长速度也会下来。所以到2017年年终左右的时候,这个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冲击。但是估计力度也不会太大,2017年更重要的還是触底期。
最近有两个意外的冲击我们需要关注。
一个是一线城市房价暴涨,我以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现在城市化发展出现分化。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得注意它的特点,这两年已经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分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还有内地一些大的都市圈加速增长,各种要素特别是人,年轻人是朝这些地方跑的、集中跑,因为这些地方,简单来说是能挣到钱,稍微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业创业的机会多。再从城市发展规律来讲是城市的聚集效应突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城市化的原因,但是有一部分的城市正在相对的衰落,比如说现在中西部的地区和东北地区,当地省会城市应该是当地一线城市,政府的压力也很大。
一方面大都市人口还进一步的聚集,在一个过于拥堵的城市是要向外疏散的,将来大都市圈应该是核心城市加上一大批小城镇,是一个大集中小分散。
再看现在土地财政的模式,卖地成为相当多的政府收入的来源,有的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是不可持续的,但是有了这个卖地的收入,地方政府就有动机如何把地价炒高,解决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将来还是要搞房地产税的,房地产税将来是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要的来源。
这些问题就是城市的房价问题,最终实际上是很简单的问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但是背后一定要解决包括财税制度问题、土地制度问题、对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问题、货币政策问题等。
中国经济总体上来说,今后一两年是会触底的,如果进入中速增长的平台,能够走稳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一两年估计还会有一些因素的冲击,如果触底成功以后,中国经济应该说还是有比较好的前景,触底以后进入中速平台,稳下来也差不到哪去,所以从基本面来讲的话,人民币基本上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这是其一。现在是美国主动升值,所有的货币跟美元相比,都是在贬值,但是我们经济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从中长期来讲还是有一定升值潜力。对中国经济不要太悲观,所以这两年关键是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要求。这样的话,就是国际国内一些大的风险挑战我们都是可以应对的,还会走出一个比较稳定的、未来中速增长的新的格局。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发展的前景还是不错,关键是要深化改革,我就讲六个新动能,一个是行政性垄断的基础产业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第二个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要改革,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三就是优胜劣汰通过分化推动优势企业的成长,第四就是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五互联网等新技术带动实体经济优化配置效率提升,最后一个就是前沿性的创新带来的增长潜能。六大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能,关键是要改革要有实质性的进展。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从需求侧来讲,中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带动的,而高投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是三个步伐,基础设施占比大概20%到25%,房地产投资占比25%到30%,制造业投资占比30%以上,这三项合计占中国投资的85%左右,剩下的15%,就是农业或者其他服务业,而在制造业投资中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可以简单的说中国高投资主要是有三大需求,出口、基础设施、房地产,所以这个高投资要触底,这三大需求我俗称的是“三只靴子要落地”。
供给侧来讲,关键是去产能要到位,当需求侧三大需求往下走的时候,供给侧主要是重化工业包括像煤炭、石油、石化、钢铁、铁矿石、建材等等重化工业也是在挑战,但是调整的速度相对比较慢,于是出现严重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要关注价格信号,2015年12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了,像钢铁行业,国企最好的是宝钢,民企最好的是沙钢,他们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一个行业里面最好的企业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这个价格还能再低吗,所以我们的判断就是像煤炭、钢铁、石油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最低点就在这一个周期中间,应该说它已经过去了,过一段时间估计像煤炭钢铁的价格会有所回落,但是会有调整,不会比前一段低点更低了。
这个也就说明供给侧的调整,是接近底部了。当然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还不是一回事。真正要实现触底,大概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今后一两年是中国经济触底的大概率的事件,但是触底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是会有波折的,可能有几个来回,需要多次验证。
所谓触底的含义,确切的说就是不再下滑,稳住了,然后逐步走出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但是也有人有疑问,认为中国经济还得往下滑,但是我们说触底这个点是叫中速增长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找到了以后,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是能够稳定住的。日本、韩国的经验大体上增长速度就5%—6%之间。
当然我们现在“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要求今后几年GDP增长速度是不低于6.5%的。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召开了,现在就是说讲GDP已经是不能再挂帅了,速度我以为就是我讲的中速增长,现在我们用的词还在中高速增长,我以为过去6年的时间在转型期还可以算中高速增长,真正是触底以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平台就是中速,没有中高速。而且中国比如说能搞个5%—6%的增长速度是很不错的,难度也相当大,我们这个平台能够稳得住的话,参照国际经验可以稳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或者更长远的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有人说L型的增长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是相当负面的,这个看法是不对的,L型就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它才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经典意义上的新常态。
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比如英国脱欧等包括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很复杂的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政策导向,我们现在经济接近底部,也不排除某个时候会出现下滑,我们的预测就是大概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今后一段时间会逐步的下来,速度下来以后会影响后边一大堆的产业,增长速度也会下来。所以到2017年年终左右的时候,这个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冲击。但是估计力度也不会太大,2017年更重要的還是触底期。
最近有两个意外的冲击我们需要关注。
一个是一线城市房价暴涨,我以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现在城市化发展出现分化。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得注意它的特点,这两年已经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分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还有内地一些大的都市圈加速增长,各种要素特别是人,年轻人是朝这些地方跑的、集中跑,因为这些地方,简单来说是能挣到钱,稍微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业创业的机会多。再从城市发展规律来讲是城市的聚集效应突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城市化的原因,但是有一部分的城市正在相对的衰落,比如说现在中西部的地区和东北地区,当地省会城市应该是当地一线城市,政府的压力也很大。
一方面大都市人口还进一步的聚集,在一个过于拥堵的城市是要向外疏散的,将来大都市圈应该是核心城市加上一大批小城镇,是一个大集中小分散。
再看现在土地财政的模式,卖地成为相当多的政府收入的来源,有的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这是不可持续的,但是有了这个卖地的收入,地方政府就有动机如何把地价炒高,解决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将来还是要搞房地产税的,房地产税将来是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要的来源。
这些问题就是城市的房价问题,最终实际上是很简单的问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但是背后一定要解决包括财税制度问题、土地制度问题、对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问题、货币政策问题等。
中国经济总体上来说,今后一两年是会触底的,如果进入中速增长的平台,能够走稳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一两年估计还会有一些因素的冲击,如果触底成功以后,中国经济应该说还是有比较好的前景,触底以后进入中速平台,稳下来也差不到哪去,所以从基本面来讲的话,人民币基本上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这是其一。现在是美国主动升值,所有的货币跟美元相比,都是在贬值,但是我们经济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从中长期来讲还是有一定升值潜力。对中国经济不要太悲观,所以这两年关键是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要求。这样的话,就是国际国内一些大的风险挑战我们都是可以应对的,还会走出一个比较稳定的、未来中速增长的新的格局。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发展的前景还是不错,关键是要深化改革,我就讲六个新动能,一个是行政性垄断的基础产业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第二个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要改革,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三就是优胜劣汰通过分化推动优势企业的成长,第四就是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五互联网等新技术带动实体经济优化配置效率提升,最后一个就是前沿性的创新带来的增长潜能。六大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能,关键是要改革要有实质性的进展。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