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救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心电图使用时间,研究组分别是(47.95±8.64)min、(2.14±0.58)min、(4.62±1.03)min,比对照组(65.39±10.25)min、(4.52±0.97)min、(8.24±1.79)min短,P<0.05。针对QOL-BREF评分,研究组干预后(89.14±3.26)分,比对照组(83.45±4.17)分高,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用优化急救护理,利于抢救效果的提升,生存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存质量;优化急救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58-01
  医院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十分常见,具有易致残、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引起胸骨后剧烈疼痛感,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患者的死亡[1]。为此,医院有必要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进行抢救治疗的力度。本文选取74名急性心肌梗死病患(2019年8月-2021年7月),旨在分析优化急救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7例,男性20例,年纪在41-80岁之间,平均(60.12±5.46)岁。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19例,年纪在42-80岁之间,平均(60.58±5.92)岁。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优化急救护理:(1)接到抢救电话后,立即安排人员在3min内出诊,并在出诊过程中通过电话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教给患者和家属一些基本的抢救措施,嘱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告诉患者要平静、缓慢的呼吸。抵达现场后,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同时予以其吸氧和补液等资料,以改善其呼吸功能。转运患者到救护车的过程中,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与医院联系,让相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2)抵达医院后,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协助患者完善实验室和心电图等检查。积极安抚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并向他们介绍各项操作的作用和意义等。予以患者心电监护与吸氧治疗,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采集患者血液,做好备皮工作,完成碘海醇过敏试验,准备好吗啡、阿托品、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等药品。对于有溶栓指征者,需对其用药护理措施进行优化。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接到患者后,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由护士积极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
  1.3 评价指标
  (1)记录2组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心电图使用时间。
  (2)用QOL-BREF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内容有周围环境、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生理健康等,总分100,评分越高,生存质量就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检验,X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抢救效果
  针对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心电图使用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2.2 生存质量分析
  针对QOL-BREF评分,研究组干预前(53.18±4.92)分,对照组(53.46±4.73)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2983,P>0.05;研究组干预后(89.14±3.26)分,对照组(83.45±4.17)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t=7.8359,P<0.05。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十分常见,可伴发心脏破裂、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等症状,并能够致人残疾和死亡,危害性非常大[2]。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其发病也与不良生活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3]。优化急救护理乃新兴的专科护理模式之一,涵盖以人为本理念,可通过对院前抢救及转运措施进行优化的方式,在出诊途中就能充分了解到患者的基本状况,待抵达现场之后,可在短时间之内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并予以其有效的救治,以减少患者病死的几率[4]。将患者送到医院后,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同时由护士和医师共同配合,对患者施以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以提高其抢救效率,减少病死风险。此研究,在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心电图使用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在QOL-BREF评分上,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用优化急救护理,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及抢救效果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洪梅.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4):234-236.
  [2] 陈学翠.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3):274-275.
  [3] 陈艳丽,柏艳.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及预后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9,17(12):1458-1459.
  [4] 斯麒霖.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9):1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用于产妇自然分娩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自然分娩产妇96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VA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VAS评分,研究组(6.25±0.81)分,比对照组(8.52±1.36)分低,P<0.05。针对第一、第二与总产程时间,研究组分别是(8.36±2.01)h、(0.84±0.23)h、(9.79±1.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9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血糖、心功能等级、HAMA评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血糖、心功能等级、HAMA评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御管理流程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位,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位患者。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果:常规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是6%,实验组的数据要远远低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知识、风险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臭氧大自血治疗炎性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0例炎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作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与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1-2021.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臭氧大自血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骨科膝关节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行了分析。方法:样本数据选取了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分出30例对其研究,两组均进行膝关节镜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预防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的预防护理,之后通过预防和护理,研究其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以及疼痛感是否强烈。结果:通过预防护理后,患者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过程中,对其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预防足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摘取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于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内收治,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各48例,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在综合评定,并详细记录在治疗护理期间,其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最终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容易在术后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本文主要探究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该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我院2020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抽选72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患者36例,依次开展常规护理、连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两项指标中,前者实验组数值更低、后者对照组数值更低
期刊
摘要:目的 病人在下肢手术后,实施分级预防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骨科下肢大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随机选取300例,入院日期为2019.1月-2020.1月,150例参照组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方式,150例实验组病人,为其提供分级护理服务,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Autar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Autar评分经过分析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更高,P<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1年3月之间所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本文调查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都比对照组高,(P0.
期刊
摘要:目的 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前术后心理评估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录的100例宫外孕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人都要实施腹腔镜手术,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50例参照组、50例实验组,前者用传统护理方式,后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心理评估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经分析存在较大差异(P0.05
期刊